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断迁都的殷商王朝

夏朝灭亡后,汤率部回到了亳都,自称武王,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商代夏的新时代开始了。

许多历史记载都说商经常迁都,汤打败夏之前就先后迁都8次。灭夏后迁过5次,直到盘庚迁到殷(今河南安阳)才不再迁都。

商后期又称殷,或殷商并称。从记载中看,商王朝的领土大约同夏统治的区域相似,介于今山东、山西、河南、河北之间,而权力所及的地区可能达到了今陕西、辽宁甚至朝鲜半岛,这些地方可能是夏朝权力伸不到的。

至于商为什么前后十余次不停地迁都,是由于本民族的习惯,还是遇到了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或者是出于商业贸易交流方面的考虑?史书少有记载,后世也多靠猜测推断,未有定论。当然,司马迁也没有说清楚。

汉代张衡曾概括道:“殷人屡迁,前八而后五。”这里说的“前八”是指成汤建国前之八迁,“后五”则为成汤建国后之五次迁徙。关于成汤之前八迁的具体去处,已无明确的文献记载,现代史学巨擘王国维曾对此做过考证,指出了“八迁”的具体方位,但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共识和考古学上的证实,自然难成定论。成汤之后的“五迁”,虽有文献记载,但又不尽相同,如可信度较高的三种文献《尚书·序》、古本《竹书纪年》和《史记·殷本纪》,其记载就有差异,参见下表:

由于文献的说法不同,自汉代之后的研究者也就众说纷纭,难有一致的结论。当然这个争论主要是相对各王迁徙的具体方位而言,对总体上的“后五”并无非议,还是给予肯定的。不过这后来的五次迁徙同前八次相比,有其性质上的不同。前八迁是商族建立王朝前氏族部落之流动迁移,后五迁则为殷商王都的迁徙。按《竹书纪年》的说法:“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虽然学术界对这个七百七十三年之数是否真实表示怀疑,但都基本相信,商代自盘庚迁到殷之后,直到商王朝灭亡这一历史时期,再也没有迁过都城了。

对于盘庚迁殷之事,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有过描述:“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盘庚乃告谕诸侯大臣曰:‘昔高后成汤与尔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则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也。”

“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

关于《盘庚》三篇这颇有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章,司马迁没有转载,却在《尚书》中保存了下来,并成为研究殷人特别是盘庚迁都的唯一的重要依据。

据“工程”文献专题组学者们的研究,现在看到的《盘庚》三篇,虽然其中加入了某些后代的言论,但其基本内容为殷代史实似无疑义,其史料价值之高也是学术界所公认的。三篇均为盘庚告谕臣民之辞,共计1200余言,其篇幅之长为商代遗文之最,文章详细记录了盘庚迁殷前的准备工作以及迁殷后的政策措施。从三篇的记载可以看出,盘庚的这次迁殷几乎遭到了举国上下王公大臣和普通百姓的强烈反对,在强大的阻力面前,盘庚显示了他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帝王气概。对于贵族大臣的“傲上”和“离心”,盘庚在迁殷前提出了严厉的指责:“荒失朕命”“汝不忧朕心之攸困”“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不暨朕幼孙有比,故有丧德”“汝有戕则(贼)在乃心”(《盘庚》中篇)……这一连串的指责表明,当时商王朝面临的处境是很危险的,如果不听盘庚的命令后果极其严重。于是,在盘庚向贵族大臣们三番五次地“敷心腹肾肠”的劝说、动员、威逼、利诱之下,臣民们才不得不随他一同从河北渡河南,来到洹水南的北蒙叫殷的地方定居下来。

盘庚一意孤行,强迫臣民迁徙的原因,自汉之后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推测和说法。有的说是为了“去奢行俭”,阻止贵族的进一步腐化堕落,颇像今日所说的“反腐倡廉”。有的说是为了躲避水灾水患。有的说是出于对“游耕”“游农”的考虑,即当一个地方的地力耗尽之后,为了改换耕地,不得不常常迁徙。也有的根据《盘庚》三篇的诰辞,得出《史记》记载的“九世之乱”是促使这次迁徙的根本原因。由于当时王权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已不可调和,时刻面临着篡位、夺权等危险,为避免更激烈的王位纷争和政治动乱,盘庚才不得不做出迁徙的抉择。当然还有人说是为了更有效地统治华北平原和伊洛盆地的王畿地区,并通过王畿地区,驾驭整个中原地区和四土方国,安阳殷地正是理想的城址。

无论盘庚迁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个举动本身却成为整个殷商乃至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标志着“商人屡迁”的动荡生活的终结,同时也使长期处于低迷衰退中的商王朝重新出现了“殷道复兴”的局面。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局面的出现,才有了后来包括盘庚在内的8世12王历经270余年而灭亡。

在这27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经济和铸冶工艺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到了最后一个叫纣的王统治时,商的国势已是江河日下,大厦将倾。

这个叫纣的昏王,本来是个文武兼备的人,凭着他的能力可以使商王朝再度中兴,但他没有那样做,反而极度的残暴、骄奢、淫乱,搞一些酒池肉林之类的场所,与后妃放荡逍遥,弄得天怒人怨。“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诞惟民怨,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延续了几百年的殷商再也没能承递下去,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终于使商王朝彻底覆灭。

纵观商的历史,自契到汤凡14代,从汤灭夏到纣凡17代30王(汤子太丁早死,不计在内)。总积年有496年、629年等不同的说法。其世系表为: 4Vz05a3BCss0tMuXUbfUyNi3rmk86IqhY+7DdHL/16QTZFdETHLqpLTHLTEvCkb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