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塔势如涌出 ,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 dènɡ 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 zhēnɡ rónɡ 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 ,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 ,宫观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 ,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 ,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 ,觉道资无穷

说 明

天宝十一载(752)秋,作者同高适、薛据、杜甫、储光羲五人结伴同行,各有诗作,唯有薛据的诗今不存。五篇作品中若论气势,当以杜诗最佳,然而若论对塔之巍峨高拔的形容,对登塔后所见平阔景观的描述,当以此诗胜出。

注 释

高适 :唐朝边塞诗人,景县(今河北景县)人。 薛据 :荆南人,《唐诗纪事》作河东宝鼎人。开元进士,任水部郎中,晚年终老终南山下别业。 浮图 :原是梵文“佛陀”的音译,这里指佛塔。

:今西安市的大雁塔。 涌出 :形容拔地而起。

天宫 :天空。

世界 :尘世之间。典出《金刚经》:“三千大千世界。”与现在通称的世界不同。

蹬道 :有踏级的道路。

突兀 :高耸貌。

峥嵘 :高耸的样子。 鬼工 :鬼斧神工,非人力所能。

四角 :大雁塔为方形,四周皆有曲檐,称为四阿。 :阻挡。

七层 :慈恩寺塔本为六层,后渐毁损。武则天长安元年(701)重建,增高为七层。 摩苍穹 :与青天相摩擦。

驰道 :皇帝车马所行的专道。

宫观 :宫阙。

五陵 :本指汉代五个帝王的陵墓,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皆在长安城北。此处指长安附近的地带。

净理 :佛家的清净之理。

胜因 :佛教因果报应中的极好的善因。 夙所宗 :早就信仰。

挂冠 :辞官而去。

觉道 :佛教的达到消除一切欲念和物我相忘的大觉之道。

诗 解

自下而上仰望,只见巍然高耸的宝塔拔地而起,仿佛从地下涌出,傲然耸立,直达天宫。到了塔身,拾级而上,如同走进广阔无垠的宇宙,蜿蜒的石阶盘旋而上,直达天穹。此时再看宝塔,突兀耸立,如神工鬼斧,简直不敢相信是人力所及。塔之高峻突兀可见一斑,摩天蔽日,与天齐眉,低头下望,鸟在眼下,风在脚下。东面山景,连绵起伏,如滚滚巨浪;南面宫苑,青槐葱翠,宫室密布,金碧交辉;西面秋色,金风习习,满目萧然,透着肃杀之气;北边陵园,渭水北岸,座立着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它们是前汉高帝、惠帝、文帝、景帝、武帝五位君王的陵墓。当年,他们创基立业,轰轰烈烈,如今却默然地安息在青松之下。佛家清净之理能使人彻悟,殊妙的善因又是自己向来的信奉,因此想学逢萌,及早挂冠而去,去追求无穷无尽的大觉之道。

诗 评

雄浑悲壮,凌跨百代,而“秋色”四句,写尽空远之景,尤令人神往不已。

——清·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 QkyOPC2ZOWj/KFPEdT63tWSJEYu1NCLPIdySyy5joYy4fwEub0FhsrIFqAVUngQ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