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① 。”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 ② ,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 ③ ,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注 释
① 安: 愿意。
② 梃: 杖。
③ 俑: 古代用来殉葬之用的木偶或陶偶。在奴隶社会,起初是用活人殉葬的,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劳动力的数量逐渐被重视,后来便改用俑来殉葬。孔子不清楚这一情况,误认为先有俑殉,后有人殉,因此对俑殉深恶痛绝。
●举粥供民
天下出现灾荒时,统治者要为灾民提供粮食,施粥来救济百姓。
梁惠王说:“我愿意听从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道:“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杀死人,性质有什么区别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区别。”
孟子又问:“用刀杀人跟用苛政害死人,有什么区别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区别。”
孟子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但)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的遗体,这如同率领野兽前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人们见了还会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务,却不免率领野兽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孔子说:‘最初造出陪葬所用的木俑、土偶的人,应当会断子绝孙吧!’这是由于木俑、土偶像人,却用来殉葬。(土偶、木俑殉葬都不可以,)那又怎能让百姓因饥饿而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