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沁园春·代悼亡

梦冷蘅芜 ,却望姗姗,是耶非耶?怅兰膏渍粉 ,尚留犀合;金泥蹙绣,空掩蝉纱。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鸾胶纵续琵琶 。问可及,当年萼绿华。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不如零落,判委尘沙 。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今已矣,便帐中重见,那似伊家。

注 释

① 蘅芜: 香草名。

② 兰膏: 头油。 渍粉: 残留的香粉。

③ 鸾胶: 比喻续娶后妻。

④ 判: 同“拼”,意为甘愿。

词 解

梦中还可以闻到你的香气,恍惚间见到你的身影,思念不已。惆怅地看着你曾经使用过的头油香粉、装饰用品等,睹物思人,越发愁苦。在梦中与想象中的你终究不过是幻影。但恍惚间还是看到你回来了,在星月之光的照耀下,魂魄在梨花间徜徉。

就算娶了另外的女人,又怎么能比得上我们夫妻之间当年的恩爱情深。花朵没来由地遭受摧折,还不如零落成泥香如故的好。最怀念的是当年夫妻恩爱时,纠正你读错的字,一起修剪灯烛,赌书泼茶的有趣景象。如今这些都无法再次来过,就算见到了幻影,又能够怎样呢?

评 析

第一句“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化用了关于汉武帝的两则典故,第一个是据说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日夜思念,一次梦见李夫人赠给自己蘅芜之香,醒后,香气依旧残留在衣枕之间,几个月过去仍旧没有消散。“蘅芜”原本是香草的名字。

第二个典故是,有个名叫少翁的方士声称自己可以沟通鬼神,可以把李夫人的魂魄招来以慰藉汉武帝的相思之苦。于是在一天夜里,少翁布置好灯烛、帷帐、酒肉,请汉武帝坐到另一座帐子当中,遥看李夫人的身影翩然而来。但汉武帝感觉李夫人的身影非常模糊,既不能接近,也无法搭话,愈发感觉相思悲苦,作诗道:“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香魂艳魄梦中归来,即便容若明知这不过是幻梦一场,终究忍不住心中欢喜,哪怕这欢喜是镜花水月,也能带给他无限的欣慰,用情之深,可谓极致。但最终“不如零落,判委尘沙”,梦醒时分,心中更痛。

思念亡妻从梦境入手,借用“蘅芜之香”和“姗姗来迟”的典故,手法巧妙,曲折委婉,借古喻今,为整首词定下了基调。

第二句“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绣,空掩蝉纱”,有一种华贵的气息与氛围。兰膏,是一种头油;渍粉,是残留的香粉;犀合,是犀角制成的化妆盒;金泥,也就是金屑,代指化妆品;蹙绣,是一种编织手法;蝉纱,是如蝉翼一般轻薄的纱。古代的诗词中描写美女,典型的方法就是不去直接描写她本人的相貌如何,而是以细腻的表述方法去介绍其穿着打扮、化妆品的种类以及闺房的室内装饰,特别是花间派词人的一大传统,让读者通过这些间接描写来想象女主角是何等的美丽。也是为了烘托物品尚在,而佳人已是阴阳永隔的悲凉气氛。

下一句“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是承接前文汉武帝和李夫人的典故衍生出来的:那个叫少翁的方士弄出来的李夫人终究是个幻影,无法触摸,只能隔着帷帐远远地望着,但离别或许只是暂时的,终有一天有情人能够再次团聚。爱,已经变成了无比坚定的信念,而现实无论怎样真实,此刻看起来都是虚幻的。幻影中爱侣归来,“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缥缈美丽,亦幻亦真,让相思者断魂。

接下来的部分转回到现实世界,“鸾胶纵续琵琶。问可及,当年萼绿华”,是说就算又娶了别的妻子,但新人怎能比得上旧人!这里又运用了两个典故,“鸾胶”是传说当中一种极为神奇的胶,是仙人用凤凰的喙和麒麟的角合在一起精炼而成的,黏合力非常强,能把断裂的弓弦再次粘上,把断折的刀剑重新接好。古人经常用它来比喻丧妻后再娶。

“萼绿华”是传说中的一位仙女的名字,李商隐有“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的诗句,这里代指亡妻。“华”就是“花”,所以“萼绿华”就是“萼绿花”,人名犹如花名。就是从这里出发,下一句的转折就是把人当花来写:“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不如零落,判委尘沙”,说的是花朵没来由地遭受摧折,还不如零落成泥香如故的好。

接下来开始回忆与妻子共度的那些美妙时光:“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最让人怀念的是妻子读错字时显露出来的那种娇羞神态,及日常生活中剪灯、沏茶的样子。“娇讹道字”是源于苏轼的“道字娇讹苦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怀念亡妻念错字时的娇柔模样;“手剪银灯”剪掉的是灯芯,古代的灯烛烧上一段时间就需要剪断一截灯芯,让灯保持明亮;“泼茶”可以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赌书泼茶”,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都同样爱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很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时,就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的先后。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对方回答正确就可以先喝。可赢者往往由于太开心,反而将茶水洒了一身,成为千古佳话。

回忆了和亡妻一起生活的种种细节,最后要进行一个总结,叹息那些过往的美好日子以后再也不会有了,就算可以透过帷帐再见倩影,终究是虚幻泡影,可望而不可即:“今已矣,便帐中重见,那似伊家。”呼应了开篇汉武帝和李夫人的那个典故。 injEXLINGFn+nocJO25RFDHMNnOHlFpiI+rKlBae86F8BEgXEDXtCpH/BNs42MV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