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左传

《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不过近代学者普遍认为《左传》其实是一部独立的史书,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入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年(鲁哀公二十七年)。

郑伯克段于鄢

隐公元年

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 ,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 、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 ,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 ,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 :“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 ,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颍考叔劝孝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 我独无 !”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 ,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 泄⑯。”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 :“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 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 ,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

注释

《左传》: 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太史左丘明所作,后来又经过许多人的增益。② 寤生: 逆生、难产。寤,通“牾”,倒着,这里指出生时脚先出来,属于难产。③ 雉: 量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④ 参: 同“三”。⑤ 厌: 满足。⑥ 鄙: 偏远的城镇。⑦ 事: 侍候、侍奉。⑧ 无庸: 意思是说不用除掉太叔。⑨ 完: 修筑城池。 聚: 积聚、粮草。⑩ 书: 指《春秋》上的记载。⑪ 弟: 通“悌”,孝敬兄长。⑫ 颍考叔: 郑国大夫。 颍谷: 郑国邑名,在今河南登封西南。 封人: 管理边界的官。⑬ 舍肉: 把肉放在旁边不吃。⑭ 繄: 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⑮ :同“掘”,挖。⑯ 泄泄: 快乐舒畅的样子。⑰ 君子: 品德高尚的人。《左传》作者常用这种方式发表评论。⑱ 施: 延及,扩展。⑲ 匮: 穷尽。⑳ 锡: 同“赐”,给予。

译文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回妻子,名叫武姜。生下庄公和共叔段两个儿子。庄公出生时是难产,惊吓了姜氏,所以取名叫“寤生”,因此姜氏就厌恶他。姜氏偏爱共叔段,想立他做太子。多次向郑武公请求,武公不答应。等到庄公做了郑国国君,姜氏又替共叔段请求把制地封给他。庄公说:“制,是一个险要的地方,东虢国的国君虢叔就死在那里。其他地方我都随便您挑选。”姜氏又替他请求京邑做封地,庄公答应了,就让共叔段住在那里,人们称他为“京城太叔”。

郑国的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超过了三百方丈,便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是:大城邑不得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邑不超过五分之一;小城邑不超过九分之一。今天京城的城墙不合法度,不是先王的制度,您将会无法控制的。”庄公说:“姜氏想这样,我又怎么能逃避这个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里有满足的时候?不如早点做安排,不要让他的势力滋长蔓延。蔓延开来,就难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够除尽,何况是您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不义的事情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你姑且等着瞧吧!”不久,太叔命令原属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从属于庄公,又从属于自己。公子吕说:“我们的国家受不了这种从属两个主人的情况,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如果把郑国交给太叔,就请您允许我侍奉他;如果不给太叔,就请您除掉他,不要让郑国的老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将会惹来祸端,自作自受的。”

太叔又把原来两属的边邑收归自己所有,而且扩展到了廪延。子封说:“可以行动了!如果他的地域扩大了,将会得到更多人的归附。”庄公说:“他既对国君不义,又对兄长不亲,地方占得再大也必然灭亡。”

太叔积极地修筑城墙,集中民力、粮草,修理并制造盔甲、武器,编组步兵和战车,准备偷袭郑国。姜夫人也准备作为内应,替他打开城门。庄公获悉太叔偷袭郑国的日期,便说:“可以动手了!”命令子封率领两百辆战车去讨伐京城。京城的人反叛了太叔段。太叔逃到了鄢。庄公又追到鄢去讨伐他。五月二十三日那天,太叔便逃到共国去了。

《春秋》上记载说:“郑伯克段于鄢。”因为段的所作所为不像做弟弟的样子,所以不称“弟”,倒像是两国国君,所以说是“克”;直呼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没尽到兄长的教育责任,姑息他弟弟的恶行;《春秋》说这是庄公本来就有杀弟弟的意图。不说“出奔”,是责难郑庄公的意思。

于是,郑庄公把姜氏安置在城颍,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见面。”可是,不久他又后悔了。颍考叔是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听到了这件事,便去给庄公进献礼品。庄公赐给他饭食,他吃饭时故意把肉留下。庄公问他缘故,他回答说:“我家中有母亲,小人孝敬的食物她都吃过了,就是没尝过君王赐给的美味,请您允许我把肉带回去孝敬母亲。”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孝敬食物,我却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庄公向他说明了缘故,并且告诉他自己很后悔。颍考叔回答说:“您又何必为这事而烦恼呢?如果挖地见到了泉水,再打一条隧道在里面与您母亲相见。又有谁能说这样做不对呢?”庄公照他的话做了。庄公走进地道时赋诗说:“隧道里面,母子相见,是多么快乐啊!”姜氏走出地道时赋诗说:“隧道外面,母子相见,是多么舒畅啊!”于是母子关系又像以前一样融洽了。

君子说:“颍考叔,是真正的孝子。爱自己的母亲,还影响到庄公。《诗经》上说:‘孝子的孝道没有穷尽,永久地把它赐给你同类的人。’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人吧。”

周郑交质

隐公三年

原文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王贰于虢 ,郑伯怨王。王曰:“无之 。”故周、郑交质 ,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 ,周人将畀虢公政 。四月,郑 zhài 足帅师取温之麦 。秋,又取成周之禾 。周、郑交恶

注释

平王: 周平王。② 王贰于虢: 周平王将权力分给西虢公,以此来制衡郑庄公的权力。虢,西虢公。③ 无之: 没有此事,无中生有。④ 故: 因此。 质: 人质。王子狐和公子忽分别是周平王和郑庄公的儿子。⑤ 崩: 逝世,此处指周平王离世。⑥ 畀: 授予。⑦ 祭足: 郑大夫,字仲,又称祭仲。 温: 周王室所属地,位于现在河南温县。 取: 割取。⑧ 成周: 地名。⑨ 交: 此处指两国关系。

译文

郑武公、郑庄公父子先后担任周平王的执政大臣,平王又任用了虢公兼管朝政。庄公埋怨平王,平王说:“此事是无中生有。”于是,周王朝与郑国进行人质交换:周平王之子王子狐以人质身份去郑国,郑庄公之子公子忽以人质身份去周国。平王逝世后,周王朝想将国事交予虢公。四月,郑国的祭足带领军队将周国所属的温地的麦子割掉;秋天,又将成周的谷子割掉。周王朝和郑国关系开始恶化。

原文

君子曰:“信不由中 ,质无益也。明恕而行 yāo 之以礼 ,虽无有质,谁能间之 ?苟有明信 ,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 、釜之器 ,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苇》《 jiǒnɡ 酌》 ,昭忠信也 。”

●蘩

注释

中: 通“衷”,心里。② 恕: 宽恕,儒家精神之一。③ 以: 根据。④ 间: 间离、挑拨。⑤ 苟: 假如。⑥ 筐: 竹编的方形容器。 :竹编圆形容器。 :有足炊具。 釜: 无足炊具。⑦ 荐、羞: 敬上、献予。⑧ 《风》: 《诗经·国风》。 《采蘩》《采蘋》 :均出自《诗经·召南》,描述的是妇女采摘祭祀用的野菜的场景。 《雅》: 《诗经·大雅》。 《行苇》《 酌》: 均出自《诗经·生民之什》,前者是祝酒词,歌颂尊老和睦;后者提倡对人友好真诚。⑨ 昭: 显示、证明。

译文

君子说:“信任不是出自心中,就算交换了人质也没用。双方怀着严明宽恕的态度行事,再以礼仪进行约束,就算没有人质,又有谁能挑拨彼此的关系呢?要是相互信任,彼此谅解,那山沟水塘的植物,四叶菜、白蒿、水草等藻类植物,方筐、圆筐、有足和无足的炊具,甚至地面上的积水,都能用来祭拜鬼神、贡奉王公;再说君子建立两国之间的信任,遵照礼仪做事,哪里又用得上人质呢?《诗经·国风》中有《采蘩》《采蘋》两篇文章,《诗经·大雅》中有《行苇》《泂酌》两篇文章,这些文章都是来讲述忠诚与信任的。”

臧僖伯谏观鱼

隐公五年

原文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

臧僖伯谏曰 :“凡物不足以讲大事 ,其材不足以备器用 ,则君不举焉 。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 ,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 sōu 、夏苗、秋 xiǎn 、冬狩 ,皆于农隙以讲事也 。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 ,归而饮至,以数军实 ,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 ,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 ,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 ,古之制也 。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 ,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将略地焉 。”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

书曰:“公矢鱼于棠 。”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注释

谏: 劝说。② 大事: 军事、祭祀等。③ 备: 制作。④ 举: 行动。⑤ 度: 衡量,权衡。⑥ :春天找寻猎取没有怀孕的野兽。 夏苗: 夏天猎杀破坏庄稼的野兽。 :秋天猎杀野兽。狝,猎杀。 冬狩: 冬天猎杀野兽。这四个词都是代表打猎。⑦ 皆: 都、全。⑧ 振旅: 规整队伍。⑨ 数: 计算。⑩ 顺少长: 按照长幼年龄排序。⑪ 射: 捕捉、射杀。⑫ 制: 制度、规定、习俗。⑬ 皂隶: 本指奴隶,这里指做各种杂务的仆役。⑭ 略地: 到外地巡视。⑮ 矢: 通“施”,实施,陈设。

译文

鲁隐公五年时的春天,他计划去棠地观看捕鱼。

臧僖伯劝告说:“所有事物,不与讲习祭祀、战争有关,它的材质不能制造兵器礼器,君王就不为所动。君王是令臣子走向正轨和实用的人。根据讲习、军事与祭祀对器具进行衡量,与法度相合的叫作正轨;选择材料来制造器具用以表示等级文采叫作实用。不合正轨,不关实用的行动称为乱政。多次乱政,国家就会衰败。因此春夏秋冬进行狩猎都是选择农闲时刻进行军事演习。每隔三年进行一次出城大型演练,一进城就整顿军队。之后君王在宗庙宴请随从人员,计算打猎的收获。文采鲜明,贵贱有别,等级不乱,少长有序,这是讲习威仪。鸟兽的肉不放入祭祀器具,皮革、牙齿、象牙、骨头、牛角、牛尾、羽毛等不能用来制作武器,君主就不会猎杀,这是古代制度。对于树林、湖泊里的产物,普通器皿的材质,这些工作属于下级人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不是君主所该管的。”

隐公说道:“我要去查看边防。”于是隐公前往边地,还让渔人张网捕鱼供他观看。僖伯说自己身体不舒服没有同去。

《春秋》中说:“公矢鱼于棠。”认为这是与礼法相悖的,而且指出他远离了都城。

郑庄公戒饬守臣

隐公十一年

原文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 。庚辰 ,傅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 máo 弧以先登 ,子都自下射之 ,颠。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 :“君登矣!”郑师毕登 。壬午,遂入许。许庄公奔卫。齐侯以许让公,公曰:“君谓许不共,故从君讨之 。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 。”乃与郑人

注释

公: 鲁隐公。 会: 相会、集合。 齐侯: 齐僖公。 郑伯: 郑庄公。 许: 国名。② 庚辰: 甲子记日,这里指的是七月初一,后文的“壬午”是七月初三。③ 蝥弧: 旗名。④ 子都: 郑大夫公孙阏,在出师之前和颍考叔因为争夺同一辆车而结仇。⑤ 周麾: 向四周舞动旗帜。麾,同“挥”,挥动,舞动。⑥ 毕: 皆、全部。⑦ 讨: 进攻、讨伐。⑧ 闻: 听从、听取。⑨ 与: 给予,送予。

译文

秋天的七月,隐公和齐僖公、郑庄公一起向许国发起进攻。初一,军队逼近许城。颍考叔手拿郑庄公的“蝥弧”旗子率先登上城楼,子都在下面朝他射箭,颍考叔摔下。瑕叔盈又拿此旗登上城楼。他一边不断向四面挥动旗帜,一边喊道:“君主登城啦!”郑国的全部军队都登上了城。初三,郑庄公到达许城。许庄公逃到卫国。齐僖公将许国让与鲁隐公。鲁隐公说道:“君侯称许国没有尽责,因此我和君侯对其发起进攻。现在许国已经认罪,即便君侯如此指示,我也没有胆量接受。”于是便将许国送予了郑庄公。

原文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 ,曰:“天祸许国 ,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 ,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 ,其敢以许自为功乎 ?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若寡人得没于地 ,天其以礼悔祸于许 ,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 ɡòu ,其能降以相从也 。无滋他族实逼处此 ,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 yīn 祀许乎 ?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惟许国之为 ,亦聊以固吾 也。”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 ,曰:“凡而器用财贿 ,无置于许,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⑭。夫许,大岳之 yìn 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戒饬守臣

注释

使: 派遣、命令。② 祸: 此处名词做动词使用,降临祸端、降临灾祸。③ 假: 借助。④ 共亿: 平安相处、和平对待。⑤ 以: 将……作为;将……视为。⑥ 若: 如果,假如。⑦ 悔: 撤销,收回。⑧ 降: 臣服、服从。⑨ 滋: 让,允许。⑩ 祀: 仪式名称,用于供奉天神。⑪ 惟: 只,仅仅。⑫ 乃: 便,于是就。⑬ 凡: 只要,但凡。⑭ 周之子孙日失其序: 指周王朝已不再辉煌,其后代已逐渐走向灭亡。

译文

郑庄公派许国大夫百里照顾许庄公弟弟许叔,并让他住在许城东,说道:“上天给许国降了灾祸,鬼神对许君确实有一些不满意,借寡人的手对其进行惩罚,可是寡人连一两位父老兄弟也不能使其安定,岂敢将进攻许国当作是自己的功劳呢?寡人有个弟弟,同样不能和睦相处,使他四处求食,难道还会将许国长久占为己有吗?您侍奉许叔,对百姓进行安抚,我想让公孙获辅助您,要是我能够善终,上天或许会按照礼数收回对许国施加的灾害,宁愿再让许庄公回来治理国家。到那时,假如我郑国有所请求,就像亲戚那样,许国或许也会屈尊允许吧。阻止他国在这里逼迫我们,和我郑国一起争夺这块土地。我的子孙后代们拯救危亡都来不及,更何况要祭拜许国的先人呢?寡人让您待在这里,不仅仅是为许国,也是令我国的边疆得以巩固。”于是便让公孙获在许城西边住下,说:“只要是你的器用财物,都不能放入许城。我死之后,你就快点离开这个地方。我先父将城邑兴建在此,既然周王朝已经衰亡,我们这些周朝后代逐渐失去自己的权势。许国是大岳之后,既然上天对周朝已经心生厌倦,我又怎么会和许国相争呢?”

原文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 ,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注释

度: 考虑。

译文

君子评价郑庄公:“在此事上有礼数。礼能够治理国家,安定社稷,让百姓有序可依,让后代获得利益。许国违反了法治,就对它进行攻击;许国服从罪责后,便对它宽恕。对自己德行充分考虑后进行处置,掂量自己的力量对它进行处置,找准时机开展行动,不累及后代,这就能说是懂礼了。”

曹刿论战

庄公十年

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追击敌兵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 zhé ,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 ,故逐之。”

注释

肉食者: 指居高位、享厚禄的大官。② 所安: 养生之物。③ 专: 独享。④ 牺牲: 祭祀用的牛、羊、猪。⑤ 加: 虚夸。⑥ 孚: 信用,指被信任。⑦ 忠之属: 尽心办事的表现。⑧ 长勺: 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市北。⑨ 鼓: 作动词,击鼓进军。⑩ 辙: 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⑪ 轼: 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手扶用。⑫ 靡: 倒下。

译文

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请求觐见庄公。他的同乡人说:“大官们自有办法,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大都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觐见庄公。

他问庄公:“您凭什么条件应战?”庄公说:“衣食之类的养生物品,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并没有遍及全国,老百姓是不会跟您去打仗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猪和宝玉、丝绸,不敢虚报,一定以诚心去祭神。”曹刿说:“小小的诚心还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逐一彻底查清,但一定要按实情处理。”曹刿答道:“这是为老百姓尽心办事的表现,可以凭这些去应战。作战时请让我跟您前去。”

庄公和他同坐一辆战车,两军在长勺交战。刚开战,庄公就要下命令击鼓进兵。曹刿说:“不行。”齐军擂过第三次鼓后,曹刿说:“可以了。”齐军大败而逃,庄公正要命令军队乘胜追击,曹刿说:“不行。”他跳下车察看齐军的车轮痕迹,又登上车前横木去观望齐军败退的情况,才说:“可以了。”庄公就下令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庄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指挥。曹刿回答道:“打仗全靠战士们的勇气。第一次擂鼓,战士勇气大振;第二次擂鼓,勇气衰退;第三次擂鼓,勇气就彻底没了。正当敌军勇气用完时,我军勇气正盛,因此打败了齐军。然而强国的实力难以估计,我怕前面有伏兵。经过观察,我看到他们的车辙混乱,旗帜已倒下,知道他们真是大败,因此才追击他们。”

宫之奇谏假道

僖公五年

原文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 ,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 ɡuó 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 ,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 ,曰:“虞不腊矣 。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 ,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泰伯

注释

晋侯: 晋献公。 复: 又。 假: 借。鲁僖公二年,晋国曾向虞国借道伐虢,灭下阳。② 辅: 通“酺”,面颊。 车: 牙床骨。③ 据: 依据,依附。既依附,则必保佑。④ 冯: 同“凭”。⑤ 行: 去,离开虞国。⑥ 腊: 年终的大祭,这时放纵官民饮酒作乐。⑦ 更: 再。 举: 起兵。晋将用灭虢的军队来灭虞,不需再起兵了。⑧ 馆: 驻扎,住。⑨ 执: 很轻易地捉住。

译文

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道去讨伐虢国。宫之奇向虞公劝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如果虢国灭亡了,那么我们虞国也就会跟着灭亡。不能够打开关门让晋国的军队进入国境,不可以忽视外部的敌人。借道一次给它就已经太过分了,难道还可以借第二次吗?俗话说:面颊和牙床互相依托,没了嘴唇,牙齿就会挨冻。这说的正是我国和虢国之间的关系啊。”

虞公说:“晋君和我是同一个祖宗的后代,他怎么会害我呢?”宫之奇回答说:“太伯和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太伯由于不服从父命出走,所以没有继承王位。虢仲和虢叔是王季的儿子,他们做文王的辅政大臣,对周王室立有功勋。记载他们功劳的典册还保存在官府里。如今晋国连虢国都要消灭掉,又怎么会顾惜虞国呢?再说虞国能比晋侯的从祖兄弟更亲吗?晋侯对他们应该是关怀爱护的。桓、庄两族有什么罪过呢?竟惨遭杀戮。晋侯难道不是欺人太甚了吗?亲戚因为恩宠而威胁到了晋侯的地位,尚且要杀害他们,何况我们国家之间呢?”

虞公说:“我祭祀鬼神的物品丰盛而且干净,神灵一定会保佑我的。”宫之奇回答说:“我听说鬼神并不亲近所有的人,而只保佑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上说:‘上天没有偏爱,只帮助有德之人。’又说:‘黍稷这类祭品并不能扩散很远的香气,只有明显的美德才能香飘万里,为鬼神所享受。’又说:‘人民的祭品虽然相同,但只有那些有德之人献上的祭品,鬼神才会享受。’这样看来,如果没有美德,人民不能安居乐业,那么祭品再丰盛、再干净,鬼神也不会享用。神灵所依凭的,就在于德行。如果晋攻占了虞国,修明德行,再把丰盛干净的祭品献给鬼神,那么鬼神还会吐出来吗?”

虞公不听宫之奇的规劝,答应了晋国使者借道的要求。宫之奇便带领他的族人离开虞国。他说:“等不到腊祭那一天,虞国就已灭亡了。晋国灭虞就在这次军事行动中,用不着再举兵了。”

这年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晋国回师时,驻留在虞国。于是乘机袭击虞国并一举消灭了它,而且很轻松地就捉住了虞公。

zuò

僖公九年

原文

会于葵丘,寻盟 ,且修好,礼也 。王使宰孔赐齐侯胙 ,曰:“天子有事于文、武 ,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孔曰:“且有后命 。天子使孔曰:‘以伯舅 dié ,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 ,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 ?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 。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注释

寻: 重温。② 礼: 合乎礼节。③ 使: 派遣,让。④ 有事于文、武: 对文王、武王祭拜。⑤ 且: 还有,仍。⑥ 以: 因为。⑦ 咫尺: 距离很短。⑧ 无: 不。⑨ 以: 给。⑩ 下,拜;登, 受: 指接受天子奖赏时的一系列步骤:下阶、拜谢、登堂、受赐。

译文

齐侯、鲁僖公、宰孔、宋子等诸侯在葵丘见面,将之前的盟约再次申明,并调整彼此关系,向友好发展,这是与礼数相符的。周天子让宰孔将祭祀的肉品给齐桓公,说:“天子对文王、武王进行祭拜,让宰孔把肉品给予伯舅。”齐桓公刚要走下阶跪谢。宰孔继续说道:“之后还有指令。天子吩咐我这样说:‘伯舅年龄大了,加上有功绩,给予一等赏赐,不用行跪拜礼。’”齐桓公回答:“我与天子的威严不到咫尺的距离,小白怎敢贪恋天子的宠爱,不下阶跪拜呢?恐怕在下面跌倒,给天子蒙羞,我怎敢不下阶跪拜?”于是齐桓公下阶跪谢,登上台阶,将肉品接过。

子鱼论战

僖公二十二年

原文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 。大司马固谏曰 :“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

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 ,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 qínɡ 敌之人 ,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 gǒu ,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 chān 可也⑨。”

注释

宋公: 宋襄公,名兹父。② 大司马固: 指子鱼,即宋庄公之孙公孙固。司马是统率军队的高级长官。③ 泓: 宋国水名。④ 既: 已经。 济: 渡河。⑤ 亡国之余: 宋是商朝君主的后裔,所以宋襄公这么说。⑥ :同“劲”,勍敌即“劲敌”。⑦ 虽: 即使。 及: 到达。 胡: 大,指年纪大。 :寿。⑧ 则如: 何如。 服: 屈服,投降。⑨ :不整齐。这里指没有摆成阵势的意思。

译文

楚国的军队攻打宋国来解救郑国。宋襄公准备和楚国交战。大司马公孙固规劝说:“上天抛弃我们商朝已经很久了,您想复兴它,上天是不会赦免您的。”宋襄公不听他的劝告。

宋襄公和楚军在泓水展开战斗。宋军已经摆好了阵势,而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司马说:“他们的兵多,我们的兵少,趁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向他们进攻。”宋襄公说:“不行。”楚军渡过泓水之后尚未摆好阵势,司马又请求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摆好阵势后向宋军发动进攻,宋军被打得一败涂地,宋襄公的大腿受了伤,左右亲军也被全部消灭。

宋国人都怪罪宋襄公。襄公辩解说:“君子不杀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年老的人。古代行军作战,不在险隘处阻击敌人。我虽然是已灭亡了的殷商后代,但也能够做到不向没有摆好阵势的敌军发动进攻。”子鱼说:“您不懂什么是战争。强大的敌人,暂时因为陷在险隘的地方而没能摆好阵势,这是上天帮助我啊。趁着他们处于险阻而向他们发动进攻,难道不可以吗?就这样还担心不能获胜呢。何况如今那些强大的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老人,捉住了也要取他们的性命,何况是那些头发斑白的人呢?让人民明白耻辱,教导他们要勇敢作战,这是为了杀伤敌人。敌人受伤还没有死,怎么能不再次击杀他们呢?如果不想再次击杀那些受伤的敌人,就不如一开始就不杀伤他们;如果怜惜那些头发斑白的敌人,那就不如向他们投降。军队应该凭借一切有利的时机作战,鸣锣击鼓是用来鼓舞士气的。既然军队要凭借有利的时机行动,那么趁敌人遇到险阻时进攻是可以的。金鼓洪亮的声音可以鼓舞士兵的斗志,那么击鼓进攻那些还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也是可以的。”

寺人披见文公

僖公二十四年

原文

吕、 畏逼 ,将焚公宫而弑晋侯 。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 。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 ,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 。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 犹在 ,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注释

吕、 :吕即阴饴甥,他的采邑除阴外还有吕(今山西霍县西)、瑕(今山西临猗附近),故又称吕甥、瑕甥。郤即郤芮。二人都是晋惠公、晋怀公的旧臣。 畏逼: 害怕遭受迫害。② 弑: 古时子杀父,臣杀君为弑。③ 女: 同“汝”,你。④ 田: 打猎。⑤ 中宿: 隔两夜。⑥ 袪: 衣袖。

●晋文公守信

译文

吕甥、郤芮害怕受到威逼,要焚烧晋文公的宫室而杀死文公。寺人披请求进见,文公令人训斥他,并且拒绝接见,说:“蒲城的战役,君王命你第二天赶到,你马上就来了。后来我逃到狄国同狄国国君到渭河边打猎,你替惠公前来谋杀我,惠公命你三天后赶到,你过了第二天就到了。虽然有君王的命令,怎么那样快呢?在蒲城被你斩断的那只袖口还在。你就走吧!”披回答说:“小臣以为君王这次返国,大概已懂得了为君之道。如果还没有懂,恐怕您又要遇到灾难。对国君的命令没有二心,这是古代的制度。除掉国君所憎恶的人,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力量,尽多大的力量。您当时是蒲人或狄人,对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现在您即位为君,难道就不会再发生蒲、狄那样的事件吗?从前齐桓公抛弃射钩之仇,而让管仲辅佐自己,您如果改变桓公的做法,哪里能烦劳您下命令呢?这样,要逃走的人就会很多了,岂止受刑的小臣我一人?”于是文公接见了披,他把即将发生的叛乱报告给了文公。晋文公暗地里和秦穆公在秦国的王城会晤商量应付的办法。三月的最后一天,晋文公的宫室果然被烧。瑕甥、郤芮没有捉到文公,于是逃跑到黄河边上,秦穆公诱骗他们过河,把他们杀了。

介之推不言禄

僖公二十四年

原文

晋侯赏从亡者 ,介之推不言禄 ;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 ,唯君在矣。惠、怀无亲 ,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 ,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 ?以死谁 duì ?”对曰:“尤而效之 ,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 ;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 。”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 ,且旌善人 。”

注释

晋侯: 晋文公重耳。 从亡者: 跟随文公一起流亡的人,如狐偃、赵衰等人。② 之推: 晋国贵族,曾随重耳流亡国外。③ 禄: 薪水。④ 献公: 晋文公的父亲。⑤ 惠: 晋惠公。 怀: 晋怀公。惠公是文公的弟弟,怀公是惠公的儿子。⑥ 二三子: 相当于现在讲的“那几位”,指跟随文公逃亡的人。⑦ 盍: 何不。⑧ 怼: 怨恨。⑨ 尤: 过失。⑩ 文: 修饰,此处有“表白”之意。⑪ 显: 显达。⑫ 偕: 俱。⑬ 遂隐而死: 指晋文公因寻找不到隐居在山里的介之推,就放火焚山,想借此让介之推出来,谁知介之推宁死也不出山,焚身于火海之中。⑭ 志: 记。⑮ 旌: 表扬。

译文

晋文公赏赐跟他一起流亡的人。介之推没有说自己有功劳应该享受俸禄,因此高官厚禄也没有他的份儿。

介之推说:“献公有九个儿子,现在只有君侯(指晋文公重耳)还活着。惠公、怀公不亲爱臣民,因此国外的诸侯、国内的人民都抛弃了他们。上天并没有灭绝晋国的意图,因此晋国必定会有新一代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君侯又是谁呢?这实在是上天的安排,但那些人却认为这是他们的功劳,这难道不是太荒唐了吗?偷别人的钱财,尚且称为盗贼;何况是把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臣下把他们这种勾当看作是正当的,君上对他们的这种奸恶行径加以赏赐,上下互相欺骗,我实在难以和他们相处共事啊!”他母亲说:“你为什么不也去要求赏赐呢,要不死了又怨谁呢?”介之推回答说:“我把他们这种行为当作罪过,现在却让我去效仿他们,那罪过就更加严重了!况且说了怨恨的话,就不会再吃他赏赐的俸禄了。”他母亲说:“那么也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言语,是自身思想的表白,我要隐居了,还用得着表白吗?这是想求得显达啊。”他母亲说:“能够这样吗?如果可以的话,我和你一起隐居。”于是隐居而死。

晋文公派人找介之推没找到,就把绵上之田作为介之推的封地,说:“用这种做法来记下我的过错,并且用来表彰他这个善良的人。”

烛之武退秦师

僖公三十年

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 fán 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zhuì 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jué 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

秦伯 yuè ,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

晋侯: 晋文公。 秦伯: 秦穆公。② 贰: 有二心,这里是依附的意思。③ 佚之狐: 郑大夫。④ 鄙: 边疆,这里作动词用。 远: 偏远的地方(指郑国)。⑤ 陪: 增厚,增强。 邻: 指晋国。⑥ 东道主: 东方道路上招待食宿的主人。因为郑在秦东,所以这么说。⑦ 阙: 侵害,削减。⑧ 敝: 败坏、损害。⑨ 所与: 同盟者,指秦国。⑩ 知: 同“智”。

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率军围攻郑国,因为郑文公曾经对晋文公无礼,而且怀有二心,背晋助楚。晋军进驻函陵,秦军进驻氾南。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很危险了,如果让烛之武去拜见秦穆公,那么敌人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便听从了他的建议。烛之武却推辞说:“我年轻力强的时候,尚且比不上别人;如今老朽了,更加办不了事了。”郑文公说:“我不能及早重用您,到了危急的关头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但如果郑国灭亡了,对您也没好处!”于是,烛之武便答应了他。

深夜,烛之武用绳子缚住自己,从城上吊了下来,觐见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人知道自己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的灭亡对您有好处,哪敢来麻烦您?可是越过他国把遥远的地方作为自己的边境,您一定知道其中的困难。怎能用灭亡郑国来增强邻国的实力呢?邻国实力的增强,就是秦国实力的削弱啊。如果您放弃攻打郑国,并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为秦国准备食宿的主人,贵国的使者来往经过这里,也能供应他们缺乏的东西,这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再说您曾经帮助过晋惠公回国即位,他答应把焦、瑕两地送给您作为酬谢,可是他早晨刚渡过黄河,傍晚就修筑工事来防备您,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等到晋国东面的疆土扩展到郑国,那么必定会扩张他们西部的边疆。如果不损害秦国,那他又从哪里获得土地呢?损害秦国来使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一下。”

秦穆公非常高兴,于是和郑人结成联盟。让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自己率军回国去了。子犯请求出兵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果没有秦国国君的帮助,我也不会有今天。得过人家的帮助却要损害人家,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冲突来代替联盟,这是不威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ekuMIxyQDdSCUldqO8vNxvZ9qFzvXwn6BsuxTQ7uxa40bPoTAGKL8XAPkejg+CX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