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瑞鹧鸪·观潮

题 解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八月十五日的杭州。

原 文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 。拍手欲嘲山简醉 ,齐声争唱浪婆词

西兴渡口帆初落 ,渔浦山头日未 。侬欲送潮歌底曲 ?尊前还唱使君诗

注 释

踏浪儿: 参加水戏的选手。

拍手欲嘲山简醉: 《晋书·山涛传》载:山涛之子山简嗜酒,常出游,每饮必醉,时有儿童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唐李白的《襄阳歌》说:“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浪婆: 波涛之神。古时弄潮儿要饮酒拜波涛之神。

西兴渡口: 在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西,与杭州隔江相对,是当时吴越一带重要的渡口。

渔浦: 位于杭州,与六和塔隔江相对,是当时的繁华之地。 欹: 斜。

底: 什么。古时弄潮,开头唱迎潮曲,结束唱送潮曲。

尊: 通“樽”,酒器。 使君: 指当时与其同游的杭州知州陈襄。

译 文

巨浪影里舞动着小红旗,我是江南踏浪弄潮的小伙子。拍手想笑我如山简酩酊醉,两岸观众齐唱浪婆词。

西兴渡口赛舟的帆刚落,渔浦山头的太阳还没有偏移。我想送潮该唱哪一支曲?对酒还应高歌陈太守作的诗。 wx6c9Y561haAWhTgUqh/2EGJJSFfgJCM40YAI9+a/xScMLphX8xjijrrNb92Cqk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