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司马相如《上林赋》叙上林诸水曰:“丹水、紫渊,灞、浐、泾、渭,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 灏溔 潢漾,东注太湖 ① 。”八川自入大河,大河去太湖数千里,中间隔太山及淮、济、大江,何缘与太湖相涉?郭璞《江赋》云:“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 漰 沛 ② 。”《墨子》曰:“禹治天下,南为江、汉、淮、汝,东流注之五湖。”孔安国曰:“自彭蠡,江分为三,入于震泽 ③ ,为北江而入于海。”此皆未尝详考地理。江、汉至五湖自隔山,其末乃绕出五湖之下流径入于海,何缘入于五湖?淮、汝径自徐州入海,全无交涉。《禹贡》云:“彭蠡既 潴 ,阳鸟攸居 ④ 。三江既入,震泽底定。”以对文言,则彭蠡,水之所潴,三江,水之所入,非入于震泽也。震泽上源,皆山环之,了无大川,震泽之委 ⑤ ,乃多大川,亦莫知孰为三江者。盖三江之水无所入,则震泽壅而为害 ⑥ ;三江之水有所入,然后震泽底定。此水之理也。
郭璞,字景纯,东晋著名的学者和诗人,好作玄言诗,曾为《尔雅》《山海经》等做过注释。其《江赋》云“三江最终注入五湖之中”,作者以为不是这样,然则诗人之眼,不拘于一人一物,通古今而观之,虽有地理方位之误,未可以理相推诿也!
注释
① 丹水、紫渊,灞、浐、泾、渭: 河流名。 八川: 关中地区灞、浐、泾、渭、酆、镐、潦、潏八条河流的统称。 灏溔潢漾: 形容水广阔无边的样子。② 五湖: 指太湖与周边众湖。 漫漭: 水势广阔。 漰沛: 声势浩大。③ 震泽: 即太湖。④ 彭蠡: 即鄱阳湖。 阳鸟: 鸿雁之类的候鸟。⑤ 委: 末端,湖的出水口。⑥ 壅: 堵塞。
译文
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叙述上林的众水系:“丹水、紫渊,灞、浐、泾、渭等,八条河流分开流淌,方向相反而形态各异,浩荡无边,向东注入太湖。”八川流入黄河,但黄河和太湖相隔数千里,中间隔着泰山和淮、济、长江等大河,怎么会与太湖相连接呢?郭璞在《江赋》中说:“注入太湖广袤无边,灌进三江水声澎湃。”《墨子》说:“禹治天下,南为江、汉、淮、汝,向东流入太湖。”孔安国说:“从鄱阳湖起,长江分为三条,流入太湖,变为北江而入海。”这些都是没有仔细考察地理的说法。江、汉到太湖隔着山,下游是绕行五湖南边直接流进大海,怎么会是流进太湖?淮、汝直接从徐州入海,与太湖完全无关。《禹贡》说:“鄱阳积水众多,于是候鸟迁居。三江流入这里,于是震泽平定。”从对仗的角度来看,则鄱阳湖是水所积存的地方,三江是水所汇入的地方,并不是三江汇入太湖的意思。太湖上游源头,都被山环绕,完全没有大的河流,太湖流出的地方,才是有许多大的河流,也不知道其中哪些是三江。大概三江的水没地方去,太湖就会壅堵成水患;三江的水有地方可去,这样太湖才会平定。这是河湖的道理。
原文
海州东海县西北有二古墓,《图志》谓之“黄儿墓”。有一石碑,已漫灭不可读,莫知黄儿者何人。石延年通判海州,因行县见之,曰:“汉二疏 ① ,东海人,此必其墓也。”遂谓之“二疏墓”,刻碑于其旁,后人又收入《图经》。予按,疏广,东海兰陵人,兰陵今属沂州承县,今东海县乃汉之赣榆,自属琅琊郡,非古之东海也。今承县东四十里自有疏广墓,其东又二里有疏受墓。延年不讲地志,但见今谓之东海县,遂以“二疏”名之,极为乖误 ② 。大凡地名如此者最多,无足纪者。此乃予初仕为沭阳主簿日,始见《图经》中增此事,后世不知其因,往往以为实录。谩志于此 ③ ,以见天下地书皆不可坚信。其北又有“孝女冢 ④ ”,庙貌甚盛,著在祀典 ⑤ 。孝女亦东海人。赣榆既非东海故境,则孝女冢庙,亦后人附会县名为之耳。
注释
① 二疏: 疏广、疏受,史称“宁邑二疏”,叔侄二人均是西汉名臣。② 乖误: 错误。③ 谩: 欺诳,胡言。④ 冢: 坟墓。⑤ 祀典: 记载祭祀仪礼的典籍。
译文
海州东海县西北有两座古墓,《图志》上称其为“黄儿墓”。有一座石碑,文字已经漫灭无法辨认,不知黄儿是什么人。石延年任海州通判时,因巡察县内见到了它,说:“汉代的二疏是东海人,这一定是他们的墓了。”于是称为“二疏墓”,刻碑立在旁边,后人又收入了《图经》。我查考,疏广是东海兰陵人,兰陵属于现今的沂州承县,而现在的东海县是汉代的赣榆,属于琅琊郡,不是古时候说的东海了。现今的承县以东四十里另有一处疏广墓,再往东二里有疏受墓。石延年不讲求地理,只看见今天叫作东海县的,就用“二疏”命名,是非常错谬的。大抵地名出这种问题的最多,不胜枚举。这是我刚担任沭阳主簿的时候,才见到《图经》中增添了这件事,后世的人不知原委,往往当作事实。错误记述到这种程度,可见天下的地理书籍都不能完全信任。往北还有一处“孝女冢”,庙的规模很大,在祭祀典籍上有记载。孝女也是东海人。既然赣榆不是以前说的东海,那么孝女冢和庙也是后世人附会县名所建的了。
原文
《杨文公谈苑》记江南后主患清暑阁前草生,徐锴令以桂屑布砖缝中,宿草尽死。谓“《吕氏春秋》云‘桂枝之下无杂木’,盖桂枝味辛螫故也”。然桂之杀草木,自是其性,不为辛螫也。《雷公炮炙论》云:“以桂为丁,以钉木中,其木即死。”一丁至微,未必能螫大木,自其性相制耳。
译文
《杨文公谈苑》记录南唐后主李煜担心清暑阁前生杂草,令徐锴用桂木屑铺满砖缝,久生的杂草全死。并说“《吕氏春秋》中说‘桂枝之下无杂木’,是因为桂枝气味荼毒的原故”。然而桂杀草木的原因,是其属性使然,不是因其荼毒。《雷公炮炙论》说:“将桂木切成小块,钉入树中,树就会死。”一小块桂木这么小,未必能毒伤大树,只因它的属性与树相克罢了。
原文
天下地名错乱乖谬,率难考信。如楚章华台 ① ,亳州城父县、陈州商水县、荆州江陵、长林、监利县皆有之,乾溪亦有数处。据《左传》,楚灵王七年“成章华之台,与诸侯落之”。杜预注:“章华台,在华容城中。”华容即今之监利县,非岳州之华容也。至今有章华故台,在县郭中,与杜预之说相符。亳州城父县有乾溪,其侧亦有章华台,故台基下往往得人骨,云楚灵王战死于此。商水县章华之侧,亦有乾溪。薛综注张衡《东京赋》引《左氏传》乃云:“楚子成章华之台于乾溪。”皆误说也,《左传》实无此文。章华与乾溪,元非一处。楚灵王十一年,王狩于州来,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王次于乾溪。此则城父之乾溪。灵王八年许迁于夷者,乃此地。十二年,公子比为乱,使观从从师于乾溪,王众溃,灵王亡,不知所在。平王即位,杀囚,衣之王服,而流诸汉,乃取葬之,以靖国人,而赴以乾溪。灵王实缢于芊尹申亥氏,他年申亥以王柩告,乃改葬之,而非死于乾溪也。昭王二十七年,吴伐陈,王帅师救陈,次于城父,将战,王卒于城父。而《春秋》又云:“弑其君于乾溪。”则后世谓灵王实死于是,理不足怪也。
注释
① 章华台: 楚国离宫。
译文
天下地名错乱谬误,大多难以考证其真实性。比如楚国的章华台,亳州城父县、陈州商水县、荆州江陵、长林、监利县都有这个地名,乾溪也有多处。据《左传》记载,楚灵王七年“建造章华台,与诸侯一起落成它”。杜预注:“章华台,在华容城中。”华容就是现今的监利县,不是岳州的华容。至今还留有章华故台,在县城墙中,与杜预所说的相符。亳州城父县有一处乾溪,它的旁边也有章华台,旧台基下面常常能挖出人骨,据说楚灵王在这里战死。商水县的章华台旁,也有乾溪。薛综注张衡的《东京赋》,引《左氏传》的记载说:“楚子在乾溪建章华台。”都是错误的说法,《左传》其实没有此文。章华与乾溪,本来不在一处。楚灵王十一年,楚王在州来狩猎,让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率军包围徐地以威吓吴国,楚王在乾溪扎营。这是城父县的乾溪。楚灵王八年把许迁到夷,就是指这里。楚灵王十二年,公子比叛乱,命令观从跟随部队到乾溪,楚灵王的部众溃败,楚灵王逃亡,不知到了哪里。楚平王即位,杀死一名囚犯,套上楚灵王的衣服,放到汉水中漂流,然后打捞上来安葬,以平息国人的情绪,就送去了乾溪。楚灵王其实是在芊尹申亥氏处吊死,后来的申亥氏带着楚灵王的灵柩上告此事,才改葬了楚灵王,而不是死于乾溪。楚昭王二十七年,吴国攻打陈国,楚昭王率领军队救陈国,驻扎城父县,将开战时,楚昭王在城父死去。而《春秋》又说:“在乾溪杀死了他的君主。”所以后世说楚灵王其实死在这里,其原因就不奇怪了。
原文
今人守郡谓之“建麾”,盖用颜延年诗“一麾乃出守”,此误也。延年谓“一麾”者,乃指麾之麾,如武王“右秉白旄以麾”之“麾”,非旌麾之“麾”也 ① 。延年《阮始平》诗云“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者,谓山涛荐咸为吏部郎 ② ,三上武帝,不用,后为荀勖一挤,遂出始平,故有此句。延年被摈,以此自托耳。自杜牧为《登乐游原》诗云“拟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始谬用“一麾”,自此遂为故事。
注释
① 指麾: 指挥。 旌麾: 军旗。② 咸: 阮咸。与山涛均为竹林七贤之一。
译文
现在的人任职郡守称为“建麾”,是化用颜延年的诗句“一麾乃出守”,这是不对的。颜延年所说的“一麾”,是指麾的麾,如武王“右秉白旄以麾”的“麾”,而不是旌麾的“麾”。颜延年《阮始平》诗说的“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是讲山涛推荐阮咸当吏部郎,多次向武帝上奏表,武帝不同意,后来被荀勖排挤,于是出任始平郡守,才有了这句话。颜延年被罢黜,用这件事自比。从杜牧作《登乐游原》诗的“拟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开始,“一麾”就被误用,至此成为典故。
原文
除拜官职,谓除其旧籍 ① ,不然也。除,犹易也,以新易旧曰除,如新旧岁之交谓之岁除,《易》“除戎器,戒不虞 ② ”,以新易弊,所以备不虞也。阶谓之除者,自下而上,亦更易之义。
注释
① 籍: 指官职。② 不虞: 意料不到的事情。虞,预料。
译文
说除拜官职的意思是解除原有的官职,其实不是这样。除是换的意思,以新换旧叫作除,就像新旧岁之交所说的岁除,《周易》说的“除戎器,戒不虞”,是指用新的武器取代有弊病的武器,以此来戒备不时之需。台阶被称为除,是因为它自下而上,也是改换的意思。
原文
世人画韩退之,小面而美髯,着纱帽。此乃江南韩熙载耳,尚有当时所画,题志甚明。熙载谥文靖,江南人谓之韩文公 ① ,因此遂谬以为退之。退之肥而寡髯。元丰中,以退之从享文宣王庙 ② ,郡县所画,皆是熙载。后世不复可辩,退之遂为熙载矣。
注释
① 韩文公: 韩熙载谥号“文靖”,韩愈谥号“文”,均称韩文公,故易混淆。② 文宣王庙: 即孔庙。唐代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后世沿用。
译文
世人画韩愈(字退之)的画像,小脸且有胡须,戴纱帽。这其实是南唐韩熙载的形象,现在还有当时的画像,题字里写得非常明确。韩熙载谥号文靖,南唐人称他为韩文公,因此就谬误成了韩愈。韩愈胖且胡须少。元丰年间,令韩愈配享孔庙,郡县的画像都是韩熙载。后世无法分辨,韩愈就成了韩熙载。
原文
今之数钱,百钱谓之陌者,借陌字用之,其实只是佰字,如什与伍耳 ① 。唐自皇甫镈为垫钱法,至昭宗末,乃定八十为陌。汉隐帝时,三司使王章每出官钱,又减三钱,以七十七为陌,输官仍用八十。至今输官钱有用八十陌者。
注释
① 佰、什、伍: 即百、十、五。
译文
现在计算钱数的方法,一百钱称为陌,是假借陌字使用,其实只是佰字,和什、伍一样。唐代自皇甫镈开始发明垫钱法,到唐昭宗末年,便定义八十为一陌。汉隐帝时,三司使王章每次支出官钱,又减少三钱,以七十七为一陌,但上交国库仍用八十为一陌。至今上交国库还是用八十为一陌。
原文
《唐书》:“开元钱重二铢四参。”今蜀郡亦以十参为一铢。参乃古之“ 絫 ”字 ① ,恐相传之误耳。
注释
① 絫: 古代重量单位,十絫为一铢,可能因字形相近而误传为“参”。
译文
《旧唐书》说:“开元钱重二铢四参。”现今蜀郡也以十参为一铢。参就是古代的“絫”字,可能是流传过程中出现的差错。
原文
前史称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放肆不法,李白为之作《蜀道难》。按孟棨所记,白初至京师,贺知章闻其名,首诣之,白出《蜀道难》,读未毕,称叹数四。时乃天宝初也,此时白已作《蜀道难》。严武为剑南,乃在至德以后肃宗时,年代甚远。盖小说所记,各得于一时见闻,本末不相知,率多舛误,皆此文之类。李白集中称“刺章仇兼琼” ① ,与《唐书》所载不同,此《唐书》误也。
注释
① 刺: 讽刺。 章仇兼琼: 复姓章仇,曾任剑南节度使。一说李白《蜀道难》是讽刺他所作。
译文
前朝史书记载严武任剑南节度使时,放肆而不守法,李白因此写作《蜀道难》。按照孟棨的记载,李白刚到京城时,贺知章听闻他的名字,最早去拜访他,李白拿出《蜀道难》向他展示,他没读完就连连赞叹四次。这时是天宝初年,李白已经写完了《蜀道难》。严武出任剑南,是至德年以后的肃宗时期的事,年代非常久远。大概小说所记载的,都是一时见闻所得,不知其前因后果,有许多讹误,都像贺知章与李白这件事一样。李白诗集里说“刺章仇兼琼”,与《旧唐书》记载的也不同,这是《旧唐书》中的错误。
原文
旧《尚书·禹贡》云“云梦土作乂 ① ”,太宗皇帝时,得古本《尚书》,作“云土梦作乂”,诏改《禹贡》从古本。予按,孔安国注“云梦之泽在江南”,不然也。据《左传》:“吴人入郢,楚子涉睢济江 ② ,入于云中。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王奔郧。”楚子自郢西走涉睢 ③ ,则当出于江南;其后涉江入于云中,遂奔郧,郧则今之安州。涉江而后至云,入云而后至郧,则云在江北也。《左传》曰:“郑伯如楚……王以田江南之梦。”杜预注云:“楚之云、梦,跨江南、北。”曰“江南之梦”,则云在江北明矣。元丰中,予自随州道安陆,于入汉口,有景陵主簿郭思者,能言汉、沔间地理,亦以谓江南为梦,江北为云。予以《左传》验之,思之说信然。江南则今之公安、石首、建宁等县,江北则玉沙、监利、景陵等县,乃水之所委,其地最下。江南上淅 ④ ,水出稍高,云方土而梦已作乂矣,此古本之为允也。
注释
① 乂: 收割,这里引申为耕种。② 济: 渡过。③ 走: 逃走。后文的“奔”同。④ 上淅: 一作“二浙”。
译文
旧时的《尚书·禹贡》说“云梦土作乂”,唐太宗年间,得到了古本《尚书》,写作“云土梦作乂”,下诏根据古本修改《禹贡》。我查考,孔安国注释“云梦之泽在江南”,不正确。据《左传》说:“吴人入郢,楚子涉睢济江,入于云中。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王奔郧。”楚王从郢西出逃至涉睢,那么应该是离开了江南;后来渡江到了云中,又逃至郧,郧在今天的安州。渡江之后到云泽,进入云泽后又到郧,那么云泽应该在江北。《左传》说:“郑伯如楚……王以田江南之梦。”杜预注释说:“楚之云、梦,跨江南、北。”又有说“江南之梦”,那么就很明确云泽在江北了。元丰年间,我从随州途经安陆,进入汉口,景陵主簿郭思,知晓汉、沔地区的地理,也认为江南是梦泽,江北是云泽。我利用《左传》检验,郭思的说法可信。江南就是今天的公安、石首、建宁等县,江北就是玉沙、监利、景陵等县,是河川汇流的地方,地势最低。江南一带露出水面的地方稍高,云泽才露出土地而梦泽已经可以耕地了,这就是古本信实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