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日军上尉的遗嘱

1996年初的一个夜晚,日本东京某医院,一个日本老兵气息奄奄地躺在病榻上,向他的好友、日本剧作家久三枝透露了一个隐藏在心里几十年的重大秘密。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中国北平,这位老兵作为日军七三一部队一名上尉军医,奉命来到北平协和医学院解剖室进行有关细菌的秘密研究工作。不久,日军情报部门查获了已落入美国驻北平海军陆战队兵营中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并再度押送到协和医学院秘密保存并研究。于是,他被指定为保管、研究“北京人”的具体负责人。

1945年日本战败后的一天,他接到了上司让其迅速转移“北京人”的命令。由于事发突然,时局紧张,“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已很难安全运送出境。鉴于日军大势已去,并面临行将变成战俘的危险,他趁外部一片混乱之际,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将匿藏于协和医学院地下室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及孙中山的内脏等珍贵标本,匆匆装箱后偷运出去,并在夜幕的掩护下,将这些东西辗转运到距协和医学院东约两公里的一个有很多古树的地方,挖坑埋藏了。把这些化石、标本埋藏完毕后,他还特意拿军用砍刀在距埋藏地点不远处的一棵粗壮的松树上,砍掉了一块长约1米、宽约20厘米的树皮做标记,以便来日辨认。

当这一切悄无声息地完成之后,他又摸黑回到了协和医学院。之后不久,他被俘了。再之后不久,他被遣送回了日本本土。

后来的岁月,这个日本上尉军医始终将这一秘密埋藏于心底,没有向任何人提起。直至这次生命行将结束之际,才向久三枝吐露了此事。讲完这个秘密后,他还专门为久三枝留下了遗嘱:请久三枝一定要将这个秘密告知中国政府,以便让珍贵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及其他贵重标本早日回到中国的怀抱。

日本老兵说出这个秘密并留下遗嘱后,很快去世了。剧作家久三枝感到事情的严重性,未敢公开对外宣扬,只是将此事悄悄告诉了一位常在中国工作的朋友嘉藤刚清。

嘉藤刚清闻讯后大为惊讶,又将此事告诉了他的老朋友仰木道之。

仰木道之长期致力于中日文化交流,时为中日合作北京共同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常驻董事、顾问。得知上述消息,他既震惊又兴奋,意识到这将是一件震动世界的大事。为证实原日本上尉军医临终遗言的可信性,仰木道之凭自己对北京市地理环境的了解,按照嘉藤刚清告知的线索,首先在协和医学院以东一带悄悄进行了查寻。

几经折腾,仰木道之在协和医学院东南侧两公里左右的日坛公园神道北侧,找到了一棵树干上被砍掉树皮的古松。经初步观察,被剥落的树皮时间较长,形状和那个日本老兵所说基本相似。因此,仰木道之根据这棵古松的位置和特征推断,如果不是偶然的巧合,这棵古松下边就应该埋藏着本世纪古人类学最大的隐秘——“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仰木道之通过有关渠道向中国科学院说明了事情的前后经过。中国科学院大感意外与惊喜。毕竟这是“北京人”头盖骨失踪半个多世纪以来,又一条很有特点而又比较可信的线索。于是,1996年3月24日,中国科学院委派本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分管业务的副所长叶捷和张森水研究员,与仰木道之会面,以了解线索的来源和可信程度。

由于线索来源已先后经过几个人转述,到仰木道之这里可能多少打了折扣。仰木道之还是极尽可能地将听到的情况向叶、张二人做了详细说明。叶捷和张森水听罢,对若干个细节问题提出了疑问,因仰木道之并非这一秘密线索的原始提供者,故无法一一作答。叶捷和张森水只好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同仰木道之一同前往日坛公园做实地勘察。

在仰木道之的引领下,叶捷、张森水二人很快在公园东神道的北侧见到了一棵树干上有明显砍剥痕迹的古松。二位专家经过现场勘察,再结合仰木道之提供的情况,认为此处埋藏“北京人”头盖骨的可能性不大。其主要理由是:

一、那个原日本七三一部队的上尉军医对转移、隐藏“北京人”的具体时间含混不清。

二、孙中山的内脏在手术后一直保存在协和医学院,后来日本人占领协和医学院后,将内脏送给了汪精卫,汪精卫借机搞了一个“国父灵脏奉安仪式”,将灵脏放于一个玻璃瓶里,并安葬于南京中山陵,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根本不存在和“北京人”一起转移的可能。

三、有砍剥痕迹的那棵古松,其位置在公园神道附近,如果在此树下挖坑,势必破坏神道。因为当时日军占领中国后,日本方面一直在喊“中日满亲善”“建立大东亚共荣”等口号,因而破坏神道与当时的政治大背景不符。再者,神道一旦遭到破坏,势必引起众人注意,这对保密也极为不利。

尽管叶捷和张森水在理性上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还是认为要对仰木道之提供的线索慎重考虑,在尚未被事实证实之前,谁也不好轻率地予以否定。因此,叶捷和张森水将这一情况如实向中国科学院做了书面报告。

1996年5月3日,中科院决定由地球物理研究所对线索地点进行“地表探测”。5月8日,探测仪器发现异常体,深度约1.5米到2.5米,厚度、宽度均为1米,长度方向占6个测点,约3米。于是,中科院决定对“匿藏点”实施发掘。

6月3日上午,日坛公园古松下的发掘拉开序幕。遗憾的是,下挖至2.8米,掘出的全是细黄砂岩,没见一件埋藏物。而此前探测的所谓“异常体”,经检测,不过是一堆由特殊分子结构而形成的碎石而已。于是,发掘工作只好停止。

历史,再一次开了一个玩笑。是喜剧?闹剧?还是恶作剧?这个隐藏了半个多世纪的“重大秘密”和临终遗嘱,究竟是发自心底的善意忠告,还是病榻上的神经质幻觉?抑或是对中国人故意的调戏与嘲弄?除了那个死去的日本老兵,恐怕谁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Fo7dwF5VknYSFdSevf+pv8EhFuCPxvbXKERCxbiCpsStobGSl4wWijRdPrGJTf3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