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乡土本色

从基层上看去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1 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1 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这句话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2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3

2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3 《说文解字》对“土”的说解是吐生万物的土地。“二”像地的下面,中间一竖像万物从土地里长出的形状。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 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古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 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 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 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 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4

4 请赏析文中加点的句子。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 5 ,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 6 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 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5 在甲骨文时代,“土”往往用作祭祀的对象,有专家认为是“土神”或“社神”。“土”是社的本字,后来加上“示”旁,就成了“社”。对于“土神”与“社神”之间的关系,虽然还有待继续探讨,但是殷人已经把“土”作为崇拜物进行祭祀,可见在古人心中“土”的地位之高。很可能的是:从古人的信仰来看,所谓“社神”,简而言之,也就是“土神”。

6 水土不服,意思是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出自《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7

7 本段运用对比论证,通过对农业、游牧和工业的比较,论述了“土气”产生的根本缘由是不流动性。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 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 8 ,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9 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8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华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据研究表明,中华古姓来源于图腾崇拜,系氏族徽号或标志。

9 可以联系中国安土重迁的传统来理解。《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 10 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在云南,我看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 11

10 可联系作家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进行拓展阅读。

11 作者通过田野调查法,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明自己的观点,极具思辨性。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本来,从农业本身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须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工,好像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男的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罢了。耕种活动中既不向分工专业方面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聚集许多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我们看见乡下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区,也可以想到那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了。 12

12 你可以想到哪些“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13

13 本段写美国乡下居住情况的作用是什么?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14

14 剖析原因,条分缕析,逻辑性强。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15

15 你了解当今中国哪些地方还有这样的特点?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Tönnies 的话说:前者是Gemeinschaft,后者是Gesellschaft;用Durkheim 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我以后还要详细分析这两种社会的不同。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 16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17 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 18 通了家。

16 学,本义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使之觉悟,即《说文解字》所谓的“觉悟也”。习基本义是练习、学习,又表示反复学习而熟悉,又表示因多次接触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即习惯。

17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8 “这里”指代什么?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 19 ——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 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 所以得讲个明白 还要怕口说无凭 画个押 签个字 这样才发生法律 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 这不是见外了么 ?” 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 。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 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 20 ——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 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19 日常生活用语,生活气息浓厚。

20 引用类似的故事,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地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 21

21 作者运用观察法,从生活当中发掘真实的资料,并用生活的语言表述出来,有利于启发人们的思维。

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 22 的。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23 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两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

22 此处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23 孔子对孟懿子问孝的回答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对孟武伯问孝的回答是:“父母唯其疾之忧。”对子游问孝的回答是:“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子夏问孝的回答是:“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 24 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25

24 你能想到“流弊”有哪些具体表现?

25 指富贵以后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也说衣锦还乡。《史记》记载,楚霸王项羽攻占咸阳后,有人劝他定都关中,但项羽乡土观念很浓厚,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任务清单】

[核心概念]

1.乡土性。2.礼俗社会。3.法理社会。

[思维导图]

阅读本章内容,梳理本章的写作思路和内容,设计一个思维导图。

[内容梳理]

“撰写内容提要”是阅读学术类著作的重要策略。请根据上文内容,用“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词语,撰写这篇文章的内容提要。

[合作探究]

1.在《乡土中国》第一章中,作者认为我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是什么?试据此论证我国现阶段城镇化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2.文章阐述了乡土社会中人们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方面的种种特征,最后提到:“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选择文中所述特征之一,联系生活实际和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与思考。200字左右。

3.中国人自古安土重迁,可为什么现在“北漂”“南漂”这么多呢?请结合本章相关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高考链接]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北方,北方

王开岭

1992年夏,大学毕业的次年,单位组织去北戴河。

暮色中,大客车沉重地发动了。从鲁西南向东,向北,车灯像雪白的刺刀,一头扎进华北平原的苍茫里。一路上,我偎着末排车窗,将玻璃拉开一条缝,让风扑打着脸。

夜色迷离,脑海里飞舞着群蝗般的念头:政治的、文学的、电影的、古今的、现实的与虚构的……似乎并非在旅行,倒像是一个化了装的逃亡者,一个隐私超重或携带理想的人,一个穿越历史江湖的游侠,一个投奔信仰或爱情的左翼青年……

渐渐,鼾声四起,整辆车成了我一个人的马匹,脱缰的感觉,千里走单骑的感觉,浩荡而幸福。伴着满天繁星,我看见了蝌蚪般的村庄,看见了泰山,看见了黄河,夜色中,它们恢复了古老的威仪……看见了灯火未凉的京津城郭,影影绰绰,像遥远的宫阙,像刚经历了一场辉煌或浩劫。再向东,向北,我看见了山海关和玄铁般的山体,它像牢房,关押着狼嗥声、剑戟声、喊杀声……黎明时,我闻见了礁石的气息、海带的腥味,我听见了巨大的澎湃声,像播放了几十万年的老唱片。

兴奋,睡不着,都因为太青春了。

青春,内心有汹涌和迷幻,血液里流淌着可燃物。

那是我第一次去看海,第一次醒着穿越那么完整的夜,第一次把陆地走到了消失为止。

这样的经历再未有过,但它常帮我忆起一些涉夜的细节,比如:儿时滂沱雨夜里的钟摆声、丁香花开和窗台上的猫叫;《夜行的驿车》中安徒生那火柴般倏然明灭的恋情;托尔斯泰午夜出走的马车和弥留的小站;作家师友刘烨园曾用过的网名“夜驿车”……

我生活中重要的人和事,皆是在深夜入场的。

十年后,给央视《社会记录》做策划时,我说,一档深夜节目,它要有深夜气质和深夜属性,你要知道此刻哪些人醒着,他们是谁,为什么醒着。

你要重视在深夜和你发生联系的人,那是灵魂纷纷出动之际,那是一天中生命最诚实、最接近真相之时。

那场千里夜行,还奠定了我对“北方”整体的精神印象:无论于地理还是人文,它都让我想到了“辽阔”“严酷”“苍凉”“豪迈”“忧愤”“决绝”这些词,想到了朔风凛冽中的苏武牧羊、昭君出塞,想到了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作为历史器皿和时间剧场,它适于上演飞沙走石、铁马冰河、刀光剑影,适于排练政治、史诗、烽火、苦难和牺牲;较之南方的橙色和诗意,它是灰色和理性的,有着天然的冷调气质和悲剧氛围。就像五岳之首的泰山,少灵秀,但巍巍然、磐重巨制,方位、形貌、质地、褶皱,尽显“王者”“社稷”之象,是权力录取了它。

北方,北方。

随着年龄增长,我越来越确信,自己的血脉里住着它的基因。我性格成分中的忧郁、激烈、锋芒、刚性、爆发力……都源于它。是它,在意志、秉性上给了我某种冷峻、坚硬、深沉和笔直的东西,尤其是对家国、信仰、英雄、正义等高大事物的热忱。

我向日葵般高扬的青春,我野狼般呼啸的青春,我麦芒般嘹亮的青春,我裹在立领大衣里桀骜不驯的青春,是北方给的。我的良知,我的血性,是北方的疾风唤醒的。

我是它的孩子,我是它的人。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北方,北方”点明写作对象,以两次使用同一词语的方式产生了反复咏叹之效,增强了情感抒发的力度。

B.第三段对自己身份的多重想象凸显了“我”夜行北方时的兴奋,也与后文的“内心有汹涌和迷幻”照应。

C.本文从深夜车行北方写起,归于“北方”精神特质及其对我的影响,由抽象到具体,多角度展现了“北方”的特点。

D.本文熔叙事、描写、议论于一炉,叙事使文章脉络清晰,对北方夜景的描写营造意境、烘托主题,议论画龙点睛。

2.请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子。()

(1)我生活中重要的人和事,皆是在深夜入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它的孩子,我是它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代表作。作者___,专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讲授“乡村社会学”,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以“乡土”概念来概括广大农民的生活和生存状态,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理论上进行了概述和分析, 以“礼治秩序”来概括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作者通过实地___写成此书,对中国基层社会—传统农村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定位。该书所提出的“乡土中国”这一概念,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在费孝通眼中,“乡土社会”是从“乡土”一点点走向“现代”的。如今,现代社会___了中国大多数地方传统的乡土社会虽然已经基本解体,但这些让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魂”并没有消散,它们___在方方面面影响着现代中国。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独树一帜 考查 覆盖 正

B.独辟蹊径 考查 涵盖 仍

C.独辟蹊径 考察 覆盖 仍

D.独树一帜 考察 涵盖 正

5.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以“乡土”概念来描述广大农民们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在理论上进行了表述和分析。

B.以“乡土”概念来描述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

C.以“乡土”概念概括广大农民们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在理论上进行了概述和分析。

D.以“乡土”概念来概括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表述和分析。

6.补一句话做文段之尾,小结段意并指出阅读价值,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此,我们务必读懂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民族之“魂”。

B.所以,“乡土中国”的概念在当今中国已深入人心,作者功不可没。

C.所以,《乡土中国》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是我们必读的“经典”。

D.因此,费孝通先生严谨求实的写作态度是值得我们学生认真学习的。

一、《乡土本色》【参考答案】

【任务清单】

[核心概念]

1.乡土性: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2.礼俗社会:礼俗社会就是传统的社会,规模小,分工与角色分化少;人的行为受习俗传统的约束。

3.法理社会:法理社会是现代工业社会,规模大,有复杂的分工和角色分化;人的行为受规章法律的制约。

[思维导图]

阅读本章内容,梳理本章的写作思路和内容,设计一个思维导图。

[内容梳理]

【答案】作者首先从土地与人的关系的角度,把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本色”概括为“乡土性”,从而把握了乡土中国的精髓。“乡土性”正是乡土中国基层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支配力量。然后概述土地与人的关系:“泥土”“土气”“土地”,接着拿土地与游牧民族比较,说明人和空间关系的不流动,即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孤立与隔膜”以及时间上的熟悉。最后指出人与人在时间和空间上缔结的生存状态,又直接构成中国基层社会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的规定性。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行文思路的把握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文本内容,认真分析行文思路,并按照“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的结构组织答案。本文可以分成两大部分:第1部分(第1段),作者首先从土地与人的关系的角度,把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本色”概括为“乡土性”,从而把握了乡土中国的精髓,“乡土性”正是乡土中国基层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支配力量。第2部分(第2段至文末),作者接着指出土地与人的关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孤立与隔膜”以及时间上的熟悉。而人与人在时间和空间上缔结的生存状态,又直接构成中国基层社会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的规定性。第2至3段,概述土地与人的关系:“泥土”“土气”“土地”。第4至10段:土地与游牧民族比较,说明人和空间关系的不流动,即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孤立与隔膜”。第11段,人与人在时间上的熟悉——生于斯,长于斯;终老是乡。形成一个“熟悉”的社会,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第12至17段,人与人在时间和空间上缔结的生存状态,所构成的中国基层社会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的规定性——礼俗社会。按照这个行文思路即可概括组织答案。

[合作探究]

1.【答案】原因:略(见原文)。城镇化政策的可行性:①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个人拥有的小面积土地已经不能提供足够的财富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②现代科技发展迅猛,原先只能靠人力来完成的工程,现在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完成,将大量人力解放出来。③社会稳定,法律逐步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往往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争端。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的工作不再单一,从事农业生产不再是农民的唯一选择。

2.【答案】我同意作者的观点。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熟悉的乡邻之间是充满了信任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左邻右舍之间借钱,一般不用打借条,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相处方式也产生了弊端,一些人不守信用,辜负朋友、亲人的信任,携款逃跑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尤其是那种民间借贷现象,让很多的家庭辛苦赚了的血汗钱付诸东流。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还是要提高警惕,乡土社会所养成的生活方式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读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根据文意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思考和体会。本题中,文章阐述了乡土社会中人们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方面的种种特征,最后提到:“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选择文中所述特征之一,联系生活实际和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与思考。200字左右。首先,根据文本内容,此句话的含义应该指的是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弊端。那么首先我们要明确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体会即可。

3.中国人自古安土重迁,可为什么现在“北漂”“南漂”这么多呢?请结合本章相关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乡土本色》这一章论述从基层来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特点是“土气”“聚居”“不流动”。土地是不流动的,因此,靠土地谋生的人也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人们聚村而居,“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在这里,人口的流动必然是不频繁的,“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而现代社会商业发达,土地对人的束缚力变弱,甚至很多农村人也不再以土地为谋生的主要手段,选择进城打工,人口的流动性也随之增强。因此“北漂”“南漂”现象非常普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题干有三个句子:第一个“中国人自古安土重迁”,学生需要分析中国人安土重迁的原因;第二个“可为什么现在‘北漂’‘南漂’这么多呢?”,学生需要结合现代社会的特征分析人们“漂泊”的原因;第三个“请结合本章相关内容谈谈你的认识”,告诉学生必须表明自己的观点,并且该观点的得出需要结合自己对《乡土中国》的理解。由文本可知,费孝通认为中国传统的社会具有乡土性,人们靠土地谋生养家,而土地是不流动的;同时,乡土社会,人们聚族而居、聚村而居,形成一个个固定团体,因此乡土社会的特点是“聚居”“不流动”。现代社会,交通方便,商业发达,人们谋生不再只是依靠不动的土地,除了务农,他们可以选择进城打工,这就增强了人口的流动性。

[高考链接]

1.C(“由抽象到具体”错,“深夜车行北方”看到的北方景物是对北方的具体印象,后面提炼出的“‘北方’精神特质”才是抽象的。)

2.(1)运用了比拟(或“拟人”)修辞(1分),表明“我”生活中的千里北方之行、儿时印象、文学记忆、节目策划等重要的人、事都与深夜有关/体现了深夜于“我”的重要意义(1分),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

【评分标准说明】修辞1分,句意(“/”前后答出任意一点即可)1分,结构作用1分,修辞答“拟人”或“比拟”都可以。

(2)“它”指北方,运用了比拟(或“拟人”)修辞(1分),表明“我”的性格秉性、青春特质、良知血性等都深受北方的影响,与之精神内核一致(1分),表达了“我”对北方的热爱之情(1分)。

【评分标准说明】这里的修辞不能答“比喻”。如答“总结上文”“升华情感”“深化主题”等,具体答出“升华了什么样的情感”“深化了什么主题”可以给分;只答术语不给分。

3.(6分)①整体语言风格激越而富有诗意。本文语言奔放炽烈,激情洋溢,不少表达新颖别致,感受独特,充满诗意,韵味悠长。②句式上长短结合,整散结合,错落有致。本文句式上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穿插运用,既整齐和谐,富有气势,又不乏变化,舒卷自如。③修辞上大量运用比喻、排比(比拟、拟人、反复)修辞手法。大量比喻的运用使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大量排比的运用使本文文采斐然、气势充沛。④用词精练准确、新颖形象。“扎进”“飞舞”“出动”“录取”“高扬”“呼啸”“嘹亮”等动词、形容词的选用既表意精准,又新颖形象,表现力极强。(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答案】4.C 5.B 6.C

【解析】【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独树一帜”意为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独辟蹊径”意为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新方法。语境强调费孝通用新方法讲授“乡村社会学”,应选用“独辟蹊径”。“考查”意为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考察”意为实地观察调查或细致深刻地观察。修饰“实地”,应用“考察”。“覆盖”意为遮盖住地面上的植物。“涵盖”意为包括或包容。此处是现代社会占了中国大多地方,不是包括的意思,选用“覆盖”。“正”侧重于动作的进行、状态的持续,“仍”强调情况持续未变。语境是“魂”的持续影响,故选用“仍”。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应删去“们”,同时“表述”和“分析”二者并列存在逻辑错误。 C.应删去“们”。 D.可把“表述”改为“概述”,“表述”和“分析”二者并列存在逻辑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要求“补一句话做文段之尾,小结段意并指出阅读价值”,从上文来看,第一句“《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代表作”,接着对这本书的内容意义进行阐述,表明其是重要的学术著作,应是必读的经典篇目。 A.是从读者角度来说该如何做,而这段的中心话题是《乡土中国》,所以未能对全段内容进行小结。 B.说法流于武断,并且没有指出阅读的价值。 D.内容偏离了文段的重心《乡土中国》。故选C。 yvnuLCfY/HNn4Q7XoaF/tL11nWSCKz0Z1hCWBxGkwU0S0KEa3tIxcgaxTguoW1Y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