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国演义》中的错误

首先声明,笔者对《三国演义》这部名著非常喜欢,对作者罗贯中先生十二分尊敬,但对于其中的几个错误还是要实事求是地指出,以免以讹传讹,湮灭事实。

一、关纯

在《三国演义》第七回回首,困居河内的袁绍为了夺取韩馥占据的冀州,按照逢纪的计谋给幽州的公孙瓒写信约其共分冀州,而后又装好人密告韩馥说公孙瓒要夺取他的地盘,于是,傻乎乎的韩馥就真像逢纪预言的那样打算派人请袁绍带兵入冀州帮他抵御公孙瓒的进攻。忠于韩馥的长史耿武和别驾关纯劝谏领导不要引狼入室,但韩馥不纳忠言一意孤行,终于把袁绍这只老虎引入了冀州的羊群。当袁绍带兵到来时,早已埋伏在城外的耿武、关纯拔刀行刺袁绍,不幸被颜良文、丑杀死。

有趣的是,史书中和耿武一起行刺袁绍的人不叫关纯,而是闵纯。根据二人的生平事迹我们可以断定史书中的闵纯就是演义中的关纯。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罗贯中先生为什么要把“闵纯”改成“关纯”呢?其实他不是有意如此改的,这都是马虎惹的祸。因为“关”的繁体字和“闵”字很相似。

二、胡赤儿

第九回董卓被杀时,他的女婿牛辅屯兵于长安之外,吕布便派李肃前去征讨,结果被牛辅打败。于是,吕布亲自出马,牛辅知道自己不是吕布的对手,就带着金银珠宝,与亲信胡赤儿等几个人逃走了。半路上胡赤儿等人谋财害命,杀死牛辅将其首级送往长安。

实际上,历史中并没有“胡赤儿”的名号,这个其实是“支胡赤儿(即一个叫赤儿的胡人)”的误读,而“支胡”是“月支胡”的简写,后文的“赤儿等利其金宝,斩首送长安”恰好可以证明这一点。

三、杨大将

《三国演义》第十五回结尾写道:却说袁术暗有称帝之心,乃回书推托不还;急聚长史杨大将,都督张勋、纪灵、桥蕤,上将雷薄、陈兰三十余人商议,曰:“孙策借我军马起事,今日尽得江东地面;乃不思根本,而反来索玺,殊为无礼。当以何策图之?”长史杨大将曰:“孙策据长江之险,兵精粮广,未可图也。今当先伐刘备,以报前日无故相攻之恨,然后图取孙策未迟。某献一计,使备即日就擒。”……其实,“杨大将”是个可笑的错误,正确的姓名应该是“杨弘”,请看《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的记载:“(袁)术死,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将其众欲就(孙)策,庐江太守刘勋要击,悉虏之,收其珍宝以归。”这里写得很清楚:袁术的长史名叫杨弘。

之所以会出现“杨弘”被“杨大将”张冠李戴的结果,是因为古人著书无标点,罗贯中收集史料时一不小心把“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句中的“弘”字看漏,读成了“长史杨大将、张勋等……”

就因为一字之差,“杨弘”糊里糊涂地变成了“杨大将”,这对杨弘来说实在冤枉。

四、兖州刺史刘岱投降曹操

《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有这样一段文字:操大笑曰:“皆不出荀文若之料。”遂唤前军刘岱、后军王忠引军五万,打着丞相旗号,去徐州攻刘备。原来刘岱旧为兖州刺史;及操取兖州,岱降于操,操用为偏将,故今差他与王忠一同领兵。

这是罗贯中先生无意中所做的第三个虚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次要原因是罗先生犯了想当然的失误,主要原因是汉末三国时期有两个混得不错的刘岱。

两个刘岱之中,地位高的是兖州刺史刘岱。此公是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出身汉室宗亲,其伯父刘宠曾任太尉,其弟刘繇为扬州牧、振武将军,他自己则先为侍中,后任兖州刺吏。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春正月,刘岱和桥瑁、袁绍、曹操等其他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成为汉末群雄之一。后来讨董联盟瓦解,刘岱与桥瑁相恶,刘岱击杀桥瑁,攻占了东郡。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青州黄巾军攻入刘岱镇守的兖州,刘岱不纳鲍信固守之计,仓促与之交战,结果被杀。

另一个刘岱地位较低,是曹操的属下,沛国(治今安徽濉溪西北)人。曹操为司空时,刘岱任司空长史,因为跟随征战有功被封为列侯。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十二月,曹操派遣刘岱与王忠一起前往徐州袭击刘备,被刘备击败,其后便消失在浩渺无际的史海之中了。

兖州刺史刘岱早在192年就已经在和黄巾军交战时阵亡了,如果他还能在199年和王忠一起去攻打刘备,那真是活见鬼了!

五、乌桓触

在写《三国演义》第十五回的过程中,罗先生断句时一不小心将长史杨弘断成了杨大将,在后来的第三十三回“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中,他又犯了一个类似的更大的错误,结果无中生有地断出来一个幽州刺史乌桓触。

在《三国演义》里,乌桓触本为袁绍部下幽州刺史,后聚众降曹,加镇北将军,但熟悉历史的读者都会觉得这个名字颇为怪异,因为乌桓是东汉三国时期一个少数民族部族的名字,并非姓氏,同时,乌桓触和在他前面刚刚出现的幽州袁熙手下大将焦触都以名字中少见的“触”字为名这点也令人深感奇怪。

那么,乌桓触这个人物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看了下面这段历史记载,您肯定会大跌眼镜。据《三国志·袁绍传》:“(袁)尚、(袁)熙为其将焦触、张南所攻,奔辽西乌丸。触自号幽州刺史,驱率诸郡太守令长,背袁向曹。”其中的乌丸即乌桓,触则指焦触,显而易见,“乌桓触”之名是因为演义作者在阅读史料时的断句错误而诞生的。 UX/LW5J5Cug4+XnlFAXN1DJiuHPaq16ZeZpbKZY5qSgHkKsYWP27g5Ca9lLQneB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