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水调歌头

题 解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苏轼改派徐州知州,与苏辙同行。八月十五,苏辙作《水调歌头》告别,苏轼赋此篇相和。

原 文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 ,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 ,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注 释

“从事”句: 意为谢安出仕时鬓发已开始变白。谢安少有重名,屡征不起,直到四十多岁才出仕从政。

“中年”两句: 《晋书·王羲之传》:“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丝竹,泛指管弦乐器。

“一旦”三句: 意思是说谢安功成名就之后,一定准备归隐会稽,不料后来抱病回京了。西州,代指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

雅志: 指退隐东山的高雅志趣。 轩冕: 古代官员的车服。借指做官。

沧洲: 水滨,古代多用以指隐士的住处。

岁云暮: 即岁暮。云,语助词。

要褐裘: 指换上粗布袍,意为辞官归乡,做普通百姓。

迟留: 逗留,停留。

译 文

当年谢安隐居在东海,出仕做官的时候鬓发已霜秋,中年难与亲友别,唯有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就,准备返归东海,谁料抱病入西州。做官困扰了隐居的雅志,遗恨寄托于田园山丘。

既已年高衰朽,便当及早筹划,要做百姓穿粗裘。返回故乡迢迢千里,选取佳地长住久留。酒醉放歌君相和,醉倒在地君扶我,只有醉时忘忧愁。任凭刘备笑我无大志,我却甘愿身居平地,仰看他高卧百尺楼。 5RMpdJyl0qetTRbnszmUBVoYL8voIsC9wSlb94PwkKUa+pBA8Q0sY1W4la8hOWW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