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产生整体感的新观念

我发现,很多爱好者的文采和技巧,并不输于成熟作家,但面对一堆不错的文句时,要是问他们下一步该怎么做,很多人就会露出一脸茫然。成熟作家这时明白,他必须让这些文句去实现一个目标:让它们产生自洽的整体。这是多数爱好者与作家的主要差距,面对一堆写作材料,爱好者常看不出联系它们的整体,可以如何产生。

马原写过一篇小说《冈底斯的诱惑》。里面前后写了三个独立故事:一个叫陆高的汉人,他的藏族友人央金因车祸死去,他和友人去看天葬,遭到天葬师的驱赶;一个叫穷布的猎人,受托去猎熊,结果发现了喜马拉雅山雪人;有一对藏族兄弟,顿珠和顿月,先后与女孩尼玛相恋。就算这篇小说有着先锋小说的光环,如果真的没有整体感,真的只是三个独立故事,那评论家也无法让它起死回生。马原对整体并非不管不顾,仍采用了一个关联方法,即把三个独立故事,都归在一个有象征含义的标题下。“冈底斯”是山脉的名称,众人崇拜的神山之王冈仁波齐,就是冈底斯山脉中的一座主峰。冈底斯地区还是西藏本地宗教苯教的发源地。看到“冈底斯”,读者就会揣想原始又纯净的西藏文明。“冈底斯”既可以代表三个独立故事的地理联系,也可以暗示三个独立故事的精神联系,尤其“诱惑”一词,传递出作者对西藏文明的景仰。通过作品标题,使读者看出或感受到各部分的整体关联,是文学中常用的方法。波兰诗人米沃什用一个个词条,写下自己经历的人与事,他如何让读者阅读这些独立、杂乱的词条时,有整体感呢?他同样把它们归于一个标题:米沃什词典。“米沃什”指出了词条的时空和精神联系,“词典”指出了这些词条合为一体的形式联系。你可能接着会问,为什么只用一个标题,就能创造出整体感?要想明白这一点,就需要提及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也叫完形心理学,我觉得“完形”一词,点出了它的要点。所谓完形,指的是心理上的整体观,即人会整体地看待事物。你以前学英语时,一定做过“完形填空”习题,对吧?习题会把一篇完整文章,故意去掉一些句子,留出若干空格,看你有无能力通过填空,让这篇残缺的文章重新变得完整,看你能否恢复文章的旧完形(原文)。习题中文章的旧完形(原文),是教师预知的,教师会把你填空提供的新完形,与文章的旧完形对比,来评定你的得分。教师认为,哪怕习题提供的文章残缺不堪,但剩余的部分,足以让你看出原来的文章整体(旧完形)。如果教师出题时,完全抛开现成的文章,他自己随意写几个独立段落,让学生们在段落之间通过补写文字,令所有段落合为一体,这时学生们能看出或造出的整体,就不再整齐划一,一模一样了,不可避免会千差万别。写作者打算把一堆文句,安排成自洽的整体时,就面临与上述学生类似的挑战,写作者没有什么标准完形可以依靠,他得为这堆文句看出或造出完形。若想在观念上知道,可以怎样看出或造出完形,就得了解格式塔心理学,但我不打算详述全部内容,我觉得大家作为写作者,充分理解“完形”这一要点,才是重中之重。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完形是人先天就有的(先验的),与人的经验材料无关。人会倾向把一堆事物看作整体,但他从中能看出什么样的整体,则依照“完形组织法则”。完形组织法则说的是,人在感知事物时,会按照一定的形式,把眼前的经验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这一思想,会给写作带来什么有用的观念呢?我认为,可以让写作者找到两个法宝。第一,人天生有完形的需要和能力,倾向按一定形式把经验材料看成整体。第二,人会把经验材料看成什么样的整体,是主观之事,与经验材料无关。换句话说,任何材料放在人的面前,人都会倾向把它们看作整体,会按照一定的形式,赋予它们整体的意义。要是形式发生改变,哪怕人面对的还是那堆材料,人从中能看出的整体意义也会改变。光这么说,太神秘,太抽象,我用江苏的行政区划来说明。江苏省有许多城市,只需提示“江苏省”这一行政区划,你就会把这些分散各地的城市,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会把南京与徐州,看作隶属同一个整体。这个在我们心中形成的整体,稳定吗?永恒吗?不一定!如果我们抛开“江苏省”这一区划,开始启用“江南”和“苏北”的概念,整体是不是立刻会变?就不再会把南京与徐州,看作同属“江南”或“苏北”的整体。这些城市并没有变,但那个“整体”会因为不同区划概念的提示,跟着改变。比如,如果再引进“南京都市圈”与“上海都市圈”的概念,我们就会把安徽的马鞍山、芜湖,看作与南京隶属同一个整体。同时,原来与南京隶属同一个整体(江苏省)的苏州、无锡等,会被踢出与南京有关的整体,因为它们与上海已被看作一个新的整体。这个例子说明,面对分散各地的城市,把哪些城市看作一个整体,不由这些城市自己决定,是不同的行政区划或文化概念,怂恿我们看出不同的整体。就算没有先入为主的行政区划或文化概念,面对星罗棋布的城市,我们仍会倾向去看出什么整体来。比如,有人会把南京、苏州、无锡,看作“省内新一线城市”这一整体,还有人会把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南通、盐城,看作“省内五百万以上人口城市”这一整体。

完形图示

大家再看完形图示中的四个黑点,代表四个独立的事物。倘若彼此相距太遥远,看上去没有任何关联的可能,人们就会死心,不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倘若彼此近到如图中所示,人先天有的完形需要就会激发出来,会倾向把四个黑点看作一个整体。这四个黑点能使人看出什么样的整体,是因人而异的。图中展示了连接四个黑点的两种方式,表示面对四个黑点,人可以把它们联系成哑铃形的整体,或正方形的整体。你还可以画出连接四个黑点的更多方式,每种方式都对应一个新整体。也就是说,面对不变的四个黑点,人脑将它们联系成整体的方式有很多。这个例子与江苏省行政区划的例子一样,都提示面对同一堆经验材料,人从中能看出什么样的整体,是相当主观的。比如,上述四个黑点本身无法决定,你会把它们看作是正方形的整体,还是哑铃形的整体。讲到这里,你可能已经看出,去寻找作品的唯一主题,该有多不真实。主题的实质就是,人把作品看成一个有何种意义的整体。过去的语文老师都错误地认为,此整体是唯一的,且完全取决于作品本身。

你阅读别人的作品时,可以动用完形组织法则,推断出某一主题或看出作品的整体。写作时,同样可以利用完形组织法则,给读者一定的形式提示,令他们可以或容易看出什么整体来。比如,“冈底斯”和“诱惑”,都是马原为读者阅读《冈底斯的诱惑》,精心布下的提示。散文大师王鼎钧曾出版《水流过,星月留下:王鼎钧纽约日记》一书,按说日记不可避免是杂乱无章的,你不可能知道明天要记下什么,也不可能记日记时,像写小说那样预先埋下彼此关联的伏笔,这会使日记的记,变得不真实。比如,你读到以下两天的日记,一定不会认为两者有关联。

八月十三日 星期二 雨

风雨中有秋意,论节令尚在末伏,报纸已刊出中秋征文矣。痛感回忆录第三卷尚未动手,平时浪费多少时间,老年临事犹疑,已无壮士断腕决心,处处陷于被动,时间亦支离破碎矣。林博文专心读书写作,不赴宴,不回信,不接电话,常欲效之而未能。

八月十四日 星期三 夜雨晴后阴

翁平亮给家庭主妇下的定义:

一、和厨具清洁工具长久相处的一种家具。

二、话很多但话题很窄的人。

三、一种使“家”成为家的重要元素。

四、上帝的一种恩赐,彰显家中其他成员的重要。

这篇短文可以列入传家宝,使丈夫更爱妻子,儿女更爱母亲。

可是一旦考虑出版,没有出版社会愿意出版杂乱无章的文字,除非它们有关联,有整体感。鼎公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专门挑出某一年多在纽约记的全部日记,用“王鼎钧纽约”提示它们的地理和时间联系(地理可以粗略标出人生阶段),“日记”提示它们的形式联系。有了这样的提示,读者就会被各自的完形需要推动,要么去追踪书名提示的整体,要么从中去发现新的整体。鼎公的做法,与米沃什用“米沃什词典”提示那些词条可以如何看作一个整体,如出一辙。

写作者尝试把写出的文字材料,筑成一个整体时,应该清楚,你会把这些文字材料看作什么样的整体,两者不是一一对应的。就如江苏行政区划的例子所示,整体(主题等)取决于你暗示的形式。因为人人都有完形的需要和本能,你哪怕只提供微弱的联系暗示,读者仍会竭力将它们看作整体。

习题:

找一组人,一起做现场写诗游戏。每六七人或七八人一组,每组合用一张白纸;该组第一人随便写一行文字(简短为好),交给第二人;第二人根据第一人的文字,也写一行文字,把第一人的文字折叠起来(不让第三人看见),再交给第三人;第三人根据第二人的文字,也写一行文字,把第二人的文字折叠起来,交给第四人,以此类推。每组写完后,大声朗读每组合写的文字。读完想一想,为何大家随意写的文字,颇有整体感,甚至像一首完整的诗。 TTrraXSc5xf13AHGqIrYWlYLTgv0wuZmdN87mkD9vJkhtEdok2mD2cESpXQixwp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