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篇

立命之学

“立命之学”是袁了凡“四训”中的第一篇,是他晚年总结人生经验,训诫儿子的《立命篇》。在这一篇中,了凡先生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过,同他所看到的一些改造命运的人的各种效验,来论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

了凡先生在“立命之学”中,意欲让自己的儿子明白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要自己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并要建立改造命运的信心。告诉他不要被“命”束缚住,要竭力去做各种善事,不可以做坏事,从而去获得一个快乐美满的人生。

原文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 学医,谓可以养生 ,可以济人 ,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 也。

注释

举业: 为应科举考试而准备的学业,旨在求取功名。

养生: 养活自己和家庭。

济人: 即以医术救济别人。

夙心: 平素的心愿。

译文

我在童年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母亲让我弃文从医,她说学医可以养活家庭,也可以救济别人,而且精通一技之长能够以此成名,这也是父亲生前的夙愿。

浅释

了凡先生自称在其童年之时父亲就不幸去世了,只得与母亲相依为命,父亲的过早离世使家境陷入困顿。为了维持生计,母亲要求他放弃读书考取功名的举业,改学医术,这样既可以养家糊口,又可以悬壶济世、治病救人。

古时读书人始终是以步入仕途、兼济天下为人生最高旨趣的。不过科举进仕并非易事,其路途可谓漫长而艰辛。从生存的角度考虑,学医不失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并且习得一技之长,技艺精湛而成为一代名医,这也是他父亲生前的夙愿。其实,治病救人与读书救国在古往今来的知识分子的心目中往往是有相通之处的。古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二者最关乎民生痛痒。宋朝名相范仲淹的志向就是做宰相和医生,言唯有此二者能救人,后来果然位列朝班,却能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近代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旗手鲁迅早年也曾远渡东瀛,立志习医以救国民,后又弃医从文,投身到唤醒国人精神与灵魂的战斗中去。从治疗人的躯体和生命到心怀家国天下,这是中国历来知识分子们内在所具有的精神品格。

童年时期的了凡先生,就这样听从母亲的劝告,放弃做官的念头而改为学医。

原文

后余在慈云寺 ,遇一老者,修髯 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

注释

寺: 原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后佛教用以称僧众供佛和聚居修行的处所,在我国主要指佛寺。

rán 两侧面颊腮部的胡子,也泛指胡子。古人有长髯、美髯、白发苍髯等说法,古人认为髯的多少及色泽好坏与血气盛衰有关。

译文

后来我在慈云寺,遇到一位老人,长须飘飘、相貌堂堂,飘飘然宛若神仙一样,我对他非常尊敬并以礼相待。

浅释

了凡先生为什么会到寺院来,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偶然和巧合,其实历来古代的知识分子们大都喜欢流连于寺院。清幽的古刹往往是居住、读书的绝佳之境。宋代大文豪苏轼就曾有《宿蟠桃寺》诗云:“板阁独眠惊旅枕,木鱼晓动随僧粥。”古代文人和僧人常有交往,诗歌唱和,书画过从。当然,也有僧人嫌弃落魄文人寄居寺庙白吃白住的,在历史上也是有此趣闻典故的。

在人生行进的道路上,经常会遇到一些令人生发生转折和改变的人。了凡先生在慈云寺便碰见了这样一位老人。老人长得相貌魁伟,仙风道骨,更有一捧长长的须髯。了凡先生见到此老者一派飘飘欲仙的模样,不敢怠慢,连忙行礼以示恭敬。

原文

语余曰:“子仕路 中人也,明年即进学 ,何不读书?”余告以故,并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 皇极数正传,数该传汝。”余引之归,告母。母曰:“善待之。”试其数,纤悉 皆验。余遂启读书之念,谋之表兄沈称,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馆 ,我送汝寄学甚便。”余遂礼郁为师。

注释

仕路: 指做官的途径。

进学: 科举时,童生参加岁试,被录取入府县学肄业,称为进学。进学的童生被称为秀才。

邵子: 即邵雍,字尧夫,谥康节。邵雍本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位著名的易学家,他以《易传》为基础,以象数为中心,以易图为张本,创立先天易学,并在此基础上,用元、会、运、世等概念来推算天地的演化和历史的循环。邵雍在世时便以“遇事能前知”而名声在外,民间流传的“二雀争梅”与“邻人借斧”的故事,就是他即兴占卜而应验的佳话。其代表作有《皇极经世书》(《观物内外篇》和《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等。

纤悉: 细微详尽。

开馆: 开设学馆教授生徒。

译文

老人对我说:“你注定是仕途上的人啊,明年就可以参加岁试进入学校当秀才了,不知你现在为什么不读书呢?”我就将其中的缘由据实告诉了他,并且询问老人的姓名和籍贯。他说:“我姓孔,是云南人。得到了邵雍先生《皇极经世书》的正统传授,命中注定应该再传授给你。”我把他请回家,并禀告了老母亲。母亲说:“你要好好跟他学习。”我们多次试验他的占卜之术,事无大小都能应验。我这才开始有了读书的念头,与表兄沈称商量,表兄说:“郁海谷先生正在沈友夫家中开馆授徒,我送你到那里跟他们一起读书也很方便。”于是我便拜郁海谷先生为师了。

浅释

老人告诉了凡先生,其仕途比较发达,命里官运亨通,并且明年就能考取秀才,因此对了凡先生拥有做官的命却不读书求取功名感到很奇怪。了凡先生如实相告,转述了母亲的意愿,同时他恭敬地向老人询问尊姓大名以及来自何处。老人告诉了凡先生,自己姓孔,云南人,已经得了邵雍皇极数术的真传,并且运数上正应该传授给了凡先生。

了凡先生此时年仅十五岁,却有此奇遇,并非完全是机缘巧合,他能对陌生的老者礼敬有加,是很重要的因由,说明他谦逊知礼、诚心待人,具有很好的根器和气禀。了凡先生听了孔姓老人的一番言语后,将他请至家中,向母亲做了禀报,母亲着他好好善待老人。其后,了凡先生试探了老人的术数,尽皆应验,分毫不差。于是便有了读书的念头。家中只有寡母,只好找到表兄沈称与之商量。表兄思考之后对他说:知道有位名叫郁海谷的私塾先生正在沈友夫家授课教学,可以送了凡先生去那里跟随寄读,也十分便利。于是,了凡先生便拜郁海谷先生为师开始读书。

原文

孔为余起数 :县考童生 ,当十四名;府考 七十一名,提学 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处名数皆合。复为卜终身休咎,言:某年考 第几名,某年当补廪 ,某年当贡 ,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 ,当终于正寝,惜无子。余备录而谨记之。

注释

起数: 占卜用语,通过象,即各种现实中已存在的事物的表征,根据既定的规则,换算为数,搭配成卦,进而通过分析卦变的各种可能性,来推断出事物发展的未来走向。

县考童生: 由知县主持的考试,试期多在二月。要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的士子,先向本县礼房报名应试,须填写姓名、籍贯、年岁、三代履历,并取得本县廪生保结。考五场,各场分别试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等。一般来说,第一场录取后即有资格参加上一级的府试。县考,即县试。童生,明清时期,府、州、县学的应考者称为童生,或称儒童、文童。名称中虽则有“童”字,但是童生的年龄是大小不一的。只要未取得府、州、县学的生员资格,均称童生。

府考: 即府试。科举制度中由府一级进行的考试称府试。经县试录取的童生得以参加管辖该县的府(或直隶州、厅)的考试。试期多安排在四月,报名手续与县试略同。府试录取以后,即取得参加院试的资格。

提学: 学官名。宋崇宁二年(1 103)在各路设提举学事司,管理所属州、县学校和教育行政,简称“提学”。每年视察各地学校,查考师生勤惰优劣。历代沿制。明正统元年(1436)改为提调学校司,设两京提学御史,由御史充任。各省设提督学道,以按察使、副使或佥事充任,称提学道。从此提学成为专管地方教育文化的最高行政长官。

年考: 又称“岁考”。明代提学官和清代学政,每年对所属府、州、县生员、廪生举行的考试。分别优劣,酌定赏罚。

补廪: 明清科举制度,生员经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增生可依次升廪生,称为“补廪”。

当贡: 科举制度从府、州、县生员(秀才)中选拔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学子。生员(秀才)一般隶属于本府、州、县学,除应乡试中举人为“正途”之外,其余未中试者而考选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以谋求出身的,称为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朝廷以备选用。

丑时: 夜里一点至三点。

译文

孔先生为我占了一卦,结果是:县考童生时,应当考中第十四名;府考时为第七十一名,提学主持的考试中为第九名。第二年我去参加考试,三处考试的名次都完全相符。孔先生又为我占卜一生的吉凶祸福,他说:某某年会考中第几名,某某年应当升为廪生,某某年可以选拔进京师国子监读书成为贡生,入贡后某年,应当被选为四川某方面的大官,在职三年半后,便应该告老辞官还乡。五十三岁那年的八月十四日的丑时,会寿终正寝,可惜最后没有儿子。我把这些都完整地记录下来并牢牢记住。

浅释

文中孔术士为了凡先生所做的预测,一般来说,应是运用出生时间的天干地支,也就是俗称的生辰八字作为起数的依据。孔先生通过对了凡先生生辰八字所成卦象的分析,将其一生的命运,主要是仕途发展的前景揭示出来,栩栩如生、历历在目。相比邵雍祖师的神占来说,孔先生之能只算是雕虫小技,邵雍仅靠邻人五声叩门,就推算出他是来借斧头的;但在了凡先生看来,孔术士的术数是很了不起的,故而他要“备录而谨记之”。对预测之术的虔信与他后来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心形成了鲜明对比。

孔先生替了凡先生起数所推算的命运是:在第二年的县考中是第十四名,在其后的府考中是第七十一名,提学考则是第九名。了凡先生十六岁这年,果然考试考取了,并且名次与孔先生推算的完全一致。在这一年内的三次考试中,名次和结果也都一如孔先生所说,可谓毫厘不差。这令了凡先生内心完全折服,于是请孔先生为他算定终生命运的吉凶祸福。孔先生告诉他,哪一年考试会考第几名,哪一年会补廪而成为廪生,作为秀才的一个级别,廪生就可以领取国家发给的米粮了。哪一年可以当贡生,达到秀才的最高级别,获取入太学即国家大学读书的机会和资格。孔先生甚至告诉他,在他出贡后的某一年还会当上四川一个县的知县。任职三年半后就应告老还乡、辞官退隐。在五十三岁那年的八月十四日丑时离开人世,寿终正寝。还有一点就是命中无子。了凡先生将孔先生为他所推算的一生之流年休咎均备录在案,给自己做一个参考。

原文

自此以后,凡遇考校,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 者。独算余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 ,及食米七十一石,屠宗师即批准补贡,余窃疑之。

注释

悬定: 预定、算定的意思。

廪米: 指官府按月发给在学生员的粮食。 出贡: 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的贡生,可按资历依次到京,由吏部选任杂职小官。某年轮着,称为“出贡”。

译文

从此以后,凡是遇到考试,每次考试所得名次,都与孔先生所算的一样。只有一件不同:孔先生算我为廪生时领取官府九十一石五斗廪米时就可以按资历到京出贡选职了,但当我领取七十一石的时候,屠宗师便批准我可以补上贡生了,我暗地里也很怀疑。

浅释

儒家思想中有“知命”的思想,《论语》中孔子曾经受到当时一些隐者的讥讽,认为他“知其不可而为之”。这里,儒家思想是指每个人都有他应该做的,每个人所能够做的,就是一心一意尽力去做我们知道应该做的事,而不要计较成败,这就是儒家“知命”的思想。

知命就是承认世界本来客观存在的必然性,不为外在成败而萦怀牵累,做到这一点,也就能“永不言败”,也就是儒家所谓的君子。

了凡先生这里则是流于宿命的思想,因为从此以后,凡是遇到考试,他的结果名次都如孔先生所事先算定的一样。命运流转似乎已经毫无悬念。唯独在推论了凡先生做廪生领取到国家九十一石五斗粮食就能出贡一点上,第一次出现了差池。因为当了凡先生领到米粮七十一石时,就被当时掌管一省教育的姓屠的提学批准补贡,这一点似乎算得不太准确。

原文

后果为署印 杨公所驳,直至丁卯年 ,殷秋溟 宗师见余场中备卷,叹曰:“五策 ,即五篇奏议也,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 ,老于窗下乎!”遂依县申文准贡,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石五斗也。余因此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 无求矣。

注释

署印: 代理官职。这里指代理提学之职的杨姓官员。

丁卯年: 即1567年。

殷秋溟: 指殷迈(1512—1581),字时训,号秋溟,直隶南京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授户部主事,历江西参政、南京太常寺卿。

策: 古代考试的一种文体。

博洽淹贯: 这里形容知识广博、深通广晓。洽,指对理论了解得透彻。淹,指文义透彻。贯,指功夫一以贯之。

dàn 然: 清心寡欲的样子。

译文

后来这件事果然被代理提学的杨先生驳回,直到丁卯年,殷迈宗师看到我正式考试所作文字的备卷,赞叹道:“这五篇策论,就是给朝廷的五篇奏议啊,怎么能让渊博而明理的儒者老死于窗下呢!”于是便依从屠宗师的申文而批准出贡,连同前边领取的米一起计算,恰好九十一石五斗。我因此更加相信一进一退皆有天命,发迹的快慢也都各有因缘,所以也就无所欲求了。

浅释

正当了凡先生疑虑猜度之时,其结果是屠宗师批准补贡的文件被杨姓代理提学给驳回了,一直到丁卯年,了凡先生三十三岁上,此时主持教育的殷秋溟在闲暇时不经意地翻阅到了凡先生的旧卷文,不由得感慨系之:这五篇策论文章,写得如此之好,简直就是五篇朝堂上的奏议!怎么能让如此见闻广博、学识丰富而又有德行的人老于窗下,当一辈子穷秀才呢?古代读书人最害怕的就是一辈子终老于窗下,唯希望“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从此尽享人间富贵。读书的旨趣发生了质变,包括封建统治阶层也正是利用这一点来利诱古代读书人的,而这种以华堂美色、车马奴仆为诱饵,使得读书变得越发功利了,反成为读书人的思想禁锢,失去了其原初的意义。

殷秋溟再次为了凡先生申请补贡,获得批准,又一次应验了孔先生的预言,确实在了凡先生廪米领到九十一石五斗时出贡了。这使了凡先生彻底地相信了命运有定数,不可强求。他这种宿命论的思想又不同于孔子的“知天命”,孔子说“富贵在天”,但重点还是强调“成事在人”,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而了凡先生却从此了无妄念,与世无所争,与人无所求。

原文

贡入燕都 ,留京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己巳 归,游南雍 ,未入监 ,先访云谷会禅师于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

注释

燕都: 指燕京,即今北京。

己巳: 指1569年。

南雍: 明代称设在南京的国子监。雍,辟雍,古之大学。

入监: 称进国子监读书为“入监”。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译文

以出贡的机缘而进入北京,在京师一年,我却整天静坐,不看文字。己巳年回来,进入南京的国子监读书,在还没有入学前,我先去栖霞山拜访了云谷法会禅师,与他在一间禅室中相对而坐,三天三夜不合眼。

浅释

了凡先生补贡后即成为被选拔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学子,于是他到北京停留了一年。这一年里,他终日静坐,无所事事。静坐实则是儒、释、道三家共有的修养方法,儒家有所谓“主静”,有“半日读书,半日静坐”;道家有“心斋”“坐忘”;佛家更讲禅定,“戒、定、慧”乃“三学”之一。

了凡先生不仅终日静坐,而且不阅文字,即不思进取,丧失了求知欲。因为既然一切皆是命定的,那么人为地去求知和作为也都是徒劳和枉然的。此时的了凡先生已深深陷入了为命运所拘的无可奈何之中。

一年后,即隆庆三年(1569),了凡先生回到南京入当时的高等学府国子监读书。南京乃“六朝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是当时人文荟萃的文化中心。了凡先生此时对于读书进取已经丝毫没有欲念,他更关注的是人生观如何为继的问题,所以他到南京后先行去拜望了当时的佛门高僧云谷禅师。之前与孔先生是偶遇,而此次见云谷禅师则是专访,冥冥之中还是与佛有缘,其实是人具备了怎样的气禀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事。

云谷乃是禅师的号,其法名为“法会”,明代憨山德清曾经撰有《云谷大师传》。大师早有异志,十九岁便开始行脚参方,遍访名师问道。云谷禅师也曾一度执迷于道济禅师的教化之语,日夜参究,废寝忘食。云谷大师所住栖霞山,古称摄山,因山上多珍贵草药,有利于人摄之养生,故而得名。云谷大师爱其环境幽深,入山修行。后来云谷禅师名声不胫而走,声震金陵。在当地名流和官员们的助益下,栖霞道场得以恢复;以后的栖霞寺也成为东南古刹,名动一方。

了凡先生去参访云谷禅师,由于心如死灰,了无生趣,所以他与云谷禅师在一间房间里相对而坐,接连三天三夜都没有合眼,也未曾说过一句话,颇似禅家所说的“不倒单”,仿佛有着高深的道行。

了凡先生之所以在燕都能终日静坐,此时又能三昼夜不合眼,可以推论他于静坐上是修学有年的,加之在认识云谷禅师之后,又精研天台禅定之学,以至后来总结自己的心得著成《静坐要诀》一书。

原文

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 ,只为妄念 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

注释

圣者: 圣人。

妄念: 虚妄的意念。佛教意为凡夫贪着六尘境界的心。

译文

云谷禅师问我说:“普通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圣贤之人,都只因有过分的贪念纠缠。你坐了三天,却没有起一丝妄念,这是什么缘故呢?”

浅释

云谷禅师对此颇为惊异,认为了凡先生悟性极高,定力非凡。于是便询问道:“凡夫俗子们之所以不能成佛称圣,就是因为妄想、了别、执着等念头纠缠于心,无法止定,而你在这里整整静坐三昼夜而不起心动念,这是什么原因呢?”

佛教认为妄念即是虚妄不实的心念,亦即无明或迷妄之执念。此系因凡夫心生迷误,不知一切法的真实之义,内心时时刻刻遍计构画、颠倒妄想,产生迷误虚妄情境,生出错误思考和心念。所以说妄念是我们心中不断升起和牵扯的念头。念念不断、烦恼无尽。如果能追溯到烦恼妄念产生的源头,我们定会会心而笑,因为原本是空无一物,庸人自扰之。

原文

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生死,皆有定数 ,即要妄想 ,亦无可妄想。”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

注释

定数: 一定的气数、命运。谓人生世事的吉凶祸福皆由天命或某种不可知的力量所决定。

妄想: 不切实际的打算。

凡夫: 佛教认为,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为“凡夫”。

译文

我说:“我被孔先生算定了一生,生与死、得意与失意,都各有天定,即使想要妄想,也没有什么可想的。”云谷禅师笑着说:“我原把你视作豪杰,原来只是凡夫俗子罢了。”

浅释

了凡先生说,自己的命运已经被孔先生所推算论定,一生的得意和失落乃至生死大事,都有了定数,而且二十年来没有丝毫差错,起心动念也是枉然。生死问题历来是世人思索的问题,一旦连生死都已算定,那么生命也就失去了很多意味。了凡先生已经被算定在五十三岁时终了此生,一生平平淡淡、没有过失,为命所缚,不得半点自在,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凡夫。

由于了凡先生能三天三夜不动妄念,云谷禅师以为他有超脱的智慧;但听了他所说的话后,云谷禅师笑道:“我原本将你认定为豪杰丈夫,却没想到原来是个凡夫俗子。”

原文

问其故,曰:“人未能无心 ,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注释

心: 这个“心”是妄想心。佛教所说的“妄想心”与“妄念”“妄执”等同义。“谬执不真,名之为妄。妄心取相,目之为想。”

译文

我问他原因,他说:“人都不可避免有妄想之心,于是终究被天地所束缚,那怎么能没有定数呢?但是只是凡人才有定数;最好的人,定数本来无法拘束他;非常坏的人,定数也不能拘束住他。你二十年来的生活,都被孔先生算定,没有丝毫更改,岂不是凡夫俗子吗!”

浅释

对于云谷禅师的讥笑,了凡先生忙问其缘故。云谷禅师说:人不能没有妄想心,人无法避免自己起心动念。由于心的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产生谬误的分别。人心念的妄想实在是作茧自缚,辗转生成无边的烦恼,反而使得原本清净的心性陷入命运的流转,为命运所拘束。怎样才能使得自己不囿于定数?其实只有平凡庸碌的人,才会被生命定数拘束住而无法超越。

云谷禅师接着说:极善的人,福德随其行善而日渐增长,所以他的命运就不是定数;极恶的人,其原本可能有的福德反而随着他的造恶而日趋折损,所以他的命运也不能被算定,这一切都要看他们的造业。而了凡先生自从被孔先生算定命数以后,二十年来完全没有做任何努力而为命运所拘,不曾转动命运丝毫,实为命数所转,所以云谷禅师说他是个标准的凡夫。整日里如此作为却不知其所以,习惯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一生都从这条大路上走过去,却不了解人生之道,这样的人是一般的人。在还未遇到云谷禅师之前,了凡先生就是这样的人,虽然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走向,却不知所以然。

原文

余问曰:“然则数可逃乎?”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我教典 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 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

注释

教典: 佛教的经典。

妄语: 佛教所说的十恶之一。

译文

我问他:“然而,这种定数是否可以逃避呢?”云谷禅师说:“一个人的命运其实是由我们自己设定的,福也要向自己来求。这是诗书中所说的,的确是明理的训诫。我们佛教的经典中说:想要求取富贵就能得到富贵,想要求取男女后代也一定能得到后代,求长寿的人也能得到长寿。说谎是佛家的大戒,佛祖与菩萨怎么可能说谎话骗人?”

浅释

了凡先生听了这番话以后,向云谷禅师请教:“人难道可以逃脱命运的安排吗?”云谷禅师告诉他:命运是由我们自己造作的,与别人不相关;福报是要自己去求来的。虽然完全肯定和了解命运,但命运是可以改变和改造的。求富贵可以得到富贵,求生男生女、求长寿延年都可以得到。这似乎是说佛教是“有求必应”,这样理解则又陷入了迷信和功利主义,应该说我们要相信通过弃恶向善、修炼自我、广种福田,一定会有所回报,得到你的愿望。佛教不会欺骗众生,佛家的大戒就是反对以妄语来欺诳他人。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不诳语,是不打诳语;不异语,是没有说过两样的话。

原文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 ,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耳。汝不见六祖 说:一切福田 ,不离方寸 ;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

注释

求则得之: 语出《孟子·尽心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意思是,仁、义、礼、智,并不是从外面来历练我的,而是我自己本来就有的,只是不去想罢了,所以说,推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

六祖: 指禅宗的六祖惠能(638—713),俗姓卢氏,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人。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

福田: 佛教以为供养布施,行善修德,能受福报,犹如播种田亩,有秋收之利,故称。

方寸: 指“心”。

译文

我进一步说:“孟子曾说:凡是求取的,就能得到,这是说求取那些可以由我做主的东西。所以道德与仁义可以努力求取;但功名富贵该如何求取呢?”云谷禅师说:“孟子的话并没有错,但你自己理解错了。你没听见六祖惠能说吗,一切行善修德的福田,都离不开自己的方寸之心;如果从自己的心去寻觅,所有的感官都是相通的。求取由我做主的东西,却不只是得到了道德与仁义,也可以得到功名与富贵;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价值都能兼得,这样的求才是有益于获得的探求。”

浅释

了凡先生引用孟子的话进一步追问云谷禅师,《孟子·尽心上》中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也。”说的是追求就能获得,放弃就会失去,这是一种有益于获得的积极探求方式,因为所探求的对象存在于自身之内,而探求虽然有一定的方式,得到与否却一味屈从于命运,这是一种无益于获得的探求,这是因为所贪求的对象是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外的。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儒家思孟学派的重要修行方式,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求有益于得也。了凡先生认为道德仁义可以努力求之,功名富贵乃是身外之物,又怎么去求呢?他认为孟子说的这一点只适用于道德修养层面,而无法给人生以指导。

云谷禅师说:孟老夫子的言论本没有错,只是你自己理解错了。六祖慧能大师曾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这个“方寸”即是指我们的当下现实之心。这一改变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称为“六祖革命”。福田即是能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田,这好比农人耕田,春种秋收,行善修慧就如同下种于田,能获福慧之报。慧能说自己心中常生智慧,这些智慧不离自性,就是福田。向内心寻觅,就没有什么不能通晓顺应的,向内心探求,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价值都能兼得,这样的求,是正确的探求,是有益于获得的探求。求道德仁义如此,求功名富贵如此,求学问也是如此。我们读书为学也不是为了他人或为了世俗功利,最本质和关键的还是提升自我修养,助益道德人生,以此利益社会众生。

原文

“若不反躬内省 ,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因问:“孔公算汝终身若何?”余以实告。云谷曰:“汝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余追省良久,曰:“不应也。科第中人,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 ,以基厚福;兼不耐烦剧 ,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

注释

内省: 内心自我省察,自我反省。

积功累行: 长期行善,积累功德。

烦剧: 纷繁杂碎。

译文

“如果不对自己进行反省,却徒然向外部世界去求索,那样的话求取就有一定的道,而能得与否自有命数,倘若一味强求,内在的修养与外在的价值就都失去了,因此这种求取是毫无益处的。”

于是云谷禅师再问我:“孔先生给你算的一生运数是怎样的呢?”我如实告诉了他。云谷禅师说:“你自己觉得你应该得到科考功名吗?应该有儿子吗?”我自省了很长时间,说:“这些都不应该得到啊。经过科举而得到功名的人,都有福相,我却福薄,又不能修行积德,来培植更厚的福报;加上不能忍受复杂的事,不能容忍别人;有时还因为自己的才智胜过别人,从而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说话随意不假思索。这些都是福薄的相,怎能有科举的功名呢?

浅释

无论是求内在的德行,还是求外在的资生之具,我们都要反躬内省去探求,人需要经常的反省,只有反省才能进步,才能充实自己的德行,而不是向外攀缘,向外求驰。纵横世间,只是为了贪图一时的畅快,在追求中迷失,使自己的清净本心因为过分的激动而狂乱。这样就不能向内探求,从而认识自我,而是被外力牵扯,心为形役。这样的寻求是迷失方向的,一旦求之不得,会认为“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陷入悲观绝望,只会内外双失,了无益处。

云谷禅师又问了凡先生,孔先生为其所算的一生流年。了凡先生据实相告,如哪一年得科第,命中算定无子等。云谷禅师反问道:你自己扪心自问,是否应该得科第?你是否应该有儿子?了凡先生开始内省和反思,良久之后,说:实在是不应该能中科举的人。中科举的人都有福相,而自己却十分福薄,又不能够积累功德善行,使自己的福德的根基更加牢厚,加之又不愿意做过于烦琐的事情,不能包容别人,心胸狭窄。又经常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处处压人、鲁莽任性地轻易乱说,且言语刻薄。这些都是福德浅薄的表现,这怎么能适合考取功名呢?

原文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宜无子者一;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爱为生生 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 ,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 ,宜无子者六。其余过恶尚多,不能悉数。”

注释

生生: 指事物的不断产生、变化。《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王弼注:“阴阳转易以成化生。”孔颖达疏:“生生,不绝之辞,阴阳变转后生次于前生,是万物恒生谓之易。”清戴震对“生生”做了新的阐述:“生生者化之原”,物种各自“生生”,是“化之流”,并指出万物再生规律“生则有息,息则有生,天地之所以成化也”。

jīn 惜: 怜惜。

葆元 神: 保养元气,养育心神。葆,保持。毓,养育。

译文

“土地中越脏的地方越能生长万物,清澈的水中却常常没有鱼;我喜欢干净,这是不应该有儿子的第一个原因;和气能培育万物,我却生性易怒,这是不应该有儿子的第二个原因;对万物的仁爱是世界生生不息的根本,残忍是不能化育的根由;我却因为爱惜名声与节操,常常不能舍己救人,这是不应该有儿子的第三个原因;说话多会耗费气力,这是不应该有儿子的第四个原因;喜欢喝酒从而消损精气,这是不应该有儿子的第五个原因;喜好整夜长坐,而不知道保养元气,养育心神,这是不应该有儿子的第六个原因。其余的过失与恶行还有很多,无法详细地指出来。”

浅释

大地虽然脏乱,但它的沃土却能生长作物。宋代周敦颐有《爱莲说》一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可喻君子,其可贵之处正是在于虽扎根于淤泥之中,却开出如此洁净的花。汉朝班固《汉书·东方朔传》中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净了,就没有鱼能够生存;人过于苛察,对别人求全责备,就不会有朋友和追随者。了凡先生过于喜好洁净,这可以说是没有儿子的第一个原因。家和万事兴,上下和睦,国家也能长盛不衰,所以说和气非常重要,而了凡先生却特别爱发脾气,这应该是没有儿子的第二个原因。慈爱是事物生生不息的根本,而了凡先生却缺乏爱心。他还爱惜名节,不能舍己救人,这也是他不该有儿子的第三个原因。他很爱说话和发牢骚,更喜欢挖苦讽刺别人,常常在公众场合给人难堪,让人下不来台,这种不积口德、造口业,也是不该有儿子的第四个原因。了凡先生还嗜好喝酒,酗酒会伤害自己的精神和体力。所以说了凡先生饮酒伤身也是不该有儿子的第五个原因。了凡先生还因为长期静坐不睡眠,不注意保养元神,这是没有儿子的第六个原因。其他过失造恶还很多,不能一一枚举,这些都是他反省而得的思索。

原文

云谷曰:“岂惟科第哉。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汝今既知非,将向来不发科第,及不生子之相,尽情改刷;务要积德,务要包荒 ,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

注释

包荒: 包涵、宽容的意思,指拓开心量、包容一切。

译文

云谷禅师说:“以上说的岂止只是科举功名。人世间享受千金产业的人,一定是拥有千金福报的人物;享受百金产业的人,一定是百金福报的人物;应该饿死的,一定是本就该遭受饿死果报的人物。上天只是按照每人原本的福报来进行,哪里曾经加入过一丝一毫的念想。就比如繁衍后代的事,积累了百世德行的人,就一定有百世的子孙来承继香火;积累了十世德行的人,就一定有十世的子孙来承继香火;只积累了三世两世德行的人,也必定有三世两世的子孙来承继香火;那些中断而没有后人的人,是积德太少啊。你现在既然知道自己以前的过失,就应该把一直以来不能考中科举功名,以及不能生儿子的表象因素,全都尽力改正刷新;一定要积累功德,一定要包容,一定要和谐友爱,一定要爱惜精神。从前的种种行为,就好像昨日已死;今后的种种行为,就好像今天的新生:这就是超越命数的义理再生的慧命之身。

浅释

云谷禅师说:难道仅仅是考功名这件事吗?世上享有大富大贵、拥有千万钱财的人,他就是千金人物,是他过去修福得来的福报。过去世修大福,今生就得大福报,过去世修小福,今生就得小福报。被饿死的是没有修福报的,且过去造业深重,自作自受。上天对待一切都是公允的,顺应自然的因果报应,没有加入一丝一毫的意念。好比子孙繁衍,祖宗有百世之德的,必定有百世的子孙传承;祖上有十世福德的,就有十世的子孙传承;祖上有三世两世福德的,就有三世两世的子孙传承。现在,了凡先生既然知道了自己的过失,就应该把这些因为过失而表现出来的不能考取功名以及没有子嗣等表象洗刷和纠正过来,务必要积善积德,务必要拓开心量、包容一切,务必要和气慈爱,务必要保惜精神,不可喝酒熬夜。

禅师这番话,其实是看到了凡先生有可教之处,于是进一步广而论之,让其有所心得。佛教中提倡发愿,有如世人的立志,一切菩萨于因位时所应发起的四种广大之愿,又作四弘愿、四弘行愿、四弘愿行、四弘誓、四弘。《六祖坛经》中说:众生无边誓愿度,谓菩萨誓愿救度一切众生。烦恼无尽誓愿断,谓菩萨誓愿断除一切烦恼。法门无量誓愿学,谓菩萨誓愿学知一切佛法。佛道无上誓愿成,谓菩萨誓愿证得最高菩提。能发大愿,何愁不能超越命数。昨日种种,如水东流,不再想它;今后种种,改过自新,超越命数,再生义理之身。

原文

“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数;义理之身,岂不能格天 ?《太甲》 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诗云:‘永言配命 ,自求多福。’”

注释

格天: 感通于天。

《太甲》: 《尚书》篇名,分上、中、下三篇,记载商王太甲与伊尹的事迹。

配命: 配合天命而行事。

译文

“血肉构成的身体,尚且有定数;义理再生的身体,难道不能感动上天?《尚书·太甲》中说:‘上天所作的罪孽,还可以挽回;自己作下的罪孽,就在所难逃。’《诗经》说:‘经常配合天命来行事,自己求取更多的福报。’”

浅释

血肉之身就是指我们现在的身体,是父精母血的肉身。它无法离开妄想、分别、执着,而归落于命数,所以是能够被推算的。义理指真理,义理之身,即得真理启发下的慧命之躯。《成实论·众法品》曰:“佛法皆有义理,外道法无义理。”改正以前不善的观念、行为,使之与义理相应,如此展开的合理合道的人生则是能够超越命数的。

《尚书·太甲》篇上也说过:“天降的灾害还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诗经·大雅·文王》上又说:“我们永远要与天命相配行事,则福禄就会自己来。”只有认识到天命和自然变化的道理,才能未雨绸缪、适得其所。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五六十岁就认识到天命并顺乎天命。同样,我们也必须不断地改正血肉之身,以无限接近义理之身,这样才能感通于天。个人修养若此,治理国家也是同样道理,都要了解和顺应天命。

原文

“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犹可得而违;汝今扩充德性 ,力行善事,多积阴德 ,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 而不受享乎?

注释

德性: 人的天赋道德本性。

阴德: 做好事而不让人知道。

安得: 怎么能够。

译文

“孔先生给你占卜,算定你不能考取科举,不能生儿子,这是上天注定的命格,但还可以挽回;你现在要扩充你的道行,尽心努力去行善事,多积累阴德,这是自己制作的福德,哪里会享受不应得的福报呢?”

浅释

孔先生所算定的了凡先生今生不能得取功名,命中注定也没有儿子,这是过去世中所造之业的结果,这是天作之孽。但天命算定并非一成不变的,它是可以挽回的。儒家思想认为人应该做他该做的事,也就是由于在道德上认为是正确的事便去做了,并非出于道德强制之外的考虑。孟子主张“性善”,人性中有种种善的成分,提出人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并认为“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所以说应当多做善事,发挥本性。并且不求人知,为自己造福,“善欲人见,不是真善”,若为名利而行善,则又落于执着。这也是人的修养的体现。

自己扩充自我的德性,一生多造善业,自己所造的福德哪有自己不能享受的道理?中国自古就有善恶因果报应之说,对于因果,佛家的解释是:“因者能生,果者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是谓因果之理。”佛经中所言:“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明因识果,故而能预先断除恶因,如此能消灭罪障,功德圆满最终成佛;而众生却常作恶因,无所顾忌,恶因既种,却又时刻在思量免去恶果,这就好比人立于烈日之下,已是无处避逃,却想方设法使自己没有影子,这终究是徒劳的。

原文

“《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 ,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汝信得及 否?”余信其言,拜而受教。

注释

常: 指万物运动与变化中的不变之律则。《老子》一章:“道可道,非常道。”《荀子·天论》:“天行有常。”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乐于做好事的人家,必定会得到许多幸福,喜庆有余。

信得及: 能够相信。

译文

“《易经》为君子谋划,要谋求吉利,避开灾难;如果说上天注定的命运是不可改变的,那如何趋向吉利,又怎么能避开灾难呢?《易经》的开章第一义就说:‘积累善行的家族,一定会有许多福报。’你相信吗?”我相信他说的话,下拜而受教。

浅释

《易经》是君子立命所依托的典籍,书中教人如何趋吉避凶,这说明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如果说天命是恒常不变的,那又如何去趋于吉祥,如何回避掉凶险?云谷禅师的开导增强了了凡先生的信心。

这里,云谷禅师使用了一种善巧的方法,即以了凡先生所信奉的《周易》的道理,来引导他逐渐领悟命运可以改变、命运在我手中的道理。《周易》是古代君子安身立命所依托的圣典,它最大的功用就是趋吉避凶。如果说人的命运早已天定,无可更改,人在命运面前完全被动,无能为力,那么《周易》一书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书中言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仅此一句,便足以作为改变命数的依据。了凡先生本就是一个善根深厚的人,他一听之下,必然内心隐然有所领悟,觉察到自己过往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存在着很大的偏颇,因此心悦诚服地对云谷禅师“拜而受教”。

原文

因将往日之罪,佛前尽情发露 ,为疏 一通,先求登科 ;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德。

注释

发露: 揭露,一丝一毫都不隐瞒,完全说出自己所犯过失。

疏: 奏章的一种,有使下情上达、上下疏通之意。自汉始创,沿用至清,奏疏遂为群臣论谏的总名。汉代贾谊有《论积贮疏》,晁错有《论贵粟疏》。私人信件中也有用“疏”这个名称的,如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这里指文章,并用作动词,指写文章。

登科: 也称“登第”。科举考中进士。

译文

于是把以前的罪行,在佛祖之前尽情地揭露以前所造作的各种罪过,写了一封疏文,先是祈求能考中进士;并发誓要行三千件善事,来报答天地与祖宗的恩德。

浅释

了凡先生下定决心改过自新,要将过去所做的种种罪恶和过错,都毫不隐瞒地在佛前尽情地忏悔,他将这些忏悔写成一篇疏文,发愿求取功名;还发誓践行三千条善举,以此报答天地和祖宗的恩德。

身陷迷途的凡夫,只知道忏悔以前的过错,不知道悔悟今后的过失。由于不能悔改,导致以前的过失不能灭尽,今后的过错又不断生起,这样又何来忏悔呢?

原文

云谷出功过格 示余,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记;善则记数,恶则退除,且教持准提咒 ,以期必验。

注释

功过格: 人们将自己的行为分别善恶逐日记录以查考功过的方法。一种从佛道善恶报应的思想演化而来的推命术。佛教以因果轮回论人祸福,道教也以善恶报应谈人吉凶,然佛、道二教主要着眼于来世,功过格则从现世出发,认为“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身”。人之寿夭、贵贱、吉凶的定数,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所作所为。行善者多吉,施恶者多厄,一个人的善恶功过,自有神灵明察、决定奖惩,所以任何飞来的横祸、意外的福禄,看似偶然,实则为功过报应的必然体现。

准提咒: 称佛母准提神咒,咒文为: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喃,怛侄他。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

译文

云谷禅师拿出功过格来给我看,让我把每天做过的事一一登记在册;若是善事就增加数字,若是坏事就减去数字,而且教给我念诵《准提咒》,以期待所祈求的事情应验。

浅释

“功过格”是道教中道士自记善恶功过的一种簿册。善言善行为“功”,记“功格”;恶言恶行为“过”,记“过格”。修真之士,自记功过,自知功过多寡。“功”多者得福,“过”多者得咎。道教以此作为道士自我约束言行、积功行善的修养方法。

“准提菩萨”是观音菩萨在密教中的化身,云谷禅师教了凡先生念咒,其目的就是要恢复清净心,不要胡思乱想。

原文

语余曰:“符箓 家有云:‘不会书符,被鬼神笑。’此有秘传,只是不动念也。执笔书符,先把万缘放下,一尘不起。从此念头不动处,下一点,谓之混沌开基 。由此而一笔挥成,更无思虑,此符便灵。”

注释

道教术语,指道教秘文。符是道士书写的一种笔画屈曲、似字非字的图形,箓是记天曹官属佐吏之名、又有诸符错杂其间的秘文。

混沌开基: 道家功理功法性修为名词。混沌,道教内丹术术语。指入静后,处于物我两忘的状态。开基,开创,开始。

译文

云谷禅师对我说:“道家有一句话说:‘不会画符,会被鬼神嘲笑。’画符有一种秘诀,就是不要妄动念头而已。每到拿笔写符时,先要把万事放下,一点尘念都不起。到了念头不动之际,用笔在符纸上写下一点,这就叫‘混沌开基’。也就是这一点,就奠定了这道符的根基。从此就一笔写成,心中不起任何杂念,这样写成的符就会灵验。”

浅释

符箓作为道教方术之一,是道士用来沟通人神的秘宝。“符”这种介于字画之间的神秘符号,俗称“鬼画符”。道士即以这种神秘奇特的符号来召神请仙,驱鬼避邪。“箓”是写着所请神仙名字及所求之事的文书,即写给神仙的邀请书。藏在人身边的,所请神仙就会在冥冥之中保护关照他。符与箓后来合而为一,称为符箓,用来为人祈福禳灾,祛病除邪。

如何画符才灵验?秘诀就是“只是不动念也”,一笔挥就,更无思虑,这样的符便灵验。

原文

凡祈天立命,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 。孟子论立命之学,而曰:“夭寿不贰。”夫夭寿,至贰者也。当其不动念时,孰为夭,孰为寿?细分之,丰歉不贰,然后可立贫富之命;穷通不贰,然后可立贵贱之命;夭寿不贰,然后可立生死之命。人生世间,惟死生为重,曰夭寿,则一切顺逆皆该 之矣。

注释

感格: 感应,灵感。

该: 具备,包括。王充《论衡·自纪》:“幼老生死古今,罔不详该。”《后汉书·班固传》:“仁圣之事既该,帝王之道备矣。”

译文

凡是祷告上天祈求修身养性以奉天命的人,都要从没有思虑的地方来感应万物。孟子论及立命的学问,就说:“夭折与长寿没有区别。”其实,夭折与长寿,是有很大区别的。但当一个人不动思虑的时候,什么是夭折,什么是长寿?仔细分析一下,丰收与歉收没有区别,然后就可以立下贫穷与富有的天命;穷困与腾达没有区别,然后可以立下尊贵与贫贱的天命;夭折与长寿没有区别,然后可以立下生与死的天命。一个人生在世间,只有生与死是最重要的,这里说夭折与长寿,就包括了一切顺境与逆境。

浅释

向佛菩萨或天地鬼神祈祷,要无思无虑、清静本心、不起妄念,如此虔诚祷告,方能感应。没有一个妄念,就是真诚之心、清净之心、恭敬之心。

“立命”二字,在儒家经典中,初见于《孟子》。《孟子·尽心上》上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说的是人只有充分扩张自我善良本心,才是顺应人之本性,就是知天命。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才是真正的正确对待天命。如此,无论长寿短命,在儒家看来都是没有分别的,我们不应当去区分“夭”与“寿”,应当安心培养本性,从容面对天命。

道家庄子的《齐物论》也体现了“不二”的辩证思想,“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之间最大的是秋天鸟兽的细毛,而泰山为最小。小孩子生下来就夭折是寿命最长,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却实在是短命。大小没有绝对的标准,所谓夭折和长寿也不是截然两分的。空间的大小,寿命的长短,都是人主观二分的结果,没有绝对的标准。是非、善恶都是由于我们有所区分的心念所生成的。具体说来,我们若视丰足和短缺是一样的,就可以在贫富方面乐天知命,不被贫富所牵累。

人生在世,死生之事最重要,在生死问题上得大自在,则对于人生所有的顺逆都能得到觉悟。对短命和长寿不起分别执着,就能对一切祸福凶吉都不起分别执着。所以世上唯有“觉者”能安身立命。

原文

至修身以俟之 ,乃积德祈天之事。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曰“俟”,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实学。汝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余初号“学海”,是日改号“了凡”;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 也。

注释

等待。

jiù 窠巢和舂臼。比喻陈旧的格调。

译文

到修身养性来等待命运的转变,这是积累德行并祈祷上天的事。说到修,那么如果有过错与坏事,都应当治疗并消除;说到等,那么哪怕是一丝觊觎之心,一毫迎合之意,都应当斩草除根。到了这种程度,直接进入了先天的境界,这样才是实学。你现在还不能达到无心的境地,但只要能修持《准提咒》,不必特意去记,也不必去数念了多少遍,持续不断,修持得非常纯熟,自然达到在修持时似乎像不修持一样平常,在不修持时却又如修持一样忆念不断。等修到念头都不再生起的时候,就灵验了。我最初自号为“学海”,当天就改号为“了凡”;因为我已经悟到了修身立命的学说,便不愿意再落到凡夫俗子陈旧的道路上去了。

浅释

“修身”等待我们的命运能否被改变,我们对待它的态度应当是勤勉修身而又能安心等待。改变命运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需要时间积累和勇猛精进,并且与自己的勤、惰、迷、悟有很大关系。修德之功日深,命数自然能够好转,所谓水到渠成。只有时刻存养我们的德性,才会获得福报。提到“修”,修即修正。身心中的恶念恶行,永远将其断除灭断。

修身积德切不可希望早得善报,心存非分之想。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者不能得豆,种豆者不能得瓜。我们要把非分的心念除掉,有丝毫念头起灭都应当斩绝灭尽。所谓斩草要除根,恶念如同蔓草滋生于心,只要有一点空间,都能丛生蔓延,侵蚀我们的心灵。总之,不能生起一丝一毫对福报的觊觎之心,不可有一丝一毫对功利的迁就迎合之态。能够做到这种程度,那就是直达先天不动念头的境界了。做到这样的程度才是实实在在的学问,才是理解了真正的立命之学。

凡夫俗子们是很难做到不起心动念的,云谷禅师见了凡先生未必能做到不起心动念,便教给他持《准提咒》。准提又作准胝、准泥、准提观音、准提佛母、佛母准提,意译作清净、护持佛法,是为短命众生延寿护命的菩萨。云谷禅师这里是教授了凡先生“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的圆修圆证之法。念佛、念咒也有功夫,其境界也分层次。“记数”是最低的功夫,从记数到“无记无数”,再到“持而不持,不持而持”,这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功夫要能做到一片纯熟,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就可不起心动念了。上乘的功夫是理一心不乱,中等的功夫是事一心不乱,下等的功夫是功夫成片,修学一定从功夫成片,再提升到事一心不乱,再提升到理一心不乱。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古人的名是由父母所取,轻易不可更改,除了名以外还有“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二者相表里,又称“表字”。了凡先生本来号为学海,说明他好学、喜读书。自从这一天开始就改号为了凡,“了”即明了、了脱,“凡”是凡夫。其意义是悟了顺从天命的道理,不再如同凡夫俗子一般为命运所拘。

原文

从此而后,终日兢兢 ,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厉 景象,在暗室屋漏 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

注释

jīng 兢: 谨慎小心的样子。

惕厉: 谨慎戒惕,心存危惧。

暗室屋漏: 指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隐私之室。

译文

从此以后,我每天都小心谨慎,于是就觉得与以前大不相同。以前是悠闲轻松的放任自流,现在自然有战战兢兢、心存危惧的样子,在别人看不见的隐秘私室,也常常怕得罪了天地鬼神;遇到怨恨我、诋毁我的人,我也能安然地宽容接受。

浅释

这是了凡先生自己修持的经历,记述了他如何将云谷禅师的训导在自我修持上落实的。自从彻悟之后,从此开始认真用功,依照功过格每日反省,自己体悟与以前不同,“觉今是而昨非”,以前是整日里过着悠游放任的生活,现在则战战兢兢,时刻有警惕的念头,生怕生起恶念,得罪天地鬼神。

即使是处于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君子也心存敬畏、不敢造次。在别人听不见的地方也有所戒慎畏惧。越隐秘的事越容易显露,越细微的事越容易显现。君子独处独知之时更要谨慎。心中不起恶念,真正做到克己功夫。

寺院中僧人以和合为义,对僧人修行强调要“依众靠众”。佛教有“六和敬”:即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种身和同住可以收到与儒家慎独同样的功效。十几个僧人睡在一个房间的通铺上,目的在于使人不能有丝毫的放纵。同时还可以修炼我们的无分别心,如对同住者的爱憎、对住宿环境条件的嫌恶喜好等,断灭不平等心,修炼清净心。这才是修行。

遇到别人毁谤,丝毫不挂碍于心,而是能安然包容接受。了凡先生以前遇到有人憎恨、讨厌、毁谤他时,是万万不可接受、睚眦必报的,现在则是心量渐开,能恬然容受他人。

原文

到明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算该第三,忽考第一,其言不验,而秋闱 中式矣。然行义未纯,检身 多误: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 。以过折功,日常虚度。

注释

wéi 亦称“秋试”。明清时乡试每隔三年的八月间在各省省城举行,因其时值秋季,故亦称秋闱。闱,是考场的意思。

检身: 约束、检点自己。

放逸: 离善放纵,不修善法。

译文

到了见过云谷禅师后的第二年,礼部举行科举考试,孔先生算出我应该为第三名,我却突然考了第一名,他的话不灵验了,而我也在乡试时考中了举人。然而遇到应该做的事,自己却还不能一心一意地去做,检点自身时发现还有很多疏误:有时看到应当去实行的善事,却还不够勇猛;有时在救人时,心中常常生出迟疑;有时正努力行善,但嘴上却还有失当的言论;有时清醒时能尽力操持,但酒醉后却不免放纵自己。用过错来抵消功劳,这样虚度了许多日子。

浅释

自从三十五岁遇到云谷禅师后,第二年(1570)了凡先生便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原本孔先生算定他该考第三名,由于他行善积德,此次得以高中头名。孔先生所推算的命运第一次没有应验,可见命运不是定数,而会有变数。了凡先生正是因为自己的修德进业而改变了命数,命里原来只可中秀才,现在发愿求中进士却能如愿。

了凡先生虽然内省为善,但是却做得远不够纯粹,还掺杂了很多个人利害思想。检点自己的行为,行善过程中还存有很多过失:有时看见要做的善事,行动时却不够勇猛;有时帮助别人的苦难时,心中却常常生出迟疑;有时虽然身体力行,做了善事,却往往言语失当,不合礼法。孔子教学有四科,后世学者将德行、政事、文学、言语视为“孔门四科”。孔门弟子根据其学业特长分为四科,第一科为德行,此乃做人的根本。第二科为言语,就是讲求说话要言之有度,这是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否有口才的基本准则,否则就是伶牙俐齿、失于轻浮,乃至招致祸端。第三、四科分别是政事、文学。

了凡先生还喜欢饮酒,在清醒的时候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但醉酒后却增长放逸。酒为佛教五戒之一,佛教的酒戒可谓渊源深厚,早在印度《摩奴法典》中就禁止婆罗门饮酒。佛之所以戒酒,就是因为酒醉后易乱性。其实少量饮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但就怕饮酒不加节制,因此戒律讲得很严格,就是滴酒不沾。

了凡先生反思自己,一直以来所做之功与所犯之过两相比较,过多功少,只能算是虚度了许多光阴!

原文

自己巳岁发愿 ,直至己卯 岁,历十余年,而三千善行始完。时方从李渐庵 入关,未及回向 。庚辰 南还,始请性空、慧空诸上人,就东塔禅堂回向。遂起求子愿,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巳 ,生男天启。

注释

己巳: 指1569年。 发愿: 发起誓愿。

己卯: 指1579年。

李渐庵: 即李世达,字子成,号渐庵,泾阳(今属陕西)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南京太仆卿、右佥都御史、浙江巡抚、南京兵部右侍郎、刑部尚书等职。

回向: 佛教语。“回”是回转,“向”是趣向的意思。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与于他者,回向于众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于佛道。也就是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

庚辰: 指1580年。

辛巳: 指1581年。

译文

从己巳年发起誓愿,一直到己卯年,经过了十多年,这三千个善行才圆满完成。当时正跟随李世达先生入关,还没来得及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而趣向于众生。到了庚辰年回到南方,才开始请了性空、慧空等上人,在东塔禅堂做回向。这时便生出求子的愿望,也许下了三千件善事。在辛巳年,便生下了儿子,取名天启。

浅释

了凡先生发愿求取功名,己巳年(1569)至己卯年(1579),即隆庆三年(1569)到万历七年(1579),经历了十一年,三千件善事才圆满完成。由于他常年在外,曾经一度在李世达军中担任参谋,故而一直没有机会和时间进行回向。直到第二年回到南方,才有机会请性空法师、慧空法师诸位上人在东塔禅堂回向,了凡先生在己巳年所许下的愿终于圆满,结果真正做到了。了凡先生原本认为命中无子,现在他想发愿求得儿子,因此他又发愿行三千件善事。由于他是诚心发愿,所以立时得到感应,三千愿事还没有圆满,第二年就生下了儿子天启。

原文

余行一事,随以笔记;汝母不能书,每行一事,辄用鹅毛管,印一朱圈于历日 之上。或施食贫人,或放生命 ,一日有多至十余者。至癸未 八月,三千之数已满。复请性空辈,就家庭回向。

注释

历日: 日历,历书。

放生命: 即放生。释放被羁禁的生物。佛家以不杀生为善举,规定“五戒”的头一条即“不杀生”,同时提倡“放生”。

癸未: 指1583年。

译文

我每做一件善事,便随时用笔记下来;你的母亲不会写字,每做一件善事,就用鹅毛管在历书上印一个红色的圈。有时给穷人布施食物,有时放生,一天有的多达十来件善事。到癸未年八月,许下的三千件善事又圆满了,于是再请了性空法师等人,在家里做回向。

浅释

了凡先生每天行善,做了一桩善事后便记录在案。夫唱妇随,了凡先生的妻子也跟着一起行善,可谓相得益彰。他的夫人因为不能识文断字,所以只能以符号记录所行之善,她每天在家里的日历簿上用鹅毛笔沾印泥印一个红圈来记录自己的善行。有时是施舍食物给贫苦之人,有时是买来活物放生。

佛教有“六度”,度为度生死海的意思,其行法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其中,布施是以福利施与他人。施舍的种类很多,以施与财物为本义。

佛教还宣扬“放生”,就是释放被羁禁的生物、活物。“不杀生”乃是佛教戒律之首,杀生的人,当坠落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受无穷苦;侥幸为人,亦受短命等恶报。所以说杀生是最大的恶业,而放生则是最大的功德。中国流行放生乃始于隋代天台大师智。智“买断蔰梁,悉罢江上采捕”,就是让渔人在天台山海隅放生。当然,佛教所说的放生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发现的活泼泼的动物,认定它还能活命,故而买来放生。要随缘应化,如果故意去找寻作为,则又是攀缘了。

了凡夫妇在起初是一天难得行善一次,故而完成三千善事耗费了十多年之久。现在一天有时能行善十多件。从庚辰年到癸未年,只用了四年之功,便将三千善行都做得圆满了。故而再次请来性空法师等人在家中的佛堂做回向。

原文

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丙戌 登第,授宝坻知县。余置空格一册,名曰《治心篇》。晨起坐堂 ,家人携付门役,置案上,所行善恶,纤悉 必记。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④焚香告帝。

注释

丙戌: 指1586年。

坐堂: 官吏坐在官署的厅堂上问事判案。

纤悉: 细微详尽。

赵阅道: 北宋官员。名抃,字阅道。自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景祐进士。景祐初,累官殿中侍御史,刚直敢言,不避权贵,时称“铁面御史”。历任益州路转运使,加龙图阁学士,知成都。神宗时,擢参知政事,因反对王安石罢职。有《赵清献集》。

译文

九月十三日,又起了祈求考中进士的心愿,许诺做一万件善事。后来果然在丙戌年考中进士,并被授任为宝坻知县。我准备了一册有空格的本子,题名为治心篇。早晨起来坐在县衙大堂上审理案件,家里的差役就将这本册子带出来交给门役,放置在案上,所有做过的好事、坏事,即使再细小的事也不遗漏地记录下来。到了晚上就在院子里摆上桌子,效仿北宋的赵抃那样焚香向天帝禀报。

浅释

九月十三日,原本命中不能中进士的了凡先生又发愿要中进士,他又许下行善一万件的愿,希望能求得进士,到了丙戌年,了凡先生又高中进士,并被朝廷派去京都附近的宝坻县任知县,他原本命中算定要到偏远的四川当一个县长,现在情况都发生了改变。

了凡先生在宝坻县知县任上,也不忘行善。他准备了一本名为“治心篇”的册子,这是一本时刻检点自己内心善恶、起心动念的记录本。每天早晨起来升堂,家人便将这本册子携带了交给衙役,然后置于他的案头之上,每天所行之善、所犯之恶,一丝一毫都记录在案。每天晚上还要效仿宋代的赵抃,在自家庭院中设立香案,将一天所做的事情向天帝、鬼神禀报,不敢有丝毫隐瞒。

原文

汝母见所行不多,辄颦蹙 曰:“我前在家,相助为善,故三千之数得完;今许一万,衙中无事可行,何时得圆满乎?”夜间偶梦见一神人,余言善事难完之故。神曰:“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

注释

皱眉蹙额。形容忧愁不乐。

译文

你母亲看到我做的善事不多,常常就皱眉说:“我以前在家里,可以帮助你来做善事,所以三千件善事做得完;现在你许诺了做一万件,但衙门里没有事情可以做,什么时候才能圆满呢?”夜里忽然梦见一个神人,我说善事难以完成的原因。神人说:“只减免百姓租子一件事,那一万件善事便已经圆满了。”

浅释

了凡先生从前没有担任官职时,时间比较充裕,所谓“无案牍之劳形”,可以专心行善,现在公务繁忙,大部分时间都在府衙之内,与社会民生以及日常生活接触不多,所以行善的机缘也就显得少了。他的夫人见了凡先生行善已经大不如从前一般勇猛,面露忧色,因为已经许下一万件善事的大愿,以如此效率去践行,要到何时才能圆满呢?了凡先生也产生了同样的担心,白天正在焦虑之时,晚上就有了感应。一位神人托梦给他,解其心结。了凡先生对神明讲:自己许下一万件善行的大愿,但是因为公务缠身,没有以前那样充裕的时间专心行善,恐怕自己无法在近年内圆满此愿。神明开示说,他最近所做的减粮的举措,惠济众生,意义非凡,只此一项义举便可抵得上一万件善行。

原文

盖宝坻之田,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余为区处 ,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颇惊疑。适幻余禅师自五台来,余以梦告之,且问此事宜信否?师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吾即捐俸银,请其就五台山斋僧一万而回向之。

注释

区处: 处理,筹划安排。原出自《汉书·黄霸传》:“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

译文

因为宝坻县的土地,每亩要收租二分三厘七毫。我为此筹划安排,将它减到了一分四厘六毫,确有此事,但心里却仍然觉得很惊疑。正好幻余禅师从五台山来,我就把这个梦告诉他,并问这件事能否相信。幻余禅师回答说:“如果行善之心真诚恳切,那么一件事就可以当一万件事,何况全县减免钱粮,上万民众受到了福荫呢!”我便立刻捐出俸禄,请幻余禅师就在五台山把斋食施给一万名僧人,并予以回向。

浅释

原来,由于了凡先生内心慈悲、宅心仁厚,自从他出任宝坻县知县后,便将田赋减少了。前任知县当政时,每亩田按照二分三厘七毫的标准来收取田赋,了凡先生酌情处理,将田赋减至一分四厘六毫。正是因为这样的政绩使得了凡先生一举完成了一万善行的大愿,可以说是从政为官给了凡先生带来如此好的机遇,在这一举措下,受惠的民众何止一万。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如果不勤勉谨慎,在担任父母官的任上造了恶业,其后果也同样是严重和巨大的。

此时适逢一位法号幻余的禅师从五台山来,了凡先生立刻将他梦中的听闻告诉了禅师,并征询禅师的意见,判断此事是否可信。禅师告诉他,如果行善之心真诚迫切,一件善行确实可以抵得上一万件善行。更何况了凡先生在全县减少田赋,令百姓苍生获益,使得万民受福。幻余禅师正面肯定了了凡先生的善举。了凡先生随即将自己的俸禄捐献出来,用于五台山设食以供僧众。

从这一小小举动可以看出,了凡先生能当机立断、慷慨布施,毫无勉为其难之意,更没有半点吝啬和犹疑。所以他是应该受到福报的。

原文

孔公算予五十三岁有厄,余未尝祈寿,是岁竟无恙,今六十九矣。《书》曰:“天难谌 ,命靡常。”又云:“惟命不于常。”皆非诳语。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注释

chén 相信。

译文

孔先生曾经算定我在五十三岁时有灾难,我从来没有祈求过寿命,但那一年却也没有病痛,今年已经六十九岁了。《尚书》说:“天道是难以相信的,命运也是变幻无常的。”又说:“只有命运没有定数。”这都不是骗人的话啊。我这才知道,凡是说灾祸、福报应该是靠自己去求的,就是圣人的言语;凡是说灾难与福报都是上天注定的,就是世俗的看法。

浅释

孔先生算定的是了凡先生在五十三岁上有大厄,寿命将于此时终了。了凡先生只管进德修业,并未向天乞怜,祈愿自己长寿,只是修身等待,结果到了这一年竟然安然无恙,没有任何疾病灾祸。现在已经活到六十九岁了,也正在此时,他给儿子写下了《了凡四训》。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记载的内容,上起尧、舜,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包括了夏、商、周三代。《尚书》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政治思想的研究有重要作用,是儒家重要经典“四书五经”中的一本。《尚书》上说天道难酬,其命不常,定数会变而非恒长。福祸都是自己行业的果报。佛教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业会随着我们,故而应当努力修善因,切勿造恶业。恶业会引我们堕入三恶道,善业会引我们生三善道。

了凡先生从此真正悟到:孔先生以前算定的命运乃是世俗之论,云谷禅师所教授的改造命运之法才是圣贤之言。

原文

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 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 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注释

拂逆: 违背,不顺。

穷困。窭,生活困窘。

译文

你的命运,不知道是怎么样。即使是命中注定应该荣华富贵,自己也应该时常有落寞的准备;即使时来运转、一帆风顺,也应该时常做好迎接挫折的准备;即使眼前能够丰衣足食,也要常有安于穷困的准备;即使受人的爱戴与尊敬,也要保持谦虚谨慎、如履薄冰的畏惧之心;即使家族地位清高,也应该时常把自己放在低下的位置上;即使学问高深,也要时常把自己当成浅陋之人来看待。

浅释

了凡先生自己被人算定命运,其后发心进德修业,从而改变命运。他儿子的命数现在还没有被人算定,了凡先生劝诫其子,看待人生,应当运用如下的思维方法:纵然命里富贵荣华,飞黄腾达,却要常作落寞之想,因为只有时刻保持谦虚谨慎,才能长保荣显而不致招来祸端。当自己一帆风顺的时候,也要想着许多阻碍和困难,只有谨慎和小心才是长久成功的保障。在眼前丰衣足食的时候,要有忧患意识,想着贫苦艰辛的时刻,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被别人宠爱时,要反思自己什么地方值得别人爱护,这样就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家道兴隆时,要居安思危。学问之道也要谦虚谨慎。山外有山,一山更比一山高。孔子尚能“不耻下问”,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何况我辈。

这里,了凡先生教子如何身处顺境,因为顺境易消损心志,顺境也无常。言下之意,即倘若处于逆境,更应以平常心自安。

原文

远思扬德,近思盖父母之愆 ;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 己之邪。

注释

qiān 过失,差错,罪过。

闲: 限制,防止。

译文

往远处说,要发扬祖宗的德行,往近处说,要掩盖父母的过失;对上,要报效国家的恩德,对下,要为家族造福;对外要在别人困难时周济别人,对内要防止自己走上邪路。

浅释

这六种想法,都是从正面来看待问题的,如果我们能够常常心怀上面六大方面的念头,必能成为正人君子。这六个“思”就是“想”,你要常常这样想,这六条确实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正思维”。人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而这六条是标准。

第一句,要常常想到光大祖宗之德,这一条是根本。我们每一个家庭的祖宗,都是承袭古圣先贤道统而来的。祭祖是子孙们对祖先表达崇功报德的心意,中国传统思想中光宗耀祖的思想可谓根深蒂固。这种观念一直以来对读书人是一种激励。所以了凡先生这里告诫儿子往上追溯要想到如何彰显祖先的美好德行。

“近思盖父母之愆”,这是说到近处中,要能想到怎样妥善地遮掩自己父母的过失。这实际上是在说子女对父母的孝。中国古圣先贤常常教导我们:“家丑不可外扬。”因为家里面有一些不善的事情,这也是难免的,如果常常说给外人听,外面人对你这个家庭自然就轻视,甚至于引起他不善的企图,来破坏你的家庭和睦,谚语所谓“祸从口出”。家庭如是,社会也如此。老人教给我们对社会、对人群应当“隐恶扬善”。看到别人不善的地方不说,绝不宣扬,也不把它放在心上;看到别人的好处,我们应当要赞扬。这种做法,使不善之人会感觉到自己惭愧,这能够激发大众的廉耻心,激发大众的惭愧心,这个社会才会有安定,世界才会有和平。

“上思报国之恩”,是指要常常报效国恩,为国尽忠。佛教导学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所谓“四重恩”:第一个是父母之恩,第二个是老师之恩,第三个是国家之恩,第四个是众生之恩。我们生活在世间,衣食住行都要仰赖大众,人不能脱离人群独立生活。人与人之间都有恩德,我们要常常怀念,要奉献自己的智慧,奉献自己的德能,为国家、为社会服务,这就是具体报恩的行为。

“下思造家之福”,这就是儒家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造家之福”,即是齐家,是指家族安定。为家族子弟,要常思造整个家族之福。

“外思济人之急”,对外要常常想到众生苦难的人多,特别是在这个时代,常常想到一些苦难之人,我们该如何去帮助他。

“内思闲己之邪”,对自己、对内,“闲”是防范,就是一定要懂得防范邪知邪见。我们对妄想要知道防止,绝对不可有非分之想,起心动念要知道本分。一定要提倡伦理道德的教育,才能够防范邪知邪见;如果没有正知正见,邪知邪见就绝对不能防范。

原文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云谷禅师所授立命之说,乃至精至邃 、至真至正之理,其熟玩 而勉行之,毋自旷也。

●品茶清谈

注释

suì 深远。

熟玩: 认真钻研。

译文

务必要每天都知道自己不对的地方,每天都要改正这些地方;一天不知道错误,就会在这一天里安于现状;一天没有过失可以改正,就一天没有进步可言。天下聪明伶俐的人很多,但很多人德行未修,事业不广,就在于“因循”这两个字,以至于耽搁了他们的一生。云谷禅师所传授的修养性命的学说,是最精妙、最深远、最真切、最正大的真理,你一定要认真钻研并努力实行,不要自我放纵。

浅释

人一定要每天认识自己的过错,每天更正自己的过失,一天不检点改正,一天就安于自己的错误的状态,任由其发展和存在,一天不觉得有错误要改正,那么这一天就不可能有进步可言。自以为是是最危险和最可怕的思想。

天下之大,钟灵毓秀、俊彦星驰、聪慧杰出者辈出。即使是天赋异禀的人,如果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去修养德性、拓广学问,一味地得过且过,停滞不前,那么终究会为时代和社会所抛弃。所以人不可自恃才情出众,而心生傲慢,即使天赋很高,也要勤勉力行,进德修业,这一点有如逆水行舟,知易行难,我们必须克服惰性,勉力而为。

云谷禅师向了凡先生所传授的立命之学,可以说是至真至诚的人生之理,精深而深幽,应当反复地体会玩味,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在人生道路上勉励践行,而千万不能自我放逸,疏旷心性,以致荒废一生。 NS7cwXRadi4eUC9LqkjW4s+T2ZGS3AQqmm2i/1Jzpb9ji7lunxg6gxjDhWwimOq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