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皇甫松 十二首

皇甫松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生卒年不详。工诗词,亦擅文,终生未仕。其词清新秀雅,颇有民歌风味。

天仙子

原 文

晴野鹭鸶飞一只,水 hónɡ 花发秋江碧 。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十二晚峰高历历

说 明

这首词写刘郎在天台山遇神女的事,截取了离别的一个场面。据《太平广记》载,东汉永平年间,刘晨与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路,遇见了两位仙女,被邀至家中结为夫妇。后二人思归,离开仙界返回故乡,此时子孙已过了七代。待重入天台山访仙,已踪迹杳然。

注 释

水葓: 即水荭,一年生草本植物,夏秋开花。 十二晚峰: 指巫山十二峰。 历历: 清楚。

词 解

一只雪白的鹭鸶,掠过碧野晴空飞去,江边红色的水荭花,点染了碧水秋江的浓绿。传说是今天刘郎与天仙别离,重返人间锦绣的座席,送别的泪如珍珠滴落,化成十二座高峰。

词 评

“飞一只”便妙。结笔得远韵,亦是从“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化出。

——陈廷焯《白雨斋词评》

天仙子

原 文

zhí zhú 花开红照水 ,鹧鸪飞绕青山 zuǐ 。行人经岁始归来,千万里,错相倚,懊恼天仙应有以

说 明

这首词亦写刘晨事,写行人经岁归来之情。

注 释

踯躅花: 即杜鹃花。 有以: 有原因。

词 解

杜鹃花红艳夺目,朵朵绽放,映红了山间江流。鹧鸪围绕着青山入口飞来飞去,一声声叫得凄切。那远行的人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才归来,走过了千万里,错相倚,那天仙也要懊恼刘郎无情的离别啊。

词 评

无一字不警快可喜。

——陈廷焯《白雨斋词评》

浪淘沙

原 文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 zēng 船半欲沉 。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嘴是江心

说 明

这首词借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对社会人事变迁的感慨。

注 释

罾船: 渔船。 沙嘴: 指岸边沙水相接处。

词 解

滩头的细草连接着稀疏的林木,渔船在恶浪里欲沉欲浮。沙鸥白鹭在江上飞来飞去,还在寻找宿眠的旧浦。岂知去年的江岸,今年已成沙洲江渚。

词 评

桑田沧海,一语破尽,红颜变为白发,美少年化为鸡皮老翁,感慨系之矣。

——汤显祖《玉茗堂评花间集》

浪淘沙

原 文

蛮歌豆蔻北人愁 ,浦雨杉风野艇秋。浪起 jiāo jīng 眠不得 ,寒沙细细入江流。

说 明

这首词以风雨江流之景抒发愁情。

注 释

蛮歌: 南方人唱的歌。 豆蔻: 多年生草本植物,文人常用以比喻少女。 :一种水鸟。

词 解

南方人歌唱豆蔻,撩动了北方人的离愁。冷雨漫过江边岸,寒风吹过杉林,孤舟在秋江上漂泊浮沉,这凄苦的风雨之景更增添了离人的悲哀。风雨掀起江上的波浪,水鸟难以安稳入眠,细细的寒沙静静地流入了江流之中。

词 评

玉茗翁谓前词有沧桑之感。余谓此首亦有受谗畏讥之意,寄托遥深,庶几风人之旨。

——李冰若《栩庄漫记》

杨柳枝

原 文

春入行宫映翠微 ,玄宗侍女舞烟丝 。如今柳向空城绿,玉笛何人更把吹

说 明

这是一首怀古词,以写唐玄宗的行宫来抒发诗人的兴亡之叹。

注 释

翠微: 青翠的林木山色。 舞烟丝: 指侍女舞腰纤细,如烟柳柔丝。 “玉笛” 句: 谓无人再吹玉笛。唐玄宗曾亲自摆弄玉笛吹《杨柳枝》调。

词 解

春风又吹入唐玄宗的行宫,染绿庭院茂密的林木。宫女那舞姿轻盈袅娜,似轻柔的柳条在风中起舞。如今行宫空空,只是柳色依旧染绿。又有谁再摆弄玉笛,再吹奏《杨柳枝》曲呢?

词 评

“翠微”,山气青缥色,玄宗调玉笛而吹之。此以玄宗宫柳言。

——曹锡彤《唐诗析类集训》

杨柳枝

原 文

烂漫春归水国时 ,吴王宫殿柳丝垂 。黄莺长叫空闺畔,西子无因更得知

说 明

这首词咏西施,寄寓了作者对她深切的同情。

注 释

水国: 指吴越一带,因多湖泊河流,故称。 吴王宫殿: 春秋时吴王夫差专为西施建馆娃宫。 西子: 西施。

词 解

烂漫的春色来到水乡的时候,吴王的宫中,又飘垂着丝丝绿柳。黄莺仍依恋着西子的闺房,长长地啼叫在空闺楼头。西施姑娘早已在战乱中隐去,再也听不到它深情的歌喉。

词 评

吴为水国,唐有吴王宅,在长安禁城东,西子谓吴王美人也。此以吴王宫柳言。

——曹锡彤《唐诗析类集训》

摘得新

原 文

酌一卮 ,须教玉笛吹。锦筵红蜡烛,莫来迟。繁红一夜经风雨 ,是空枝。

说 明

这首词抒发了人生应该及时行乐的慨叹。

注 释

卮: 酒器。 繁红: 繁花。

词 解

斟一卮美酒,再一次吹奏起欢乐的音调。红烛映照盛大的筵席,千万不要来迟。人生应当及时行乐,否则就像是经过了一夜风吹雨打的繁花,徒留空枝。

词 评

“自是寻春去较迟”,情痴之感,亦负心之痛也。摘得新者,自不落风雨之后。

——汤显祖《玉茗堂评花间集》

摘得新

原 文

摘得新,枝枝叶叶春。管弦兼美酒,最关人。平生都得几十度,展香茵

说 明

这也是一首抒发及时行乐之情的词作。

注 释

香茵: 香褥。

词 解

采几束新绽的花枝,枝枝叶叶都带着春意。正如花开时要及时摘折欣赏,人生也应该及时行乐。在盛筵之上,悦耳的管弦和醉人的美酒,最容易触动人们的欢情。平生得意之时,应该有几十回像这样尽情享受,对酒当歌,融入芳草绿茵中。

词 评

敲醒世人蕉梦,急当着眼。

——汤显祖《玉茗堂评花间集》

梦江南

原 文

兰烬落 ,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说 明

这首词写午夜梦回江南,暗含有怀人之意。

注 释

兰烬: 蜡烛之灰烬,因其形状似兰心,故称。 闲梦: 寂寞中进入梦乡。

词 解

兰膏的灯花已经残落,屏风上的红蕉变得暗淡幽茫。闲来梦中又看到江南正是黄梅成熟的时节。夜晚的小船上吹着笛子,细雨正轻轻地作响,有人悄语在驿站小桥旁。

词 评

好景多在闲时,风雨潇潇何害?

——汤显祖《玉茗堂评花间集》

末二句是中晚唐警语。

——卓人月、徐士俊《古今词统》

皇甫子奇《梦江南》《竹枝》诸篇,合者可寄飞卿庑下,亦不能为之亚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梦江南

原 文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 ,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说 明

这首词写深夜怀人之情。

注 释

秣陵: 古代的金陵,今江苏南京。

词 解

寝卧高高的楼上,残月西沉照在帘幕上。睡梦中来到金陵,重温惆怅的旧情。在这桃花绽放、柳絮飘飞、满城春色的美景中,梳着双髻的美少女,坐在席间吹笙。

词 评

凄艳似飞卿,爽快似香山。

——陈廷焯《白雨斋词评》

梦境、画境,婉转凄清,亦飞卿之流亚也。

——陈廷焯《词则·大雅集》

采莲子

原 文

菡萏香莲十顷陂( 举棹 ,小姑贪戏采莲迟( 年少 )。晚来弄水船头湿( 举棹 ),更脱红裙裹鸭儿( 年少 )。

说 明

这首词写少女采莲晚归的情景。

注 释

菡萏: 荷花。 陂: 水塘。 举棹: 与下文中“年少”,皆为唱词时众人相和之声。

词 解

荷花香莲十顷塘,采莲少女划船忙,划船忙,摘花戏水乐陶陶,忘采莲呀小姑娘,小姑娘。弄水船头湿漉漉,晚来心慌划船忙,划船忙,脱了红裙裹小鸭,好个天真小姑娘,小姑娘。

词 评

人情中语,体贴工致,不减觌面见之。

——汤显祖《玉茗堂评花间集》

“更脱红裙裹鸭儿”,写女儿憨态可掬。

——李冰若《栩庄漫记》

采莲子

原 文

船动湖光滟滟秋( 举棹 ,贪看年少信船流( 年少 )。无端隔水抛莲子( 举棹 ,遥被人知半日羞( 年少 )。

说 明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情窦初开的采莲少女。

注 释

滟滟: 形容水波闪烁摇荡的样子。 无端: 无故,无由。

词 解

湖光秋色,景色宜人,姑娘荡着小船来采莲。她听凭小船随波漂流,原来是为了看岸上的美少年。姑娘没来由地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少年抛掷过去。猛然觉得被人远远地看到了,她因此害羞了半天。

词 评

写出闺娃稚憨情态,匪夷所思,是何笔妙乃尔!

——况周颐《餐樱庑词话》 cGhHUQTHaQObvX9Wx3mW76G1VGveaWyyoUNH5C90jqJjR7fId9gJ1XwYcGbymQ0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