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 ② ,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 ③ ,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欤?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 ④ ?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年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⑤ 。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⑥ 。
井税有常期 ⑦ ,日 晏 犹得眠 ⑧ 。
忽然遭世变 ⑨ ,数岁亲戎 旃 ⑩ 。
今来典斯郡 ⑪ ,山夷又纷然 ⑫ 。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⑬ 。
使臣将王命 ⑭ ,岂不如贼焉。
今被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⑮ 。
思欲委符节 ⑯ ,引竿自刺船 ⑰ 。
将家就鱼麦 ⑱ ,归老江湖边。
说 明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广西境内被称作“西原蛮”的一群强盗发动了武装暴乱,而朝廷派到地方上的租庸使却不能体恤人民,仍旧残酷征敛,有感于此,作者写下了这首诗以警示征敛租税的官吏。
注 释
① 贼 :指对抗官府者。此为当时被称为“西原蛮”(在今广西)的一个少数民族的贬称。
② 西原 :唐代州名,在今广西大新西北。 道州 :今湖南道县。
③ 永 :唐代州名,即今湖南永州。 邵 :邵州,在今湖南省邵阳市。
④ 诸使 :指租庸使,当时收赋税的官。
⑤ 山林 :隐居山林。
⑥ 壑 :山谷。
⑦ 井税 :指田税。 有常期 :按正常的时间缴纳,无额外的负担。
⑧ 晏 :晚。
⑨ 世变 :指安史之变以后的动乱。
⑩ 数岁 :好几年。 亲戎旃 :亲自参与战事。旃,通“毡”,即军帐。
⑪ 典 :治理。 斯郡 :指道州。
⑫ 山夷 :指“西原蛮”。
⑬ 见全 :得以保全。
⑭ 使臣 :指租庸使,自称奉朝廷之命来横征暴敛。 将 :奉。
⑮ 时世贤 :诗人眼中的贤能官吏。
⑯ 符节 :古代使臣出行用符节示信,符节以玉为之,刻文字从中分成两半,双方各执一半,有事则左右相合以为信。
⑰ 刺船 :以篙撑船。
⑱ 将家 :携带着家眷。 就鱼麦 :隐居乡间。
诗 解
癸卯年,西原贼人攻入道州城,焚烧杀戮掠夺,几乎扫光全城才走。第二年,贼人又攻打永州并占领邵州,却不侵犯道州边境而去。难道道州官兵能有力制敌吗?不过是蒙受贼人的哀怜而已。催缴赋税的官吏为什么还如此忍心苦苦搜刮呢?因此作诗一篇给官吏们看看。
太平岁月里,我在山林中隐居了二十年。环境安逸,生活淡然。清泉水流经我家门口,山涧洞谷对着我家门前。田租赋税有个固定期限,日上三竿依然安稳酣眠。安史之乱之后,出仕担任起管辖一方百姓的责任,匡世济民。如今我来治理这个郡县,谁知正值西原边境的山民造反,造反者可怜道州人民疾苦而没有发难,转而攻打其他州县,虽然如此,可朝廷派官员来征收赋税。无疑催租逼债更如火燎油煎,这种行为和造反者又有什么区别呢?现在那横征暴敛的官吏,催赋逼税恰如火燎油煎。谁忍心断绝人民的生路,换取时世所称赞的忠贤?我想辞去官职丢弃符节,拿起竹篙自己动手撑船。带领全家回到鱼米之乡,告老归隐住在那江湖边。
诗 评
若纯作刺时语,亦伤厚道。看首尾词意和平,可知古人用笔之妙。
——清·张谦宜《茧斋诗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