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打造专属的信息源清单

你好,我是Louiscard,这是你打造信息管理系统的第3天,今天我来跟你聊聊如何建立动态筛选机制,形成专属于你的信息源。

前面提到,通过提升对信息的敏感度,配合称手的好工具,不管是对电梯海报中的经典广告语还是Kindle电子书中的金句,遇到有价值的信息时,我们都能轻松捕获。然而,想要持续、稳定地获得自己需要的高质量信息,这还远远不够,你需要建立专属的信息源。

这部分就来聊聊如何选定“信息供应商”。

极度开放,建立信息优势

信息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存在时差,如果你只盯着几个输出无价值内容的订阅号,不仅享受不到任何“信息红利”,甚至还会徒增焦虑,收获非常有限。信息的质量越高,流动的速度越快,带给你的相对优势就越明显。因此,首先要做到的是: 保持开放心态,持续吸收优质信息。

截至2020年,除了微信,还有很多优质信息的聚合平台,我建议各位读者对下面的信息平台保持关注。

● Newsletter(如Medium Weekly Digest)。

● 社交工具(如微博/即刻)。

● 严肃媒体(如经济学人、财新网)。

● 付费社区(如知识星球)。

● 课程平台(如Coursera、得到App)。

● 问答平台(如知乎、Quora)。

● 社群论坛(如Reddit、V2EX)。

● 播客(如小宇宙、Apple Podcasts)。

● 视频平台(如YouTube、B站、抖音)。

● 内容推荐(如今日头条、Google信息流)。

关注这些内容平台之后,再进一步找到每个平台上最优质、最有趣的信息创作者,通过定时浏览和按需搜索的方式持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这个世界有几十亿人,有趣、厉害的人非常多,千万别把自己局限在舒适的小圈子里。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在一个平台内,信息的筛选、分发方式也有区分。比如,在微信中获取信息的方式就包含以下几种。

● 订阅号/服务号。

● 看一看(朋友在看、精选)。

● 群组。

● 朋友圈。

● 视频号。

● 小程序。

除此之外,使用Inoreader、Feedly、RSSHub等服务可以将喜爱的内容以RSS订阅源的方式定期推送给自己。与RSS类似,快知App和早期的即刻App作为新型的信息聚合平台,支持用户在一个地方订阅或关注微信、微博、知乎、少数派等主流内容分享平台更新的内容,体验非常不错。刚开始的时候不妨多花些时间,以找到自己最习惯的信息获取方式。

不要故步自封,要敢于尝试新的平台,舍得花时间了解不同的优质内容创作者,能做到这些,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的供给侧才会具备扎实的基础。

“心狠手辣,痛快取关”

了解了主流平台,关注、订阅的优质内容生产者的数量逐渐增多后,就要开始做减法了。

太多的资讯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会对理解力构成伤害。每个人的专业、兴趣、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要想建立高效的信息筛选系统,拥有高水平的信息组织能力,除了使用正确的方法,更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去动态调整,以便将获取信息的状态调整到理想状态。

但是,我发现身边的很多朋友,下载了很多App、关注了很多博主、买了很多课程,一个都舍不得丢掉,以至于陷入无尽的信息流中,无法跳脱。

这种不理智的行为实际上是陷入了“沉没成本谬误”:因为损失厌恶,所以强迫自己花时间浏览完低价值信息。这是不正确的,针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特别简单: 但凡是沉没成本,任它沉没就好 。关于这个概念有个非常著名的看电影的例子。用户付钱后发现电影不好看时,通常有两种选择。

(1)忍着难受强迫自己看完。

(2)退场去做其他事情。

很多人会选择第一种方式,觉得“票都买了,来都来了”,但经济学家往往建议选择第二种方式,以便腾出时间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

相信通过上面的例子,各位读者大概明白了:应该做好随时取消关注、退订、屏蔽的准备,有意识地调整信息源,发现不靠谱的信息源,务必做到“心狠手辣”。

这里以朋友圈为例来说明。有些人用在朋友圈点赞、评论来联络感情,有些人则把朋友圈当作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不过,一旦好友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朋友圈的内容质量往往会下滑,无法获取有效信息。有一段时间,我打开朋友圈以后看到的动态全部都是抱怨、广告、产品链接等,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我当时便确立了一个苛刻的标准:每次浏览朋友圈时,只要发现那些对我而言无价值的信息,不再顺手划过,而是单击用户的头像,浏览他最近的动态,如果全是跟我毫无关系的内容,便毫不犹豫地直接屏蔽,注意,是屏蔽而不是删除好友。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微信隐藏了一个长按用户头像可以激活针对该用户的快捷操作功能。

建立了这个机制后,当再打开朋友圈时,时间线上的内容将都是你筛选过的好友提供的高质量信息。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在近两年已经不再专门阅读公众号、付费专栏中的内容,除了读书,定期浏览朋友圈,就能发现最应该了解的信息。

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对RSS阅读器、微博、知乎、YouTube等平台建立类似的“淘汰”机制, 你要像保护身体一样保护自己的信息时间线,一旦看到垃圾短信、垃圾邮件、低质量文章、不感兴趣的信息,不要只是划过和忍受,而是直接解决, 否则它们会像蛀虫一样蚕食你的时间,永无尽头。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在7.0版本中推出了“在看”功能,稍后读工具Pocket也可以通过关注好友获得文章推荐,这都是想要通过真实好友的过滤实现对信息的筛选和推荐。注意:在使用在看功能之前,请先同步你在朋友圈“拉黑”的那些低价值信息制造者。

其实,在互联网世界中,几乎所有的信息服务产品都发挥着“信息筛选者”的作用,无论是搜索引擎、新闻客户端,还是推荐系统、知识付费产品等,它们的本质都是类似的,只是实现路径不同。相比于微信和微博更注重依靠“具体的人”实现筛选,今日头条、抖音等基于算法推荐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常见。

不得不说,随着AI技术的成熟,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智能推荐也许是一种更友好、高效的信息筛选系统。毕竟组织信息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很多人数年也未能将投资回报率(ROI)提升到1以上,如果有一个强大的AI引擎能够辅助你完成这件辛苦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推荐系统的模型、算法非常复杂,对我们而言像是“黑箱”,但它并非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单纯依靠信息“饲养”,它也提供了相当人性化的信息源优化机制,如图1-10所示。

图1-10

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 管理信息源是需要成本的,信息源不会自然而然地优化 。你不能关注了一大堆关于明星的账号,每天观看的都是搞笑视频,然后抱怨网上推送的信息太没营养。即便使用智能推荐引擎,用户也应该有意识地关注、点赞、标记“不感兴趣”,把智能算法当作筛选信息的伙伴而不是敌人。

只要你耐着性子调整一段时间,今日头条完全具备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的潜质。

根据需求调整信息的压缩比

先举一个非常夸张的例子让大家了解一下压缩比。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文版一共100多万字,电影可以用120分钟讲完故事情节,一篇概要可以在1000字内介绍其主要内容,极度精练的话,甚至一句话也能概括其大意。

任何信息都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压缩比及相对应的信息承载方式。在这个时代,很多领域知识的产生速度已经不允许我们按照传统的方去缓慢地整合、吸收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对于大多数信息,本来也没必要基于原始形态去获取信息。比如,要学习怎样写一条幽默段子、避免尬聊、像程序员一样思考时,有必要去买一本《论戏剧》,看三百多页的《语言逻辑学》或零基础学习一门编程语言吗?

以上方法虽然可行,但大可不必,因为相关技能不属于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只要不是核心竞争力范畴内的信息,就没必要完整走一遍压缩、解压信息的全过程,性价比更高的方式是直接享用现成的、经过编辑的知识成果。

很多时候,通过听专家解读、行家分享、牛人拆书比自己逐字逐句阅读原文的效果要更好一些。我在跟身边一些朋友交流时发现大家都有类似的感觉,明明自己看过某本书,但是听完行家解读才发现自己压根就没发现那些精华,多亏听了解读,要不然还洋洋得意,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所以, 我们应该劝自己接受甚至适度追求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被压缩(甚至是高比例压缩)的,在考虑投入产出比的基础上,接受一定程度的信息损耗是必要且明智的。

正如迈克尔·西蒙斯(Michael Simmons)所说:“现在已经有很多浓缩知识的方式出现,比如对于一本书,它的作者可能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文章来概括说明,图书介绍网站可能会有书摘,作者也可能参加TED演讲和播客来传播他的观点等,这些都是对书中知识的浓缩。”

我们当然知道经过了反复修改、编辑的书籍更完整,然而,它并不一定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信息获取方式,不要过度迷信书的价值。

除了有意识地提高信息的压缩比,也不要忽略了时间本身对信息的压缩效果。关于这个问题,《反脆弱》里面有一段非常经典的描述:“你越频繁地寻找数据,找到噪声的可能性就越高,因为大部分波动仅仅是随机现象。如果每年观察一次数据,噪声和信息比是一比一,如果每日观察一次则会得到超过99%的噪声与不足1%的信息,噪声的比例将是信号的99倍以上——这就是为什么每天听新闻(除了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发生)的人离愚蠢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理论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应用起来非常简单,如先把信息获取频率从每天调整到每周,如图1-11所示。

图1-11

对一些质量一般但又不想完全屏蔽的信息源,可以先关注它们的社交媒体账号,确保后面还有机会收到它发布的信息,然后再取消关注,如图1-12所示。

图1-12

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知识服务商”,如很多AI产品及得到的“每天听本书”等产品都在为我们筛选、压缩信息。

总之,我们不要被传统理念缚住手脚,针对自己核心领域的信息要回到信息的源头,坚持阅读“一手资料”;针对非核心领域的信息,要学会尽情享受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接受音频、视频、解读、速览等各种信息传播方式, 让自己在专业领域更深入,让自己的知识更渊博。

小结

你可能会问,不就是阅读个线上资讯嘛,有必要这么折腾吗?财新网的王烁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一个有趣的观点:一个人在同一时刻只能处理7个单位的信息,而注意力切换的最小间隔是1/18秒,以总年龄为70岁、每天清醒状态为16小时计算,人一生处理的信息总量大约是185GB。这185GB就是我们一生处理的信息的总和,数据量还不到一块主流硬盘的容量,所以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人生的信息处理量只有185GB,我们每天能处理的信息就更加有限。所以,进行信息收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次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要努力实现“一个萝卜一个坑”, 这不仅仅是因为低质量信息会浪费时间(如图1-13所示),更重要的是低质量信息会使人失去阅读有价值的内容的机会。

图1-13

所以,不要不舍得,要从现在开始树立一个基本意识: 随时随地取关、删除、退订、屏蔽,打造专属于你的高质量信息源。

除了上面提到的方法,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介绍什么时间处理信息、如何处理信息、处理的顺序等问题。 ZrLj+QziKem/3ZwlKbRoEUpU6QjW6sdKHLRotxWTNifIOq6UDfR8Gwb6j8UVn8K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