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六

畏无难

原文

圣人不畏多难而畏无难 ,故曰:“惟有道之主能持胜。”使秦不并六国,二世未亡;隋不一天下服四夷,炀帝不亡;苻坚不平凉取蜀 、灭燕翦代 ,则无肥水之役 ;唐庄宗不灭梁下蜀 ,则无嗣源之祸 ;李景不取闽并楚 ,则无淮南之失

注释

圣人: 这里是对天子的敬称。

苻坚(338—385): 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氐族,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

翦: 同“剪”,剪除,消灭。

肥水之役: 即淝水之战。苻坚于 383 年发兵南下进攻东晋,双方在淝水(今安徽寿县)交战。最终谢安、谢玄领导的东晋军队仅以八万兵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北方各民族纷纷独立,前秦分裂为以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唐庄宗: 即李存勖(885—926),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

嗣源之祸: 意指后唐庄宗遭李嗣源叛变而不幸身死。

李景: 即李璟(916—961),初名景通,曾更名瑶,字伯玉。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史称南唐中主。

淮南之失: 李璟即位后消灭了楚、闽二国。但此后他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被后周夺取淮南江北之地,颇受威胁。

译文

君主不害怕困难太多却害怕没有困难,因此说:“只有贤明的君主才能持续胜利。”假如秦国没有兼并六国,秦二世也不会灭亡;假如隋文帝没有统一中国征服周边的少数民族,隋炀帝也不会灭亡;如果苻坚没有平定凉国(今甘肃黄河以西地带)占领蜀国(今四川西部一带),灭掉燕国(今北京以北以西的地方),除掉代国(今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也不会有淝水大战的发生;如果后唐庄宗没有灭掉后梁打下蜀国,也不会有李嗣源兵变导致自己被杀的灾祸;如果南唐后主李璟没有打下闽国吞并楚国,也不会有淮南的失利。

诞节受贺

原文

唐穆宗即位之初年,诏曰:“七月六日,是朕载诞大辰 ,其日,百寮命妇宜于光顺门进名参贺 ,朕于门内与百寮相见。”明日,又敕受贺仪宜停。先是,左丞韦绶奏行之,宰臣以古无降诞受贺之礼 ,奏罢之。然次年复行贺礼。诞节之制,起于明皇,令天下宴集休假三日 ,肃宗亦然,代、德、顺三宗皆不置节名,及文宗以后,始置宴如初。则受贺一事,盖自长庆年,至今用之也。

注释

载诞大辰: 寿诞之日、生日。

进名: 特指将荐用或晋谒人员的姓名禀报皇帝。

降诞: 生日。

宴集: 宴饮集会。

译文

唐穆宗即位的那年,下诏说:“七月初六,是我的生日。那一天,百官和有诰命的妇人应该在光顺门把名字禀报给我表示参加庆典,我在门内和百官会见。”第二天,又发布敕令说应当停止举行生日接受百官朝贺的仪式。原来此前左丞韦绶上奏皇帝建议他在生日时接受朝贺,宰相却因为古代没有生日受贺的礼仪,上奏要求取消贺礼仪式。然而第二年却又开始举行生日朝贺的仪式。皇帝诞生日举行朝贺之礼的制度,从唐玄宗开始实行。唐玄宗在他的生日下令全国宴饮集会放假三天,唐肃宗也是这样。唐代宗、德宗、顺宗三朝都没有设立这一节日的名称。一直到唐文宗之后,才举行宴会就像唐玄宗那时一样。那么皇帝生日受贺之礼,应该是从唐穆宗长庆年间一直沿袭到今天。

狐突言词有味

原文

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 ,以十二月出师,衣之偏衣 ,佩之金 jué 。《左氏》载狐突所叹八十余言,而词义五转。其一曰:“时,事之征也 。衣,身之章也 。佩,衷之旗也 。”其二曰:“敬其事,则命以始。服其身,则衣之纯。用其衷,则佩之度 。”其三曰:“今命以时卒, 其事也 。衣之 máng ,远其躬也。佩以金玦,弃其衷也。”其四曰:“服以远之,时以閟之。”其五曰:“尨凉,冬杀,金寒,玦离。”其宛转有味,皆可咀嚼。《国语》亦多此体,有至六七转,然大抵缓而不切。

注释

晋侯: 指晋献公。

东山皋落氏: 春秋时少数民族赤狄的部族,初期活动于今山西垣曲县境东部山区。

偏衣: 衣两面颜色不同,称偏衣。

金玦: 指有缺口的金环。

征: 征兆。

章: 佩戴在身上的标志。

衷: 内心。

度: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

閟: 止;尽。

尨: 杂色。

译文

晋献公派太子申生去讨伐东山的皋落族,在十二月出征,穿上左右两边颜色不同的衣服,佩戴上有缺口的金环。《左传》载有狐突对于这件事发出的八十多个字的感叹,其中的意思有五个层次的变化。第一层说:“用兵的时间,是事情好坏的预兆。身穿的衣服,是身份的标志。佩戴的饰物,是内心的象征。”第二层说:“如果对事情比较重视,就安排他在一年的开头去做。要让他身份合理,就让他穿纯色的衣服。要让他忠心办事,就让他佩戴符合规定的玉饰。”第三层说:“现在让他在岁尾出发,是想让他的事情不顺利;让他穿杂色的衣服,让他身份尴尬;让他佩戴上有缺口的金环,就是要放弃他的忠心。”第四层说:“让他穿杂色的衣服表明要疏远他;让他出师的时间表明要让他不顺利。”第五层说:“衣服的杂色表示态度冰凉;出兵的冬天意味着被杀;配饰的金质表示心寒;有缺口的金环表示分离。”《左传》的语言含蓄委婉,都让人不断体味。《国语》中也有许多这种体式的文字,有的达到六七层含义的变化,但是大都相互疏离而不切紧。

邾文公楚昭王

原文

邾文公卜迁于绎 ,史曰 :“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遂迁于绎,未几而卒。君子曰:“知命。”楚昭王之季年 ,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三日。周太史曰:“其当王身乎!若 yíng ,可移于令尹、司马 。”王曰:“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不 不有大过 ,天其夭诸?有罪受罚,又焉移之?”遂弗禜。孔子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案,宋景公出人君之言三,荧惑为之退舍 ,邾文、楚昭之言,亦是物也,而终不蒙福,天道远而不可知如此。

注释

卜: 卜问,占卜。

史: 在王左右的史官,担任祭祀、星历、卜筮、记事等职。

季年: 晚年、末年。

禜: 古代一种祈求神灵消除灾祸的祭祀。

令尹: 职官名。春秋时,楚国的执政官,相当于宰相。

司马: 职官名,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朝廷官员。

不穀: 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辞。

荧惑: 亦作“营惑”,犹迷惑、惑乱。

译文

邾文公让史官占卜把国都从郭(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限村)迁到绎(今山东邹县东南纪王城)这件事的吉凶,史官说:“对百姓有益却不利于国君。”邾文公说:“国君的使命就在于恩养百姓,个人寿命的长短,是天数。老百姓的利益需要优先考虑,迁都是什么都比不上的吉祥。”就把国都迁到了绎,不久邾文公死去。贤明的人说邾文公是“洞晓天命”。楚昭王晚年,有像一群红鸟一样的云朵,绕着太阳转了三天。周朝的太史说:“这种不好的征兆是要应验在君王身上吗?如果进行攘除灾祸的禜祭,就能把祸患转移到令尹和司马身上。”楚昭王说:“把腹腔和心脏中的毛病转移到胳膊和大腿上,有什么好处?我如果没有大的罪过,上天会让我早死?如果我有罪过就应该被惩罚,又怎么能转移给其他人?”就没有举行禜祭。孔子说:“楚昭王深明大义啊,他不失去国家也是应该的。”我查考到,宋景公三次说出符合国君身份的言论,小人都为他退避三舍。邾文公、楚昭王说的话,和宋景公说的性质一样,却最终没有被赐福,天理就是这样的深不可测。 gOL++96ALgqWjaApu1k6lE6pWOsDzLezpZYJbs/C40nX5MbzXcmVbkLh9zryeA/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