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运河贯通与经济崛起

隋唐以来,经济文化重心逐步向江淮迁移。这一过程中,大运河的开凿意义重大,不仅强化了政治的大一统,也因南北沟通顺畅便捷而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隋运河开通后,无锡“当南北之会冲”,“绵延南北千里水”的大运河与春秋时期夫差开凿的“吴古故水道”一起构成了无锡密集的水网,由此尽享交通之便。重农抑商的古代,得天独厚的“要冲之便”,带动了“商贾之繁”,“闽浙之珍奇,远代之骨董,五等四民之服食器用,货随店分,人随货聚” 。可以说,没有运河就没有无锡的繁荣,锡地民谚亦有曰:“先有古运河,后有无锡城。”

一 运河贯通与锡地发展

大业元年(605)始,隋炀帝开凿永济渠、通济渠,大业六年又连通隋文帝时所开的山阳渎 和江南运河,形成了隋代大运河。《资治通鉴》记曰:“(大业六年冬)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并置驿宫、草顿,欲东巡会稽。” 元代对隋运河截弯取直,成京杭大运河。运河在无锡境内全长约40.8公里,穿乡过镇,并流经市区,沿线码头遍布,水岸贸易繁盛,社会经济受到全面带动。

图4-1 无锡老城厢内的新旧运河水弄

京杭大运河与吴地水道,编织了一张密布而通达的河网。元王仁辅《无锡县志》云:“城中河凡十有八皆运河之支流别脉” ,城南运河被称为“弓河”,城中直河称“弦河”,与之相接东西走向的九河被称为“九箭”:“九箭河,在弓河上,有河九道,皆通运河,若弓之有箭然。” 民谚曰:“九箭通,出三公。”“一弓一弦九箭”的河道布局,启发了后世不少文人的诗意。与之相接的河流还有直湖港、五牧河、锡澄运河、锡溧运河、伯渎河、曹蠡河、望虞河等,支流繁多。

唐代,无锡水利建设力度加快。至德年间(756—758),修望亭堰闸,通漕,两岸粮田得以灌溉;元和八年(813),常州刺史孟简对久淤的泰伯渎进行疏浚拓宽,“治水溉田千顷”,并东连蠡湖。泰伯渎、蠡湖由此也称“孟渎”“孟湖”。 此一时期,无锡人口渐多,可耕田或缺,圩湖造田始兴。“《南徐州记》云:芙蓉湖,晋张阖基其中,泄湖水,令入五湖,注于具区(太湖),欲以为田。……至宋,居民因其旧迹,堤岸堰水,塞土为田,今悉南东其亩矣。” 一万五千顷的芙蓉湖由此被逐渐化为良田。

北宋时,无锡水利工程不辍。淳化元年(990),废望亭堰。嘉祐年间(1056—1063)废梁溪堰,沟通运河与梁溪河,通入太湖。元祐年间,既治莲蓉湖为田,因置闸于是,以备旱涝。 北宋天禧年间,江阴知军崔立开横河后,皇祐年间(1049—1054)知军葛闳又疏浚九里河;大观四年(1110),常州知州徐申改建黄田闸等。 九里河即锡澄运河雏形,后为苏南地区重要航道。在宜兴,唐代时,常州刺史孟简疏浚孟泾河;

北宋嘉祐年间,宜兴知县司马旦开凿新溪。 又据《吴中水利书》,北宋嘉祐年间,宜兴县尉阮洪共疏浚49条渎港,“是年大熟”。 从史料看,水利建设历代不辍。

南宋时无锡水上运输繁忙,除大运河外,长江也是重要倚仗。江阴地处江尾海头,长江沿岸港口多达十多个,其中以黄田港最著名。黄田港传为战国时春申君黄歇所开凿。自唐代起,江阴逐步成为长江下游与日韩和东南亚贸易交往的重要港口,王安石诗作《求守江阴未得酬朱昌叔忆江阴见及之作》曾描写其时盛况:“黄田港口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海外珠犀长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宋时,黄田港一带商贸繁荣,形成了“江下市”。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朝廷于江阴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江阴与广州、杭州、宁波、温州、泉州、上海等,成为宋代的10个市舶司之一。

元代,截弯取直后的京杭大运河航距缩短,朝廷对漕运日益倚重,无锡的运河位置亦变得日益重要,船来舟往,终年不废,为后来布码头、米码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朝廷在无锡设亿丰仓,“置仓无锡州,以便海漕” ,无锡由此成为集运无锡、宜兴、溧阳三地之粮的漕运中心,政治经济地位都得到提升。

二 农业经济与手工业

自隋唐始,锡地人口增加,经济崛起,农工商贸全面发展。唐代无锡户数达到4000户,升为望县。元代时无锡、江阴、宜兴三县均由“县”升“州”,人口也分别增至30万以上。如无锡县户数达72162户,人口从宋末23.05万增至35.57万。

(一)农业生产

隋唐时,江南已是朝廷粮食基地。故《新唐书》有“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之语。宋代,江南更是农业经济之翘楚。卫泾《水利疏》云:“国家承平之时,京师漕粟多出东南,而江浙居其大半。” 由此也反映了江南一带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经济贡献力。

面积为15300顷的芙蓉湖(古无锡湖),曾是地跨武进、江阴、无锡三界的巨浸,乃江南第二大湖。湖面宽阔,“多鱼而甚清”。宋代,因人多地少矛盾突出,芙蓉湖被筑堰建坝,围湖造田,“元祐时,堰芙蓉湖为田” 。耕地的不断拓垦,客观上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围湖造田技术也因得到广泛运用而日趋成熟。《三吴水考》云:“芙蓉湖在县南四十里,即射贵湖,南控长洲,北掩晋陵,周围一万五千三百顷,宋废湖成田,迄今尤畏潦。” 芙蓉湖围湖成田过程历时很久,从宋代至清,芙蓉湖已基本变为圩田。

无锡由此成为产粮高地,县志载地产白米质优,尤以南乡为最。隋唐时,已实行稻麦两熟制。唐代,锡产香粳米、红莲,宜兴产茶叶等成为贡品。宋元时无锡仍是江南重要产米区之一。此时期粮食产量虽无准确记录,但从相关数据可知其一二。据闵宗殿《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亩产量的探讨》,“整个宋代,苏南地区的水稻亩产大致保持在二石至三石米的水平上,平均亩产约二石五斗。” 由此大致可知无锡的农产水平。

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有力促进了农作物生产,农业经济和蚕桑副业都有长足发展。元《无锡县志》的描述为:“其平原旷野尽为良田,川泽足以资灌溉之利,鱼米足以益富羡之饶。男耕女织,生业是勤。岁产之盛,实登侯封。是以衣食足而礼义备。” 其时,民生殷富,农业生产与蚕桑养殖已然相辅相成,江南桑蚕业名播遐迩,连诗仙李白也有“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寄东鲁二稚子》)的诗句。元至元十三年(1276),江阴路总管府设立织染局,局使为正七品,作为官营手工业,专事织染生产。元朝时,吴地多处设有木棉提举司,负责植棉推广和棉花、棉布征收,江阴也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设木棉提举司,侧面折射出其时棉产规模。

茶叶,堪称锡地农副业的明星产品。唐代时,饮茶风气遍及全国,茶叶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地位日益重,宜兴的阳羡紫笋茶被列为贡茶。陆羽《茶经》曰:“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常州义兴县生君山悬脚岭北峰下。” 沈括《梦溪笔谈》亦云:“古人论茶,唯言阳羡、顾渚、天柱、蒙顶之类。” 可知宜兴茶叶之名气。阳羡茶产于宜兴南部山区,东濒太湖,南接浙江长兴茶产区,北靠东西两氿,西与安徽广德、江苏溧阳毗邻,丘陵山地起伏,海拔50—500米,雨量充沛,空气清新,乃茶树生长最宜之地,茶叶因此十分优质,名闻天下。

农具技术的进步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持。苏轼的《无锡道中赋水车》曾称赞无锡水车的运用:“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洞庭五月欲飞沙,鼍鸣窟中如打衙。天公不见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事实上,锡地农业技术,远不止于水车的使用,还有耕种技术的全面成熟。《吴地文化通史》云:“宋元时期,适应人口增加和提高粮食产量的需要,吴地稻区农民着力耕作栽培技术的改革,从而形成了耕、耙、耖、耘、耥相结合的一整套耕作技术。” 元代王祯的《农书》也详细地描述了吴地的一种农具“耘荡”:“耘荡,江浙之间新制之,形如木屐,而实长尺余,阔约三寸,底列短钉二十余枚,簨其上以贯竹柄,柄长五尺余。耘田之际,农人执之,推荡禾垄间草泥,使之溷溺,则田可精熟,既胜耙锄,又代手足,况所耘田数,日复兼倍。” 这类农具有效提高了耕作效率,也说明当时锡地的稻作技术已达较高水平。

(二)手工业生产

此时期,锡邑手工业趋于繁荣,百业皆有新的发展。唐代时,漆器、琢玉、钿工等行业均已出现。江阴酿酒业得到较好发展,黑杜酒传为杜康所创,名播远近,宋时城区和17处集镇设有酒税务。1960年,无锡市博物馆在城南尧歌里挖掘整理了一处元代墓葬,墓主身份为士绅地主钱裕,生活于元至元时期。在墓中发现金、银、玉、漆、丝织品和纸币等随葬品154件,其中丝织品包括袍5件、上衣7件、背心4件、裙6件、套裤2件、鞋2双、粉扑1件、钱袋1件;金银器上还有“邓万四郎”“陈铺造”等压印文字,应是商铺号。 其中“邓万四郎”款莲生贵子高足金杯,杯底中心刻一男孩,手执莲花,活泼可爱,杯唇外沿压印阴文,文字为“邓万四郎十分赤金”,制作工艺精细高超。可见其时从服装缝制、金银器制作在内的手工业,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图4-2 莲生贵子高足金杯(无锡博物院提供)

手工业的发展还体现为陶瓷业的兴盛与出新。位于宜兴丁蜀镇的小窑墩古窑、涧 窑址,其主要活动时间均为唐中晚期;宜兴新街镇的真武殿窑群,创烧于唐,延烧至宋;位于西渚镇的筱王村窑群,创烧于宋,部分延烧至明初。从这些古窑址遗存,可窥见当时宜兴陶瓷烧制的规模和水平。宜兴早期古窑窑型为圆形升焰窑,唐代中叶时,逐步向龙窑演变,涧 窑址即为龙窑所在。宋代,紫砂陶和均陶产品均已问世,日用陶器也得到较好发展。史学家贺云翱曾指出,宋元时期“宜兴窑”继承和发展了汉代以来的“打片成型”制陶工艺,发展出紫砂工艺,至少在元代,已制作出紫砂茶壶等新品种。

(三)人口与税赋

人口规模是此时期无锡经济发展的重要佐证之一。隋代,无锡县、义兴(宜兴)县和江阴县皆属于毗陵郡。据《隋书》,此时毗陵郡人口规模为:统4县,共有17599户,县均4400户。 唐贞观年间,晋陵郡 总户数为21182户,人口111606口,县均户数5296户,县均人口27902口;天宝年间,常州总户数102631户,人口690673口,县均20526户,138135口。《江苏通史》云:天宝年间,今江苏省域的江南诸郡已是全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与传统经济区域的中原诸郡不相上下。

据元代《无锡县志》记载,南宋绍兴初年(1131),无锡县的户口开始以县为规模进行统计,此时统计数据为23314户,105621人。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进行全国性的人口统计,此时无锡县有37916户,230568人。后因元兵南下掳掠,十去其四,又因疫病,存者仅十分而五,之后到元代至正二十七年(1367),无锡县人口又逐步恢复到70242户,348513人,与南宋绍兴初年的数据相比,人口增长已经是三倍以上。故有“平治既久,生聚日繁”之语。

据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宜兴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始有户籍记载,其时有4788户。南朝宋泰始中(465—471),阳羡、国山、临津三县共6293户,人口为89530人。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主客户共39940户,人口为46059人。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宜兴州共有76055户,349841人。 从南宋到元,宜兴人口总数增长近八倍。

据嘉靖《江阴县志》,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税户12275户,13228人,客户17064户,17627人。南宋绍兴五年(1135),主、客户共33339户,10余万人。元代共54125户,304672人。 由此可知,从北宋到元,江阴人口总数增长近十倍。

此时锡地,每年贡献大量税粮。元王仁辅《无锡县志》卷一云:“自唐立二税之法,而无锡之赋,至今不能变焉。盖夏以税输者,二麦总一万七百九十四石,秋以粮入者,一十九万二千二百一十石有奇。以岁之丰凶,羡余不足,而高下其数焉,然大率不甚相远也。总以一县之土计之,得一万五千八百六十顷三十八亩有奇,而田居十分之九。” 由此可见,元至正年间,仅无锡县每年税赋就超出二十万石,《无锡县志》又收陈迈《亿丰仓记》一文,云:“常之为郡,沃壤多而税石伙,于是置仓无锡州,以便海漕,合是州及义兴、溧阳之粮,凡为石四十七万八百五十有奇,悉于此输纳焉。” 由此亦知,常州因良田较多,故而税赋较重,官府在无锡专设粮仓,以便运输无锡、宜兴与溧阳的税粮。

据《咸淳毗陵志》记录,南宋咸淳年间无锡、宜兴二县所承担的赋税名目众多, 主要项目列下:

表4-1 南宋咸淳时无锡与宜兴二县所承担赋税的主要项目

又据嘉靖《江阴县志》,宋时江阴所承担的夏租、秋租颇为可观。包括:“夏税绵三万二千一百二十九两五钱,绢四千九十七匹七寸六分五厘。大麦一万四千二百二十石四升,小麦二千二百八石八斗七升;折帛钱八万九千四百五十五贯八百八十七文。秋租苗米四万二千三百四十五石四斗八升,盐米一万一千三百十八石,衫布折钱一万三千八十二贯五百五十文。”

唐代州县,以其地理位置、规模大小、经济地位等,州分为辅、雄、望、紧、上、中、下等七等,县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通典》云:“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其余则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为差。” 故而,对于京都之外的普通县而言,望县则意味着对其经济实力的最高评价。《元和郡县图志》成书于唐元和八年(813),其时无锡县为望县,而宜兴(义兴)与江阴均为紧县。 《唐会要》载:唐大历十二年(777),无锡升为望县。唐会昌四年(844),江阴升为望县。 根据《元丰九域志》的记载,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无锡、江阴、宜兴三县已经均为望县。 虽然从唐到宋,关于望县等级标准有所变化,但其总数并不多,据《旧唐书》,唐前期有望县85个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初有望县50个 ;无锡三县先后列入望县,有赖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JxJklh3vz8ixc0bVF6sGiGtNeTQrQbwYTqP0VDrWh+xFK69ktSpT+q6MpKClmJR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