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燕赵之士

要做“ 治世之能臣 ”,就需要“ 任天下之智力 ”。因此,除了从外地迁入人口,曹操也特别注重从冀幽大地上去发掘人才。

冀州名士崔琰原本是袁绍手下的骑都尉,但严格自律、直言敢谏的他却很不讨袁绍喜欢。袁绍的手下为了充实物资、壮大军力而偷坟掘墓时,崔琰劝谏袁绍“ 掩骼埋胔 ”,以显示仁德之心;袁绍练兵备战、挥师南下时,崔琰认为“ 天子在许,民望助顺 ”,劝袁绍“ 守境述职 ”,不要主动出击。袁绍去世后,袁谭和袁尚都想得到崔琰的支持,结果崔琰却以生病相推辞,搞得被袁尚关进大牢,差点丢了性命。

曹操入主冀州后,崔琰被任命为州别驾从事,帮助曹操处理冀州政务。实际上,曹操那句“ 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 ”,就是对崔琰说的。

可是,崔琰听到这句话的反应却颇让曹操下不来台:

如今天下分崩、九州割裂,袁氏兄弟大动干戈,冀州百姓尸横遍野。这会儿没听说您实行仁政,了解风俗,救民水火,反倒是审看户籍,计算甲兵,把这些作为头等大事,这难道是州里的男女老少所期望于您的吗?!

这几句话,崔琰说得理直气壮,大义凛然,在场的宾客幕僚们却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趴在地上谁也不敢说话。袁绍当权时你怼袁绍,曹操主政后你怼曹操,你头上到底长了几个脑袋呀!你这个冀州城门口的标杆人物可以不在乎,可我们这些城边的“池鱼”可吃不消!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虽然被怼得下不来台,曹操却并没有因此恼怒,反而郑重地向崔琰表示了歉意。之后,曹操颁布《蠲河北租赋令》《抑兼并令》《整齐风俗令》《求言令》,恐怕与崔琰的这次谏言不无关系。

如果说,崔琰因为耿直被曹操赏识,那么袁谭手下的别驾王修,则是因为义气而被曹操重用的。

早年,北海人王修以勇于打黑除恶、善于救人急难而闻名。孔融担任北海相时,曾经任命王修为主簿兼代理高密县令。当时,面对高密大族孙氏包庇抢劫犯而官员们不敢进入孙家抓人的局面,王修一句“ 敢有不攻者,与同罪 ”,硬生生逼得孙氏乖乖交出了罪犯。

后来,王修又出任功曹。针对胶东人公沙卢凭借宗族势力强大自建营垒、不接受官府征调的行为,王修仅带着几名骑兵就冲入了公沙卢家中,公沙氏族人眼睁睁看着王修斩杀了公沙卢兄弟,竟没有一个人敢还击。

疾恶如仇的同时,王修还有一副古道热肠。每当听说孔融有难时,王修总是星夜前往救援。有一次,郡中有人发动叛乱,面对蜂起的叛贼,孔融对左右说:“ 能冒难来,唯王修耳! ”结果,这句话刚说完,王修就赶到了。其实,王修不仅对孔融有侠肝,对新上司袁谭也有义胆。在袁谭与袁尚的争斗中,袁谭曾经被袁尚打得很惨,结果幸亏王修带着官吏和民众及时赶到,袁谭才躲过了覆灭的命运。事后,袁谭高兴地说:“ 成吾军者,王别驾也。

不过,对王修最具挑战性的考验还是在袁谭死后。当时,正承担运粮任务的王修听说袁谭在南皮被曹军围攻的消息后,带着手下人马就踏上了救援之路。结果,王修还没赶到,袁谭已经被斩杀了,听到这一消息,王修大哭:“ 无君焉归? ”没有了主子,我又该何去何从呢?

虽然嘴上说自己不知道去哪儿,可王修还是跑到了曹操那里。

不过,王修想做的不是投入曹操麾下,而是要为袁谭收尸。面对王修的请求,曹操始终“ 默然不应 ”,看不出半点要应允的迹象。

这下王修有些着急了,一句狠话脱口而出:“ 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 ”听说过以命抵命的,还没听说过以命抵尸的,看来王修的确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

其实,曹操之所以不表态,就是想观察一下王修的诚意,经过这么一番考验,曹操算是把王修记在心上了。

接下来,曹操不仅让王修为袁谭收尸送葬,而且还让他继续负责督运军粮。进入南皮后,曹操派人检查王修家中的财物。结果,除了不到十斛谷物和几百卷书籍,王修家中别无长物。

为此,曹操不由得感叹:“ 士不妄有名。 ”看来,王修的名声还真不是随便来的。于是,曹操先是征辟王修成为自己的司空掾,同时代理司金中郎将协助自己管理财税,后来又升迁他为魏郡太守。

要知道,魏郡可是邺城的所在地,是曹操统治的腹心地带,把这样一个重地交给一个晚近才投靠过来的幕僚,这可不是一般的放心。同时,让这样一位道德标杆执掌魏郡,对稳固曹操在冀州乃至整个原袁氏控制区域的统治,都将产生无法估量的促进作用。

实际上,王修到任后,“ 抑强扶弱,明赏罚,百姓称之 ”,也的确没有辜负曹操的信任。

如果说,曹操任用崔琰、王修看重的是他们的“德”的话,那曹操接纳陈琳看重的则是他的“才”。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秋,袁绍以一篇气势如虹的檄文向曹操正式宣战。

这份后世名为《为袁绍檄豫州文》的檄文,从“ 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 ”讲起,一开始就以忠臣的姿态把当时定位成一个非常的时代,而袁绍自己则是这个非常时代的非常之人,“ 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 ”。随后,檄文列举秦末赵高乱政、汉初吕后专权的历史教训来影射曹操,以汉初周勃、刘章铲除吕氏的历史功业来为自己张目。

有了这段精彩的开头,檄文随即直奔主题——揭批曹操。

首先,揭老底。先把曹操的祖父曹腾作为宦官的劣迹拎出来晾晾,再把曹操父亲曹嵩委身宦官、买官上位的丑事拿出来晒晒,进而把曹操定位为“ 赘阉遗丑 ”,本性就是个“ 好乱乐祸 ”之徒。

其次,批人品。檄文揭批曹操之余,大谈袁绍对曹操的一系列恩义与庇护。讨伐董卓时,袁绍“ 与操参谘策略,授以裨帅,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完全把曹操看成自己的参谋和助手;曹操西征受挫时,袁绍“ 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太守、兖州刺史 ”,真心把曹操当作自己的盟友和帮手;曹操为吕布所迫时,袁绍“ 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震,布众破沮 ”,全力对曹操伸出自己的热心援手。一句话:袁绍大仁大义,一直把曹操当兄弟看;曹操忘恩负义,从没把袁绍当大哥待。

最后,批恶行。檄文把曹操的一大堆罪恶行径公之于众,包括在兖州时诛杀边让,执政后排挤杨彪、赵彦,征战中亲自盗掘梁孝王墓,进而得出结论:“ 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揭批完曹操的“ 豺狼野心,潜包祸谋 ”,檄文又极力渲染袁绍的丰功伟绩和强大军力,消灭曹操就像火烧飞蛾、海水灭火般轻而易举。

随后,檄文更以“ 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 ”,号召天下人共讨曹贼。当然,檄文最后还不忘挖曹操的墙脚,宣布能够摘下曹操头颅的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对于投诚者则既往不咎。

一篇旁征博引、咄咄逼人的檄文,终于让袁绍出了心中的一口恶气,但却没有气到曹操。

相反,酷爱文辞的曹操反而用欣赏的眼光琢磨起其中的文句来。以汉武帝求贤诏中的“ 非常之人 ”“ 非常之事 ”“ 非常之功 ”起始,令檄文气势如虹;从揭老底开始,让自己在世人面前无地自容;而揭批自己的同时不忘处处抬高袁绍,确是一种鲜明对比,着实令人印象深刻。

如此好文,出自谁人之手?如此奇人,何时能为我所用?

一番了解之后,曹操终于挖出了这篇檄文背后的作者,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才华横溢的陈琳。

早在天下大乱之前,陈琳就是大将军何进身边的主簿,当何进在袁绍的劝说下准备召集董卓等四方猛将来京城诛杀宦官的时候,陈琳就曾经劝谏何进:现在“ 龙骧虎步 ”的您,如“ 掩目捕雀 ”一般看不到自己手中的巨大权力,却“ 授人以柄 ”地要去借助外力,这样只能引来祸患。

后来一如陈琳所料,宦官杀死了何进,袁绍诛杀了宦官,董卓赶走了袁绍,而陈琳则跟着袁绍来到了冀州,成了袁绍身边的一名写手。

天下乱掉了、不成了,但陈琳当初的那些说辞却变成了一堆成语。那时,曹操还是京城中的典军校尉,想必也与陈琳相熟,至少知道彼此。

攻陷邺城后,曹操俘获了那个让他爱恨交加的陈琳。想起那篇檄文,曹操气就不打一处来:“ 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耶? ”是呀,骂人也要有底线,骂骂当事人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骂人家祖宗八辈?

此时此刻,无法狡辩的陈琳只说了一句话: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

然而,就是这一句话却救了他。

陈琳的这句话大概有两层意思:其一,情形所迫,在袁绍手下,不卖力不行;其二,情感所至,行文到此,手就停不住了。是呀,当时的形势的确是一触即发,不得不骂。作为局中人,此中情形,曹操深有同感;同为捉刀高手(实际上,“捉刀”一词就源于曹操),此间情感,曹操感同身受。短短的一句话让曹操也动了情。

为此,曹操不仅赦免了陈琳,还把他留在了身边,专门为自己草拟军国书檄,有时曹操竟不能为之增减一字。

据载,曹操后来还从陈琳身上开发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价值。每当曹操偏头疼的老毛病又犯,一看到陈琳呈上的新作,便会立刻跃床而起,精神焕发,史称“ 檄愈头风 ”。看来,治病的不只是良药,还有美文。

如果说崔琰、王修、陈琳三人是曹操从袁绍那里接收下来的资产的话,那田豫、刘放和牵招三个则是自觉主动地投奔到曹操身边来的。

渔阳人田豫原本是幽州诸侯公孙瓒的手下,与刘备也交情颇深。在公孙瓒去世后,田豫成了渔阳太守鲜于辅身边的长史。看到曹操即将统一北方的大趋势后,田豫不失时机地对鲜于辅说:“ 终能定天下者,必曹氏也。宜速归命,无后祸期。 ”于是,在田豫的劝说下,鲜于辅举郡归附曹操。为此,曹操不仅厚赏了鲜于辅,而且发现了田豫这样一个人才。后来,田豫无论从事地方治理,还是随军出谋划策,都有不俗表现。

与田豫类似,涿郡人刘放原本是涿郡太守王松的幕僚。在得知曹操攻克冀州的消息后,刘放便劝王松向曹操“ 投身委命,厚自接纳 ”。恰在此时,正在南皮攻打袁谭的曹操也来信招降王松,于是,王松决定顺势献出地盘归附曹操。

为了表示诚意,王松还专门让刘放为自己写了一封回信。看到那封“ 其文甚丽 ”的复信,又得知刘放劝说王松归附的事情后,曹操便留意上了刘放。不久,刘放随王松一起去面见曹操。结果一见面,曹操就对刘放说:“ 后汉初年,班彪凭借劝说窦融归附光武帝而建立了河西之功,今天你的行为与他是多么相似啊! ”就这样,刘放成了曹操身边的参司空军事。

与田豫、刘放不同,安平郡人牵招投奔曹操时并没有带来任何地盘。作为袁绍身边的督军从事,牵招在袁绍去世后又成了袁尚的人。建安九年(公元204年),袁尚回救邺城失败而逃往幽州时,牵招正在并州的上党郡督运军粮。在得知袁尚失败的消息后,无法与主公会合的牵招便自作主张跑到了并州刺史高干那里,试图说服高干将袁尚迎接到并州,双方联合,见机而动。可是,高干不仅没有接受牵招的建议,暗地里还准备干掉他。走投无路之下,牵招向东投奔了曹操,成了曹操身边的冀州从事。

尽管牵招投奔曹操时的贡献比不上田豫和刘放,但他之后的作为却令人侧目。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正当曹操准备攻打袁谭时,却传来了乌桓峭王计划出兵援助袁谭的消息。鉴于牵招在担任袁绍的督军从事时,曾经统领过乌桓的骑兵冲锋队,与乌桓颇有交集,于是曹操派牵招来到了乌桓峭王的根据地柳城。

一到柳城,牵招就发现五千乌桓骑兵正整装待发,即将被派往袁谭那里;更麻烦的是,此时辽东太守公孙康的使节韩忠也把单于印玺和绶带送到了乌桓,袁谭、乌桓、辽东,三方势力即将形成联盟。

好在此时的峭王还在犹豫,试图通过公开辩论的方式论出个明暗高下的前途。

辩论中,牵招虽然一直以曹操的正统和强大作为武器,但无论是峭王还是韩忠都颇不以为然,毕竟乌桓和辽东都天高皇帝远,感受不到曹操马鞭的厉害,如此纠缠下去,只会对自己越来越不利。

难分难晓之中,只见牵招猛然走到了韩忠面前,抓住他的头就往地上撞,拔出刀就要结果了他。这下子,峭王害怕了,鞋也顾不得穿就来抱住牵招,恳求他放过韩忠,而在场的人,无论乌桓将领还是辽东使者,个个都惊慌失色,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眼看预期效果实现,接下来就是牵招的控场时间了。随后,他条分缕析地为峭王陈说“ 成败之效,祸福所归 ”,说得峭王心悦诚服,立刻送走了韩忠,遣散了骑兵。

后来,牵招又被曹操任命为军谋掾,随军征讨乌桓。大军到达柳城后,牵招又被任命为护乌桓校尉,成了管理乌桓人的军事长官。

提到远征乌桓,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为曹操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曹操在平定了冀、幽、青、并四州之后,将进攻目标指向了塞外的乌桓。经过一系列准备,大军推进到了山海交接的无终县(治所即今河北玉田县)。再往前,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东,沿海岸线前进。但当时正值雨季,道路低洼泥泞,加之乌桓重兵把守,走这条路,“ 兵贵神速 ”“ 掩其不意 ”的战术效果都无法实现。另一个是向北,翻山越岭前进。但事实上向北只有山,没有路,别说可供大军通行的道路,就是羊肠小道也看不见一条。就算部队逢山开路、披荆斩棘,也将同样失去“ 兵贵神速 ”“ 掩其不意 ”的效果。一时之间,曹操陷入困顿,军心浮动。

进退维谷之时,曹操寻访到了一位义士兼隐士:田畴。作为无终人的田畴,原本是幽州牧刘虞的心腹幕僚,刘虞被害后,他拒绝投靠公孙瓒,率领宗族及追随者数百人进入无终山中开山辟地、躬耕避世,数年间聚集了五千多户人口,在乱世中创造了一个“ 世外桃源 ”。

有时候,之所以没有路,是因为没有找对人。找对了人,也就找到了路。生于无终县,隐于无终山,田畴对无终了如指掌。这时,田畴不仅告诉曹操群山之中有一条二百多年前留下的小路,而且还献出了“道出卢龙”之计。

卢龙塞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汉朝击溃匈奴后,此处成为汉族防御少数民族的重要边塞,也是汉匈双方的必争之地。

田畴的计策是来一场横穿燕山山脉的冒险之旅。具体路线就是:从现在北京东面的天津蓟州区,向北五百余里到达河北迁安喜峰口,从喜峰口向东北五百余里穿过承德一带的群山抵达现在的辽宁省朝阳市,也就是当时的乌桓老巢柳城。在笔者看来,这个直线距离超过一千里的奇袭计划,从地理难度上看,可以与魏延穿子午谷奇袭长安、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成都一起,并称后汉三国时期的三大奇袭计划。

虽然冒险,但这正合曹操的胃口。不仅如此,曹操在此基础上还有了发挥,加上了一条“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之计。他不仅大张旗鼓地撤退,还让人在大小路旁都立上木桩,写上“ 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 ”,明确告诉乌桓,我先走了,秋冬天再来,后会有期。

当秋天到来时,曹操真的来了,不过不是在海边,而是在山边。八月,曹操越过层峦叠嶂的燕山山脉,一直杀到了乌桓的老巢柳城。站在白狼山上,曹操俯视着这片大汉王朝之前未曾征服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军容不整的乌桓兵将,虽然劳师袭远、人困马乏,虽然人数甚少、辎重未到,曹操依然自信地发起了攻击。

结果,一如预期,曹军大破乌桓。

说完田畴,就不得不提一个叫邢颙的人。实际上,田畴之所以能够接受曹操的征召,离不开好友邢颙的启发。

看到曹操业已平定了冀州,北方形势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邢颙对田畴说:“ 黄巾起来二十余年,海内鼎沸,百姓流离。今闻曹公法令严。民厌乱矣,乱极则平。请以身先。 ”就是说,如今已经乱得差不多了,该迎来平定安稳的时候了,让我先替您去看看形势吧。

于是,邢颙就回到了乡里;再于是,田畴也脱离了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有鉴于邢颙的审时度势,曹操任命他为冀州从事。

实际上,曹操不仅善于吸纳人才,还十分注重发掘人才。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曹操平定冀州后,任命崔林为邬县县长。结果崔林因为没有车马,竟然徒步去上任,一时之间被传为佳话。后来,曹操向并州刺史张陟询问并州县级长官中谁的品德和政绩最好,张陟毫不犹豫地报出了崔林的名字。于是,崔林被提拔为冀州主簿,后来又改任别驾。

如此,问题就来了:曹操为什么对冀幽之地的人才如此重视?

正如荀彧在官渡之战前所总结的,袁绍的阵营中,田丰“ 刚而犯上 ”,审配“ 忠烈慷慨,有不可之节 ”,崔琰“ 少朴讷 ”。总之,都是刚性子、直肠子。

曾经这些人让曹操很挠头。一则这些人给袁绍提的意见建议都很有杀伤力,一旦被采纳,后果不堪设想;二则这帮人并不认什么天子和强权,只认对自己有情有义的那位主公,即使主公败了甚至亡了,他们依旧忠心耿耿,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大旗在这些人那里似乎失去了效力。

不过,一旦曹操把冀州作为自己的大本营来经营,这些燕赵侠士们就让曹操爱不释手了。

撇开爱提意见这条不说——因为曹操本就喜欢别人提意见,为了让大家多提意见建议,他甚至还专门颁布了《求言令》,单看忠心耿耿这一条,就足以让曹操欣喜不已了。

前面说过了王修对袁谭的忠心,下面再来看看田畴的义举。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公孙瓒攻杀了幽州牧刘虞。当时,田畴刚刚从朝廷返回幽州,听说刘虞被害的消息后,他并没有把朝廷的文书交给公孙瓒,而是来到了刘虞的坟前。

田畴的这一做法,一下子激怒了公孙瓒,他很快就被公孙瓒抓了起来。面对公孙瓒的威逼利诱,田畴大义凛然地说:“ 燕赵之士将皆蹈东海而死耳,岂忍有从将军者乎!

这一句,愣是把公孙瓒给镇住了,不仅认为他的对答够有骨气(壮其对),而且亲自为他松绑并予以释放。

没错,这些人是有点迂腐和刚烈,但曹操要的就是这份愚忠和耿直。曹操为什么要把邺城定为大本营?不就是想跳脱许都固有的藩篱,营造一片新天地吗?如今收了这帮不跟天子走、只念恩主情的燕赵之士,还愁大业不成吗? HKDsF/AMnLO6MDKxwnR+Q12rjyqSLTYnS5I1hTIZNc86t694/d9LnopfVoG1Pj1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