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题 解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宋制,知州知府总掌郡政,又设通判监政,共商和裁决管内大事。当时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是苏轼的至交好友。他们都是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排斥出朝,外任地方官职的。这年十一月,苏轼因公到常州、润州视灾赈饥,姻亲柳瑾附载同行。次年正月过丹阳(今属江苏),至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与柳瑾相别。此词是苏轼“自京口还,寄述古作”,则当作于二月由京口至宜兴(今属江苏)途中,返丹阳之时。

原 文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 。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 ,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注 释

梅雪飘裙: 梅花似雪,洒落衣裙上。

故人: 这里指陈襄。

望湖楼: 亦称看经楼,在杭州西湖旁,五代吴越王钱俶所建。 孤山寺: 在西湖里、外二湖之间,有孤峰耸立,名曰孤山,山上有寺,南朝陈代所建。 涌金门: 杭州城旧有十门,正西门称涌金门。

湖: 指西湖。 江: 指钱塘江。 陇: 冈垄,指孤山。

译 文

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襟的时候,和老朋友携手到城外游春。游赏时无比欢乐,销魂陶醉。此时不见老朋友,不禁想起了昔日一同游玩的情景。那些我们在杭州西湖诗酒游乐的地方——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一一浮现眼前。

那时游乐所至,都有题诗,不下千首。身边有佳人相伴,罗衫轻拂。自离开杭州后,是谁在思念我呢?定是西湖的残月、钱塘江边的柳树和孤山上的白云。 rCKIqQDLXjPD+pMQ6JvP9T7NurXqE4P5Ct59DfXQSNo52UKeTig7bk7+D4xl0eu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