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一
CHAPTER 1

故事一

原文

上亲郊庙 ,册文皆曰“恭荐岁事” 。先景灵宫,谓之“朝献”;次太庙,谓之“朝 xiǎnɡ ”;末乃有事于南郊。予集《郊式》时,曾预讨论,常疑其次序,若先为尊,则郊不应在庙后;若后为尊,则景灵宫不应在太庙之先。求其所从来,盖有所因。按唐故事 ,凡有事于上帝 ,则百神皆预,遣使祭告,唯太清宫、太庙则皇帝亲行。其册、祝皆曰:“取某月某日,有事于某所,不敢不告”。宫、庙谓之“奏告”,余皆谓之“祭告”。唯有事于南郊,方为“正祠”。至天宝九载,乃下诏曰:“‘告’者,上告下之词。今后太清宫宜称‘朝献’,太庙称‘朝飨’。”自此遂失“奏告”之名,册文皆谓“正祠”。

太庙,古代天子祭祀祖先之地,后来但凡有非常重大的祭祀仪式,大都在这里举行。据《论语·八佾篇第三》所记,孔子曾入鲁国太庙,凡事都要问一下,有人觉得他这是不懂礼节,然而孔子却认为这就是礼节!认真学习,多方向人请教,即所谓的“学而知礼”。

注释

郊庙: 古时祭祀,在南郊祭天、北郊祭地,在太庙祭祀祖先,合称郊庙。② 恭荐岁事: 恭敬地进行每年的祭祀。③ 故事: 旧的制度,先例。④ 有事: 指祭祀。

译文

圣上亲自进行祭祀,典册上均称“恭荐岁事”。先到景灵宫,称作“朝献”;其次到太庙,称作“朝飨”;最后才到南郊祭祀。我编纂《郊式》的时候,曾经参与讨论,时常对这个次序感到疑惑,如果以先为尊,那么不应先到太庙后到南郊;如果以后为尊,那么景灵宫又不应在太庙之前。探寻这个次序从何而来,是有其原因的。按照唐代的旧例,凡祭祀上天,各类神明都需先派遣使者相告,而只有太清宫、太庙是由皇帝亲自前往。这时的典册、祝词都称:“选取某月某日,在某处祭祀,不敢不告知。”在太清宫、太庙的称为“奏告”,其余的都称为“祭告”。唯独在南郊祭祀时,才称为“正祠”。到了天宝九年,才下诏说:“‘告’是上级告知下级时的用词。今后太清宫的祭祀应称为‘朝献’,太庙的祭祀应称为‘朝飨’。”从此以后才没有了“奏告”之说,典册上均称为“正祠”。

原文

正衙法座 ,香木为之,加金饰,四足,堕角 ,其前小偃,织藤冒之 。每车驾出幸,则使老内臣马上抱之 ,曰“驾头”。辇后曲盖谓之“ lánɡ ”。两扇夹心,通谓之“扇筤”。皆绣,亦有销金者,即古之华盖也。

注释

正衙: 指皇帝朝会听政的地方。 法座: 指皇帝所坐的座椅。② 堕角: 即圆角。③ 冒: 覆盖。④ 内臣: 指太监,宦官。

译文

皇帝在朝会听政时坐的座椅,是用香木制作的,加上黄金做的装饰,四脚,圆角,前面稍微低陷,用藤编织物覆盖。每次皇帝乘车驾出行的时候,就让年老的宦官骑在马上抱着它,称为“驾头”。皇帝车辇后面的弧形顶盖叫作“筤”。两柄扇子夹着它,通称为“扇筤”。上面均有绣面,也有镶嵌金丝的,就是古时候说的“华盖”。

原文

唐翰林院在禁中,乃人主燕居之所 ,玉堂、承明、金銮殿皆在其间。应供奉之人,自学士已下,工伎群官司隶籍其间者 ,皆称翰林,如今之翰林医官、翰林待诏之类是也。唯翰林茶酒司止称“翰林司”,盖相承阙文 。唐制,自宰相而下,初命皆无宣召之礼,唯学士宣召。盖学士院在禁中,非内臣宣召,无因得入,故院门别设复门,亦以其通禁庭也。又学士院北扉者,为其在浴堂之南 ,便于应召。今学士初拜,自东华门入,至左承天门下马;待诏、院吏自左承天门双引至阁门 。此亦用唐故事也。唐宣召学士,自东门入者,彼时学士院在西掖,故自翰林院东门赴召,非若今之东华门也。至如挽铃故事,亦缘其在禁中,虽学士、院吏,亦止于玉堂门外,则其严密可知。如今学士院在外,与诸司无异,亦设铃索,悉皆文具故事而已。

注释

人主: 指君主,皇帝。 燕居: 闲居,退朝时的所在。② 籍: 登记在册。③ 阙: 同“缺”。④ 浴堂: 宫中的浴殿,唐代皇帝常在这里召见学士。⑤ 双引: 由二人引马。

译文

唐代的翰林院在禁宫之中,是皇帝闲居的地方,玉堂、承明、金銮殿都在这里。侍奉皇帝的人,从学士以下,工匠乐伎各类官员等,都称为翰林,就像今天所说的翰林医官、翰林待诏这类职务一样。只有翰林茶酒司只称作“翰林司”,是流传过程中缺漏字的缘故。唐代制度,从宰相以下,首次任命都没有宣召的礼制,只有学士会受到宣召。学士院在禁宫中,没有内臣宣召,就不能进入,所以学士院的门另设置一处旁门,也可以从这里通入皇宫禁苑。另外,学士院的门设在北面,是因为它在浴殿的南边,这样方便应召觐见。今天的学士首次拜官,从东华门入宫,到左承天门下马;由待诏、院吏二人引马从左承天门至宫殿的侧门,这也是沿用唐代的旧例。唐代学士受到宣召要从东门进入,是因为当时学士院在宫殿西侧,所以从翰林院东门前赴应召,不像今天从东华门进入。至于夜间入学士院有事要先拉铃的规定,也是因为它在禁宫之中,即便是学士、院吏也只能止步于玉堂门之外,可知它的严密程度。如今学士院在禁宫之外,和其他官署没有差别,仍设置绳索悬挂的铃铛,都是空留下了这个旧例罢了。

原文

学士院玉堂,太宗皇帝曾亲幸。至今唯学士上日许正坐,他日皆不敢独坐。故事,堂中设视草台 ,每草制,则具衣冠据台而坐。今不复如此,但存空台而已。玉堂东承旨阁子窗格上有火燃处。太宗尝夜幸玉堂,苏易简为学士,已寝,遽起 ,无烛具衣冠 ,宫嫔自窗格引烛入照之。至今不欲更易,以为玉堂一盛事。

注释

视草台: 起草诏书的地方。② 遽: 立即。③ 具: 准备。

译文

学士院的玉堂,宋太宗曾亲自到此。至今只有学士在上任日允许坐正座,其他日子都不敢独自就座在这里。旧的制度,玉堂里设有视草台,每当草拟制书的时候,学士就穿戴整齐地坐在这个台子上。今天已经不再有这样的制度,只留存下来了这个空着的台子。玉堂东侧承接圣旨的房间窗格上有被火燃烧过的地方。宋太宗曾在夜间驾临玉堂,当时苏易简是学士,已经就寝,立即起身,由于没有烛火能照他穿戴衣冠,宫女从窗格处递进烛火为他照明。至今不更换窗格,以此作为玉堂一件光荣的事。

原文

东、西头供奉官,本唐从官之名。自永徽以后,人主多居大明宫,别置从官,谓之“东头供奉官”。西内具员不废 ,则谓之“西头供奉官”。

注释

西内: 皇宫称大内,西内即皇宫的西边部分。

译文

东西头供奉官,原本是唐代从官的称呼。从永徽年之后,皇帝大多居住在大明宫,另外设置从官,称作“东头供奉官”。皇宫西边还保留着原有人员不废除,便称作“西头供奉官”。

原文

唐制,两省供奉官东西对立,谓之“蛾眉班 ”。国初,供奉班于百官前横列。王溥罢相为东宫,一品班在供奉班之后,遂令供奉班依旧分立。庆历中,贾安公为中丞,以东西班对拜为非礼,复令横行。至今初叙班分立;百官班定,乃转班横行;参罢,复分立;百官班退,乃出。参用旧制也。

注释

蛾眉班: 两省官员班列左右分立时,状似蛾眉,因而有这个称呼。

译文

唐代制度,中书省和门下省的供奉官分别在东边和西边相对而立,称为“蛾眉班”。本朝初年,供奉班在百官的前面横向站列。王溥罢相之后在东宫任职,他所在的一品班在供奉班的后面,于是下令供奉班仍分立两侧;庆历年间,贾昌朝(封安国公)任职中丞,认为东西两班相对而拜不合礼节,又下令他们恢复横列。今日的初叙班分立两列;百官的班列站定后,就变为横列;参奏结束后,恢复成分立两列;百官退出后,才退出。这是参考沿用了旧时制度。

原文

衣冠故事,多无著令 ,但相承为例。如学士舍人蹑履见丞相 ,往还用平状 ,扣阶乘马之类 ,皆用故事也。近岁多用靴简 。章子厚为学士日,因事论列,今则遂为著令矣。

注释

著令: 明文规定。② 蹑履: 穿鞋。一说整理鞋,如“瓜田蹑履”。③ 平状: 指双方身份平等时使用的礼节。④ 扣: 拴系车马。 乘马: 用马拉车。⑤ 靴简: 指朝靴与朝笏,官员上朝时的礼仪。

译文

关于穿戴的制度,大多没有明文规定,只沿袭以往的做法。比如学士、舍人见丞相时需穿鞋,交往时使用平等的礼节,可以乘坐马车至其阶下等,都是沿用旧制。近年常用的制度是穿靴持笏。章惇(字子厚)当学士的时候,讨论过这个制度,于是现今就以此作为明文规定了。

原文

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 yào 靴,有 dié xiè ,皆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 。胡人乐茂草,常寝处其间,予使北时皆见之,虽王庭亦在深荐中 。予至胡庭日,新雨过,涉草,衣袴皆濡,唯胡人都无所沾。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以佩带弓剑、 fēn shuì 、算囊 、刀砺之类。自后虽去蹀躞,而犹存其环,环所以衔蹀躞,如马之 qiū ,即今之带 kuǎ 也。天子必以十三环为节,唐武德、贞观时犹尔。开元之后,虽仍旧俗,而稍褒博矣 。然带钩尚穿带本为孔,本朝加顺折,茂人文也。

注释

蹀躞: 原形容小步走动、颤动,在服饰方面,用来表示垂挂的众多小物件。② 靿: 指靴袜的高筒。③ 荐: 草。④ 帉帨: 拭物用的小巾。⑤ 算囊: 即算袋,古时百官贮放笔砚等物的袋子,在这里描述胡人装束更可能是指放置杂物的袋子。⑥ 鞧根: 驾马车时,套在马匹身上的皮带。⑦ 褒博: 即“褒衣博带”,指宽衣大带。

译文

中原地区的衣帽穿戴,从北齐以来,就都使用胡服。窄袖、红绿色的短衣服、长靴,悬挂饰物用的腰带,都是胡服。狭窄的袖子利于骑马射箭,短衣、长靴都利于在草间行走。胡人喜爱茂盛的草原,经常在草原上居住。我出使北方时都见到过,即便是王宫也建在草原深处。我到胡人王宫的时候,刚下过新雨,在草间行走,衣裤全湿了,但胡人完全没被沾湿。衣服系带上垂挂的蹀躞,原本是用来佩带弓剑、手巾、口袋、刀具与磨刀石之类的。此后虽然去除了蹀躞,但还保留着挂环,环上挂蹀躞的方式就像套车时挂在马匹上的皮带,也就是如今皮带上的装饰扣板。皇帝必须佩以十三环带銙,唐代武德、贞观时期还是这样。开元之后,虽然仍旧遵循这个惯例,但服饰稍微宽松。只是带钩仍穿在带子本身的孔中,本朝又加上了顺折,以彰显人文。

原文

,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幞头顶,故亦谓之“折上巾”。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脚。晚唐方镇擅命 ,始僭用硬脚。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又庶人所戴头巾,唐人亦谓之“四脚”,盖两脚系脑后,两脚系颔下,取其服劳不脱也。无事则反系于顶上。今人不复系颔下,两带遂为虚设。

注释

幞头: 古人佩戴的软布头巾。② 方镇: 地方镇守的官员。 擅命: 擅自发号施令,不受中央统治。

译文

头巾,又叫作四脚,是指四条带子。两条带子系在脑后垂下来,另两条带子反系在头顶,使其弯着盖在头顶上,所以叫作“折上巾”。唐代制度,只有皇帝可以使用硬脚幞头。晚唐时各地藩镇自治,开始僭越级别使用硬脚幞头。本朝的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一共五个等级。只有直脚是不论贵贱都可以佩戴的。另外,平民佩戴的头巾,唐代人也称其为“四脚”,两条带子系在脑后,两条带子系在下巴下面,为的是劳作时不掉落。不劳作的时候就反系在头顶。现在的人不再把带子系在下巴下面了,两条带子就没有实际用处了。

原文

唐中书指挥事谓之“堂帖子”。曾见唐人堂帖,宰相签押,格如今之堂札子也

注释

札子: 宋代的一种文书。

译文

唐代中书省处理诏令事务的文书称为“堂帖子”,我曾见过唐代人的堂帖,宰相在上面签字画押,格式与今天的堂札子相同。

原文

予及史馆检讨时 ,枢密院札子问宣头所起。予按唐故事,中书舍人职掌诏诰 ,皆写二本,一本为底,一本为宣。此“宣”谓行出耳,未以名书也。晚唐枢密使自禁中受旨,出付中书,即谓之“宣”。中书承受,录之于籍,谓之“宣底”。今史馆中尚有梁宣底二卷,如今之圣语簿也。梁朝初置崇政院,专行密命。至后唐庄宗复枢密使,使郭崇韬、安重诲为之,始分领政事,不关由中书直行下者谓之“宣”,如中书之“敕”。小事则发头子,拟堂帖也。至今枢密院用宣及头子,本朝枢密院亦用札子。但中书札子,宰相押字在上,次相及参政以次向下;枢密院札子,枢长押字在下 ,副贰以次向上,以此为别。头子唯给驿马之类用之。

注释

史馆检讨: 官名,负责官修史书相关的工作。② 中书舍人: 官名,在皇帝身边负责撰写文书的近臣。③ 枢长: 枢密院的主管官员,即枢密使。

译文

我在担任史馆检讨一职时,枢密院下札子问宣头的由来。我查考唐代旧例,中书舍人草拟诏书时,都写成两本,一本叫底,一本叫宣。这个“宣”是指颁行出去的意思,不是文书的名称。晚唐枢密使从禁宫中受到圣旨,交付给中书省,就叫作“宣”。中书省收到旨意,在籍册上记录下来,叫作“宣底”。今天的史馆里还有梁朝的宣底两卷,和今天的圣语簿一样。梁朝最早开始设立崇政院,专门颁行秘密诏令,到了后唐庄宗时期重新设置枢密使,让郭崇韬、安重诲任职,才开始分管政事,不经由中书省,直接下达的命令叫作“宣”,与中书省的“敕”一样。小事就发布头子,类似堂帖。至今枢密院使用宣和头子。本朝的枢密院还使用札子。但中书省札子,宰相在上方签字画押,次相和参知政事依次向下;枢密院札子,枢密使在下方签字画押,副使依次向上,以这个作为差别。头子只有供给驿马之类的小事时使用。

原文

百官于中书见宰相,九卿而下,即省吏高声唱一声“屈”,则趋而入。宰相揖及进茶,皆抗声赞喝,谓之“屈揖”。待制以上见,则言“请某官”,更不屈揖,临退仍进汤,皆于席南横设百官之位,升朝则坐,京官已下皆立。后殿引臣寮,则待制已上宣名拜舞 。庶官但赞拜,不宣名,不舞蹈。中书则略贵者,示与之抗也 。上前则略微者,杀礼也。

注释

拜舞: 跪拜与舞蹈,古代朝拜时的礼节。② 抗: 平等,抗衡。如分庭抗礼,是表示两方平等的礼节。

译文

百官在中书省拜见宰相,九卿以下的官员,当中书省官员高喊一声“屈”,便快走进来。宰相作揖并进茶时,都要高声传唱,叫作“屈揖”。待制以上的官员拜见宰相时,则是说“请某官”,也不用屈揖,退出之前进上茶汤,百官的座位都横向摆设在主席南边,升朝的官员可坐下,京官以下的官员都要站立着。在后殿引见大臣时,待制以上的官员宣告名字并以舞蹈拜礼。一般官员只行赞礼和拜礼,不宣告姓名,不舞蹈。在中书省时礼节略高些,是表示与宰相的地位平等。在圣上面前礼节略低微,是表示降低地位的礼节。

原文

唐制,丞郎拜官,即笼门谢 。今三司副使已上拜官,则拜舞于子阶上 ;百官拜于阶下,而不舞蹈。此亦笼门故事也。

注释

笼门: 群臣在殿门下跪拜的礼仪。② 子阶: 小阶,一说北阶称子阶。

译文

唐代的制度,尚书省官员丞郎拜受官职时,向殿门跪拜答谢。今天的三司副使以上官员拜受官职时,则是在小阶上跪拜舞蹈;百官在台阶下跪拜,而不舞蹈。这也是笼门的旧例。

原文

学士院第三厅学士阁子,当前有一巨槐,素号“槐厅”。旧传居此阁者,多至入相。学士争槐厅,至有抵彻前人行李而强据之者 。予为学士时,目观此事。

注释

抵: 代替。 彻: 毁坏。

译文

学士院的第三厅学士阁子,正前面有一株巨大的槐树,历来称作“槐厅”。以前传说在这个阁子里的学士,多有能成为宰相的。学士们争相占据槐厅,以致有人将已在这里的前人行李丢弃而强占位置的。我当学士时,目睹过这种事。

原文

谏议班在知制诰上,若带待制 ,则在知制诰下,从职也,戏语谓之“带坠”。

注释

待制: 唐代官名,以较高品级的官员每日轮替值守,等待诏命。

译文

谏议大夫的地位在知制诰之上,如果轮值在待制职位上,则地位在知制诰之下,因为这是从属于知制诰的职位,这被戏称为“带坠”。

原文

《集贤院记》:“开元故事,校书官许称学士。”今三馆职事,皆称“学士”,用开元故事也。

译文

《集贤院记》:“开元年间的旧例,校书官被允许称为学士。”现在的三馆职事,都被称为“学士”,是用的开元年间的这个旧例。

原文

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 ,以雌黄涂之。尝校改字之法,刮洗则伤纸,纸贴之又易脱,粉涂则字不没,涂数遍方能漫灭。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古人谓之“铅黄”,盖用之有素矣。

雌黄,一种矿物,古代则把它视作一种颜料。古人写书用黄纸,如有错误,则用雌黄涂改之,其改之者,经久而不剥落,因而为书家所称道。

注释

净本: 誊写清晰的版本。

译文

馆阁中新誊写的定本有写错的地方,用雌黄涂掉。我曾查考过改字的方法,刮洗会损伤纸张,用纸贴住又容易脱落,用粉末涂抹不能完全遮盖字迹,涂很多遍才能遮盖到看不见。只有雌黄一涂就能盖住,而且长时间不会脱落。古人将它叫作“铅黄”,可见使用它已久。

原文

予为 延经略使日,新一厅 ,谓之“五司厅”。延州正厅乃都督厅,治延州事,五司厅治鄜延路军事 ,如唐之使院也。五司者,经略、安抚、总管、节度、观察也。唐制,方镇皆带节度、观察、处置三使。今节度之职多归总管司,观察归安抚司,处置归经略司。其节度、观察两案,并支掌推官、判官,今皆治州事而已。经略、安抚司不置佐官,以帅权不可更不专也。都总管、副总管、 qián 辖、都监同签书,而皆受经略使节制。

注释

厅: 办公部门。② 路: 古时行政区划的名称,表示某一地区。

译文

我当鄜延经略使的时候,有一个新的机构,叫作“五司厅”。延州的正厅是都督厅,治理延州的事务,五司厅治理鄜延一带的军事,就像唐代的使院一样。五司是指经略、安抚、总管、节度、观察。唐代制度,各地方都设有节度、观察、处置三使职位。现今的节度使职位多归于总管司之中,观察使归于安抚司之中,处置使归于经略司。其中节度、观察两个职务,以及其下的支使、掌书记、推官、判官,现今都只治理州中事务而已。经略司、安抚司中不设置辅佐官位,是因为统帅的职权不能不专有。都总管、副总管、钤辖、都监要共同签署文书,并且都受到经略使的制约。

原文

银台司兼门下封驳 ,乃给事中之职,当隶门下省,故事乃隶枢密院。下寺监皆行札子 ,寺监具申状,虽三司,亦言“上银台”。主判不以官品,初冬独赐翠毛锦袍。学士以上,自从本品。行案用枢密院杂司人吏,主判食枢密厨,盖枢密院子司也。

注释

封驳: 封还并对诏敕之不当者加以驳正。② 寺监: 古代太常寺、光禄寺、将作监、都水监等机构的合称。

译文

银台司兼有门下省驳正诏敕的职务,是行使给事中的职权,应当隶属于门下省,按旧例则是隶属于枢密院。给寺监下达文书都用札子,由寺监出具文书则用申状,即使是三司也称其“上银台”。银台司的主官不以品级论,初冬时都会单独受赐翠毛锦袍。学士以上的官品,遵从他本来的品级受赐。行事办案使用枢密院办理杂事的人员,主官在枢密院用餐,实际是枢密院下属的部门。

原文

大驾卤簿中有勘箭,如古之勘契也 。其牡谓之“雄牡箭”, pìn 谓之“辟仗箭” 。本胡法也。熙宁中罢之。

注释

勘箭: 勘验对箭。 勘契: 勘验鱼契。古时用檀木刻成鱼形,分为两半,分别由两名官员持有,开闭殿门时需勘验两方的鱼契是否相合,成为一种仪式。“勘箭”同理。② 牡、牝: 即雄、雌。

译文

皇帝车驾仪仗之中有勘箭礼仪,如同古时候的勘契。其中雄箭称为“雄牡箭”,雌箭称为“辟仗箭”。原本是胡人的礼仪。熙宁年间废除。

原文

前世藏书,分隶数处,盖防水火散亡也。今三馆、秘阁,凡四处藏书,然同在崇文院。其间官书,多为人盗窃,士大夫家往往得之。嘉祐中,乃置编校官八员,杂雠四馆书 。给吏百人,悉以黄纸为大册写之。自此私家不敢辄藏。校雠累年,仅能终昭文一馆之书而罢。

注释

雠: 校雠,即校对。

译文

先代的藏书,分别藏在多处,以防水火灾害及丢失散佚。当代在三馆和秘阁一共四处藏书,但都在崇文院里。这里藏的官方书籍,常被人盗窃,士大夫家中常常能发现。嘉祐年间,便设置编校官八名,交叉校对四馆中的藏书。指派百名官吏,都用黄色纸的大型书册誊写。从此以后私人家里便不敢随意收藏。校勘了多年,才只完成了昭文馆一处的藏书。

原文

旧翰林学士地势清切 ,皆不兼他务。文馆职任,自校理以上,皆有职钱,唯内外制不给 。杨大年久为学士,家贫,请外,表辞千余言,其间两联曰:“虚忝甘泉之从臣,终作莫敖之馁鬼。”“从者之病莫兴,方朔之饥欲死。”

注释

地势: 地位权势。 清切: 清高且亲近皇帝。② 内外制: 内制指翰林学士,外制指中书舍人或知制诰,均负责起草诏书。

译文

旧时翰林院学士地位清贵而亲近皇帝,都不兼职其他事务。文馆任职的官员,从校理以上,都有俸禄,只有内外制的官员不给。杨亿(字大年)长年当学士,家里贫穷,请求外放,写下千余字的辞官表文,其中有两个对句是:“虚忝甘泉之从臣,终作莫敖之馁鬼。”“从者之病莫兴,方朔之饥欲死。”

原文

京师百官上日 ,唯翰林学士敕设用乐 ,他虽宰相,亦无此礼。优伶并开封府点集。陈和叔除学士时,和叔知开封府,遂不用女优。学士院敕设不用女优,自和叔始。

注释

上日: 上任日。② 敕设: 受皇帝下旨允许宴请从官。

译文

京城百官的上任日,只有翰林学士上任日设宴时可以使用礼乐,其他人即便是宰相,也没有这种礼仪。表演乐舞的优伶统一由开封府点选召集。陈绎(字和叔)任学士时,主管开封府,于是不使用女艺人。学士院敕设时不使用女艺人,就是从他开始的。

原文

礼部贡院试进士日,设香案于阶前,主司与举人对拜,此唐故事也。所坐设位供张甚盛 ,有司具茶汤饮浆。至试学究,则悉彻帐幕毡席之类,亦无茶汤,渴则饮砚水,人人皆黔其吻 。非故欲困之,乃防毡幕及供应人私传所试经义。盖尝有败者,故事为之防。欧文忠有诗:“焚香礼进士,彻幕待经生。”以为礼数重轻如此,其实自有谓也。

注释

供张: 供帐,饮食供应及帷帐陈设。② 黔: 黑色。

译文

礼部在贡院举行进士考试时,在台阶前设香案,主考官与受试的举人们对拜,这是唐朝的旧制度。所坐座位的排场很大,相关部门准备茶汤饮品。等到学究考试时,就将帐幕毡席全部撤掉,也没有饮品,渴了便喝调墨用的水,人人嘴巴都是黑的。并不是有意要为难他们,是为了防止毡幕这类东西和供水的人私下传递所考的经书内容。因为曾有这样做而败露的,所以用这样的规定来提防。欧阳修(谥号文忠)写过诗句:“焚香礼进士,彻幕待经生。”认为礼数上重此轻彼到这种程度,其实是有其道理的。

原文

嘉祐中,进士奏名讫 ,未御试,京师妄传“王俊民为状元”,不知言之所起,人亦莫知俊民为何人。及御试,王荆公时为知制诰,与天章阁待制杨乐道二人为详定官。旧制,御试举人,设初考官,先定等第;复弥之以送复考官 ,再定等第;乃付详定官,发初考官所定等,以对复考之等;如同即已,不同,则详其程文,当从初考或从复考为定,即不得别立等。是时,王荆公以初、复考所定第一人皆未允当,于行间别取一人为状首。杨乐道守法,以为不可。议论未决,太常少卿朱从道时为封弥官,闻之,谓同舍曰:“二公何用力争,从道十日前已闻王俊民为状元,事必前定。二公恨自苦耳。”既而二人各以己意进禀,而诏从荆公之请。及发封,乃王俊民也。详定官得别立等,自此始,遂为定制。

注释

奏名: 科举考试,礼部将拟录取的进士名册送呈皇帝审核。 讫: 结束。② 弥: 合上,古时将试卷上的姓名糊住以便阅卷公平。

译文

嘉祐年间,进士已完成提名,还没有进行殿试,京城谣传“王俊民是状元”,不知这话从哪里传出,人们也不知王俊民是什么人。到殿试的时候,王安石是当时的知制诰,与天章阁的待制杨畋(字乐道)两人作为考试的详定官。按照旧例,殿试举人,设置初考官,先评定等级次第;再糊名送去给复考官,再评定一次等级次第;然后才交给详定官,打开初考官所定的等次,与复考官的对照。如果相同就这样定下来,如果不同,就详细阅读他们进呈的文章,依从初考官或复考官评定的等次,不能另外再定立等次。当时,王安石(封荆国公,故称王荆公)认为初考官、复考官所评定的第一人都不应当选,从名单里另外选了一个人作为榜首。杨畋遵守规定,认为不可以。议论没有结果,太常少卿朱从道当时作为封弥官,听说了这事,与同事说:“两位大人何必这么努力争论,我十天前就已经听说王俊民是状元,这事一定是早就定好的。两位大人是自寻烦恼罢了。”之后两人以各自的意见上报,而皇帝采纳了王安石的意见。等到发榜,果真是王俊民。详定官另外定立等次,从这里开始,之后便形成了规定。

原文

选人不得乘马入宫门 。天圣中,选人为馆职,始欧阳永叔、黄鉴辈,皆自左掖门下马入馆,当时谓之“步行学士”。嘉祐中,于崇文院置编校局,校官皆许乘马至院门。其后中书五房置习学公事官 ,亦缘例乘马赴局。

注释

选人: 唐代称候补、候选的官员为选人。② 习学: 学习,见习。

译文

候选官员不能骑马进入宫门。天圣年间,从欧阳修(字永叔)、黄鉴这一批开始,候选官员在史馆任职,都从左掖门下马进入馆中,当时人称“步行学士”。嘉祐年间,在崇文院设置编校局,校官都被允许骑马到院门口。在此之后,中书省五房添置见习的办事人员,也沿用惯例骑马到任。

原文

车驾行幸,前驱为之“队”,则古之“清道”也。其次卫仗,卫仗者,视阑入宫门法 ,则古之外仗也。其中谓之禁围,如殿中仗。《天官·掌舍》 :“无宫,则供人门。”今谓之“殿门天武官”,极天下长人之选八人。上御前殿,则执钺立于紫宸门下;行幸则为禁卫门,行于仗马之前。又有衡门十人、队长一人,选诸武力绝伦者为之,上御后殿,则执 zhuā 东西对立于殿前 ,亦古之虎贲、人门之类也。

注释

视: 视同。 阑: 同“拦”。 法: 规矩。② 《天官·掌舍》: 《周礼·天官·掌舍》,掌舍为官名,掌管皇帝出行时的场域居舍之事。③ 钺、挝: 均为武器,后引申为礼器。

译文

皇帝驾车出行,最前面的先驱叫作“队”,就是古时候说的“清道”。其次是卫仗,视同在宫门前拦截入内的职务,也就是古时候说的外仗。在中间的称作禁围,就像宫殿里的中仗。《天官·掌舍》说:“没有宫门的时候,就以人为门。”现在称之为“殿门天武官”,选八名天下最高大的人。皇帝到前殿时,他们就手持钺站立在紫宸门下面;皇帝出行时就作为禁卫门的范围,走在仪仗马的前面。还有十名衡门、一名队长,从武力最高绝的人中选拔来担任,皇帝到后殿时,他们手持挝东西相对着站在殿前,也就是古时候的虎贲、人门这一类。

原文

予尝购得后唐闵帝应顺元年案检一通 ,乃除宰相刘 兼判三司堂检。前有拟状云:“具官刘昫 。右,伏以刘昫经国才高 ,正君志切,方属体元之运 ,实资谋始之规。宜注宸衷 ,委司邦计,渐期富庶,永赞圣明。臣等商量,望授依前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兼判三司,散官勋封如故,未审可否?如蒙允许,望付翰林降制处分,谨录奏闻。”其后有制书曰:“宰臣刘昫,右,可兼判三司公事,宜令中书门下依此施行。付中书门下,准此。四月十日。”用御前新铸之印。与今政府行遣稍异。

刘昫,字耀远,五代人,曾先后在后唐、后晋任职,官至司空,同平章事,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他招募大批学士主持修撰《旧唐书》二百卷,可谓有功于后人者!

注释

案检: 即案卷。② 具官: 具瞻之位,即指宰相,受人瞻仰的官员。③ 右、伏: 右表示对方尊贵,伏表示谦逊,均为文书拟写的程式。④ 体元: 以天地之元气为本,指皇帝即位。⑤ 宸衷: 宸即北极星所在,引申为帝位,宸衷即皇帝的心意。

译文

我曾买到后唐闵帝应顺元年的一份案卷,是授宰相刘昫以兼任三司的公堂案卷。前面有草拟文书说:“尊贵的宰相刘昫。刘昫治理国家才能出众,辅佐君主志愿恳切,正值陛下即位的全新国运,正需要筹谋开国方略。应该倾注心力回应圣意,委命以掌管国家大计,以期国家日益富庶,使陛下英名永存。臣等商量,希望授予他在原有的中书侍郎职位以外,兼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兼判三司,散官勋封如故,不知是否可以?如果能获允许,希望交付翰林院下达诏令处理,谨慎地记录下来以禀奏给陛下听闻。”这后面有诏书写道:“宰相刘昫,可以兼判三司的职务,应让中书省、门下省依照它来施行。交付中书省、门下省,对此批准。四月十日。”使用御前新铸造的印章。与如今政府发派的文书稍有不同。

原文

本朝要事对禀,常事拟进入,画可然后施行,谓之“熟状”。事速不及待报 ,则先行下,具制草奏知,谓之“进草”。熟状白纸书,宰相押字,他执政具姓名。进草即黄纸书,宰臣、执政皆于状背押字。堂检,宰、执皆不押,唯宰属于检背书日,堂吏书名用印。此拟状有词,宰相押检不印,此其为异也。大率唐人风俗,自朝廷下至郡县,决事皆有词,谓之判,则书判科是也 。押检二人,乃冯道、李愚也。状检瀛王亲笔 ,甚有改窜勾抹处。按《旧五代史》:“应顺元年四月九日己卯,鄂王薨。庚辰,以宰相刘昫判三司。”正是十日,与此检无差。宋次道记《开元宰相奏请》、郑畋《凤池稿草》《拟状注制集》悉多用四六,皆宰相自草。今此拟状,冯道亲笔,盖故事也。

注释

速: 急事。② 书判科: 古代科举中考试书法文理的科目。③ 瀛王: 即冯道,死后追封瀛王。

译文

本朝如有重要事宜禀告,通常是拟定文书递入,皇帝批画同意后施行,称作“熟状”。有急事来不及等待禀告的,就先实行,草拟文书禀奏告知,称作“进草”。熟状用白纸书写,宰相签字画押,其他执政官员写具姓名。进草用黄纸书写,宰相、执政官都在文书背后签字画押。公堂上的案卷,宰相、执政官均不画押,只有宰属在案卷背后写日期,堂吏签名并盖印章。这种文书上有判词,宰相写日期却不盖印,这是和平常不同的地方。大概是唐代人的风俗,上自朝廷下至郡县,判决事情都有判词,称为判,就是书判科的判。押检的两个人,是冯道和李愚。状检由冯道亲笔书写,有许多涂抹修改的地方。按照《旧五代史》记载:“应顺元年四月九日己卯日,鄂王去世。第二天庚辰日,让宰相刘昫掌管三司。”正是四月十日,与这份案卷没有差异。宋敏求(字次道)记载《开元宰相奏请》、郑畋《凤池稿草》《拟状注制集》都常用四六对偶的骈文,都是宰相自行草拟的。现在这份拟状,是冯道亲笔写的,也是遵照旧例。

原文

旧制,中书、枢密院、三司使印并涂金。近制,三省、枢密院印用银为之,涂金;余皆铸铜而已。

译文

依据旧例,中书省、枢密院、三司使的官印都是涂金的。近年的制度,三省及枢密院的官印由银制造,涂金;其他的都仅是由铜制造的。 tjNLVItLYzxE9P54GZ89/wcLBAUpKLUrBfRZGTXzXTkCqeQ+s37JI7tEP+8aDmW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