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最早的王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王朝。夏代之前的历史,不仅社会生活一般状况极其模糊,连时间、地点、人物及世系等诸要素,也是云遮雾罩,难窥真颜。司马迁收罗各家逸闻传说,把那些远古的事迹加以梳理编排,统统归入《五帝本纪》,权当《史记》的卷首开篇。接下来就是对夏、商、周三代及其以后历史的描述。

按照《史记》的说法,夏的第一位帝叫禹,他的前面是舜和尧两帝,他们都是五位古帝的后代。据历史留下的文献资料看,尧号陶唐氏,都平阳,居地在西方;舜号有虞氏,生于诸冯,卒于鸣条,从地理位置看应属于东方。禹的父亲鲧,居地在崇,崇即嵩,应为河南嵩山一带。

禹原住在阳城,后都阳翟,这两个地方后世学者大都认为应在河南偏西地区。如果从五帝到尧、舜、禹这几位古帝对后世留下的影响来看,禹的名声最大。同许多古老民族都说远古曾有一次不可抗拒的天灾——洪水一样,据说在帝尧之时,也遇到了波浪滔天的洪水,搞得天下人民苦不堪言。为了治理洪水,让百姓安宁,帝尧让鲧来治理,结果9年而无功,洪水照样泛滥成灾。到了舜为帝时,改用鲧的儿子禹来治理,禹吸取了父亲失败的教训,改堵的方法为疏导、疏通之术,在外奔波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劳身焦思,终于使洪水的治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于是天下太平,禹也就成为后世备受人们崇拜和赞颂的一位神人。

当时与禹同时治水的还有一位叫伯益的非凡人物,传说伯益最早发明了凿井之术,有了井,人们便可以离开经常泛滥的河流,到不受洪水所害的地方居住和生产,人身安全和农业的发展都有了保障。差不多也在这个时期,有一个叫奚仲的人发明了车,车的发明是古代社会生活中一项革命性成果,这个成果无疑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按一般的说法,黄帝以下诸帝,部落联盟逐渐扩大,战争也变得频繁起来。到尧舜禹时期,存在着以黄帝族为主,以炎帝族、夷族为辅的部落大联盟,到了禹做大酋长时,对苗族的战争获得了较大的胜利,使当时势力最大、战斗力最强的苗族和黎族被迫退到长江流域,黄、炎族开始占有黄河中游两岸的中原地区。从流传下来的史料中可以知道,神农氏用石头做兵器,黄帝“以玉为兵”,到了禹的时候则用铜做兵器。如此迅猛发展的生产力,奠定了伟大灿烂的华夏文明的基础。

在流传下来的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尧、舜、禹的帝位传承是采取“禅让”制度。当尧在位的时候,咨询四岳(姜姓,炎帝族),四岳推举虞舜作继承人。舜受到各种考验后,摄位行政。尧死,舜得以正式即位,而即位后的舜像先帝尧一样,也照旧咨询众人,选禹为继承人。舜死,禹继位。继位后的禹仍按过去的制度,将皋陶(偃姓,夷族)作为自己的继承人。皋陶未即位便撒手人寰,众人又推举皋陶的儿子、曾发明凿井术的伯益为继承人。禹死后,应该继为帝的伯益未能即位,禹的儿子启篡位自称为帝。从这次政变开始,原来的“禅让”制度被废弃,“公天下”从此变为“家天下”,这个历史性的重大转折,影响了以后几千年中国历史的政治制度。

自启篡位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财产的不断积累增多,启之后的政治集团和所属部落渐渐强盛于众小邦之上,而随着各种制度的日趋完善和巩固,原来的部落联盟渐渐向国家过渡,因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王朝形成了。

启的篡位称帝,使原有的“禅让”制度变为“世袭”制度。从历史记载看,夏代从禹开始至最后一位帝桀终结,共为17世,总年数为471年或431年,其世系表为:

夏王朝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是中国有史以来国家建立和文明产生发展的根基,后世人们对这一时期曾倾注了极大的仰慕之情。如最早起源、活动于西方的周族人,当他们夺得并占领中原之后,便称自己的国土为“时夏”,称自己的民族为“诸夏”。后来在“夏”字前加“华”字,这便是“华夏民族”名称的来源。这个名称直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仍为中国人所称谓并为之自豪。 z/qEyrUFJktlS58NpQ5VvT0/+rkzvSObAk2rxYSFkEiDoZiBXqCyV8FOICB0nPv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