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在故宫里,藏着一部中国史——一部可视、可感的中国大历史。

转眼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祝勇故宫系列”已经出版了十本,其中包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和九部非虚构作品:小说是《血朝廷》,非虚构作品是《故宫六百年》《远路去中国》《最后的皇朝》《故宫的古物之美》《故宫的古物之美2》《故宫的古物之美3》《故宫的书法风流》《故宫的隐秘角落》《在故宫寻找苏东坡》;2022年还将出版另一部非虚构作品《故宫文物南迁》。写作时间,自2010年至今,前后跨过十二年。

“祝勇故宫系列”已经出版的十本书,不论好与不好,在我看来,都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写作。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故宫联系在一起。故宫,这座六百多年的皇宫(紫禁城建成于1420年),近百年的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代表的是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在这座恢宏浩大的博物院里,收藏着一件最大的文物,就是紫禁城这件不可移动文物,更收藏着超过186万件的可移动文物。紫禁城是明清两代完成的,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却不限于明清两代。这些可移动文物,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当代,串联起的,是至少八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让中华文明的上下五千年所言不虚,甚至超越了五千年,指向了更加幽远的历史时空。

因此,在故宫里,藏着一部中国史——一部可视、可感的中国大历史。2020年,当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为我出版一本自选集时,我立刻想起一个书名,就是《故宫里的中国》。

选在这本书里的文章,虽然来自“祝勇故宫系列”不同的卷册,但是将它们按时代排序,历史的流变又清晰可见。只不过这样的“历史”,是由一幅字、一张画、一册书、一个人的命运构成的。在风云浩荡的“大历史”中,它们宛如天地之蜉蝣、沧海之一粟,不足为道。但换一个眼光,它们又是历史的血肉,是时间的载体,让后人“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让枯黄的历史陡然变得鲜艳和生动。它们是“大历史”之下的“小历史”,却让我们顺藤摸瓜,去追忆逝水年华,去还原“小历史”之上的“大历史”。借助它们,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我们民族的精神历程,体会历代先贤的情感脉动,一如蒋勋先生所说:“在那浮面的‘美’的表层,隐含着一个时代共同的梦、共同的向往、共同的悲屈与兴奋的记忆。”

这本自选集,虽篇幅有限,却包含了三种体裁——散文、小说与访谈。散文是从“祝勇故宫系列”的九部历史非虚构作品里选出的;小说是《血朝廷》的节选(我很少写小说,但我坚持把《血朝廷》选入自选集,不仅因为它是我唯一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更因为我对它有着敝帚自珍般的偏爱),在本书中所列的章节序号,直接取自原书的章节序号,以保持原貌;访谈方面,这些年媒体的采访比较多,在这些访谈中,2020年《文艺报》对我的采访较能反映我近年写作的面貌,因此录入本书。

这样一本小书,可视作我十二年来的写作总结,我把它呈现出来,等待着读者朋友们打分。

写于2021年6月12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gAo9bssyg9MAP4lMbxufthmVOdeagB8dmiovsVgeiolqXpikF22y/bvn/FJkysR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