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寻西山隐者不遇

绝顶一茅 ,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 ,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 ,应是钓秋水

池不相见 黾勉空 mǐn miǎn kōnɡ 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 ,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 ,何必待之子

说 明

本诗之所以广为流传,在于它写隐逸之情时另辟蹊径,道出了另一番味道。

注 释

茅茨 :茅屋。

扣关 :敲门。 僮仆 :指书童。

巾柴车 :盖上了帷幔、构造简陋的车子,即隐士用的车子。此处指乘小车出游。

钓秋水 :到秋水潭垂钓。

差池 :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黾勉 :勉力,尽力。 仰止 :仰望,仰慕。

:惬意、融洽之意。

荡心耳 :山中美景涤荡心胸和耳目。

兴尽 :典出《世说新语》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

之子 :此人,这里指隐者。

诗 解

高高的山顶上有一座茅草屋,从山下走上去足有三十里的距离。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却连个仆人也没有遇到,窥看室内只有桌案和茶几。主人不是驾着巾柴车外出,就是到秋水碧潭去钓鱼了。错过了与隐者相遇的机会,就只能失落地在心里默默地对他表示无尽的景仰了。新雨中草色多么青翠葱绿,晚风将松涛声送进窗户里。在这优雅的居所里,身心也如被清水荡涤了一般变得澄澈清明。虽然没有宾主相见的兴奋,但也深深地体悟到了清净无为的禅理。目的达到,便可欣然下山,又何必等着与他相见呢? qgI5Aj12mNojet4lVjZ1t43j0CEFHZAHqCZUdJ2WOPqCdSnFXEHbMG9Hncvmcix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