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妖
〔日〕水岛尔保布《绘本西游记》
蛇妖,多指蛇化为精怪,有的还化作人形,比如《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白素贞和小青,就是最为出名的蛇妖了。白蛇故事大致说的是,杭州药铺伙计许仙去灵隐寺附近上坟,回来遇到大雨,这时白娘子和婢女小青来搭乘许仙租赁的船,白娘子与许仙自此相识并最终成为夫妻。但金山寺住持法海看出白娘子是白蛇化身,把白娘子镇压在雷峰塔下。之后许仙与白娘子的儿子许仕林高中状元,救出母亲,一家三口团聚。
当然,白蛇传说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蛇妖的名声一向不佳,因为它们经常祸害百姓。
唐传奇中有不少蛇妖的故事,据《博异记·李黄》,元和二年(807 年),陇西人李黄在长安遇见了一位白衣美妇,被其深深迷倒,在这少妇家中饮酒作乐三日,十分快活。待第四日回家便卧床不起,下身化为一摊血水。家人寻至少妇家中,家中只余一座空园和一棵皂荚树。据邻居所说,常有一体型很大的白蛇盘绕在这皂荚树上,家人始知白衣少妇为蛇妖所化。
另一篇《博异记·李琯》故事大同小异,也是在元和年间,金吾参军李琯遇见一位白衣美妇,跟着去了美妇的宅子里,把奴仆留在外面。李琯说闻到异香,而奴仆闻到的却是腥臭味。李琯回家后即脑裂而死。家里人询问后找到一棵枯死的槐树,里面有大蛇盘曲的痕迹,但是大蛇已经消失,人们只杀死了几条小白蛇。
之后明人编辑宋人著作的《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和《古今小说·双鱼扇坠》两篇话本小说,也均有类似的故事,并且把发生地点搬到了西湖断桥。但真正成熟的白蛇故事,还要算明代冯梦龙编辑的《醒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里面已经有了许宣、白娘子、法海、青鱼等人怪形象,故事的结局是白蛇、青鱼被永镇雷峰塔,而许宣在雷峰寺出家。
到这里,实际上白蛇故事主要表达的都是男子不要迷恋美色,白蛇的形象还是引诱世间男子的妖物,没有多少真情实感可言。
但这一情况在清代开始得到改变,嘉庆年间的章回小说《雷峰塔奇传》,许仙与白娘子夫妇生下了梦蛟,梦蛟还考上状元,被封中极殿大学士。此时法海才将白娘子放出,并且度白娘子与许仙飞升而去,而梦蛟与表妹碧莲成亲,青鱼也成了青蛇。相对于《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雷峰塔奇传》不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还是主题思想均得到质的提升,主题从片面宣传佛教思想转变成为反对封建婚姻。
之后民国还有《前白蛇传》《后白蛇传》,大体都沿袭了《雷峰塔奇传》的设定,许仙、白娘子逐渐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形象,所以鲁迅先生也说法海“活该”。后来又到 1952 年田汉京剧《白蛇传》第三次定稿,标志着白蛇故事达到另一个质的突破,相对于《雷峰塔奇传》,京剧《白蛇传》删除了一些宿命论、因果观、封建礼制和等级观念,强化了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加强了许仙、白娘子、小青的正义性,反衬了法海破坏婚姻的罪恶。
至于今天的影视当然又是建立在田汉《白蛇传》的基础上,无论是《新白娘子传奇》还是《青蛇》,白蛇、青蛇的形象又进行了再次加工,故事戏剧性也越来越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