狌(xīng)狌即为猩猩,但是在古人混沌的思维中,狌狌却有各种非凡的特征。《南山经》说它是一种白耳猴,既能匍匐爬行,又能直立行走,人吃了它的肉就会走得飞快;《海内南经》却说它人面猪身,能通晓过去;《海内经》则说它为人面青兽。因《山海经》出于多人之手,故狌狌形象也各异。
据说狌狌喜群居,一群有百余头,它们居住在山谷之中,非常难对付。狌狌最喜爱的东西便是酒和草鞋,于是当地的人们就在狌狌常出没的路上摆上酒,旁边还放上草鞋,用来诱捕它们。狌狌知道酒和草鞋是人们放置的诱饵,便一边喊着这些人祖先的名字,一边破口大骂。但狌狌终究抵挡不住酒和草鞋的诱惑,便喝了酒又穿上草鞋。而这草鞋是连在一起的,喝得醉醺醺的狌狌穿着连在一起的草鞋根本无法逃跑,便被人们捉住了,成为人类的盘中餐。
清·吴任臣《山海经广注》
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