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场景切换技巧

场景切换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又一个擅长的手法,这也是小说家们必须掌握的技巧之一。但说实话,在他之后的百年里,对于这一技巧的使用并未取得任何进展。事实上,当代作家们对于这一手法的运用还不如这位已故的俄罗斯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从一个场景切换到另一个场景时就像在放电影一样快速、高效。同时,他所具备的另一项秘技也能帮助你顺利地完成场景切换,你定然会对它推崇备至。

让我们先从陀思妥耶夫斯基早期的作品中一窥这一技巧的奥秘。陀思妥耶夫斯基很早就开始运用场景切换的技巧,并将其贯穿自己的写作生涯,这表明他意识到这一技巧在创作中非常重要并且有效。在《死屋手记》( Notes From Underground ,1864年)的一章中,反英雄色彩的主人公正乘着马车去参加一个酒店聚会,下一章开头迅速勾勒出切换了的场景:

我早就知道我会是第一个到的。但现在问题不再是谁是第一。

不仅他们不在那里,我还找不到我们的房间。

这里的场景切换极为高效,没有废话就让我们站在了新的地点。更为重要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是通过讲述者的意识流将读者带入了新的场景之中,这一意识流包含了并非那么重要的地点描述以及更为重要的人物身在此地的情感意义。陀思妥耶夫斯基这种在场景切换时借助人物情感的技巧极为老练,大多数现代作家都不会这么使用,因为他们从不知道还有这种操作。

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例子,在《卡拉马佐夫兄弟》( The Brothers Karamazov ,1880年)中也同样运用了这种巧妙的场景切换技巧。在该书的第二卷第一章中,彼得·米乌索夫(Pyotr Miusov)和他的远亲彼得·卡尔干诺夫(Pyotr Kalganov)到了一个新地点。陀思妥耶夫斯基让他们中的一人陷入犹豫,思考着自己是否应该进入大学,同时又指出另一个人尚未到场。在对这两个人物的快速交代中,场景切换已经完成:已到场男人的犹豫不决和另一个男人的姗姗来迟将读者推入了新的场景中。注意,在这里读者不是单纯地被告知,到了一个新地点而是透过两个人物的内心活动融入进了新场景。

下面这个例子更能反映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场景切换上的高超技巧。在《白痴》一书的结尾,梅诗金公爵(Prince Myshkin)赶往自己深爱女人所在的屋子,抵达后发现她已经惨遭杀害。陀思妥耶夫斯基写道:

在距离旅馆五十步左右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忽然人群中有人碰了一下他的胳膊肘儿,贴近他耳边轻声说:“列夫·尼古拉耶维奇,跟我来,老弟,有个事儿找你。”

此人正是罗果仁。

随后,陀思妥耶夫斯基为场景切换做了铺垫,此时公爵尚处于愉悦的心情中,不知道自己的女人已经被谋杀。“稀奇的是,当公爵满怀欣喜,讷讷地准备告知,刚才他满以为会在旅馆的走廊里遇见罗果仁。” 就在公爵短暂思考的瞬间,场景已经发生了变换,公爵因被罗果仁从人群里拉了出来而不再是孤单一人,他因此变得心情愉悦。伴随着公爵情绪高涨的场景变换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新场景中,同时也为公爵在目睹死去的爱人时情绪逆转失去理智做了完美的铺垫。

要掌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场景切换技巧,就得摒弃仅对地点进行简单切换的大多数当代作家的作品。尽管这些作家的做法尤为省事,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加入了情节和情绪的转折,能让读者们屏息凝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记住的是在进行场景切换时一定要迅速;其次,在地点变换的同时加入情感元素,最好是主人公或中心人物的内心活动。这种双管齐下的方法使场景切换更为高效,同时,在使用这个方法从一个地点切换到另一个地点时,你将获得比电影里那些令人钦佩的场景切换镜头更多的成就感,你的读者也会沉浸其中,因为比起简单的描述,他们更会对情感的变换产生共情。以上场景切换的两个步骤将使你获得现代小说中少有的能够弥合场景间缺口的力量。如果你能完全掌握在场景切换中实现情感逆转的大师级技巧,说不定你的作品就会出现在读者的下一本书中。 knCVKns+CLFmLfIoQHExCk/SgzUG2Svf9Uooa1eK3ikFC1+39zp/O7QTzbUcdGI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