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古文明

古太湖流域的成陆时间距今约12000—7000年, 在距今7000—6000年间这一区域的早期新石器文化,称“马家浜文化”。在太湖流域迄今为止已发现马家浜文化遗址50多处,主要分布在钱塘与锡常之间。这一时期的区域地貌,平原与沼泽并存,水域广阔,原始聚落多分布于临近河流湖泊的地势稍高的岗地、土墩,据地形特征有土墩型、山坡型、地下型和湖沼型。

马家浜文化先民与同时期的河姆渡文化先民一样,都以农猎为生。不同的是,马家浜文化的地面建筑,以木为柱,柱洞底部垫放木板作为柱础,墙壁用芦苇涂泥做成,以芦苇、竹席、草束盖顶。而河姆渡文化后期才出现这种房屋。马家浜和河姆渡先民都用釜做饭,但釜的形制有所不同,前者用釜腰间有一圈突翘的沿,称“腰沿釜”,而河姆渡先民用的釜肩部有沿,称肩脊釜。2000年8月,考古学家在江阴澄江的祁山村发现了马家浜文化晚期的大型原始聚落遗址——祁头山遗址,其遗址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达3—4米,现存面积7万多平方米。考古队清理灰坑39座,墓葬132座,出土各类遗物200余件,其中玉器17件,石器18件,陶器166件,陶器以筒形平底腰沿釜为主要器型。这些马家浜文化时期陶器以红陶为主,用泥条盘筑法制作,器形比较规整朴素。祁头山遗址是环太湖流域保存面积最大的马家浜原始聚落遗址之一。 祁头山遗址发掘也印证了马家浜文化的丧葬文明,其时虽已有玉珠、玉璜、玉玦等饰物,但数量极少,说明马家浜先民疏于装饰,死后入殓也多为随葬品。2007年,在江阴召开的“环太湖西北马家浜时期古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祁头山文化”被考古界作为命题正式提出。

马家浜文化的石器数量较多,且器形趋于定型,磨制相对精细,并且有石镞与网坠出现,印证了其时先民的渔猎生活。马家浜文化先民,已掌握水稻栽培技术,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考古专家先后在苏南发现了多块马家浜文化时期的稻田遗迹和水田灌溉系统,结合对遗址出土碳化稻种C 14 测定,都证实六七千年前水稻栽培技术已基本成熟

无锡地区的马家浜文化早期遗址有十余处:鸿声乡彭祖墩,雪浪葛埭桥庵基墩、洪口墩,新渎的庙墩上,江南大学校园内的赤马咀,阖闾城故址附近的杨家遗址,玉祁镇的芦花荡,江阴澄江的祁山村以及太湖畔的姚湾 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原始先民聚落。考古专家还在锡山鸿声的彭祖墩、北周巷,宜兴的骆驼墩、西溪,江阴花山、佘城等遗址发现了同一时期、同样性质的文化遗存,显示出太湖西北部在马家浜文化时期已经有较为密集的人类生产生活。

马家浜文化早期遗址较集中于杭嘉湖平原,桐乡罗家角遗址下层的马家浜文化遗存年代最为久远,而北部太湖平原的遗址普遍属于晚期。专家认为,这种由南向北、越北时代越晚的时间特征,反映了马家浜文化从南向北的空间推进。因杭嘉湖平原稍高于太湖平原,在冈身 尚未形成时,环境宜人,因此杭嘉湖平原是马家浜文化成长的摇篮。至距今6000多年前,海岸线基本稳定在冈身一带,早期海侵的影响消失后,湖沼面积扩大,平原树木茂盛,有獐、鹿、野猪等林栖性动物和麋、水牛等喜湿性动物以及鱼、龟、螺、蚌等水生动物,环境较适宜进行原始农耕和渔猎采集,因此马家浜文化得以在太湖平原繁衍。

山清水秀、谷深林茂的宜兴,因其巧夺天工的陶瓷艺术,素享“陶都”之美誉,陶文化也是宜兴鲜明的城市名片。宜兴的制坯烧陶历史可追溯至7300年前左右。2001年,宜兴新街镇唐南村的骆驼墩出土了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陶器,揭示了宜兴先民在新石器时代便开始烧制陶瓷的历史。这一遗址的考古发掘,也填补了太湖西部史前文化的空白。

宜兴骆驼墩遗址为大型、复合型聚落遗址,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 ,沉积了从马家浜文化至崧泽文化早期等不同时期的文化积淀。该遗址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考古专家在2001年11月至2002年7月对其进行了部分发掘,在仅为1309平方米面积中,已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墓葬52座,瓮棺39座,灰坑5座,房址3座,大型贝壳类堆积遗址1处,祭社遗址4处,出土不同时期的土陶器(以平底釜为主要特征)、石器、骨器、玉器等约400件,各类动物骨骼标本约2000件。丰富而独具特点的出土遗存,为研究太湖西部先吴文化提供了新材料,也还原出马家浜文化的一种新类型。因骆驼墩遗址在考古学意义上极具价值,故被史学界命名为“骆驼墩文化”。

图1-3 宜兴骆驼墩考古发掘遗址

从骆驼墩遗址还可窥见马家浜文化先民的居住情况。这处大型聚落遗址,位于高出地面约15米、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土岗之上。可见,当时身处水乡泽国的先民,已有择高而处的生存智慧。今鸿声彭祖墩、新渎庙墩、葛埭桥庵基墩等同一时期的锡地先民聚落遗迹,无一不是地势高爽的土墩或高坡。骆驼墩遗址的房址上,留有室内地面砸实烧烤痕迹,地面平整,房基垫土,房屋高出周边,利于散水。密集的建筑柱洞,显示了当时房屋为不规则椭圆形或方形,住宅前有宽敞平整的螺蛳壳铺筑的场地。但同时期宜兴西溪遗址的房址,平面则为略圆形,建筑形制多为干栏式。从这些原始聚落房址遗迹看,马家浜文化先民已初步掌握造房技艺:先用木架构建框架,再敷设竹苇、木棍或稻草基底,而后抹泥成墙,草束盖顶,筑成可遮蔽风雨的朴素茅屋。

这一时期,锡地先民在渔猎之余,已初尝锄耕农业,兼营饲养家畜。从出土生产工具看,先民使用的石器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至马家浜文化后期,穿孔石斧的使用已很普遍。 先民使用经过磨制的斧、锄、锛、刀等农具和木头、兽骨做成的耒耜挖掘土地,开垦农田,种植稻谷。农业的发展开始改变吴地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活资料的来源逐步从采集过渡到种植农作物,从而逐渐走上自给自足的定居生活。

墓葬作为史前环太湖地区遗址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形制、规格、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墓主人生前的身份、地位和贫富程度。从马家浜早期文化墓葬出土器物看,随葬品数量较少,质量几无差别,与早期水平低下的生产力相契合。至二期晚段,马家浜文化的墓葬则开始出现明显差距,折射出这一时期的社会从“均质化”逐渐向“贫富差距”社会形态的转化过程。

陶器,作为远古时期先民的一种生活用具,最直接地反映出当时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宜兴骆驼墩遗址的地层中出土了大量陶器,尤其是以平底釜为特色的器物,构成了骆驼墩文化遗存的独特内涵。鼎、豆、钵等陶器的大量出土,佐证了先民日常生活用具的丰富及其普遍特征。以红衣陶为例,其器表光滑、结构致密,日渐精湛的技艺使得陶器打磨日益精致,仿佛预言了宜兴这片土地与陶文化日后的不解之缘。漫长的制陶历史,孕育了锡地丰厚的陶瓷文化,以平底釜为特色和代表的骆驼墩文化遗存,正式开启了锡地的史前文明。 uPQs3fSmnXQiUMBfDbexam5XIjBHBXIo+5izYrCf7TRDwKqNt+XGWFFKQbUWjd/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