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北人南迁与望族兴聚

在中国历史上,北方大的战乱每每导致大规模北人南迁,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便是如此。这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与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无锡的发展。

一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东晋以前,锡地所在的会稽郡(高帝十二年改名吴郡)人口规模和农业耕作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据《汉书·地理志》的数据:“户二十二万三千三十八,口百三万二千六百四,县二十六。” 而当时人口密度远低于他郡,据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汉平帝元始二年(2),会稽郡(北部)为14.28人/平方公里,同时期的临淮(淮东)则为42.89人/平方公里,楚地郡国如楚国为76.87人/平方公里,泗水郡为40.96人/平方公里,东海郡为78.93人/平方公里,临淮郡(淮西)为42.89人/平方公里,琅琊郡为50.87人/平方公里,沛郡为69.81人/平方公里。 可见,吴郡人口密度远低于他郡水平。直至西晋末大批北人南迁,这种状况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变。

一方面江南大片滩涂沼泽不宜人居,另一方面水患频仍、农耕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这一时期,治理水患成为吴地诸事重心。东晋大(太)兴四年(321),晋陵内史张阖为解决频发的水患,对芙蓉湖(古无锡湖)进行了大规模治理,凿五泄河,泄芙蓉湖水经五泄注入太湖,较好解决了芙蓉湖周边低洼地区的浸水内涝问题,扩大了可耕田面积。

东晋吴地人口的激增,与西晋末“八王之乱”引发的大规模北民南迁有直接关系。“八王之乱” 乃西晋后期影响巨大的权斗内乱,太熙元年(290),晋武帝病逝,惠帝司马衷继位。司马衷先天不足、生性愚钝,太后专权,由此引发了宫廷内外争权夺利之斗,混战长达16年,史称“八王之乱”。战乱给黄河流域带来惨重损失,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也给几个北方游牧民族以可乘之机,即所谓“五胡乱华”。建武元年(304),匈奴贵族刘渊反晋独立,称大单于,永嘉二年(308)称帝。永嘉四年(310),刘渊病死,其子刘聪继位。永嘉五年(311),刘聪遣石勒大败晋太尉王衍军队,晋军10余万人被歼。同年,刘聪又派刘曜率部攻破洛阳,俘虏并杀死晋怀帝,又屠戮王公士民3万余人,史称“永嘉之乱”。建兴四年(316),刘曜又攻陷长安,俘获了晋愍帝,西晋就此宣告败亡。

追随东海王司马越的司马睿,听从王导建议,于永嘉元年(307)南渡长江,移镇建业。于建武元年(317)自称晋王,次年称帝,定都建康(建业,今南京),史称东晋。

永嘉之乱、晋室南渡,逃避战乱的中原士绅百姓纷纷南迁,使锡地涌入不少外来人口。《晋书》卷六五《王导传》载:“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导劝帝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这一记载,既可窥见南迁北人的基本构成,也暗示了东晋朝廷对南迁北人的安置吸纳政策。大批南迁民众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的扬州、荆州、梁州、益州等地,今宁、镇、常、锡等均在此列。

为安置这些南迁北人,东晋采用了侨置制度。刘知几《史通》卷五《因习下第十九》云:“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雒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由是斗牛之野,郡有青徐;吴越之乡,州编冀豫,欲使南北不乱,淄渑可分,其于系虚名于本土者,虽百代无易。”为安抚南渡“衣冠”阶层,东晋在江南设立侨郡侨县,这些郡县采用北方原州县名称,吴越地区出现大量类似青州、徐州、冀州、豫州等北方地名。这些地名的使用,导致南北地名混乱。《史通》曾指出,这一情形导致了史载人物籍贯的混淆,如王氏往往记为“琅琊临沂人”,实际上“亦自当时无此县,皆是晋魏以前旧名号”。关于侨郡侨县的具体设置,万绳楠在《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一文中也指出:“江东侨郡县的设置比较复杂。就其分布看,都在扬州的丹阳和毗陵二郡之境,西自芜湖(属丹阳)东至无锡(属毗陵)一线,但有的有实土,有的虽然派出了太守、县令,而无实土,成为‘寄治’。” 无锡即在江东侨郡县设置范围之内。

锡地人口虽无详细史载,但从侨县“杼秋”的设置可见其一斑。《宋书》卷三十五有“杼秋治无锡”之语,其时。又据《后汉书·盖延传》:“杼秋县名属梁国,故城在今徐州萧县西北。” 从《江南通志·舆地志》所记“杼秋城在萧县西七十里,汉置,《后汉书》云杼秋县” ,可见,“杼秋”原在江北徐州附近,属南沛郡,后并入南彭城郡。南北朝宋元嘉八年(431)置南徐州,辖晋陵郡。元嘉十二年(435),原侨置广陵(今扬州)的竹邑县侨置无锡,并入杼秋县。宋顺帝昇明三年(479),萧道成建齐称帝,改元建元,废杼秋县。

其时,江阴也设有侨县“利城”。清道光《江阴县志·建制沿革》载:“初晋元帝渡江,侨立郡县,以处淮北流徙之众。邑有利城郡,有南兰陵,皆隶南徐州。” 又据《江苏建置志》载,南北朝时期,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原寄治京口的利城侨县被断以实土,故移治于今江阴璜土镇一带,隶属南东海郡。 关于南兰陵郡的位置,《江阴县志》的记载与后世研究观点不一。《江苏通史》“魏晋南北朝卷”认为,南兰陵郡设在武进, 史学家万绳楠则认为设在丹阳郡江乘县。 而据《江苏建置志》:齐和帝中兴二年,萧衍建立梁朝,改元天监,南东海郡于此年更名为南兰陵郡,则《江阴县志》关于南兰陵之说,或许有误。

关于北人南迁之规模,史学家谭其骧1934年发表的《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一文认为,南渡人口至少有90万。万绳楠对毗陵郡户数的考证则更详尽:“西晋毗陵郡领有丹徒、武进、曲阿、延陵、毗陵、既阳、无锡七县,户一万二千。江左于毗陵郡之地,设置了南东海、南东莞、临淮、淮陵、南彭城、南清河、南平昌、南泰山及晋陵九郡。户数为南东海为5342,南东莞1424,临淮3711,淮陵1905,南彭城11758,南清河1849,南平昌2178,南泰山2499,晋陵15382。合计46048户,较西晋毗陵增加了34048,即增加了388%。” 从上述数据可见,北人南迁使得江南地区人口大幅增长。其中,杼秋所属的南彭城人口规模,据《宋书·南彭城太守》所载:“领县十二,户一万一千七百五十八,口六万八千一百六十三。” 由此推知,北人大规模南迁背景下,锡地人口规模亦同步扩大。

南迁北人中,宗室贵族、文人学士比例超过寻常。其社会地位、文化水平较高,拥有较多财富和技术。南渡之后,这些资源与江南环境、文化经济相互融合,对江南的全面开发产生了重要作用。杜佑《通典·州郡十二》有言:“永嘉之后,帝室东迁,衣冠避乱,多所萃止,艺文儒术,斯之为盛,今虽闾阎贱品,处力役之际,吟咏不辍,盖因颜、谢、徐、庾之风扇焉。”此处所谓“颜、谢”,应是指颜延之与谢灵运,“徐、庾”则指南朝陈文学家徐陵与北周文学家庾信。其中被钟嵘誉为“元嘉之雄”的谢灵运,祖上乃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谢氏士族,谢本人则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晋代书圣王羲之一家祖居琅琊,也因避乱而迁居于晋陵郡洛社(今无锡洛社镇)。

在南北文化大融合中,矛盾冲突亦不可避免。据《晋书》卷五十八《列传第二十八》载,宜兴周处之子周玘临终时就对儿子说:“杀我者,诸伧子;能复之,乃我子也。” 其子周勰牢记父亲遗言,怨恨南迁北人对吴人的驾驭,后于建兴二年(314)以讨伐执政者王导、刁协为名起兵叛乱,孙皓 的族人孙弼也起兵呼应。后叛乱虽被平定,但其时南北矛盾之尖锐程度由此略见一斑。

二 著姓望族的聚集繁衍

有学者指出“汉魏以来,多聚族而居,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个名宗大族” 。世代相袭,势力巨大,在魏晋时期,巨室宗族的社会影响力不容忽视。《宋书》卷四十六《列传第六》“王懿”条曰:“北土重同姓,谓之骨肉,有远来相投者,莫不竭力营赡,若不至者,以为不义,不为乡里所容。”可见北方同姓亲族之间的亲密程度。《晋书·列传》“祖逖”条曰:“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世吏二千石。……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赒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自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 可窥见被推为“行主”的祖逖建立家族威信之过程,亦折射出北方大族南迁的具体情状。

魏晋时期,江南已有被称为“吴地四姓”的朱、张、顾、陆等巨族,并形成了各自特征,即所谓“张文”“朱武”“陆忠”“顾厚”。此外,据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七《氏族类》,“四姓”之外还有“八族”:“吴四姓八族,张文、朱武、陆忠、顾厚,陈、桓、吕、窦、公孙、司马、徐、傅。世说:吴四姓,吴录:八族,陆机吴趋行:八族未足侈,四姓实名家。”这些家族皆田产丰厚,但仍以“四姓”为最。正如陆机《吴趋行》所云:“属城咸有士,吴邑最为多。八族未足侈,四姓实名家。”

此时,北方南渡望族也落户江南,如王、谢、袁、萧等大姓,作为“侨姓”成为吴郡新望。《新唐书·列传·儒学》中《柳冲传》一篇云:“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 这些士族在当时江南社会都有很高的政治、经济地位和文化影响,是东晋政权的有力支持者。田余庆《论东晋门阀政治》认为:“东晋居位的士族,其权势甚至得以平行或超越于皇权之上。” 当然,侨姓与当地著姓之间,在冲突磨合中既有合作,也有竞争。

随着时代演进,锡地望族也不断沉浮变化。元代《无锡县志》“事物”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无锡自太伯肇基于前,其后才贤之著,代不缺人,其礼义之邦乎。” 意谓泰伯奔吴之后,望族世家历代才贤不断涌现。据庄若江《无锡望族》所列,今属本埠望族,声名最著者,无锡有东亭华氏等13家,江阴有青旸葛氏等12家,宜兴有宜兴蒋氏等10家。 无锡巨族从人数上看,当首推梅里吴氏。泰伯奔吴,定居梅里,建立勾吴古国,其后代散居各地,皆以吴为姓,人数最众。

魏晋南北朝时期,锡地望族最值一提的有锡山顾氏、东亭华氏、宜兴蒋氏和周氏。

锡山顾氏家族中,东晋顾悦之及其子顾恺之较早见于史传。《晋书》卷七十七《顾悦之》云:“顾悦之,字君叔,少有义行,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为州别驾,历尚书右丞,卒。子凯之别有传。”顾悦之曾担任扬州别驾、尚书右丞等官职。其子顾恺之,博学而有才,曾作《筝赋》,自比“嵇康琴”,乃史上著名画家,被尊为“画祖”“画圣”。

东晋时,华氏家族中的华豪、华宝见于史传。《南齐书》卷五十五《华宝》:“华宝,晋陵无锡人也,父豪,义熙末戍长安,宝年八岁,临别谓宝曰:须我还,当为汝上头,长安陷虏,豪殁,宝年至七十,不婚冠。或问之者,辄号恸弥日,不忍答也。”华宝八岁时,其父离家戍守长安,临行前答应回家时为其行冠礼。但其父因战败身殁,一去不回。华宝直至70岁时,依然恪遵父训。义熙(405—418)是东晋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第四个年号。华宝被后人称为华孝子,其祠现在惠山脚下。

宜兴蒋氏是为宜兴首望,渊源深厚,乃九侯之族。《江南通志》卷十三云:“ 山在宜兴县西北七十里,西界溧阳,汉建武中,尝封蒋澄为 亭侯,即此其对峙者为卧牛山、荆山、安乐山。”《咸淳毗陵志》亦载:“东汉时,蒋澄,建武间封 亭乡侯。蒋通,澄子,封阳羡西亭侯。蒋休,澄子,丹阳太守,袭封 亭乡侯。”蒋澄与其兄蒋默为宜兴蒋氏之祖。蒋姓堂号“九侯堂”,源于汉光武帝时,其祖蒋横蒙冤遭诛,后平反,其九子均封侯。其中“八子蒋默,封云阳侯,居宜兴;九子蒋澄,封 亭侯,亦居宜兴”

宜兴周氏,声名起于周处射虎、斩蛟。其祖父周宾,为宜兴周氏始祖,周氏在西晋时曾有“一门五侯”之荣。《江南通志》卷三十二:“射虎亭在荆溪县南五里,晋周处射南山白额虎于此,后人为之立亭,南唐徐铉诗云:斩蛟桥下溪烟碧,射虎亭边路草青。”晋平西将军周处在宜兴留有极为浓重的痕迹,《咸淳毗陵志》卷第十四记载,宜兴荆溪南的英烈庙(旧称周将军庙)即为纪念周处而建。陆机撰有碑文记之:“公葬于家之旧原,南瞻荆岳,北睇蛟川。追赠清流亭侯,谥曰‘孝’。” 0UsHx6JaUowbgSZEAMgU84UKXok/NTya6k8X7FHBIMMQaB/WtIxOBK1dcYreV39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