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西汉王国与无锡侯国

秦朝一统之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度。在无锡地区,从秦至汉至晋,阳羡(宜兴)、无锡与暨阳(江阴)三县先后设立。至汉朝建立,实行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无锡地区还曾有设立无锡侯国、阳羡侯国的短暂历史。

一 置县及其沿革

无锡、江阴、宜兴的置县,与当时国家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西周时,统辖制度是分封制。除近国都地区(王畿)以外,周王将其他国土分封给子弟、功臣,大量诸侯国由此建立。这一状况终止于秦朝。秦王嬴政灭六国,并天下,公元前221年始称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为加强统治,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置三十六郡,称“郡县制”。无锡隶属于会稽郡。

虽然,春秋时期我国就已有郡县的设置,但在历史上,秦朝是全面推行郡县制的第一个朝代。公元前222年,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在全国设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有郡守,县有县令,皆由皇帝亲自任命,中央集权制度得到空前强化。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五年……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 《会稽志》记载更详细:“秦始皇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治吴。二十六年,初并天下,用廷尉李斯议,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由此可知,会稽郡设置于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会稽郡领二十余县,郡治在吴,所辖范围大致包括江苏东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区,无锡于其中。吕思勉《中国通史》释其曰:“六国新灭,遗民未曾心服,自然有在各地方设立据点的必要。所以秦灭六国,多以其地设郡。至六国尽灭之后,则更合全国的情形,加以调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由此可知,秦朝施行郡县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强化其大一统的集权统治。据明代隐者钱西青《马迹山志》,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始皇南巡曾抵达无锡,马迹山、秦履山皆因此得名。南宋《舆地纪胜》云:马迹山“在州东太湖中,岩壁间有马迹隐然,世传秦王游幸,马所践”

秦朝所设“郡”之总数,并未一直维持三十六之数,而是不断扩大的。王国维认为:“秦以水德王,故数以六为纪。二十六年,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三十六者,六之自乘数也……至三十三年,南置南海、桂林、象郡,北置九原。其于六数不足者二,则又于内地分置陈、东海二郡,共为四十八郡。四十八者,六之八倍也。秦制然也。” 因秦朝为水德王朝,其数以“6”为常,故郡之总数设定为“6”的倍数,此乃秦朝郡县设置的规律。

汉高祖时,封韩信为楚王,建楚国。翌年,废楚王,立刘贾为荆王,建荆国。无锡一带先后为楚、荆封地。

在无锡、宜兴、江阴三县中,宜兴设县最早。宜兴古称阳羡,也称荆邑、义兴。清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载:“秦并楚,置会稽郡,改荆邑为阳羡县,以属之。” 据此,阳羡县的设立时间应为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西晋时,周处之子周玘三兴义兵,平定叛乱,晋怀帝感其义,遂于永嘉四年(310)设立义兴郡,郡下辖阳羡、国山等六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义兴郡,将国山、临津等并入阳羡县,并将其改名为义兴县。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因避赵光义讳,改名为宜兴县,“宜兴”县名遂由此而来。

无锡县的置县时间,一般认为是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清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卷一《建置沿革》明确记载:“会稽郡由秦始皇设置”,但会稽郡之下却无详细记录。《史记》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亦载:“(灌婴)渡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吴守,遂定吴、豫章、会稽郡。”据《无锡金匮县志》记载,“汉高帝五年,置楚国,分置吴郡。”始有“置无锡县”记录。

关于无锡置县时间,说法仍存分歧。南宋《咸淳毗陵志》卷二《无锡》曰:无锡“县名昉见汉志”,认为从《汉书》始有“无锡”县名记载。从元代王仁辅《无锡县志》到明弘治《重修无锡县志》、清光绪《无锡金匮县志》等历代县志,均指无锡县系西汉初设置。《江苏省无锡县地名录》也称“无锡置县于西汉高祖五年(前202),隶属会稽郡。是年,分置吴郡,无锡县改属吴郡。”

但《无锡金匮县志》卷三十八《艺文》所收周有壬《无锡非汉县论》一文却认为无锡置县于更早的秦朝:“余谓无锡实秦县,非汉县也。……无锡县隶会稽郡,郡凡二十六县,惟毗陵县下注云‘旧延陵,汉改之’。是秦郡所领之县,有汉为改名者,史志且有注明。无锡县下,既无汉某帝某年置之文,其与郡同为秦置无疑。” 周有壬此论,亦言之有据。双方持论者都各有依据,顾伟伦《无锡建县时间考》指出:1975年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秦《会稽郡图》共标有22县,其中并无无锡县。 《中国历史地图集》为谭其骧所编,其中《秦·西汉·东汉时期》分册第11—12页的秦代“淮汉以南诸郡”中,只有阳羡县,未见无锡县。编者指出:“秦制以郡统县,而秦县见于记载者极少。图中标注的县,一部分是见于唐宋以前史籍中的‘秦置’县;一部分是见于战国记载而在西汉时尚存在的县;此外,凡见于秦灭六国至西汉统一以前的地名西汉时是县的,也作为秦县画出。” 综上,关于无锡置县时间,论者虽有分歧,但持无锡汉县论者居多。

高祖十二年(前195),立刘濞为吴王,置吴国,无锡为吴王封地。元封元年(前110),封多军为无锡侯,无锡为侯国,属会稽郡。征和四年(前89),多军之子多卯获罪,废侯国,复置无锡县。公元9年,王莽篡政以“建国”为年号,改“无锡县”为“有锡县”。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初年(25—27),又将县名改回“无锡”。建安七年(202),无锡等四县为吴郡太守朱治封邑。

吴黄龙元年(229),孙权称帝,以“吴”为国号,定都于建业(今南京),无锡、江阴、宜兴三县皆为吴国属地。其时,吴地“地广人稀”,农耕水平低下。出于强兵足食之需,吴嘉禾三年(234)为开发农业,采取屯田制,撤无锡县。将无锡县以西划为屯田,并置毗陵典农校尉。吴赤乌八年(245),典农校尉陈勋以屯兵疏浚长广溪,使之成为贯穿四乡之水道,溉田百余顷。元至正《无锡县志》载:“长广溪,去州南一十八里。广二十五丈,长三十五里,占扬名、开化二乡,亦惠山之脉。《吴地记》云:县南有长广溪,水深三尺,陈勋所导。” 锡地农业生产的长足进步,很大程度得益于屯田制的实施和水利设施建设。

江阴设县时间晚于宜兴、无锡。江阴古称暨阳,秦时属会稽郡延陵乡。汉高帝五年(前202),延陵乡改毗陵县,始设暨阳乡;西晋太康二年(281)置暨阳县。嘉靖《江阴县志》云:“晋太康二年,分吴郡置毗陵郡,割无锡县地益暨阳乡,暨阳始为县,而属邑毗陵郡。” 暨阳县之范围,以暨阳乡为主,又并入无锡县部分土地,其时属毗陵郡下辖。南朝梁绍泰元年(555),废暨阳县,改设江阴郡、江阴县,江阴郡下辖除江阴县外,还设有梁丰、利城等,共三县。所谓江阴,指地处长江之阴,即长江之南。江阴郡后于隋开皇九年(589)废除,梁丰、利城二县则一起并入江阴县。五代时南唐升元中(937—942),又设江阴军,置军监使,同时在此屯水师战舰,由此,江阴在军事上的价值凸显。

这一时期,吴地的发展得益于县令的县治,据《咸淳毗陵志》卷七《秩官》记载,这一时期,部分行政长官因其在任期间积极有为,享有较高声誉,载入史籍。《咸淳毗陵志》记载,东汉时的袁玘(会稽人),为阳羡长,在任时建造了72丈长的一座长桥(后改蛟桥),给乡人带来很大方便,后成为宜兴标志性景观。乡人为之立“果利庙”,又称“袁府君庙”,历年祭祀不绝;孙权15岁时,其兄长孙策平定江东诸郡,委其为阳羡长,修路立庙,颇具声名;晋时的贺循(浙江绍兴人),授阳羡令,因执政宽惠,也留名史册;南朝宋时刘道产(无锡令)、刘秀之(为无锡、阳羡、乌程令)也都留有能声;南朝梁时,张盾任无锡令,以谨慎稳重著称,后为湘东王的文书,死时家无余财,仅有文书千卷、酒米数瓮。《咸淳毗陵志》还收录了诸如梁时阳羡令刘潜及南唐时义兴令徐延休、杨廷式等部分地方官的事迹,他们或勤恤民事,或清苦为政,地方百姓受益颇多。 此外,清道光《江阴县志》卷之七《秩祀》中的“名宦祠”还言及“梁县令司马公筠、唐县令赵公和、宋知军崔公立、知县杨公孝孺”等一系列地方贤吏。 司马筠于梁天监元年(502)拜暨阳令,《梁书》云其“博通经术,尤明《三礼》……天监初,为本州治中,除暨阳令,有清绩” 。唐咸通初年(860),江阴县令赵和以善于断案著称,《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二《精察》赞其“以片言折狱著声”。以上诸位,乃此时无锡三县地方行政长官代表,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 三县短暂的侯王国史

与秦朝实行单一的郡县制不同,西汉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与分封制二合一的制度,即所谓郡国并行制,这是宜兴与无锡此时短暂地被封为侯国的背景。

汉朝建立以后,统治者拆分了原有的郡,这导致郡的总数大规模提升。与此同时,汉朝还设立了一批诸侯王国。《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中记载道:“武帝开广三边。故自高祖增二十六,文、景各六,武帝二十八,昭帝一,讫于孝平,凡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从汉高祖,到汉平帝,汉朝共设立了郡国103个,侯国241个,由此可见汉朝的郡县与诸侯王国设置的基本趋势与大致规模。

秦朝废除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度。汉代,不同于前朝而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学者曾经指出秦朝实行郡县制的正面意义:“礼基于传统,因而是自然性的社会规范。那么基于政治权力之强制力的法,是以君主为基点的,也就是说,法是人为制定的社会规范。于是周秦之变的核心,即由礼变为法,也就是社会规范由自然性变为人为制定。这一新的人为社会规范必须将整个社会重新组织,承担这一重任的政治制度,便是郡县制。” 这一分析,肯定了郡县制在社会规范的调整与社会的重新组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也有学者指出,秦朝实施郡县制的过程过于峻急,对支撑社会稳定的力量有所损伤,故而导致失败。“但秦过于峻急推行郡县制,直接消除了山东贵族的经济基础,成为秦末义兵蜂起的直接根源。” 大概正是基于对秦朝实行单一郡县制度弊端的修正,西汉在郡县制度的基础上,部分恢复了分封制度。由此,方有《汉书》卷十四《诸侯王表第二》中记载:“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汉朝部分恢复分封制,主要原因是为“惩戒亡秦孤立之败”。

西汉部分恢复分封制度,也是其夺取政权过程中的做法的延续。在项羽进入咸阳之时,便已开始分封有功将士为各地的侯王,而他自己则号称西楚霸王。根据吕思勉《中国通史》,他此时分封了包括刘邦等人在内的18个王。而在刘项之争的过程中,刘邦又分封了一批有功将士为王侯,其中包括立韩信为楚王,彭越为梁王等。后韩信等七王上疏,拥立刘邦为皇帝。《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中记载道:“于是诸侯上疏曰:‘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昧死再拜言,大王陛下: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儗,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这段文字对刘邦的功绩一一列举并大为赞赏,其所称道者,一方面是定关中,一方面是安万民,一方面是封诸侯。基于以上功绩,上书者认为刘邦应该称帝。仔细揣摩,可知此为当时的王侯与刘邦之间关系的生动呈现。刘邦能够称帝,与楚王韩信等王侯的支持分不开,所以,在汉朝建立之初,他就难以实行单一的郡县制。

权力之争,导致汉朝的分封常有变动,在不同的时代,无锡等三县所隶属的王国也往往就会发生变化。高祖六年(前201),韩信获罪,楚国被分为荆、楚两国,刘贾被封为荆王,以吴(苏州)为都,无锡等则属于荆国。高祖十二年(前195),刘濞封吴王。这一分封有其特别的目的,《史记》卷一百六《吴王濞列传》记载曰:“上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以填之,诸子少,乃立濞于沛为吴王,王三郡五十三城。”由此可见,此时的吴郡和会稽郡,民风较为强悍,故需要加强统治。此时的无锡等三地则改属于吴王领地。

此间,宜兴曾被封为侯国,即阳羡侯国。宜兴封为侯国的时间是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增修宜兴县旧志》卷一《疆域志·沿革》中记载道:“汉高帝十二年,封尹灵常为阳羡侯,仍属会稽郡。”《咸淳毗陵志》卷第七《秩官一》:“(西汉)灵常,高帝十二年封阳羡侯,邑二千户。详见‘叙县’。灵贺,常子,袭封阳羡侯。灵胜,贺子,袭封阳羡侯。”由此可知,阳羡侯为灵常、灵贺、灵胜祖孙三代。灵常何以能被封为阳羡侯?《前汉书》卷三十四《考证》中有相关考证记录:“按功臣表,中牟侯单右,车邔侯黄极忠,博阳侯周聚,阳羡侯灵常,下相侯泠耳,高陵侯王虞人,并以击布功封;与期思侯贲赫,凡七侯也。”此七侯,均在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因征讨英布反叛而记功封侯。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阳羡侯国再次复称阳羡县,其侯国历史遂告一段落。

无锡侯国的建立时间晚于阳羡侯国。由于中央集权与地方诸侯割据的矛盾激化,汉景帝即位后,采取削藩之策,引发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七国反叛。七国失败后,汉朝的诸侯王国调整甚多,至汉武帝行“推恩”策,《史记》卷一百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云:“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诸侯的地位进一步被削弱,这是无锡侯国建立的背景。

无锡侯国建立于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封多军为无锡侯,其等级同县级,为千户侯,县境不大,“东西115里,南北127里” 。《汉书》卷十七《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载:“无锡侯多军,以东粤将军,汉兵至,弃军降,侯,千户。元年封。侯卯嗣,延和四年,坐与归义赵文王将兵追反虏,到弘农擅弃兵还,赎罪,免。”

多军封无锡侯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一是东南沿海生活的越人,时常发生叛乱,难于管理。《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关于“闽粤王”记曰:“建元三年,闽粤发兵围东瓯,东瓯使人告急天子。天子问太尉田蚡,蚡对曰:‘粤人相攻击,固其常,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中大夫严助诘蚡,言当救。天子遣助发会稽郡兵浮海救之,语具在《助传》。汉兵未至,闽粤引兵去。东粤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与众处江、淮之间。”元鼎六年(前111),东越王余善起兵造反,并自命“武帝”,朝廷派兵讨伐,此时东越国内,越衍侯吴阳等反叛东越,杀死余善,投降朝廷。吴阳等因功封侯 ,东越将军多军也是同样原因获封无锡侯。

其次,江淮之地其时人烟稀少,汉武帝曾两次大规模移越人到江淮之间定居,封东越多军为无锡侯也为了便于对这一带越人的管理。东越人也因避乱而内迁,目的地亦主要于江淮之间。石方认为“大约有十万人左右从东瓯地(浙江温州一带)迁入庐江、九江、临淮三郡范围”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也称:“建元三年和元封元年迁出的东瓯、闽越人大约十余万。” 多达十万人的迁移,在当时规模和影响皆不容小觑,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于是天子曰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 由此可知,东越将军多军封无锡侯,与人口迁移潮流相适应,便于管理。

其三,从王国中封侯国,可以减少王国的封地,削弱王国的力量,达到制约王国的作用。无锡侯国于征和四年(前89)撤销,多军之子多卯在追捕反虏过程中擅自弃军而返,被免去侯位。这段侯国历史虽然短暂,对无锡仍有一定意义。吕锡生教授认为“无锡早期的县城当在这时建成”

江阴作为王国的历史则更晚一些。南北朝陈永定元年(557),陈霸先称帝,建立陈朝,封梁朝最后一位君王萧方智为江阴王,以江阴郡为江阴国。关于这一段历史,《陈书》卷二载:“改梁太平二年为永定元年……诏梁皇太后为江阴国太妃、皇后为江阴国妃。”此可为证。后隋朝开皇九年(589),除江阴国,废江阴郡。

宜兴、无锡、江阴虽曾为侯国或王国,但境域规模并无扩大。元王仁辅《无锡县志》卷一云:“公侯之国皆方百里,古之制也。按《后汉书·地理志》无锡侯国,则知旧邑乃循古制,自汉迄唐,虽废置不同,而是邑封域之广,盖未尝变,按今州在常州东南九十里外,州之境内,东西一百一十五里,南北一百二十七里,是为提封之境。”汉朝的县大约方百里,从这一记载来看,无锡县的规模也就大约是普通汉县的规模。宜兴县的疆域也大致如此,据南宋《咸淳毗陵志》卷第二载:“东西百六十五里,南北百十四里,是为提封之境。”江阴县的疆域规模,根据道光《江阴县志》卷之二《疆域》载:“(宋)军境东西一百三十五里,南北七十二里;(元)州境东西一百四十里,南北一百里。”可见无锡、宜兴、江阴三县的县境规模并无明显差异。

三 两汉至南朝

西汉晚期,王莽篡政,改无锡为“有锡”。光武中兴,推翻王莽,恢复汉室,定都洛阳。“有锡”复称“无锡”。

东汉时,梁鸿、孟光隐居于锡东古皇山,此山由此改称鸿山。《后汉书》载:梁鸿(字伯鸾)家贫德高,“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及嫁,始以妆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罪:‘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令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今衣绮缟敷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矣。’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能奉我也。’”此后,梁鸿因《五噫歌》 而得罪汉章帝刘炟,遂逃亡江南。“初至吴,依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德才一时无人知晓,其妻孟光为了衬托丈夫,每具食“举案必齐眉”,在鸿山脚下书写了一段“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佳话。

汉末天下大乱,孙坚、孙策父子起兵江东,建立东吴。无锡为东吴大将朱治的俸邑。朱治,字君理,东吴丹阳人,随孙坚起兵江东,为孙氏三世老臣,初为吴郡太守。黄武元年(222),封毗陵侯,拜安国将军,食邑无锡等四县。三国时无锡始终在其邑下。朱治功高权重,执政勤勉,生活丰俭有度,俸邑之内,甚少扰民,其时社会比较安定。

晋武帝平吴,结束了南北割据局面。西晋太康元年(280),分天下为十九州,分吴郡,置毗陵。取消屯田制,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太康二年(281年),析无锡、毗陵北部地,设暨阳县(江阴)。永嘉五年(311),改毗陵郡为晋陵,“虽迁革不一,而县邑如故。”

南朝梁绍泰元年(555),废暨阳县,置江阴郡。以原暨阳县与兰陵郡利城之地,设江阴、梁丰、利城三县。“八王之乱”后,晋室南渡,在建康(南京)建立东晋,与北方踞长江两侧划疆而治。锡邑所在之南朝,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政权的更替。

梁武帝太清年间,梁元帝萧绎第九子萧方智(542—557),封为兴梁侯。元帝时封晋安王,出为江州刺史。元帝被杀,王僧辨拥陈霸先为梁王,太宰承制。后王僧辨迎贞阳侯萧渊明入建康为帝,立萧方智为太子。陈霸先杀王僧辨,废萧渊明,封萧方智为江阴王,在江阴郡立江阴国。江阴由此成为王国封地,但萧方智在位仅三年即被杀,年仅16岁。萧方智死后,追谥“梁敬皇帝”,葬于江阴西石桥东北的苍墩。墩南原有苍山寺,已毁,仅存“苍山寺”砖额和《仓山寺田记碑》一方。 2rCNdf5OaoGFDab56iWk2krRfYI3J4haCgadli7ajkWpka6VfI7riB54X+pp8kU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