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给予深入的解读。解读有各种不同的角度与切入点。鉴于以往解读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著作多从农业文化的角度,则这里试从草原文化的角度加以解读。又,凡是系统地解读一种文化,其切入点可以按时间的顺序从该文化的发生切入,这种方式叫顺叙;也可以从后往前推,即立足于后来,然后再追本溯源,这种方式叫倒叙。鉴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最后一个朝代是清朝,而清朝的创建者属于典型的草原文化类型,所以我对五千年中华文明解读则从草原文化切入。其实,对五千年中华文明进行解读,不管角度与切入点如何,关键在于将构成中国文化的三种文化类型及其内在的关系搞清楚,即把它们的互动关系理清楚。其次,正因为以往的解读著作多从农业文化的角度出发,所以关于农业文化的研究比较深入,论述也比较充分;而对于草原文化,则相对而言,研究得少一些,论述也似乎比较单薄,所以这里则对草原文化论述得多一些。

从中国东北的白山黑水,经内蒙古草原、新疆,一直到南俄罗斯草原,在这辽阔地带,曾生活着很多草原民族,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自己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草原文化,而且曾对世界历史进程,对整个人类文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因此草原文化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专门研究的著作、论文数量很多。当然,如果就草原文化的实际影响与研究著作、论文比例而言,与其他学科相比,仍显得很不够,很薄弱,在很多方面研究还有待深入。

与以往的研究以及近年来出现的关于草原文化的研究成果相比,本书的研究主要有两点不同之处:第一,事物的本质是在比较与关系中显现的。以往的研究大多只是将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进行比较,而我则将比较的维度增加了一个,即中国古代海洋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不是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互动的结果,而是草原文化、农业文化与海洋文化三者互动的产物。第二,海洋文化学在中国。迄今为止,海洋文化学仍然是一门新兴学科,为了将海洋文化与草原文化进行比较,我不得不对海洋文化学中的若干重要问题认真加以研究,如关于中国海洋文化与中国哲学、思想、宗教、政治、民俗、文学、艺术等。本书共分为七章,现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章 草原文化的研究范围与主要对象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类型

在对中外经济文化类型划分理论与实际划分结果叙述的基础上,阐述将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类型划分为农业文化、草原文化、海洋文化的理由。

第二节 草原文化研究的范围与主要对象

草原文化研究的范围与主要对象是从远古洪荒至清代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有着重大影响的中国北方草原民族,或谓之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及其所创造的文化。

第二章 草原文化的发展历程

从远古洪荒到清代这一草原文化发展的漫长历程可划分为六个时期: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并对这六个时期草原文化的发展状况分别作简要的叙述。

第一节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分为史前期与有文献记载两个时段。从考古材料可以看出,至迟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从中国北方的白山黑水经内蒙古草原直到南俄罗斯草原,在这一辽阔地区,就有人生活,并且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进入有文献可考的时代以来,以戎、狄为代表的草原文化与中原农业文化、海洋文化互动。秦国统一中国与草原民族的支持、援助有着重大的关系。

第二节 秦汉时期

秦始皇吞并六国,结束了七国称雄的战国时代,统一了长城以南的农业区,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具有进步意义的伟大事件。秦末汉初,匈奴冒顿单于统一长城以外的游牧区,结束了游牧部落、部落联盟并立、纷争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同样是一个具有进步意义的伟大事件。从此,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以长城为界开始互动。互动的结果是匈奴分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南迁,与汉人融合;北匈奴西迁,5 世纪以阿提拉为首领的匈奴人征服中亚、欧洲,整个西方世界为之震动。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草原民族在中国北方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后来中国南北分裂,草原民族统一了北方,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的对峙不是以长城为界,而是以江、淮为界。

第四节 隋唐时期

隋文帝统一了中国,改变了以往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南北对峙的局面。到了唐代,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大融合,共同创造了伟大的唐文化。

第五节 宋辽金元时期

宋与辽、金对峙之后,蒙古人不仅统一了中国,而且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元朝。成吉思汗曾使整个世界为之震惊,13 世纪被人们称为蒙古人的世纪。

第六节 明清时期

明人大修长城,却没有阻挡住清人的铁骑。在努尔哈赤完成了对东北各民族统一之后,多尔衮率领骑兵,战胜了明朝的起义军和政府军队,入主中原。

第三章 草原文化的特质

第一节 战争与生产都是谋生的方式

草原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把战争当作谋生的方式,“以战争为职业”。

第二节 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形态

草原森林狩猎与畜牧民族的社会组织具有军事性质,是军队的编制,即军政合一。匈奴的“二十四长”制度如此,蒙古的千户制度与清朝的八旗制度亦如此。

第三节 生产与生活的军事化

草原民族的生产(特别是狩猎)与战争关系密切,他们的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都适合战争的要求;他们的教育,他们的风俗爱好,如体育比赛,都与战争有关。

第四节 第一流的骑兵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最有威慑力的队伍。草原民族的士兵自幼练习骑射,而且将狩猎与战争融为一体,乃是世界上第一流的骑兵。

第五节 第一流的战马

草原民族的战马是第一流的。良马与牧场及其牧草有直接的关系,世界上的良马出产在世界上最优良的牧场——蒙古草原至西城或中亚一带。

第六节 第一流的军事统帅

草原民族具有世界上第一流的军事统帅。草原民族漫长的发展历史,是他们战争的历史。正是在这漫长历史过程中的无数战争中,造就了世界上第一流的军事统帅,匈奴族的曷顿、阿提拉,蒙古族的成吉思汗,满族的多尔衮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第七节 独特的战术

草原民族是把生产与战争结合在一起,把战争当作谋生的手段,把战争作为“正当职业”的民族,他们的发展过程与战争息息相关。在长期的战争过程中,积累了一整套适合于他们自身条件与优势的“独特的战术”,在世界战争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第八节 非凡的战略思想

无论是统一中国北方的匈奴单于冒顿,征服欧洲的“上帝的鞭子”——阿提拉,还是令整个世界为之震惊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杰出的草原民族的军事统帅,都有着非凡的战略思想。

成吉思汗整体战略意图非常明晰:蒙古军队分为左翼军、中军、右翼军,三军呈扇形朝南展开,蒙古军的队列对于攻击对象是有其战略意义的:朝南方各国展开左翼的攻击目标是中原,中部的攻击目标是突厥斯坦和东伊朗,右翼的攻击目标是俄罗斯草原。

在世界战争史上,另一位具有非凡的战略胸怀的草原民族的军事家是多尔衮。多尔衮率领 12 万骑兵,逐个击败了农业文化区的李自成、张献忠和南明,入主中原,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神话。

第四章 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比较

为了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草原文化的特质,则将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进行比较。

第一节 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的经济比较

一、草原文化的经济特点

草原文化经济上的突出特点:牧、游与不自足。

牧是养育牲畜,游是“逐水草”(转场),这就必然要争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畜牧业生产是一种不自足的经济。

草原民族也需要吃粮食,需要穿衣服,需要喝茶,需要日用品,而这些生活必需品他们自己并不能生产,因此,畜牧业生产是一种“不自足”的经济类型。草原游牧区的这种不自足经济,无疑是其对外发动战争的重要原因。

二、农业文化的经济特点

与草原游牧文化相比,农业文化具有三个突出特点:禾、定居与自足。

禾是种庄稼。相对游牧生产的“游”,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定居。农民安土重迁,世世代代居住在一个地方。定居的生活比较稳定,便于文化的积累与保存。

农业文化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男耕女织,衣食自给自足。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定居和自足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农民厌恶战争,希望安宁与和平。

第二节 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的政治比较

古今中外,从政府管理社会的方式来看,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军事型管理,二是政治型管理,三是经济型管理。军事、政治和经济,向来是政府管理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三种力量。三种模式的划分,主要是从三种力量的不同重心来考察的。

这里以蒙古与清朝为代表来考察草原民族的政治,认为草原民族的社会组织形态是军政合一,而其政治则是军事型管理方式。

与草原文化的军事管理方式不同,中国古代农业文化采取的是政治管理方式。中国古代农业文化的政治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郡县制、完备的文官制度、科举考试。

第三节 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的哲学、思想、宗教比较

哲学、思想、宗教属于不同的学科,之所以将这三者连在一起,主要是因为这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一、草原文化的哲学、思想与宗教

草原民族在哲学思想方面最值得注意的现象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用动物纪年,第二是依据草场或草木枯荣作为季节划分的标准,第三是对于“天”的观念。

关于草原民族的宗教问题,有三个方面最值得注意:第一,相当一部分草原民族信仰原始的萨满教;第二,草原民族对于佛教传入中国起过重大作用;第三,草原民族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宗教统治,各种宗教均予采纳。

二、农业文化的哲学、思想与宗教

相对于草原文化的哲学思想方面的特点,农业文化的哲学、思想方面有如下特点:

(一)纪年

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据以纪年。

(二)四季的划分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一年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二十四个节气,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很大。

(三)关于“天”

人们对于“天”或“天道”的观念有一个明显的发展变化过程。

“天”最早在人们心中,是至高无上的天神、上帝、自然界的主宰者。到了后来,不仅帝承民命,而且下民成了上帝的主人。

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重的是民意、民事。孟子的民本思想正是这种人神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到了荀子则更突破到“人定胜天”,人神关系更是可想而知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地位逐渐高于或代替神的地位。这本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规律,但在神话传说中,在奴隶社会早期甚至晚期人的地位就高于神的地位,且出现于官方的典籍之中,这是中国农业文化所特有的现象。

(四)农业文化与宗教

这种独特的神人关系论,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这种独特的中国农业文化,又被称为“史官文化”。史官文化在理论上的代表就是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学说。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也就是以人为本。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将人分成等级,每个等级在社会上有固定的地位,每个等级的个体的人都必须恪守为其等级所规定的社会规范或原则。整个社会就像一张大网,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这张网上的固定位置,遵守其社会规范与原则,整个社会就有序了,社会就可以得到治理,根本用不着宗教统治。

当然在散漫贫穷的农业社会,有神论思想是根深蒂固的,特别是在下层,在民间,这正是宗教生长的土壤,宗教的流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农业文化社会的中国不仅会有外来的宗教,而且本土的宗教也会产生,二者互相争雄,十分复杂。

第四节 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的文学比较

草原文化的民歌以《敕勒歌》为代表,语言质朴风格刚健。关于婚姻爱情的诗,如《企喻歌》,率真直白。农业文化的民歌以《诗经》为代表,朴实厚重。关于婚姻爱情的诗,情深意切,风神摇曳,多姿多彩。

草原文化的独特文学样式是史诗,最有代表性的史诗是英雄史诗,其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是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格斯尔传》《江格尔》及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

农业文化区虽然没有史诗,但是作为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中有自己独特的格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样式是近体诗(格律诗)。

第五节 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的艺术比较

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的艺术比较可以从艺术的重要门类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和建筑等方面来进行。与农业文化艺术相比,草原文化中的雕塑成就更大,特别是其中的石窟艺术。所以这里将石窟艺术作为草原文化的代表性艺术,而将书法作为农业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加以叙述。

一、草原文化的石窟艺术

中国的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其地域不限于北方草原地区,其创造不限于草原民族,但草原民族对中国的石窟艺术有着特殊的贡献。

中国的石窟艺术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东汉到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隋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

就中国的石窟艺术而言,第一个时期,即南北朝时期之前,雕像受印度石窟艺术影响较大;第二个时期,即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北魏时期,石窟艺术大发展,开始有了自己的面目;第三个时期,即隋唐时期,石窟艺术开始中国化、世俗化、风格多样化;第四个时期,即元明清时期,石窟艺术已经式微。

石窟艺术之所以能在北朝时获得如此巨大的发展,是和当时的社会风情分不开的。这是历史的必然,是民族的心态,有地理因素,是文化的冲动。

总之,石窟文化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国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一页。对石窟艺术应站在文化的高度上去理解、去研究。

二、农业文化的书法艺术

石窟艺术源自印度,由于草原民族,特别是鲜卑族的北魏,发扬光大,成就了中国的石窟艺术。与石窟艺术不同,书法艺术是由中国农业文化民族所创造,然后走向世界的独特的艺术类型。

(一)中国书法艺术发展流程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流程大致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清崇碑(尚力)。

(二)书法艺术魅力探源

毫无疑问,书法艺术具有永久的魅力,那么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何在呢?

书法艺术是依靠线条来表现的,它是一种象征性艺术。从本质上说,汉字是一种图画文字。这种图画文字,无论是象形(篆),还是象征(隶、楷),都是农业生产社会的产物,具有农业文化的基因。早期农业文化是自然经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比较和谐的。汉字书法艺术,无论是篆、隶、真、行、草,都具有对自然以及文字创造过程中的时代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描绘的特质。人们通过书法艺术鉴赏,不知不觉就已经被融入大自然以及大自然与人和谐一体的关系之中了。这正是汉字艺术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第五章 草原文化与海洋文化比较

第一节 草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经济比较

在将草原文化与海洋文化进行比较之前,有必要先对中国海洋文化极其特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否则就很难进行。

一、中国海洋文化的分期

本书主张将中国的海洋文化史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为初期阶段,从新石器时代到商代;第二为中期阶段,从周代到明代中期,即郑和下西洋的时代(公元 15 世纪初);第三个阶段为后期阶段,从明代中叶一直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第四个阶段为现当代阶段,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现在。

二、中国海洋文化的特点

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海洋文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海岸线长,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

(二)海洋文化历史悠久。

(三)中西海洋文化不同,其最大的不同有二:一是海洋文化商业化的程度不同;二是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航行的目的不同。

三、草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经济比较

(一)海洋文化状况

1.海洋生产的类型。海洋生产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产品生产;第二种类型是利用海洋进行航海贸易。

2.海洋采集。海洋采集对于沿海居民生活有重要意义。

3.海洋捕捞。距今六七千年,辽东半岛黄海沿岸与附近海岛之间的短距离海上捕捞与迁徙航行,已成为当地居民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山东半岛也有类似情况。

4.海洋养殖。据罗马普林尼(Pliny)记载,在西方建立人工牡蛎苗床之前,中国便已经掌握了养殖牡蛎的技术。

5.“鱼盐之利”。海洋原始采集和原始捕捞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生存的食物,但是到了夏代,海产品就已经成了沿海国家向中央王朝进献的贡品。海盐如同海鱼一样,不仅是沿海国家向中央王朝进献的贡品,而且成了流向全国各地的重要商品,所以“鱼盐之利”就成了沿海国家的支柱性产业。齐国就是最典型的靠鱼盐之利而富庶的国家。

6.航海贸易。航海贸易要依靠船舶,要有相应的航海技术,在这两个方面中国人都曾做出过巨大贡献。

为了与东方和西方的海外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国人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有两条:一条是通向东洋的日本和朝鲜,叫东方丝绸之路;一条是通向西洋的,由南洋而西,称为西方海上丝绸之路。这两条海上丝绸之路,对于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起了重大作用。文化交流从来都是双向的,通过双向交流,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通过交流,外国的先进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二)海洋文化经济上的特点

中国海洋文化经济具有三个特点:独特的生产对象(或产品)、定居、不自足。

1.独特的生产对象(产品)。海洋生产的产品,虽然可以自己使用,但主要是为了作为商品出售。因此海洋生产(除养殖之外)与草原畜牧生产相比,便产生了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是更具商业性,第二是海洋生产更重视的是收获过程中的技术以及造船技术。

2.定居。与草原民族的“游牧”生活不同,从事海洋生产或航海贸易的人群一般是定居的。

3.不自足。海洋文化经济如草原文化经济一样,是一种不自足的经济。海洋文化这种不自足的经济特点以及浓重的商业文化的属性,必然导致其对于市场的追求、争夺。争夺往往也是靠战争的方式来进行,这与草原文化有共同性。其不同之处在于草原文化的战争在于争夺牧场,抢掠生活必需品,而海洋文化的战争不在于争夺大海而在于争夺市场,表面上争夺地盘,但本质上还是为了争夺市场。除了用战争的方式之外,还靠产品的数量、质量,靠先进的航海设备与武器,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这就很自然地倾向或追求工业化。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从事畜牧业生产的草原民族居民虽然要转场放牧,不定居,其活动的空间要超过农业生产的农民,但他们通常面对的是牛羊与大自然;而从事海洋生产,特别是航海贸易的人则活动空间更为辽阔,而且他们要与外国人打交道,这就会增加阅历,开阔眼界,获得新知。这也是由海洋文化的经济本质所决定的从事海洋生产的人群的突出特点。

第二节 草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哲学思想宗教比较

一、海洋文化哲学思想的特点

要探讨海洋文化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宗教的关系,要求本溯源,当然应该从中国哲学思想的元典入手。首先考察海洋文化对于“十三经”以及先秦诸子的影响。

(一)“十三经”中“海”字考

(二)先秦诸子“海”字考

(三)海洋文化对道家的影响

1.海洋文化对《老子》的影响

《老子》中“海”字共 3 处。纵观《老子》中的“海”字,其含义主要有二:第一是大,无边无际。第二是在大的前提下,指出其处于最下的位置,而且正因为最下,所以最大。联系《老子》的主旨“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来看,那么海最卑弱(低下),也就最大,故可为百谷之王,其崇尚效法海之性格的用意便十分清楚了。

但这种仅从《老子》用字上来推求《老子》与海洋文化的关系,难免有形而上学之嫌,因此,我们除了从文本探讨其本质之外,还应该从《老子》思想在后世的发展演进(或曰“流变”)来加以考察。

2.庄子对老子的发展与突破

在中国学术史上,或老庄并提,或黄老并称。老子之后的庄子学派(老庄学派)以及黄老学派,正是老子学说发展演进的两大学派,它们与老子学说,共同形成了道家学派,在中国政治、思想、哲学以及学术史上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庄子与老子的最大不同,是庄子对老子的最大突破在于时空的无限拓展。这种时空的无限拓展与大海直接相关。

纵观《庄子》中“海”字的使用,以下四点很值得重视:

第一,大海的无边无际及其永恒。

第二,《庄子》中的海,既有自然界或现实生活中的大海,也有神话传说或庄子寓言中的大海。庄子对天地空间的理解,不仅不比邹衍的闳大不经的大九洲说中的空间狭小,而且更为广大。

第三,《庄子》已经把空间的无限性与时间的永恒连接在一起。

第四,《庄子》正是把神话传说(寓言)中的精神无限自由的人物,安放在无限广阔与永恒的时空之中。没有这无限广阔与永恒的时空,就没有那些精神无限自由的人物,也就没有庄子的浪漫的风格,没有其为文的“汪洋辟阖,仪态万方”。大海是《庄子》的时空框架,是其灵魂,是其浪漫艺术生命之源泉。

老庄学派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宗教、士阶层的人生观、处世哲学等方面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老庄对中国宗教无论是中国式的佛教,还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3.黄老学派对《老子》的发展

(1)稷下学宫的主流学派

黄老学派是承袭发展老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它比庄子学派起步更早,后世的影响也更大。

(2)黄老学派对老子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老子》一书,就其宗旨而言是“长视久治”。黄老学派与庄子学派的注重精神自由不同,它是从长视(生)与久治,即养生与政治两个方面来发展老子学说的。

二、海洋文化对宗教的影响

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说:“自战国驺衍传大九州岛之说,至秦始皇、汉武帝时方士迂怪之论,据太史公书所载(《秦始皇本纪》《封禅书》《孟子荀卿列传》等),皆出于燕、齐之域。盖滨海之地应早有海上交通,受外来之影响。以其不易证明,姑置不论。但神仙学说之起源及其道术之传授,必与此滨海地域有连,则无可疑者。故汉末黄巾之乱亦不能与此区域无关系。”

养生理论与道教教义的形成。《老子》被道教当作原始经典,黄老学是一个过渡,真正的道教教义到汉代开始出现,而正是在这一过渡过程中,黄老学发展为黄老道。

创作《天官历包元太平经》的甘忠可是齐人,西汉时齐郡即今山东省临淄一带。其信徒夏贺良,重平人,西汉时重平属幽州渤海郡。丁广世是容丘人,西汉时容丘属青州东海郡。郭昌是东郡人,西汉时东郡为青州东郡,即今濮阳一带。李寻是平原人,西汉时平原属青州平原郡。得“神书”的于吉是北海人,东汉时北海国与齐国是相邻郡国;宫崇是琅琊人,东汉时琅琊属琅琊国。这些地方,都在燕齐境内。

“张角之道术亦传自滨海”“张道陵顺帝时始居蜀,本为沛国丰(今江苏省丰县)人”。丰、沛两县今属江苏徐州市。徐州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亦属山东省所辖,距东海不远。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道教与大海的关系。

神仙、神山、不死药的传说,方术、方士与秦皇汉武的推波助澜加速了道教的形成。

道教的醮仪、法术等,均来源于原始巫文化。道教的醮仪起源于原始宗教信仰对天地山川的祭祀。据《尚书·尧典》记载,舜已经开始在泰山封禅。

道教的法术与符箓印以及剑、镜等法器的使用,都是原始巫文化的产物。

海岱地区原本是殷民族的大本营,殷民族是一个崇信鬼神的民族,齐太公至齐修政又因其俗,因此这种原始巫文化的风俗便保存了下来。在沿海一带,特别是渔民,由于大海的神秘莫测,海上作业经常受到风浪的吞噬,生命难保,对大海无限敬畏,因此相比之下巫风更甚。

墨家的社团组织形成对道教的影响。墨家就其文化渊源而言,实际上是直接承袭了殷商人的思想意识,因为墨家学派的中心地在鲁齐一带,这一带原本是殷商人的大本营,因之有区域文化的传承性;我们把墨家思想的重鬼神与殷商的重鬼神作比较,就不难看出其前后的承袭性。

墨家是有严密纪律的社团组织形式,对有组织的道教,如张角的太平道,产生过重大影响。巴蜀张道陵的五斗米道也与太平道的组织形式大体相似,也是受了墨家社团组织形式的影响。

第三节 草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政治比较

草原文化对国家的管理是军事制度,农业文化是政治制度,海洋文化因为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海洋文化的政治国家,因此海洋文化对国家的管理便与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大不相同。中国海洋文化对于国家的管理采取的主要方式是用思想、宗教影响国家上、中、下三个阶层的人的思想来干预政治、影响政治的。

第四节 草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文学比较

一、海洋文学独特的内容与主题

海洋的突出特点第一是大,辽阔无垠,永不枯竭;第二是波涛汹涌,动人心弦;第三是千变万化,充满神秘感。因此大海很自然就成为文学家描写的对象,成了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这些作品气魄之博大,变化之诡谲,景象之神秘,都是别的作品所无可替代的,因此成为人们自古及今的重要审美对象,千古流传,脍炙人口。

二、海洋文化文学的独特风格

草原文化的民歌是质朴的,充满自然的素朴之美。海洋文化的文学则大不相同,飘洒的是浪漫之风。

齐人生活奢侈,吹竽、鼓瑟、斗鸡走犬,穿色彩鲜艳的丝织品,而且绣上纹绮,衣服的袖口、下摆都装饰有花边。男人戴高大的帽子,穿宽大的衣服,女人梳高高的左髻,行动舒缓,阔达,好议论。这一切无不显示出一种浪漫的精神风貌,形之于文学,透露出浓烈的浪漫风格。

1.关于婚姻爱情的诗

将《诗经·齐风》中关于婚姻爱情的诗与草原文化的民歌相比,我们不难看出其间无论是内容、习俗,还是风格都存在着差异。

2.关于文姜的诗

《诗经·齐风》中关于文姜的三首诗,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化文学的代表性作品。虽然这三首诗与草原文化文学中汪洋恣肆的史诗相比,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似乎无法与农业文化文学中数量众多的近体诗同日而语,但这三首诗所表现的内容却是中国文学史上独有的。这三首诗极力赞扬文姜的无拘无束,自由翱翔,而这正是齐国风俗中女子地位较高的表现。

第六章 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互动及其影响

第一节 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互动的复杂性

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互动是十分复杂的。三种文化中,每一种文化都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利益集团(或民族、或阶层、或群体)的互动,这三种文化系统内部的互动一方面直接影响了该文化系统与另一文化系统的互动;另一方面,文化系统之间的互动也促进了这种文化系统内部的互动。中国海洋文化却又一直包容在农业文化的大系统之内,并没有如农业文化和草原文化那样形成独立的国家政权,因此三种文化系统的互动又并不是三足鼎立式的互动,但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又直接影响着海洋文化的发展。

中国海洋文化虽然包容在农业文化系统之中,却又与世界海洋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这就使三种文化的互动与整个世界文化的发展直接相关;而中国草原文化又与中亚、西亚直接相连接,这又使中国文化的发展与整个世界文化的发展连在一起。这实际上是整个世界文化的互动。可见中国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互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的立体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互动对经济的影响

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之间是互动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三者的互动,使中国经济充满了活力与生机,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一、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

二、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互动对中国航海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影响

1.宋代的航海贸易与巨额财政收入。西夏横在宋朝和西城之间,陆地丝绸之路受阻,这是两宋时期海路交通发展的重要动因。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是宋朝得以发展远洋贸易的重要条件。两宋时期的对外贸易获得了巨大的财政收入。

2.元代的航海贸易

元代继承两宋时期积极发展海外贸易的政策,并在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在船舶制造技术和开辟航线方面也有新气象,从而使元朝的海路交通和海外贸易更加发达。

3.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及其对航海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影响

清朝建立以后,海外政策出现重大逆转,除重新严格执行禁海政策之外,又出台了更为残酷的迁海政策。

明后期调整海外政策,中国商品通过澳门大量进入世界市场。清前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影响了已经开始蓬勃发展的外向型经济,首先是导致中国失去广阔的海外贸易市场,其次是将中国与世界相隔绝而抑制了中国社会的活动。

第三节 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互动对政治的影响

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互动对政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形成了一个超稳定的封建统治结构。第二是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民族。

第四节 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互动对哲学、思想与宗教的影响

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互动对中国哲学、思想、宗教的最大影响是造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与互动的局面。

第五节 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互动对中华民族民俗的影响

一、区域文化习俗的形成及特点

大致说来,农业文化区的民俗特征是厚重、庄严、求实;草原文化区的民俗特征是刚劲、质朴,率直;海洋文化区的民俗特征则是旷达、开放、浪漫。

二、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互动过程中民俗融合的四种类型

(一)齐桓公、齐景公的勇于创新,引领潮流。

(二)赵武灵王的勇于改革,胡服骑射。

(三)魏孝文帝的入乡随俗,弃旧图新。

(四)多尔衮的号令天下,天下从我。

三、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互动与民俗融合

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互动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习俗,原来为某种文化独有的习俗,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习俗。

(一)草原民族的动物纪年变成中华民族的十二生肖。

(二)农业文化的岁时节日习俗成了中华民族的岁时节日习俗。

(三)形成于海洋文化区的八仙过海的传说,成了整个中华民族吉庆的象征。

第六节 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互动对文学的影响

一、文化的下行与普及

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互动造成了中国文化发展方面的重大转折与改变,即文化的下行与普及。这在文学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文学内容的世俗化,第二是白话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样式的成熟并迅速发展。

二、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互动对正统文学的撞击

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互动,不仅直接影响了诗歌的内容,也使诗歌的形式产生了新的变化。经典的格律诗一变而为词,再变而为曲。格律诗虽然永存,但新变之词、曲亦颇能与之争胜,从而各领风骚。

三、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互动对戏曲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中另一种重要体裁是戏曲。戏曲的成熟、繁荣也与草原文化和农业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关系。北杂剧的真正成熟在元代,其繁荣则在元初。北杂剧的形成固然有其自身演进的历程与原因,但蒙古的入主中原则无疑对其成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京剧的诞生与发展,也与草原民族清统治者的爱好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互动对小说的影响

巫文化与大海融合,造就了中国志怪小说,又发展演变为长篇神魔小说。

五、草原文化、农业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互动对文学风格的影响

(一)草原文化、农业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互动为农业文化区的文学注入了阳刚之气。

(二)草原文化、农业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互动,极大地丰富了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第七节 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互动对艺术的影响

从远古洪荒直到汉代可以说是农业文化区的以汉民族为主体的音乐形成时期,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融合农业区的不同地域文化音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成果主要代表是《诗经》与汉乐府。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的宫廷音乐与雅乐衰微消亡,隋唐则在汉乐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西域与北方草原民族音乐而构建了新的音乐体系。

宋元明清时期的音乐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宋人,特别是北宋试图恢复汉代以前的古乐的复古倾向;二是元明清以来,俗乐繁荣发达的倾向,其突出表现是戏曲音乐的发达。这都与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的互动有关。

第八节 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互动对中华民族深层心理意识与民族性格的影响

一、千锤百炼的中华民族实体。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实体,其凝聚力是世界罕见的。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伟大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

三、稳定成熟的民族心理素质。在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中,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难以计数的战争,战争所导致的死亡、屈辱、义愤,千百次猛烈地锤击磨炼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使它变得无比的沉稳老练,坚定并充满韧性。

四、海纳百川的民族性格。中华民族从夏商时代的“万国”,经过几千年的大融合,终于形成了一个各民族统一的大家庭,这多么像是百川归海!中华民族的深层心理意识与民族性格正如同大海。

五、“飞龙在天”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与灵魂。如同对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有着不同的理解一样,人们对民族精神的看法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关于中华民族精神,有三点比较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群体主义)和自强不息。这与草原文化、农业文化与海洋文化互动直接相关。

历史证明,中国几千年来各地方的各民族从矛盾到交融,最后团结成为一体,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它的灿烂文化。陈老师曾从一部分历史时期来论证这个问题,即是他精心而且得意的著作之一《元西域人华化考》。

…………

一次,我拿一卷有人收藏找我题跋的纳兰性德手札卷,去给老师看。说起成德的汉文化修养之高。我说:“您作《元西域人华化考》举了若干人,如果我作‘清东域人华化考’,成容若应该列在前茅。”老师指着我的题跋说:“后边是启元伯。”

相对大笑。

——节选自启功《夫子循循然善诱人——陈垣先生诞生百年纪念》 Vt4RhWK1u6LZTxP3tCF4N1TJNwAv8bMzK4/lGRGMoWQYR+rA0zAt0/fRwyIrTPR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