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祁奚之举

晋国的中军尉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大爷,叫祁奚(qí xī)。他看到晋国的军队强大了,自己又这么老了,就向晋悼公要求,让他告老。晋悼公同意了,可又问他:“谁接替您最合适呢?”祁奚说:“要依我说呀,解狐最合适。”晋悼公好像吓了一跳似的说:“哦?您说他吗?听说解狐跟您有仇,您怎么反倒推荐他?”祁奚说:“主公问我谁最合适,又不是问我谁是我的仇人。”晋悼公点了点头,就下了命令,召解狐上朝。

没想到解狐害着病,还没拜官就死了。晋悼公叹息了一会儿,又问祁奚:“解狐以外,还有谁最合适?”祁奚说:“除了解狐,要数祁午了。”晋悼公张大了嘴和眼睛,挺纳闷地说:“祁午不是您的儿子吗?”祁奚说:“是呀,主公问我谁最合适,又不是问我谁是我的儿子。”晋悼公从心坎里称赞祁奚,就拜祁午为中军尉。

春秋时期的人才选拔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人才选拔的主要制度是“世卿世官”制。意思就是在有血缘关系的家族里,或立过功勋的家族里通过推荐等形式选拔人才,这些家族也就世世代代都做官了。祁奚向晋悼公推荐人才,就属于这种制度。“人才乡选”和“乡长举荐”是人才选拔的补充手段,但这样选拔上来的人才主要做一些不太紧要的小官。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是“人才引进”,有一些从别的国家逃来的,或者是名声很大的“隐士”“名士”,也是国君起用的目标。这些人往往德才兼备,耿介忠直。

刚巧中军尉的副手羊舌职(羊舌,姓)死了。晋悼公又对祁奚说:“您再推荐一个副手吧。”祁奚说:“羊舌大夫的儿子就很不错。”晋悼公就叫羊舌赤做祁午的副手。

大臣们全都很钦佩祁老先生,说他推荐仇人不是为了奉承,推荐自己的儿子不是因为自私,推荐自己手下的人不是为了拉拢私人,像他这样的大臣真可称为大公无私了。

祁奚之举

这个故事在《左传·襄公三年》《国语·晋语七》《史记·晋世家》中都有记载。

举,是举荐的意思。晋国中军的营长祁奚要退休了,为晋悼公举荐新的人才。他先后举荐了和自己有私人恩怨的解狐和自己的儿子祁午。这说明他为国家举荐人才的标准是德行和才干,而不是个人情感,十分大公无私。

后来,当看到有人推荐有才干的人不避亲仇、不计较个人得失时,大家就会用“祁奚之举”这个成语来形容他的行为。 tF+ZAfqX9hUyEx6wKnB+6J5beTaCsnUFwnTm8u4PzW1gp/fQ2qXeNC/N2uAa/+a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