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亚细亚的黎明

1955年,为配合黄河三门峡大坝建设,由国家组织的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陕西分队华县队,沿黄河三门峡段上游和渭河流域展开文物普查。当工作人员行至华县城西南、渭河支流西沙河东岸时,一个叫老官台的遗址引起大家的兴趣,通过表面呈现的文化现象可以看出,此处应为一处远古时代的遗址。1959年,工作队对老官台遗址进行田野考古试掘。在清理的两个灰坑中,出土了大量饰有划纹、绳纹、锥刺纹的夹砂粗红陶、细泥红陶、细泥黑陶和白陶等残破陶片。

经过对出土器物以及地层叠压关系进行研究,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时间早于仰韶文化。对此,考古工作者将渭河流域同一类型文化遗存命名为“老官台文化”。

1958年,甘肃省文管会组织的泾渭流域文物普查小组,来到天水市秦安县东北45千米处的五营乡邵店村外,在一个河道山坡上发现了部分属于仰韶文化晚期的遗迹遗物,认定此处“属于需要保护的文化遗存”。

1978年,甘肃省博物馆欲举办一次全省出土文物展览,缺少仰韶时期和更早的鱼纹彩陶。甘肃号称彩陶之乡,彩陶展览是重中之重,必须通过实际发掘搞一部分仰韶或更早的彩陶展出,才能服众。于是,经省文管会研究,派出一支由岳邦湖为首的省文物工作队赴泾渭流域进行调查、发掘。

当岳邦湖等考古人员辗转来到天水秦安县文化馆后,在仓库里看到了一组陌生的陶器,有黑宽带纹红陶钵、黑彩鱼纹红陶盆、光滑如新的彩陶罐等。经询问,几年前邵店村小学修操场、建围墙,挖出了一座古墓,墓中出土了一些陶器,有的被当地村民取回家养花种草,有的拿来喂鸡饲狗,剩下的一少部分被县文化馆干部韩永录收回保存。

岳邦湖当即意识到,这是寻找仰韶彩陶文化遗址的极其重要的线索。于是,由韩永录带领来到了五营乡邵店村外,收集到若干类似残破的陶片。经调查得知,这个地点就是1958年省文管会泾渭流域文物普查小组认定的“需要保护的文化遗存”所在地。

1978年8月,考古人员进驻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外大地湾古河道两岸进行发掘。随着各种彩陶器物的出土,考古学研究认定,此处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化遗址,与老官台文化年代相近,比广为世人所知的河南渑池仰韶村和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址都要早。也就是说,这个遗址出土的陶器就是仰韶文化的祖先。随后,考古学家将这一支最为古老的彩陶文化命名为大地湾文化。

老官台、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安阳殷墟商代晚期的王都、王陵,这些遗址、王陵与王都的发现,以及出土的与之相关的数以千万计的甲骨文字、青铜、玉制礼器、陶器,无不证明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又独立存在的事实。 TA79WypHOupN/WyK2GOIjxZ1Uujv11armm1WOPRXEhJ0Efhc9czR/d0rwQ/K8A/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