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尧舜禹真有其人吗?

中国古代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千秋名著,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主旨,以四项史源取材,五种体裁编纂,记载了中国自黄帝以来到汉武帝时期3000年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为后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开创了中国史学崭新的时代,堪称中国史学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丰碑。由此,司马迁获得了“史圣”称誉甚至“史学老祖”的声名。

然而,司马迁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或者说一个学术悬案。

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自黄帝到夏、商、西周、东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民国,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文明绵延不绝,未曾中断,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民族和国家。但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中国有史以来的确切纪年为西周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再往前,只记人和事,具体年代就只有大略推论。

这个遗憾和迷惑是如何造成的?

中国的历史,自东周以后,诸侯相兼,史记放绝,文献、典籍散失、毁坏严重。秦始皇统一六国,坑杀儒生,焚烧诗书,酿成了空前的文化劫难。原本许多上古之人的传说和上古之事,到孔子的时代已模糊不清。从孔子到司马迁时代,历史的河流又流淌了400多年,远古之事自然就更难以考证确凿了。

在这种“并时异世,年差不明”的学术困境中,司马迁凭着史家的良知,在历史年代上,只能断到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之前的史事只记载了一个模糊的框架而无确切纪年。如果按共和元年算下来,中国有确切纪年考证的历史,到今天也才只有2800多年,与号称5000年文明史相差近一半。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重大缺憾。

继司马迁之后的2000多年来,无数历史学家、自然科学家如班固、刘歆、皇甫谧、僧一行、邵雍、金履祥、顾炎武、阎若璩、梁启超、章鸿钊、刘朝阳、董作宾、唐兰、陈梦家、张钰哲等鸿儒贤哲,从古代流传下来和不断发现的文献、甲骨文、金文、天文记录等透出的蛛丝马迹中,对东周之前的史实做了无数论证与推断。终因历史本身的纷繁复杂以及研究条件所限,总是难以如愿。

司马迁当年所推定的共和元年以前的历史纪年,依然是迷雾重重,难以廓清。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链条,特别是自黄帝以来至尧、舜、禹,到汤建立的商朝、武王建立的周朝等三代历史的确切纪年问题,便成为最撩人心弦、催人遐想的千古学术悬案。

1929年,被鲁迅称为“流氓+才子”的创造社成员之一郭沫若,曾大言不惭地说道:“《尚书》是开始于唐虞,《史记》是开始于黄帝,但这些都是靠不住的,商代才是中国历史真正的起头。”与郭沫若一股道上奔跑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在其主编的《中国通史》中,将五帝、夏朝全部视为传说。在夏朝、商朝的年代之后用一个个“?”表示怀疑,将夏代遗迹统统视为假设。由毛泽东主席倡议、周恩来总理督编的权威性的《辞海》附录的“中国历史纪年表”,将中国古代确切纪年的起始年,定为同《史记》记载一样的西周共和元年。而198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教科书《世界史·古代史》,所列“世界古代史比较表”,在公元前21世纪栏内,只有“禹传子启,夏朝建立”八个字。在公元前17世纪栏内,标注“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八字。当年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列“五帝本纪”中的“五帝”,干脆被弃之不用。

正是中国学术界自己对本民族古代历史纪年的迷茫和纷乱,才导致了日本人“尧舜禹抹杀论”的出台,才有了西方人所认为的“中国文化西来说”。英国人罗伯兹在1993年出版的《世界史》中称:商代是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以东的有证据的唯一文明,可能于公元前1027年为周朝所灭。“(西方学术界)一致公认,中国的文明史从商开始,长期以来这是研究中国历史的基础。因为中国只有公元前8世纪以后的纪年,没有更早的像埃及那样的纪年表。”

诚如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所言,“在20年代初,即被称为中国文艺复兴的那个短暂的时期以来,知识界有很重要的一伙人自称是疑古派。这些不可知论者怀疑整个中国古代传统,声称所谓的殷代不管包括着什么内涵,仍然处在石器时代……随着安阳发现的公开,那些疑古派也就不再发表某些最激烈的胡话了……事实上,司马迁《史记》中《殷本纪》记载的帝系上的名字,几乎全都能在新发现的考古标本——卜辞上找到”,由此“重新肯定了2000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载原始材料的高度真实性……”

早已觉醒并重新建立文化信心的中国人急起直追,于20世纪的盛世之年开始了行动。

2000年11月,新华通讯社向世界播发了这样一条消息:《夏商周年表》正式公布。

消息说:自司马迁作《史记》以来的2000多年间,一直困扰中华文明史的一个千古谜团,终于在现代科学研究面前有了较为清晰的答案。今天正式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把我国历史纪年由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使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夏商周三代有了年代学标尺。而世纪之交得以完成这项任务,是中国科学界集中200余名相关领域的科学家,经过6年的努力完成的。这一成果终于凿破鸿蒙,为我国早期的历史建起了清晰的年代框架。

这份年表给出的数字是:

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

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

盘庚迁殷约为公元前1300年;

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

年表还排出了西周10王具体在位年,排出了商代后期从盘庚到帝辛(纣)12王大致在位年。这一成果,不仅解决了我国历史纪年中长期未定的疑难问题,更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揭示中华5000年文明史起承转合的发展脉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Wuy1keNJxRMuCtu1bXLhZC6FeYiTNDv2ilGsmTFstMNFh/UP4tDZ6SYAHx3LaHC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