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京人”被劫运美国

1950年3月21日,香港左派报纸《大公报》登载了一篇专访裴文中的报道:这篇专访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政治色彩,且逻辑推理上尚欠严谨,遣词造句也显粗糙,却旗帜鲜明地向世界宣布——日美暗中勾结,已将“北京人”从日本偷偷运到了美国纽约!

图1-10 《大公报》刊登的报道

这是“北京人”失踪近十年来,一直沉默的中国学术界首次公开提出“北京人”下落,并指责美国这一“贼喊捉贼”的丑恶行径。消息传出,无异于在阴霾天空炸响了一声惊雷。每一个中国人感到强烈震惊的同时,也让美国人大为惊讶。尤其是美国科学界,更感到震惊与不可思议。未等世人回过神来,另一篇发表在中国《人民日报》上的文章,直接将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和魏敦瑞推到了审判席。报道称有人在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发现有古人类头骨化石正在展出,并经过和该馆的人类学者了解,这个头盖骨化石正是中国1941年丢失的“北京人”头盖骨。

而提到的主持化石展出者,则是另一位古人类学家哈里·夏皮罗(Harry L. Shapiro)。

夏皮罗看到这篇不点名的指责报道,于极度震惊中叫苦不迭。他感到很冤枉,觉得有责任、有必要站出来为自己“辟谣”,为他所服务的博物馆正名。

于是,1951年3月27日,《纽约时报》发表夏皮罗的反驳文章。其主要内容是:本馆从来没有展出过“北京人”化石,也未隐藏“北京人”头盖骨。关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占有“北京人”并进行展出一事,实为造谣惑众,不置信服和推敲。试想,如果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对它们展览或进行科学研究,无异于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盗窃行为。如果说归我自己私人占有,那么一个人拥有如此著名的东西能做何用?并且它们并不具备什么艺术价值,以供我独自把玩欣赏。对此我不愿再说什么,只等将来的事实站出来说话。

随后,美国的一些媒体纷纷站出来为美国政府和自然历史博物馆辩解。

一时间,围绕着“北京人”在不在美国的问题,中美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各持一端,由此掀起了一场指控与反指控的舆论大战,使得中外不少著名的科学家、学者和记者都卷入了这场史学界空前热闹的“世界大战”之中。

从1950年到1959年,中美双方断断续续进行了近十年的指控与反指控舆论大战,尽管论战对探寻“北京人”下落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但对中美科学家之间的感情,却形成了不小的伤害。而最后,“北京人”到底在不在纽约,不在纽约又在哪里?依然没有人能够给出符合逻辑又令众人信服的定论。 VAS/CggGUTQ2Df3uorVq5VwkMfbtscs2CIMoQFxCsS222XVdzEwIit1I6LaD/iK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