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篇

改过之法

在第一篇“立命之学”中,了凡先生把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过,同他所看到的一些改造命运的人的各种效验告诫他的儿子袁天启。在第二篇“改过之法”,了凡先生具体阐述了如何改变命数、建立信心。

原文

春秋诸大夫 ,见人言动,亿 而谈其祸福,靡 不验者,《左》《国》 诸记可观也。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 ,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注释

大夫: 官爵名。西周与春秋时由诸侯所分封的贵族为大夫,其封地世袭,封地内的行政由其掌管。

亿: 通“臆”,推测,揣测。

靡: 不,无,没有。

《左》《国》: 《左传》《国语》。《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原称《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鲁国史官左丘明及其授受者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述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史事及其相互关系。《国语》又名《春秋外传》,作者相传也是春秋末年鲁国左丘明,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分国记事史。

翳子,眼球上生的障蔽视线的膜,也称“白内障”。

译文

春秋时期的士大夫,看到人们的言语、行动,便可以臆测而谈论其灾祸与福报,没有不应验的,所以《左传》《国语》等书的各类记载也都很可观。从大体上来说,吉凶的预兆,先萌发于内心,然后表现于形体,那些为人处世比较稳重、厚道的人常常会获得福报,那些行为不庄重、过于刻薄的人常常接近灾祸,世俗人的眼睛常常看不到这些,便认为有无法预测的变化存在。一个人的诚心合于天道,那么福报将要来临时,看他的善行就可以预知了;当灾祸将要来临时,看他的恶行也可以预先知道。现在如果想要获得福报而远离灾祸,在还没有说行善之前,必须先改正自己的过错。

浅释

春秋时期的士大夫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见到别人的谈话和举止动作,便能预测其吉凶祸福,无不灵验,小则一个人成功失败,大则能看出国家的兴衰。他们之所以能有这种观察能力,就是因为懂得因果的道理。这在《左传》和《国语》中多有记载。

而吉凶祸福、因果报应的征兆是先萌发于内,而后又自然显现于日常言语行动之间的。这里提出了一个原则。一个人如果能为“厚”,即心地淳良,待人厚道,能处处为他人着想,这个人必有后福;相反,一个人如果为“薄”,即对人刻薄,心胸狭窄,起心动念都为自己的利益,锱铢必较,睚眦必报,则这个人必定是薄福之人,不久就会招致灾祸,即使眼前有福报,也只是他命中的福所显现罢了;即使命中福厚,倘若心行不善,福也会折损消亡。

如果能符合“至诚合天”的原则,也就能预知祸福。“天”乃是自然之法则,若我们起心动念都能合乎自然的法则,不加丝毫的妄想和分别,凡事心必诚、言必善,则吉凶祸福都是可以推论和想见的了。我们观察一个人,只要看他的行为就可推论出他的报应,如果都是善行,那么可以预知他的福报将会来临;相反,观察一个人的行为,都是恶行,则可知他的祸端也就要来了。所以,我们要了解将来的吉凶祸福,乃至自己这一生的顺逆,都应当从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处去反省和思虑。

第一段讲的就是“改过之因”。吉凶祸福先有预兆,无论个人、家庭还是、国家,都是有预兆的。佛经里常说阿罗汉能知过去五百世、未来五百世,这是每一个众生的本能。而现在能力丧失了,就是因为心乱了,被迷惑了,所以要把心上的障碍去掉,恢复心地的清净。避祸纳福乃人之常情,而“福”是从“行善”来的,若不消除业障,也不容易得到福,而消除业障,就要从修清净心开始。所以,在没有谈行善积德之前,必须先改过,真正洗刷自己的内心。若不能彻底改过,那么即便修善了,也会使得善中夹杂着恶,其功难显。因此,改过是积善的先决条件。

原文

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 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注释

耽: 沉溺,过度喜好。

译文

但是改正过错的方法,第一,要生发出羞耻之心。想想古时候的大圣大贤,与我同样为七尺丈夫,他们为什么可以成为千秋万代学习的榜样?而我为什么像瓦裂开一样失败?沉溺于世俗的情感,暗中做出不义的事,以为没有人知道,还整天表现出傲慢的样子,毫无愧色,却殊不知自己已渐渐沦落到禽兽的地位;世界上最让人感到羞耻的事莫过于此。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人来说是一件大事。”就因为有这种羞耻之心就可以成为圣贤,否则就可能成为禽兽。这是改正过错的关键。

浅释

改过之法,第一是要有羞耻心。羞耻心是改造命运的开端和关键,也是改造命运的动力。了凡先生反问自己:想想古时候的圣贤,与我同样为七尺丈夫,为什么他们能做到为百世所效法,而我为何一事无成?了凡先生的优点即在于他能正确地去看待自己的过失,丝毫都不隐瞒。他把自己的过失总结为:一、沉溺于世俗感情,二、缺乏“知耻之心”。

了凡先生所说的第一个过失,沉溺于世俗感情。佛法告诉我们要远离五欲六尘,五欲即指财、色、名、食、睡五种欲望,六尘即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这五欲六尘能使我们在心里涌现好、坏、美、丑、高、下、贵、贱等念想,能衍生种种执着或烦恼,能令善心衰减,从而污染清净之心。所以,每天生活在五欲六尘中的人们,应当时时返观自省,放下尘情,恢复自性清净。

了凡先生所说的第二个过失,缺乏知耻心,即偷偷做出不义之事,还以为别人不知道,面无愧色,一天天沦为禽兽自己却毫无察觉和意识。中国古代圣贤十分重视“知耻”。孔子曾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又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说:“耻之于人大矣。”人活在世上,从积极方面说要“立志”,从消极方面说要“知耻”。从伦理学意义上看,耻,是对人的道德行为的一种社会评价,是人们对那些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损害他人与集体利益、违背社会公德和违反国家法律,有损国格等行为的批评与谴责,是社会对自我道德行为的贬斥和否定。知耻,是人对这种行为的羞耻之心、羞耻之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社会认可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自觉的求荣免辱之心,是人们一种为维护自身尊严强烈的道德上的反省和自律。人们以这种羞耻感来鞭挞自己,克服缺点,修正错误。羞耻心是人类情绪之精华,正是因为有了羞耻心的存在,才阻止了人类免于堕落,进而促进人类积极向上。由此可见,羞耻感是道德主体实施道德行为的情感基础,道德主体以此来导引自己的行为,取荣舍辱,以获得社会的认同。

原文

第二,要发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吾虽过在隐微 ,而天地鬼神,实鉴临 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

注释

隐微: 隐蔽不显露。

鉴临: 审察,监视,如明镜照临。

译文

第二,要生出畏惧之心。天地在上,鬼神难以欺骗,我们的过错虽然很隐蔽,但天地鬼神其实都在仿佛用镜子照着一样清楚。过失重的话就会降下各种灾祸,轻的话也会损害现在的福报,我们怎么能不畏惧呢?

浅释

改过之法,第二是要发畏心。“畏”是害怕之意,且含有恭敬的意味。《论语》中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就是说君子敬畏天命,敬畏处于高位的人,更敬畏圣人的言语;而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不尊重在上位的人,蔑视圣人的话。“畏”的情绪是呼唤个体自身良知的一种表现。知道畏惧,就是能够感应良知,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样才能产生诚敬之心。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对于父母、老师或是尊长,都应该有敬畏之心,既敬爱又害怕。正因为有“畏”,才会言行举止三思而后行,使之符合“应当”。

了凡先生说,天地在上,鬼神难欺。人们认为自己是在暗地里犯下的过错,可是天地鬼神全都能够明察秋毫,过错重者会降下各种祸殃,轻微者也会减损其现世的福泽,怎么能够不害怕呢?这就是说,我们纵使是在很隐秘的地方甚至没有人看到的地方,做一点小小的过失,天地鬼神也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并给以惩罚。其实用因果缘起的思想来看,起心动念及所为,它们产生的后果,“如影随形”,不会因外人看不看得到或个人意愿而改变或消失。在我国古代,就有上天崇拜、祖先崇拜等思想,把“天”“帝”看作是外在于人、支配人、控制人的力量,并对世人赏善罚恶,从而使人生起敬畏心,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观念逐渐渗透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形成一种传统观念。

原文

不惟此也。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 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

注释

文: 掩饰,修饰。

懔懔: 危惧的样子。

译文

不只这些。在自己独居的地方,神明也看得清清楚楚;我们虽然可能遮掩得很严密,文饰得很巧妙,其实五脏六腑早就暴露,最终难以自己欺骗自己;在被人看破的时候,就一文不值了,怎么能不懔然危惧呢?

浅释

上一段了凡先生讲在一般情境下,人们的行为有天地鬼神的鉴察。而这一段说,在私室独居的时候,神明也无所不在,即使百般遮掩,巧加掩饰,丑恶的心思也会露出破绽,难以自欺欺人;倘若被别人识破,那就一文不值了,所以我们怎能不敬畏神明?即使在独处的情况下,也不放松自己,而要如同在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之中,时时刻刻检点自己、谨慎谦虚。

其实,姑且不论是否有鬼神,了凡先生只是想借用天地鬼神,使人们在内心隐蔽细微处,能有所“畏”之物。这样即使在一人独处之时,亦能恪守做人的道德原则。

原文

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弥天 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 ,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乌得不畏?

注释

弥天: 满天,极言其大。

猛厉: 犹“猛烈”。气势盛,力量大。

译文

不只这些。如果还有一口气在,就是罪恶滔天,都还可以悔改;古代有人一生做坏事,在临死时突然悔悟,生出一个行善的念头,便得到善终。这就是说一个善念的猛烈坚决,足以洗涤一生的恶行。就好比千年无光的小山谷,用一盏灯一照,那么千年的黑暗就都被驱散了;所以过错不论新旧,只以能改正为贵。只是人世无常,生命易逝,万一哪天一口气上不来,想要改正也没有办法了。在阳间就会千百年担负着恶名,即使有孝顺的子孙,也无法代他洗涤干净;而在阴间则在千万代中沉沦于地狱,即使有大圣大贤、佛祖菩萨,也没有办法救助、接引。这怎能不让人畏惧?

浅释

了凡先生说一个人只要活在世上,即使犯了弥天大罪,也都是可以悔悟和改正的。古时候有的人一生作恶多端,临死时能幡然悔悟,心中萌发善念,便可得到善终,这种强烈的善念,足以洗去百年罪恶。这样的事例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中可以看到过许多。了凡先生在这里做了个类比,把人所犯的罪恶比作“千年幽谷”,把善念、智慧、觉醒比作“灯”,慧灯一照便可驱除千年的愚昧黑暗,善念一出便可化解百年的罪恶。释迦牟尼佛说,他有两个弟子:一个是从不犯错误的人,一个是知错便改的人,所以,肯改、能改是难能可贵的。

当然,也绝对不能滑向另外一端,即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即使一生造恶,等到临终时发心忏悔也是来得及的。我们说“人命在呼吸之间”,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尘俗世界多变,人生无常,血肉之躯容易消亡,一口气接不上来,想要改过也来不及了。所以,一念觉、一念智慧是非常可贵的。一方面,如果造作恶业太多,千百年来都会背上恶名,即使孝子贤孙也难以替他洗刷罪名;另一方面,若恶行太多,必定会遭到千百劫受苦受难的恶报,这个恶报是自作自受,就是神通广大的圣贤、佛祖、菩萨也不能帮助他超脱。

原文

第三,须发勇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 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 ;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注释

因循: 流连,徘徊。

抉剔: 搜求挑取。

“此风雷”句: 《易·益》:“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意思是说:风雷相助,象征增益。君子因此看见善行就倾心向往,有了过失就迅速改正。益卦下卦震为雷,上卦巽为风。风骤则雷迅,雷激则风烈,雷和风互相助益,故卦名益。同时,卦中巽阴居上,震阳居下,巽在上柔顺而不违雷震之刚,故有损上益下的意义。下为上之本,益下则本固,使上也得到巩固。

译文

第三,一定要生出勇敢之心。人们不愿意去改正过错,其原因大多是由于拖沓和畏难退缩的缘故;我们一定要发奋振作,不要迟疑,不要等待。小的过错就像肉里有刺,要赶快剔除;大的过错就像被毒蛇咬了指头,要赶快斩断手指,不能有丝毫迟疑。这就是《易经》中,风雷之所以构成“益卦”的道理所在。

浅释

改过之法,第三是要发勇心。

了凡先生认为,人们不能改掉自身的过错,多数是由于拖沓和畏难退缩的缘故,因此必须发奋振作,当机立断,不可优柔寡断,不可消极等待。罪过这东西,小的像肉中的芒刺,应该尽快剔除;大的像被毒蛇咬啮的手指,为防止毒汁扩散,应当赶紧斩断手指,不能有丝毫迟疑。有了过失就应当及时改正,不可因畏难而苟安。

“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这句引自《易经》中的“风雷卦”的卦相。《易经》有六十四卦,“风雷”就是“利益”,也就是今天的果断、决心。人能有果断、决心,改善修善,才能得到真正利益。改过自新,毫不犹豫,这就是《易经》中“风雷”卦所显示出的卦相。

原文

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如前日杀生,今戒不杀;前日怒詈 ,今戒不怒: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强制于外,其难百倍,且病根终在,东灭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

注释

骂。

译文

如果拥有了羞耻之心、畏惧之心和勇敢之心,那么有过错就可以立刻改正,就好像春天的冰遇到了太阳,还担心不会融化吗?然而人的过错,有从事情本身上改正的,也有从情理上改正的,还有从心理上改正的;改正的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也有差异。比如前一天犯了杀生之戒,今天不再杀生;前一天犯了生气骂人之戒,今天不再生气;这就是从事情本身来改正的。这种方式是从外面进行强制,所以会难上百倍,而且引发过错的根源始终存在,东边的被消灭了,西边却又发生了,终究不是彻底根除过错的方式。

浅释

知耻心、敬畏心、勇猛心,是了凡先生所提出的改过的三个步骤。知耻是“惭心所”,是从内心里觉悟,是开悟自觉;畏惧是“愧心所”,是外力的加持,使人不敢胡作非为。具备了这“三心”,就能智慧增长,业障消除了。

了凡先生指出,发“耻畏勇”三心为改过之因之后,继续指出改过之法,即示“事理心”三路。就是说,人们对于所犯过失的改正,遵循的路径是不同的,有从事情本身进行纠正的,有从情理上加以纠正的,有从心灵上加以纠正的。不同的改正方式所需要下的功夫也不一样,所取得的效果也大不相同。

比如有个人前天杀害了生灵,现在不再杀生;前天生气骂人,现在不再发怒,这就是从事情本身进行纠正。这种改过方式主要是从外部采取强制性手段,所以困难比较大,而且导致错误的根源始终存在,这一方面的过失没有了,那一方面的问题又会产生,因此从事相上改,不是彻底根除过失的好方法,即所谓的“治标不治本”。

原文

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过在杀生,即思曰:上帝好生,物皆恋命,杀彼养己,岂能自安?且彼之杀也,既受屠割,复入鼎镬 ,种种痛苦,彻入骨髓;己之养也,珍膏罗列,食过即空,疏食菜羹,尽可充腹,何必戕 彼之生,损己之福哉?又思血气之属,皆含灵知,既有灵知,皆我一体;纵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亲我,岂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于无穷也?一思及此,将有对食痛心,不能下咽者矣。

注释

huò 烹饪器具,古代酷刑用鼎镬煮人。镬,似大鼎而无足。

qiāng 杀害,残杀。

译文

善于改正过错的人,在还没有在事情本身上改正之前,会先弄清楚其中的情理。比如有了杀生的过错,就应该想到:上帝有好生之德,万物都会眷恋生命,杀了其他生命来养活自己,自己怎么能够安心呢?而且这种杀生是既要受到屠宰刀割的痛苦,还要再被放进锅里水煮油煎,各种痛苦,都深入骨髓;要养活自己,山珍海味,吃过也就完了,吃五谷蔬菜,也都可以充饥,何必残害别的生命,来减损自己的福报呢?还要想到那些有血有肉的生物,都有灵性与知觉,既然有灵性和知觉,那么也都与我一样;纵使不能自己修成至美的品德,让它们尊敬我、亲近我,但怎么可以每天都残害它们的生命,让它们永远地仇视我、怨恨我呢?一想到这里,就会面对这样的食品而感到痛心,难以下咽了。

浅释

善于改正过失的人,在没有从行为上改正以前,就先弄清楚其中的道理了。从事相上改只是就事论事,只是对自己所做的事进行悔悟;而从明理上改,则能在未动之前就主动地去思考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从而遏制自己的行为。

了凡先生在这里举了个例子,他说:比如有改正杀生的过失,就在心里想:上天爱惜生灵,万物都有求生的本能,杀害别的生命来养活自己,怎么能心安呢?而且这些生灵在被杀的时候,先遭受宰割,然后被水煮油煎,所受的种种痛苦,难以想象;自己在享用这些东西的时候,哪怕是山珍海味,吃过就完了。谷米蔬菜完全可以充饥,何必要杀害别的生命,来减损自己的福泽呢?还可想到,这些生灵也都是靠血气维持生命,都有灵性,既然它们都有灵性,就与人同属一类,那么即使不能修成美好的品德,使它们尊敬我们、亲近我们,也不应该残害它们的生命,使它们的灵知永远怨恨我们呀。一想到这一层,就有可能面对肉食黯然伤心,难以下咽。

了凡先生所举的例子与佛教反对杀生的主张是相一致的。佛教的爱不仅在于人间,而且被及一切有生之物,大者至于禽兽,小者及于显微镜下的微生物,甚至涉及无情草木。佛教还把不杀生列为戒律的第一条,在佛教徒看来,众生同为血肉之躯,贪生恶死,与我相同,快我口腹,彼苦甚剧而我乐无限,于心何忍?

了凡先生在这里所说的从情理上改正过失,与佛教徒的“理忏”的忏悔方式有相似之处。浅意上讲,理忏就是自己做错事后,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追根究底,探寻做错事的深层原因,从而找到从根本上避免再次犯错误的方法。深层讲,就是所谓的“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无时罪也亡”。就是自行忏悔,挖到一切罪恶的本源。如果意根清净,则身口二业障自然清净;如果意根不清净,身口二业障则难以清净。因此,不管是修行还是为人处世,都不能只就事论事,而要把握更内在的道理。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品格,使内心获得安宁。

原文

如前日好怒,必思曰:人有不及,情所宜矜 ;悖理相干,于我何与?本无可怒者。又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之学问;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则谤毁之来,皆磨炼玉成 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

注释

矜: 怜悯,同情。

玉成: 成全,帮助使成功。

译文

再如前一天发怒了,就一定会想到:人们都有不足之处,从情理上说也值得怜悯;如果违背情理而互相争气,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这本来也没有什么可以生气的。还要想到,天下没有自以为是的英雄豪杰,也没有专门指责别人的学问;如果有得不到的,那都是没有修炼好自己的德行,不能感化别人。我要完全地自我反省,那么当别人诋毁、诽谤自己的时候,都是对自己磨炼与考验的时机;我应该高兴地接受这一恩赐,又有什么生气的呢?

浅释

了凡先生又继续说道:假如以前喜欢发怒,必定要想,别人也有不足之处,从情理上来说值得怜悯,假如违背情理相互争执,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这样就不会生气了。又可想到天下没有自封的英雄豪杰,也没有人会成心找别人的毛病。行事不顺利,说明自己的德行不够圆满,功夫没有下到。应当彻底自我反省,这样一来,当别人诋毁自己时,就好比是对自己最好的磨炼和考验,正好愉快地接受,又何必发怒呢?

在这里,了凡先生指出了面对别人的过失或者错误时应有的态度。概括起来,有这样两点:

第一,从情理上分析、理解并原谅别人。

当看到别人的过失或错误时,我们有时确实不能够忍受,但是,仅仅是这样的态度也是于事无补的。应该想想: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无量寿经》说:“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这是因为他的长辈、父母不懂仁义道德,没有好好地教导他,所以他才会犯错误。佛教的慈悲观中,慈是给人以快乐,悲是解除人们的痛苦,“慈”与“悲”合起来即是“拔苦与乐”。《大智度论》上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佛教慈悲观的内容分为利他和平等两个方面。佛教利他主义的道德意识是以缘起论为出发点的,“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也就是说,一切事物或现象的产生和消灭,都是由于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所决定的,佛是一位彻底的觉悟者,深察明了一切因缘,度尽内在与外在的众生。佛教徒既然以成佛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就应该利乐一切众生、救济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伸出慈爱之手;另外,佛教慈悲观还强调平等博爱,佛教的爱,被及一切有情无情,因为在佛教看来,一切人类与众生同具佛性,都有觉悟实相的可能,一律平等。

第二,自省。

在行事不顺利时,正确的态度是进行自我反省,对自己的内心进行省察和考量。所谓“未能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只有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自己的德性,才能够感化别人。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自省亦即内省、反省,就是自己察看自己、自己审视自己、自己检查自己。它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品行是否合乎道德的自我检查,因此,这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论语》中记载曾子之自省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历代儒家都十分重视自省,通过自省,可以使自己知道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感情和道德意志的道德价值的实际情况;知道自己有哪些不道德的、恶的品行和哪些道德的、善的品行,知道自己实际上是否是一个有美德的人。因此,自己就对自己有更加客观的判断,知道自己的善恶品德在哪些方面,从而有的放矢地去改正和完善。所以,自省是一个人的品德形成和修养的依据与基础,是培养个人道德认识、个人道德感情和个人道德意志的综合道德修养方法。那么,应当怎样自省呢?孔子将其方法归结为“自讼”,也就是自己跟自己打官司——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英国学者亚当·斯密则相当详尽地阐释了道德自省的这种方法:“当我竭力审查我自己的行为时,当我竭力对其作出判断从而赞许或谴责这些行为时,显而易见,在所有这样的场合,我自己仿佛分成两个人:一个我是审查者和评判者,扮演和另一个我——被审查者和被评判者——不同的角色。第一个我是旁观者,当我从旁观者的眼光来观察自己的行为时,我通过设身处地想想他将有的情感,从而努力使自己具有他评价我行为时的情感。第二个我是当事人,恰当地说就是我自己,对其行为我努力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评论。”只有善于自省、自讼的人,才是一个能正视自己的人,能自己把握自己的人,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有明确的方向并为之付出努力,也才能够感染身边的人共同进步。

原文

又闻而不怒,虽谗焰熏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 ;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其余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此理既明,过将自止。

注释

缠绵: 缠绕,束缚。

译文

再者来说,听到别人的诽谤却不生气,就算这些谗言如烈焰熏天,也不过像举着大火去烧天空一样,最终不过是自己熄灭;听到诽谤就生气,就算有心思巧妙地努力辩白,也不过像春蚕一样作茧自缚,自寻烦恼;可见生气不但没有一点好处,而且还十分有害。其余种种过错,也都应该根据情理来思考。这种道理如果想清楚了,过错也就会自然改正了。

浅释

如果我们在听到诽谤的话时能做到充耳不闻,任由进谗言的人如何巧言令色,也不起心动念,心中不起一丝涟漪,那么即使流言汹涌得如同冲天的火焰一样燃烧,也终将在空中渐渐熄灭、自我焚尽。假如我们听到诽谤的话就立刻怒发冲冠,那么即使极力辩解安慰,也终究如同春蚕吐丝、作茧自缚、自寻烦恼。可见,发怒不但百无益处,而且十分有害。其他种种过失,其道理也是一样,都应当根据情理平心静气地思考,这种道理一旦明白开悟,身上的过错自然也就能随之改掉。

了凡先生以前脾气是不太好的,遇到有人憎恨、毁谤他时,无法接受,睚眦必报;而现在则是不同于往昔,逐渐能够敞开心扉、宽厚容忍了。

这也体现了佛教关于处理人我是非关系上的一个重要的规范:“忍辱。”“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都不能改变事物本来的状况,所以,心无须为之所动生起喜怒哀乐之情。

以上几段,就是了凡先生所论述的从情理的角度去改过。概括来讲,就是不可妄动,“三思而后行”,这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有很实际的指导意义。

原文

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学者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阳当空,魍魉 潜消,此精一 之真传也。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

注释

wǎng liǎng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山川的精怪或江河之鬼。也有称影子外层的淡影为魍魉的。

精一: 指精粹纯一。

译文

什么叫从心理上改正过错呢?人的过错种类成千上万,但都起源于人的内心;我的心如果没有动过错误的念头,那么过错如何能生发呢?学者们对于好色、求名、求利、易怒等过错,不必每种都去考查戒除的办法,只需一心一意地行善,光明正大的念头就在眼前,那些邪念就自然污染不了你。就好像艳阳当空,魑魅魍魉都暗中消散一样,这就是精粹纯一的真传。过错是由心来生发的,也可以由心来改正,就好像砍伐毒树,就要直接斩断它的根,又何必一枝一枝地剪伐、一叶一叶地摘除呢。

浅释

什么叫从心灵上加以纠正呢?了凡先生说,过失虽然是多种多样的,却都源于人的内心,如果心念不曾乱过,又怎么能犯下过错呢?中国有句古话,说“相由心生,相随心改”。了凡先生认为,对于当今的文人学士对待自身存在的徒好虚名、贪慕财利、动辄发怒等问题,他们不必煞费苦心一项项地去探求克服戒除的办法,只要一心一意培养善良之心地,只想着多行善事、造福他人,那么,这种光明正大的心念就会主导人的身心,邪僻的念头自然就无法乘虚而入。这就好比炽烈的太阳高挂晴空,一时间,魑魅魍魉自然就瞬间消失,而这便是扶正祛邪的关键所在。唐朝中叶的百丈怀海禅师说:“对五欲八风,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对一切境心无静乱,不摄不散,透一切声色,无有滞碍,名为道人。”总之,恶由心念引起,也将由心念来加以改正,就好比斩伐有毒的大树,最好的办法是连根砍断,无须拘泥于一个枝条一个枝条地去修剪,一个叶片一个叶片地去摘除。

原文

大抵最上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苟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

译文

大体来说,改正过错最高明的方法是调治内心,这样就可以立刻达到清净的境界;坏念头一动就会觉察,一觉察到就让这种坏念头消失;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应该用明察情理来改正;再做不到的话,就必须针对具体的事情来警戒自己;如果实行上等的方式但兼顾次一等的成效,还不算失策。如果固执地使用下等的方式却对上策一无所知,那就是顽冥不化了。

浅释

综上所述,改正过错的最佳方法是调治内心,可以立即收效;刚一萌生邪念就有所察觉,刚一察觉就立刻扑灭,如此就不会犯下过错了;假如做不到这一点,就应该退而求进,在想清楚道理之后对错误加以改正;再做不到的话,就应当针对具体的事情加以改正。应当注意的是,在运用高明的办法改过时,如果顺便兼顾稍逊一等的改过方式,也未尝不可;而如果只知道通过低级的办法来改过,对根本性的办法一无所知,那就是愚顽不化了。

六祖云:“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心动时,要知其是烦恼来了,此即是觉,觉然后有悟。未觉求悟,走投无路。在这一段中,了凡先生告诉我们改过要从根本的方式抓起。《论语》有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这里,了凡先生所说的“本”,即“心”,在心念发动处下功夫,才能从根本上止恶,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由耳、目、鼻、口、四肢追求色、声、味和心追求名利引起的都是邪念,如果把知行分为两件,一念发动虽有不善也不去禁止,其实邪念发动已经是行之始,这样就不能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使视听言动都符合“礼”,就应按照“知行合一”的宗旨,对欲念进行自觉的控制,在一念发动处,将不善的念克倒了,从而恢复良知本体的善。

当然,了凡先生也没有苛责世人,毕竟每个人的道德水平和觉悟的程度不同,但是,他认为即使不能够从“心”上改之,也一定要从“理”或“事”上改,绝对不能忽视真相,逃避过错。这三种改过的方法,就是佛家讲的三种不同根性,上根的人从根本下手,从起心动念处断一切恶;中等根性的人,用“明理以遣之”;下根之人,只有“随事以禁之”。

原文

顾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 ;或梦飞步太虚 ;或梦幢幡 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灭之象也。然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

注释

接引: 佛教称佛、菩萨引导众生进入西方极乐世界为“接引”。

太虚: 太空。

chuáng fān 指佛、道教所用的旌旗,建于佛寺或道场之前。分开来讲,则幢为有执竿的宝盖;幡则无宝盖,多作悬挂之用。

译文

所以如果要发誓改正过错,在明处需要好朋友来提醒,在暗处需要鬼神来证明;一心一意进行忏悔,无论昼夜都不懈怠,经过一周、两周,以至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后,就一定会产生效果;或者会觉得心旷神怡;或者觉得耳聪目明、茅塞顿开;或者觉得应付烦冗琐碎的事时触类旁通、左右逢源;或者遇到仇人时变怒为喜;或者梦见自己吐出了体内黑色的东西;或者梦见古来的大圣大贤,来提携接引自己;或者梦见翱翔在太空之中;或者梦见有得道者所用的重重旌旗;这些不同的好事,都是消除自己过错的征兆。不过也不能因此而自以为是,画地为牢而不再进步。

浅释

这里说的是改过之后所产生的效果。了凡先生说,有的人发下愿心要努力改过时,在明处必须有好朋友督促提醒,在暗中必须有鬼神监督,要一心忏悔,昼夜不停,经过一周、两周以至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后,必定会有效果。

对于改正后所产生的效验,了凡先生举了以下几例:或者感到心旷神怡;或者感到茅塞顿开,心明眼亮;或者觉得应付繁杂的事务时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或者在遇到仇人时变怒为喜;或者梦见体内污秽一吐而净;或者梦见千古圣贤都在提携、帮助自己;或者梦见自己翱翔在茫茫宇宙;或者梦见亲临西方净土。诸如此类的好事,都是改过消罪的征兆。

但是,了凡先生也提醒道,不要因此就沾沾自喜。改过需要坚持不懈,需要毅力和勇气。

原文

昔蘧伯玉 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 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

注释

伯玉: 春秋卫国贤大夫。名瑗,字伯玉,谥成子。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卫大夫史知其贤,屡荐于卫灵公,但终不用。

行年: 经历过的年岁。

译文

从前春秋时卫国的蘧伯玉在二十岁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以前的错误并全都改正了。到了二十一岁,又知道前一次所改正的过错中,还有没完全改正的;到了二十二岁的时候,再回头看二十一岁,就好像在梦里一样。年复一年,不断改正。到了五十岁的时候,还知道前四十九年中的过错。古人改正过错的学问就是这样的。

浅释

在这里,了凡先生举了古人蘧伯玉改过的事例,勉励他的儿子。蘧伯玉是春秋时卫国的大夫,名瑗,今河南长坦县伯玉村(一说今河南濮阳县老渠村)人,生卒年不详,事卫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而闻名诸侯。相传他品德高尚,光明磊落,在二十岁时,已经完全意识到以前所犯的过失,从而加以彻底地改正;到二十一岁时,才知道以前的改正并不彻底;到二十二岁时,回首二十一岁时的情形,恍然若在梦境。就这样年复一年,不断改正。到五十岁时,还知道四十九年中的过错。《淮南子·原道训》说:“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蘧伯玉确是一位不断求进而又善于改过的人。孔子也与蘧伯玉相交甚厚。几次适卫,多居蘧伯玉家。一次,蘧伯玉使人到孔子那里问候,孔子问:“夫子(指伯玉)何为?”来人对曰:“夫人欲寡其过未能也。”使者走后,孔子曰:“使乎!使乎!”这既是称赞蘧伯玉的德性高尚,也是称赞蘧伯玉的使者应对得体。伯玉死后,后人慕其贤,在其墓前建有祠堂,碑文曰:“先贤内黄侯蘧伯玉之墓。”

从蘧伯玉的身上可以看到古人坚持不懈地改正过错的执着精神。了凡先生自己在改正过失方面也是非常地坚定。他在《立命之学》中说:“因将往日之罪,佛前尽情发露,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德。”

弘一法师曾说:“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伟大之人格。子贡云:君子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对于我们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要不断地反观自身,反省自己的言语行为,使之符合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风俗习惯,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加和谐。

原文

吾辈身为凡流,过恶猬集 ,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 相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注释

猬集: 比喻事情繁多,像刺猬的刺那样聚在一起。

nǎn 然: 形容难为情的样子。赧,因羞愧而脸红。

译文

我们都只是平凡的人,平时的过错就像刺猬的刺那样多,但回想往事的时候,常常有人看不到自己的过错,这是由于粗心和目光短浅的原因啊。不过,对于那些罪恶过于深重的人来说,也会感觉到一些征兆:或者心神昏乱,转眼忘事;或者无缘无故就感到心烦意乱;或者看到有德的君子就因羞愧反而去诽谤别人;或者听到光明正大的话反而闷闷不乐;或者施给别人恩惠反而招来怨恨;或者夜里常做噩梦,严重的还口吐狂言,神志不清;这都是做了坏事之后的反应。如果一出现这样的现象,就必须发奋振作,弃旧图新,千万不要自误前程。

●唐玄宗听谏散鸟

浅释

我们都是寻常人,平日所犯错误多得不可计,可不少人在总结往事时,常常看不到自己的错误,这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实在是因为太过大意粗心、目光短浅的缘故。其实,那些罪恶深重的人,平日里是会有一些不好的效验表现出来的:或者心神闭塞,头昏健忘;或者无缘无故就感到心烦意乱;或者见到德性高尚的人就消沉沮丧;或者听到好的言论就闷闷不乐,不能从善如流或者向别人施予恩惠反而招来怨恨;或者噩梦不断,甚至口吐狂言,神志不清,意乱神迷;这些都是做了恶行之后的反应。一旦发生这些情况,不能再因循苟且,应该马上迷途知返,改弦更张,重新做人,切莫自误前程。

上述种种症状,今天人称之为心理疾病。远因属过去业障,近因是一向不知自省自改,怨天尤人,累年心垢未曾洗涤,久积为心病。所以,我们应当对自己有一个清醒和正确的认识,在意识到有不好的情况发生时,要立刻省察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过去。

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曾写有《余之改过之法》一文,总结了自己一生的改过之法。他认为改过的次第为:一学、二省、三改。“学”就是要多读儒释经典,多向传统文化学习,从传统文化中求滋养身心、安身立命的源泉。这样才可以更详细、准确地知道善恶区别以及改过迁善之法。学习之后要经常自我审查,每天审查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善还是恶,审查之后还要能改正。弘一法师还列举了自己五十年以来改过迁善的十大具体措施:第一是虚心。孔子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第二是慎独。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第三要宽厚。第四是吃亏。第五是寡言。孔子说:“驷不及舌。”第六是不说人过。孔子倡导:“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第七是不文己过,子夏曾说:“小人之过必文。”第八是不覆己过。第九是闻谤不辩。第十是不嗔。弘一法师自我修炼的体证心得以及经验总结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另外,从哲学的角度看,对主体的反思总是开始于对个体自我的认识,一个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人是无法有效地进行自我反省的。所以我们首先应当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人只有具有了自我意识才能知道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并自觉主动地去践行;而自我反省的对象,概括而言主要包括我们的行为、情感、意志、动机,等等,通过自我知觉、评价、体验、审查、纠正等手段的依次作用而完成自我反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沉溺于浑浑噩噩的生活状态中,而应当做一个“有心人”,对自己的行为和周遭的事物有一个明确的把握。 EZCSDxwK3vWEXRO7XpMxxD2+t8oLby7qSlsexVmFD6Bqmx7BvvV12wUDIhYDYMR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