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版说明

最高人民法院在第二个《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指出:“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重视指导性案例在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指导下级法院审判工作、丰富和发展法学理论等方面的作用。”遵循改革纲要精神,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各级人民法院根据审判实践的实际需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典型(或指导)案例制度的规范性意见,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了典型(或指导)案例。这些举措对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指导下级法院司法审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各地法院典型(或指导)案例选取标准不统一、编写方式不一致等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务中典型(或指导)案例的适用价值。2010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以法发〔2010〕51号发布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明确了指导性案例的发布原则和程序等。

为了更好地提高指导性案例的编写质量,在审判工作和其他法律实务工作中增强指导性案例的适用价值,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类案裁判规则与法律适用丛书》。本丛书突破了以往法律案例类图书“案情、裁判理由与结果、评析”千篇一律的三段论编写方式,以对裁判规则的理解适用和全方位的法律指引为核心,突出从典型案例中提炼的裁判规则在类案中的指导意义,致力于为读者查找相关指导性案例以及裁判规则提供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使读者通过全面把握同类案件的裁判规则以及处理同类案件的法律适用方法,以提高审判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根据审判工作的需要,本丛书拟包括《侵权类案裁判规则与法律适用》《劳动争议类案裁判规则与法律适用》《房地产类案裁判规则与法律适用》《合同类案裁判规则与法律适用》《物权类案裁判规则与法律适用》《公司类案裁判规则与法律适用》《担保类案裁判规则与法律适用》《保险类案裁判规则与法律适用》等。除选取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终局性、合法性等因素外,科学合理的编写方式应该是关键。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试图使本丛书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一)突出裁判规则对类案的适用和法律指引

一般案例类图书的编写方式多为个案评析,读者很难抓住可以对同类案件普遍适用的规则并参照适用。本丛书强调由典型个案中提炼出裁判规则,通过对该裁判规则的解释,突出强调该裁判规则对同类案件的法律适用,以及在适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裁判规则来源于个案,但不仅仅适用于个案,而是适用同类案件。

(二)编写体例具有创新性

一般案例类图书以案情阐述为起点,目的在于对案情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评析,其突出的是个案分析。本丛书强调的是裁判规则的理解与适用,侧重于从弥补法律漏洞以及实务中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为出发点,编写体例不同于传统的案例类图书编写方式。本丛书每一分册将相关内容分为若干专题,根据专题选取典型、新颖、疑难个案提出裁判规则,分为【裁判规则】、【裁判规则的理解与适用】、【引例】三部分,之后通过【法律指引】、【相关法律链接】对该专题同类案件的适用进行集中阐述。

(三)案例选取具有严肃性

本丛书选取的案例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真实性:选取的案例均是真实的,而不是编造的案例。(2)典型性:在法律适用、事实和证据认定、新问题疑难问题处理、法律司法解释的补充、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具有典型性。(3)终局性:一般都是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4)时效性:案例一般是近年来发生的,以前的案例所提取的裁判规则已经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规定的,则该案例一般不予采纳。(5)合法性:审判程序与审判实体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6)合理性:案例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选取的案例一般社会认知度高、影响力较大,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四)作者具有较为丰富的实务经验与深厚的法学理论素养

本丛书编写者均是具有法学硕士、博士学位的专家型法官,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且在各自研究的领域有所成就,都有不少研究成果发表。因此,本丛书既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又有较深的理论水平,既能为司法实践提供帮助,又能为法学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需要说明是,本丛书的内容以及编写方式虽经过编者们认真研究和仔细探讨,试图在法律案例类图书的编写方式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但还缺少实践的检验,加之编者水平所限,错误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衷心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在丛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大量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丛书编者
2013年6月 7dj8ICarJGIHbLwDbJmjV2pmi+mYr40/sSybc6vIBVDoU9eZxUHqFX2ZKmdHqsO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