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崧泽文化时期的古文明

经考古发现的崧泽文化遗址,无锡有多处。梁溪河畔仙蠡墩、马迹山门前山遗址等都是此时期遗址。清乾隆时,无锡进士杨莲趺有《竹枝词》曰:“太保墩前仙女墩,清溪溪畔百花村。”秦瀛《梁溪竹枝词》也有“水仙墩外碧波平,仙女墩前杨柳生”的诗句,仙女墩,即“仙蠡墩”。明王永积《锡山景物略》 记曰:“(墩)名仙女,从西施名;名仙蠡,从范蠡名。”相传春秋末年,吴越战争结束后,越大夫范蠡功成身退,曾偕西施于此驻留小隐。这片梁溪古墩,乃崧泽文化时期的吴地先民择居繁衍生息之处。赤膊跣足的先民依梁溪河而居,种植水稻、猎牧禽畜、采集蔬果、纺织葛麻、琢玉制陶,以原始朴拙的生存形态开启了太湖地区的稻作文明。

仙蠡墩坐落于梁溪河北岸,是一个高出地面1.5米至7.2米的大型椭圆台地,乃无锡城区发现最早的先民聚居遗址。土墩分上下两层,下层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厚达2米的文化层,说明该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积。两次遗址发掘,出土了崧泽文化至良渚文化早期的许多石器、陶器,以及原始住宅基址和稻壳堆,由此确认了仙蠡墩曾为5000多年前无锡先民的原始聚落。

原始先民的房屋遗址,集中在仙蠡墩中心偏北处。考古专家通过发现的一些木炭痕迹和红烧土块,推断出当时房屋建筑的堆积遗址。房基平面呈长方形,地面经火烧干,南北西三面有直径约11厘米的木柱遗迹,可知此时先民不仅懂得择环水而高爽的台地聚居,且能根据所处地势环境布局居所。大量曾被使用过的高水平石器和残余稻壳堆的被发现,还原了其时无锡先民以稻作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廓线挺直、器表光洁、刃口锋利的石制工具,比前代打磨更为精细,先民用磨制光滑的穿孔石斧、方柱型石锛、石刀和石凿等进行垦荒种植,收获之季以长方形双孔石刀收割稻穗,可以想见崧泽文化时期锡地先民的生产场景。其时,耕作方法已步入原始锄耕农业阶段。此外,仙蠡墩遗址中矛、镞等工具的减少,显示出狩猎在先民们的定居生活中已退居次要位置,而陶纺轮、陶网坠等精心编结的渔猎工具,则将捕捞水生动物纳入了无锡先民的生活方式之中。

图1-4 无锡仙蠡墩崧泽文化遗址

陶器的发明是新时期时代文化的主要标识,在以陶器为主要生活用具的时代,陶器具有独特的文化象征符号意义。仙蠡墩出土的夹砂红陶鼎,鼎身上部是陶釜形状,鼎上有盖,下有三只扁足,底部有火烤烟熏痕迹,不仅可知先民已开始熟食,也佐证了先民群居的特点。此一时期,制陶技术较之马家浜文化时期也有明显提高,不仅器类造型增多,制陶方法也从纯粹手制开始变为慢轮修整,甚至有的陶器可能已是轮制或模制。作为典型代表的夹砂红陶鼎,其陶胎中掺和了砂粒和蚌壳粉粒作为胚料,以此提高陶器耐热急变的性能,进一步印证了先民烧煮食物的饮食文化。盛贮器的红陶罐、盆、豆等,更具鲜明时代特色,其胎质有夹砂、泥质两种,陶器器壁均匀、器形规整,表面压划弦纹和勾连的缠索纹图案,以及玲珑剔透的附加堆纹和镂空装饰,都展现出原始朴素的审美。

在马迹山遗址100米×70米的遗址地层堆积里,除了10件玉斧、玉镯、石斧、石刀等,考古专家也发现了红烧土人类居住面和碳化米遗存,并判别出碳化米包含粳米、籼米两个品种,确定为崧泽文化晚期稻作产品。

墓葬文化是其时社会文化的折射。从墓葬看,崧泽文化时期社会贫富差距已经拉大,墓内随葬器物多的有五六十件,少的仅一件或数件,甚至有的墓中根本无随葬品。同时,墓葬的形制规格差异也很明显,可见社会已分化之现象。比之前代,崧泽文化先民更善于装饰陶器,也更喜欢用玉石饰物装扮自己。在崧泽文化的饰物中,璜多玦少,男女皆可佩戴。璜是一种拱桥形、半璧形或半环形的扁平玉片,两端有孔,穿绳后可作为饰物佩戴于胸颈部。玦是一种带缺口的小圆环,缺口一般外大内小,正好可以夹住耳垂,是一种耳饰。

崧泽文化绝对年代为距今6000—5300年,和马家浜文化地域重叠,文化内涵也与马家浜文化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崧泽文化虽然承续马家浜文化,器物与习俗却皆有所嬗变。其原因一是因为生产技术的进步,二是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的变化。崧泽文化的骨器数量明显减少,因骨料质地偏软,加工相对容易,在狩猎活动中所占比重较大,所以在早期新石器文化遗址中骨器数量常占绝对多数;而崧泽文化骨器很少,质地坚硬的石器数量明显增多,有的墓穴随葬石器多达八九件,这说明石器用途不仅满足活人使用,还被用于死者陪葬。

崧泽文化石器一般都经通体打磨、薄而规整、制作精细,且普遍采用穿孔技术,制作技术有明显提高。工具性石器主要有斧、锛、凿三种。石斧皆有孔,比无孔石斧更利于绑扎固定,属于当时比较先进的工具;锛和凿均为长条形,形制相近。崧泽文化晚期出现了形体较小的原始石犁,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石犁。由于崧泽文化时期家畜业快速发展,渔猎经济地位下降,遗址中出土的渔猎工具数量明显减少。崧泽文化晚期出现了一种亚腰形穿孔石斧,打磨比较钝厚的称斧,比较扁薄的称钺。石斧、石钺的形状和安柄方式基本相同,但功能有异。石斧主要用于砍伐树木,石钺则是用于斩杀的武器,它的大量出现说明社会暴力与权力斗争都有增强。

制陶技术此时有了显著进步,由于采用慢轮修整,器形更加规整。灰黑色陶器比例增加,说明陶窑结构得到改进,烧制技术明显进步。崧泽文化陶器的造型丰富多彩,有20%的陶器采用各种纹饰、镂孔和彩绘进行装饰。陶豆的造型尤其丰富,风格不像马家浜文化的陶器那样风格朴拙单一。由于生活习惯的变化,崧泽文化时期出现了盆形鼎、镂孔圈足豆、瓦棱腹壶、折腹罐和花瓣式圈足器等新器型。作为炊器的釜已被鼎所代替,晚期还出现了甑鼎结合的甗 。崧泽文化陶器中数量最多的是各种陶罐。作为盛器,陶罐的增加说明需要储藏的物品增多,食物变得丰富。陶器中还有一些造型各异的陶壶、陶杯,但崧泽文化先民是否已会酿酒,还缺乏直接的佐证。

葬俗,作为最具保守性和继承性的文化因素,在崧泽文化期间也发生了极大改变。从墓葬出土情况看,马家浜文化流行头向北的俯身葬或仰身葬,而崧泽文化却盛行头向东南的仰身直肢葬。古时,死者葬式与头向都有特殊含义,折射了某种观念或意识。像崧泽文化这样大规模、有规律地改变葬俗葬式,极为罕见,原因不明。较之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墓葬中的随葬品明显增多,生产工具占比变大,少数墓中还有猪颚骨或鹿颚骨作为随葬。这些变化说明,崧泽文化时期私有财产意识增加。随葬品中还出现了鼎、豆、罐、壶等炊具的完整组合,说明人们认为死后会在另一个世界如生前一样饮食起居。陶器组合也大量出现在墓葬中,说明一种为众人遵循的生活习俗被制度化以后,已经成为所谓的“礼”。 fDz9VjGEtheB35BXVkelJYDmuivU4W5CZnZP0v2iR0LRO2UKRPSCUVAquPKK0Tq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