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浮生六记》这个书名你一定不陌生,它是一部成书于清代中期的自传体散文,影响很大。这本书只有四万字,讲述的是作者沈复和妻子陈芸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后来二人飘零他乡、最终天人两隔的悲苦命运。这本书表达真诚直率,情感打动人心,从首次出版至今,已经出版发行了不下一百种版本。下面让我们来一同欣赏这部中国古典名作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以及这部作品。

作者沈复,在历史上默默无闻,存世的仅有《浮生六记》这一部著作。他的生平和经历,各类史书上都没有记载,我们只能从《浮生六记》中作者自己的陈述中得知。他出生于1763年,生活在清代乾隆和嘉庆时代,巧的是,他出生这一年正好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去世之年。

沈复出身于苏州一个没落的文人之家,父亲长期在江浙一带给官府和实力人物做幕僚,在当地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也置办了一些产业。所以,沈复从小就受到文化和美学观念的熏陶,而且他的父亲为人侠义,乐善好施,这也影响了沈复的性情。沈复幼年曾求学于苏杭地区的知名文化人士,不过最终半途而废,他自己并未参加科举,长大后先是跟随父亲在各地做幕僚工作,后来开始独立游幕各地,也经过商,生活时而宽裕,时而又捉襟见肘,一生事业平平,算不上什么“成功人士”。

妻子陈芸也只是略通文墨的女性,既不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也不是什么社会名媛,而且一生命运坎坷,四十一岁就去世了。她去世之后,沈复写了《浮生六记》,回忆自己的一生,记述夫妻感情和生活经历。他把自己的一生分了六个部分,这正是书名“浮生六记”的由来。

《浮生六记》第一记《闺房记乐》,记录的是他和妻子陈芸美好的夫妻生活,夫妻二人自相识、订婚,到洞房花烛以及其后一生的夫妻情事。细节生动,活灵活现,夫妻恩爱,夫唱妇随,是一曲伉俪情深的欢歌。

第二记名为《闲情记趣》,说的都是夫妻二人在生活情趣上的追求。虽然说的是闲情逸趣,但也是夫妻二人心心相印,一同享受生活情趣的经历。

第三记名为《坎坷记愁》,记述的是夫妻二人在生活中遭受的坎坷和心酸。忧患中既见夫妻真情,夫妻二人的个性和性情也跃然纸上。这一记一直写到夫妻二人远离故土,陈芸客死他乡,沈复也开始了漂泊生涯。

第四记《浪游记快》,记录的是沈复一生在全国各地的游览经历。

本书原还有两记,第五记《中山记历》,记录的是沈复在台湾地区的游历故事,第六记《养生记道》,大概讲的是一些养生故事。

可惜,1877年,《浮生六记》被再次发现时,后面的两记已经遗失了。不过幸运的是,前面四记都很完整,其中第一记《闺房记乐》和第三记《坎坷记愁》篇幅最长,也是本书的精华所在。不过,尽管只有四记,因为对情感的真挚描摹和丰富动人的细节,使得这部关注家庭生活和个人经历的散文作品,成为明清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之作。

《浮生六记》的流传和发布,也有一个传奇故事,二百年前沈复在世之时,也就是1810到1820年之间,这本书曾经在沈复的家乡苏州小范围流传。1877年这本书再次印刷出版,当时就只剩下四记了。此后,这本书又开始沉寂,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文化运动之后,它再次被发掘出来,印刷传播,而且成为当时的畅销书和话题书。1935年,作家、翻译家林语堂先生把它翻译成英文,并在自序中说,“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芸,就是本书作者沈复的妻子陈芸,本书的女主人公。也有人说,正是因为这位芸娘,沈复的名字才得以留在了中国文学史上。

《浮生六记》不同于很多文学作品,它并没有着眼于时代,关注于宏大的叙事和精妙的言辞,既不是历史记载,也不是社会风俗描绘,更不是虚构文学,它只是用清浅平淡的语言,记录家庭和个人琐事,不仅特别,而且因为真挚和深情,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朵清淡美妙的小花。它虽然写家庭和个人,但是视野开阔,亲切感人,在结构体例上也不俗气,在文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浮生六记》是沈复一生的自传,不管是写夫妻生活,还是个人情绪,以及夫妻二人的困境和游历,其中最关键的一条主线就是夫妻二人的感情和生活经历,以及面对喜乐或坎坷时,夫妻二人的相知、相守和相爱。下面我们从本书最精华的两记——《闺房记乐》和《坎坷记愁》,来看看一本记录夫妻生活和感情的书,因何如此打动人心,以及这位“芸”,为何被林语堂先生称作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可爱的女人陈芸。我们从《闺房记乐》中能看到的,便是陈芸温柔聪慧的性格,美好的生活情趣,以及她与作者沈复之间从少年时代就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

《诗经》第一篇说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沈复说,想到《诗经》的第一篇《关雎》就是写男女互相倾慕之情,所以他就把记述夫妻情事的闺房记乐放在开篇第一记。开篇就写男欢女爱,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都显得另类和特别。但这并非为了别出心裁,而是出于对妻子深沉的爱。陈芸是沈复舅舅的女儿,是沈复的表妹。二人自幼相识。沈复十三岁时,心中便充满对陈芸的喜爱之情,于是就对母亲说非她不娶。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到底是什么如此吸引沈复呢?一方面是陈芸的外貌,陈芸生得“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惟两齿微露”。沈复承认,陈芸的样子并不是特别漂亮,但是却非常吸引他,他说,陈芸那种特有的温柔缠绵之态和她柔和的性情,都让自己感到心神安宁。不过最吸引沈复的还是陈芸的才情与聪慧。陈芸牙牙学语时,家人把白居易那首六百多字的长诗《琵琶行》教给她,她竟然就能够背诵下来,等年龄稍长,她见到一册《琵琶行》,依靠幼年的背诵,一个字一个字地按照读音辨认,于是不仅识了字,还渐渐懂得了吟咏诗句。

陈芸不仅多才,而且多艺。她出身清苦,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剩下母亲带着她和弟弟艰难生活。她学女红,刺绣做得很好,一家三口全靠她来养活。订婚之后,沈复在一次亲戚的婚礼上见到陈芸,当时满屋子宾客都衣着鲜亮,只有陈芸穿着素雅,一双自己做的绣鞋夺人耳目,鞋面刺绣非常精巧,独具的慧心深深吸引了沈复。

两人十三岁订婚,十八岁成婚。洞房花烛之夜,吃夜宵时,陈芸说自己正在吃斋,而且已经坚持好几年。沈复暗中细算,陈芸开始吃斋之时,应该正是几年前自己长水痘的时候,才知道陈芸吃斋是为了祈求自己早日康复,于是内心十分感动。他便对陈芸说道:“你见我今天皮肤光鲜,不再生水痘了,也可以开戒,不用吃斋了。”

陈芸嫁进沈家,对公公婆婆十分孝敬,与其他人则以和悦温柔相处,为人处世,井然分明。每天早上,阳光爬上窗子,陈芸就起来。她说,这样做是怕其他人说新娘子懒惰。沈复虽然喜欢睡懒觉,但是很赞赏她这样的做法,于是也跟着早起,改掉了贪睡的习惯。

夫妻二人入住新居,沈复给陈芸的屋子起名“宾香阁”,陈芸的芸是一种香草,应了阁名的香字,而“宾”字,则是相敬如宾的意思。用沈复的话来说,二人“耳鬓厮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夫妻二人,情感弥坚,沈复刻了两方图章,上面的字样是“愿生生世世为夫妻”,以记录夫妻二人心心相印、相知相爱的感情。这便是二人青梅竹马的相识故事。在婚后的生活里,二人不但情投意合,更是谈诗论赋,说古论今,构筑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新婚后不久的一天,沈复凌晨归来,发现陈芸仍在烛光下读书。陈芸说道:“刚才正准备睡,在书柜内看到这本《西厢记》。以前只听说这本书的大名,今天读了,才觉得真是好。”又值新婚,二人谈笑嬉戏,沈复形容,“恍若密友重逢。”从此开始,二人成了谈诗论文的良师益友。陈芸虽然出身平凡,但是却有不俗的品位,不仅能够跟丈夫吟诗作赋,还能锦上添花,而这些美丽的“花”,在夫妻二人相互体贴和彼此照应的生活中,显得尤其迷人。

他们新婚那年的中秋,沈复想到陈芸嫁过来已经八个月了,还没有到过家旁边的景点沧浪亭,于是就安排了中秋夜游沧浪亭。那天黄昏时分,一行人到了土山顶上的沧浪亭,沈复写道,“周望极目可数里,炊烟四起,晚霞烂然。”他们在亭中铺上毯子,席地环坐,酌饮清茶。凉风习习,明月爬过林梢,也映在水波之中,景色绝佳,沈复感叹说,“俗虑尘怀,爽然顿释。”陈芸却说,“今日之游乐矣!若驾一叶扁舟,往来亭下,不更快哉!”意思是说,如果我们驾着一艘小船,在水上观赏沧浪亭的景色,那不是更好了!她的设想,在此情此景之中更是增添了一丝诗意。

陈芸的性格中还有着男孩子的一面,她十分向往像男人一样外出走动,而沈复也很希望自己出行时有妻子做伴。在那个时代,大家闺秀幽居深闺才是正经。可是为了让妻子一赏民间花灯的盛景,沈复让陈芸女扮男装,在夜里外出,陈芸模仿男子走路的姿势惟妙惟肖,二人带着冒险一般的刺激悠游闹市,竟然没有人认出陈芸是个女子。

有一次,沈复有事前往吴江,陈芸想趁机同行,一览太湖胜景。于是跟家里人说自己回乡探亲,二人先后抵达,然后同舟而行。沈复在书中写道:“渐见风帆沙鸟,水天一色。”陈芸感慨道,“今得见天地之宽,不虚此生矣。想闺中人有终身不得见此者。”意思是说,我今天见到了太湖如此辽阔的风光,真是不枉此生了。可是还有很多深闺中的女子,一辈子也看不到这样的景色啊。

到此,第一卷《闺房记乐》便结束了。这一卷生动地记录了陈芸身上种种聪慧灵秀的美好品质,以及夫妻二人真挚而深厚的感情。这一章充满着欢乐,沁人心脾。沈复这样感慨:“自以为人间之乐,无过于此矣。”

夫妻二人情深意笃,除了生活上相互扶持帮助之外,还具有相同的审美情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具有相同的生活美学价值观。这一点非常可贵。特别是在当时的时代,夫妻二人勇于冲破世俗,做出了一些破格之事,丈夫沈复不仅对妻子十分包容,不为当时世俗所左右,而且对妻子的行为多有鼓励。他为人处世洒脱不羁,有着侠士风范。虽然他对自己着墨不多,隐隐约约,只字片言,但是却让人倍生好感。不过,在对过去的追忆之中,沈复带着伤感的语调几次提到陈芸已经去世,曾经的神仙眷侣,如今却天人两隔,作者的感伤和怀念之情尽管清淡,却让人感同身受,令人动容。

如果说第一卷让人体会到的是快乐和美好,那第三卷《坎坷记愁》,便是世事的无常和生活的艰辛。《浮生六记》之所以能被世人推崇,也许是因为书中描述的坎坷与无奈,让读到它的人们也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沈复和陈芸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困苦,在这些艰难困苦中夫妻二人所体现出的坚韧品质,并且通过一些原文语句,体会沈复的文笔是如何入木三分的。

在沈复的家庭中,父亲是一家之长和主要的经济来源,在家中自然占据主导地位。沈复和妻子陈芸在家庭中作为从属,加上他们不流于一般世俗的个性,追求精神生活,难免为一般人所不能理解,并最终引起矛盾,愈演愈烈。沈复在家族中排行第三。刚开始时,全家上下都喊陈芸为“三娘”,后来就变成了“三太太”。太太在当时是对官员妻子的称呼,称呼平民的妻子为太太,当然带有讥讽的成分。讥讽的来由沈复虽然没有明说,但大概与陈芸识文断字,而且追求精神生活有一定的关系。作为家庭的“异类”,陈芸难免鹤立鸡群,被整个家庭所不容,最终受到排挤。虽然她有一些在大家庭生存的智慧,最终还是阴差阳错,引起了公公的误会,并和沈复一起被逐出家门。无奈之下,夫妻二人只好借住在朋友家中。

陈芸身体状况本就不好,加上她和沈复遭受的困境,身体更不如以前。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陈芸的娘家也出现了很大变故,先是家中仅有的弟弟外出时失踪,母亲又因为思念儿子积郁成疾去世。家人尽失,陈芸悲痛过度,身体大出血的病症又加重了。

沈复和陈芸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叫青君,十四岁,知书达礼,善于持家。儿子叫逢森,十二岁,正在读书。沈复连年没有工作和收入,无奈之下就在家附近开了一个书画铺子,可惜生意惨淡。女儿青君穿着单薄的衣服过冬,冷得发抖,还懂事地说不冷。一家人度日艰难。为了省钱,陈芸虽然病重,却坚决不肯吃药。她听说有个刺绣《心经》的活儿能赚钱,就接了下来,靠刺绣的手艺换钱来贴补家用。但就像沈复说的,“弱者骤劳”,本来身体状况就很差的陈芸,因为劳累又增添了新的病症。

危难时分,陈芸一位嫁到无锡的结拜姐妹听说她病重,便邀请夫妻二人去乡间小住调养。二人将女儿和儿子进行了安置,准备前往。这一段描写了本书中最让人痛彻心扉的一幕。在此之前,沈复的一个朋友向别人借钱,请沈复做了担保人。但是后来这个人携款逃之夭夭,搞得债主天天跑到沈家门外催债。这天,为了避开债主的纠缠,夫妻二人决定赶早偷偷出行。当时已经临近春节。当夜,他们先让人把行李挑送到船上,到了五鼓,也就是将近凌晨四点,热了粥大家吃了。儿子逢森听到声音,醒来问道:“母亲这是去干什么?”陈芸骗他说,“只是出门看病。”

接下来这段,沈复写得特别生动,以至于让人读来心痛不已。“鸡声三唱,芸含泪扶妪,启后门将出。”因为要躲避邻居和逼债人,所以扶着老仆,深夜从后门离开。刚一出门,儿子逢森忽然大哭道:“母亲,你不回来了吗?”女儿青君唯恐惊动了逼债人和邻居,赶忙捂住弟弟的嘴安慰他。沈复悲痛地写道:“当是时,余二人寸肠已断,不能复作一语。”夫妻二人心中悲痛不已,却不能说出一句话,只能互相劝慰道,别哭,别哭。身体虚弱至极的陈芸走出巷子十多步,就已经走不动了。沈复背着陈芸,老仆人在前面提着灯笼,一行人狼狈上船。船开之后,陈芸终于忍不住放声痛哭。

沈复和陈芸到无锡时,是腊月二十六日的凌晨,离除夕只剩几天了。不过幸运的是,当他们到了无锡锡山,得到了陈芸那位结拜姐妹很好的照应。尽管有了依靠,夫妻二人并没有觉得有了依靠就疏于生计。元宵节后,二人就商议起未来的打算。陈芸说,你的姐夫现在在靖江当会计,十年前他曾借过你一些钱,当时为了凑数,我还把钗子典当了呢。听说靖江离这里不远,你可以去一趟。

从这一段叙述里可以看出,沈复陈芸夫妻二人的为人和处世胸怀——在友人家中居住十多天,就过意不去,赶紧想着谋生自立。夫妻二人重义轻财,即使是穷困潦倒、走投无路之际,也只是选择曾经帮助过的人去求助。由此可见他们的人格和情操。沈复决定前往靖江找亲友索要多年前的旧债,总算筹到了一些钱。二月春暖之后,沈复置办了行装,在扬州谋到了一份“代司笔墨”的文书职务,总算稍微安定下来。

一年多后,陈芸到扬州与丈夫团聚,结果沈复工作的地方却突然裁员,沈复被辞,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虽然失去了生活依靠,妻子陈芸不但没有一句怨言,反而不断安慰他,花尽心思为丈夫谋划。夫妻二人挨到春天,陈芸的血疾之症突然大发,沈复再次前往靖江求助亲友。为了让妻子宽心,他谎称自己是骑着驴子前往,其实是步行,携带着干粮,边走边吃,一路风餐露宿,最后借钱才回到家中。不过,陈芸的病情越来越重,嘉庆八年,也就是1803年3月30日,陈芸躺在病榻上,对着丈夫追忆了二人此生生活,交代完后事,便与世长辞。这一年陈芸只有四十一岁。

沈复总结妻子的一生时说道,陈芸虽然是一介女流,但她有男子一般的胸怀和才识。嫁入沈家之后,沈复为生活奔走,哪怕其间经济上困乏到难以为继,她也不以为意。这一章虽然是写坎坷生活,实际上写了很多褒奖陈芸品质的琐事。夫妻相亲相爱,可惜造化弄人,二人相伴半生便天人永诀。沈复在书中感慨道:“恩爱夫妻不到头。”陈芸去世的第二年,沈复的父亲去世。后来,儿子逢森也去世了。到1805年7月,妻子去世两年后,沈复幼年时代的伙伴石琢堂出任四川重庆的长官,邀请沈复同行。于是,沈复告别母亲和家人,绕道扬州,特意看望了陈芸之墓,从此踏上浪迹天涯之路。

第三记《坎坷记愁》到此结束。在这一部分中,沈复用动人的笔触,描写了二人经历的坎坷愁苦,并表达了对妻子始终如一的深爱,以及夫妻二人面对困境互相支持、鼓励的真挚情感。陈芸早逝,沈复颠沛流离,再对比前半生的快乐恩爱,更显得凄凉,至今读来,仍然让人唏嘘不已。

在《闺房记乐》和《坎坷记愁》之间,还有一记名为《闲情记趣》,记录的是夫妻二人富有情趣的美学生活。沈复自幼喜欢花草,后来得到行家指点,开始学习培育花草和盆景,甚至还会嫁接花木、堆叠假山。沈复出生在江南的富庶之地,文人气息浓郁,养草插花,生活闲适,情趣雅致,丰富多彩。

第四卷名为《浪游记快》,记述了沈复一生中所到过的地方和游历过的风景。这一卷的最后,1807年,沈复的好友石琢堂被降职调回北京,本书到此结束。不过,我们通过现在存世的关于石琢堂的资料和记录可以知道,沈复跟随石琢堂到北京不久,石琢堂辞职告老还乡。沈复的去向也不得而知。通过一些遗留的信息,后人才知道,本书名为《浮生六记》,佚失的后两记分别为《中山记历》,记载的是他在台湾地区的经历。第六记是《养生记道》,大概是说一些养生之事。

总结

到这里,《浮生六记》这部古典名著就基本介绍完了。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沈复和陈芸的情感和世俗生活。沈复和陈芸夫妻二人,从陌生到略有相知,因为对文艺的热爱而走到了一起。结婚之后,夫妻二人共同进退,相互理解,成为举案齐眉、琴瑟和鸣的模范夫妻,让人传颂了两百多年。在婚前,二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轨迹,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而当两个人结婚之后,沈复并没有要妻子完全按照他的生活方式生活,更没有让妻子按照父母的生活方式改变自己,甚至在妻子遭到父母误解的时候,他也是和妻子共同面对,而且未曾有一句怨言。这在当时的社会,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陈芸嫁到沈家之后,也依然坚持自我,并没有像那个时代的很多女性那样,完全融入大家庭的生活之中。她坚持着自己那些并没有多少现实价值的爱好,比如诗词和其他闲情逸趣,而且在丈夫的影响下,在生活中表现出出色的品位和鉴赏力,充满了浪漫情怀,同时又具有比丈夫更务实,更接地气的性格,是沈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益者,也是情感上的伴侣和精神上的伙伴。

沈复一介布衣,出生于书香之家,生活中并没有太多建树,但是他却有着极好的生活品位,在命运的波澜中,始终与妻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对。他们夫妻二人在那个时代,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反叛精神,比如让妻子女扮男装游览夜市,带妻子游览名山大川。沈复处世的豁达,对妻子的深情,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情趣,两百年多年来让无数人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这对平凡而经历坎坷的夫妻,成为人世间的一段佳话,被世人羡慕和推崇。

沈复写作的《浮生六记》,文风朴素,叙述平易近人,情感真切、饱满,全书以生动的细节和直率的文字,营造出真挚且深入人心的情感,让人身临其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V//8UlVe4TWiZ2m3rMIr51+5aHsGJ1A7u74S/kwC/MWPZpa+nT3gMj2ZQnX6kSR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