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2021年,是 “短史记”栏目的第八个年头。

互联网是个流动性极高的行当。一个小栏目能做如此之久,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异数。

网络历史编辑的日常之一,是判断各类文章的可信度,亦即辨别真伪。这也是“短史记”栏目创设的主因。中文知识界流传着不少与史实存在颇多差距的“历史常识”。这些“伪常识”,或来自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变异,或始于好事者的刻意编造,或基于对不可靠史料的轻信,或引自猎奇类作品,或缘于缺乏史料依据的“我愿意相信”。

长期而频繁地与这些伪常识打交道,促使我们决定做一个“揭破伪历史之短”的栏目。于是,就有了“短史记”。我们相信,唯有真实的历史才能给人以有益的启发,唯有去伪存真才能鉴往知来。

去伪存真是件难事,毕竟史料浩瀚难以遍览。但多少也还有一些较为基础的路径可循。短史记栏目运营至今的经验,大体可以总结为三条:

1.回归常识,是窥破谎言的核心诀窍。

2.区分“事实陈述”与“观点表达”,是对史料进行脱水的核心手段。

3.解读史料时保持克制,是考据史实的必要心态。

回归常识

前辈史家吕思勉先生对此有一段很精辟的阐释。他说:

研究历史,有一件最紧要的事情,便是根据现代的事情,去推想古代事实的真相(根据历史上较为明白、近情的事情,去推想糊涂、荒诞的事情的真相)。这么一来,自然见得社会上古今的现象,其中都有一个共通之点。得了这种原则公例,就好拿来应用,拿来应付现在的事情了。所谓“臧往以知来”。历史的用处,就在这里。倘使承认了历史上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人物,譬如后世只有操、莽,在古代,却有禅让的尧、舜……那就人的性质,无从捉摸;历史上的事实,再无公例可求;历史可以不必研究了。

吕先生所谓的“原则公例”,便是一种常识。这种常识,或基于对人性的体察,或基于对现实的认知。既可以用于判断大问题与大是非,也可用于考据细节史实的真伪。

试举一例。因史籍里留存有“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除庶子一人”这样的记载,许多人相信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底层民众可以通过军功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秦军士兵只要在前线努力砍杀斩获敌首,便能得到爵位与田宅。但常识提醒我们,这种论断必然存在问题。一者,秦军常年征战,在对东方六国的战争中共计斩首百万以上,若每个斩首者都能获得爵位与田宅的赏赐,则秦王须拿出百万顷以上的耕地与百万亩以上的田宅。这批获赏者将形成一个庞大的军功阶层。但在以出土秦简为主的史料中,我们见不到这个庞大军功阶层的存在。再者,众所周知,自商鞅变法开始至嬴政用李斯韩非之策施政,秦国实施的一直是贫民弱民之政,很难想象秦王会是一位常年搞“爵位田宅大派送”的大慈善家。由常识而生疑虑,再怀着疑虑去审视史料,以求得到证实或者证伪,便往往能有一些新的发现。关于秦国军功升爵制度所暗藏的玄机,详见本书《秦民很难靠军功改命》一文。

区分“事实陈述”与“观点表达”

无论是传统史书,还是近当代人的日记、回忆录,这些史料均普遍存在“事实陈述”与“观点表达”混杂的现象(也是所有历史写作的必然现象)。“事实陈述”需要辨别真伪,“观点表达”需要体察写作者或口述者的角度与立场。这个过程,便是给史料脱水的过程。

也试举一例。中文知识界曾长期流传“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之说。当事人之一魏建功,曾就此事在《文艺报》上留下了这样一段回忆文字:

刘半农托付(台)静农(向斯文·赫定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这件事,我还在场。这一件事情的发动是由于瑞典人斯文·赫定的关系。……这斯文·赫定是用阴谋手腕的老手,拿瑞典诺贝尔奖金的华冕来取悦中国学者是一份现成的人情,刘半农向(鲁迅)先生动议就是斯文·赫定给他谈后的事。

在这段回忆文字里,“斯文·赫定是用阴谋手腕的老手”一句,便是典型的观点表达,是魏建功个人的观感、评价与理解。观点表达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对考据而言,真正重要的是“拿瑞典诺贝尔奖金的华冕来取悦中国学者”这一句,因为它属于“事实陈述”,是需要考据者翻查史料,来证实或证伪的对象。而翻查史料得到的发现是:(1)斯文·赫定欲推荐的中国作家是梁启超、徐志摩与胡适等人,未提及鲁迅。(2)刘半农欲向斯文·赫定推举鲁迅为诺奖候选人。(3)斯文·赫定在1927年春天,曾与以刘半农为代表的北京学术界就西北考察问题展开过一次谈判。刘半农托台静农去询问鲁迅是否愿意成为诺奖候选人(但被鲁迅拒绝),则是谈判结束五个月之后的事情。

解读史料时保持克制

许多谣言产生的原因,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变异。发生这种信息变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许多人在解读史料时,没有保持克制。

也举一个例子。中文知识界常以“西南联大聘任只有小学学历的沈从文”一事为例(史料),来赞美“西南联大聘任教授只重学问不重学历”(结论)。沈从文确实只有小学学历,也确实被西南联大聘任,史料的叙述是准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西南联大聘任教授只重学问不重学历”这个结论是恰当的。

原因藏在更细节的史料里:(1)朱自清与罗常培当年推荐沈从文进入西南联大担任讲师或者助教,依循的是西南联大《本校教师资格标准》。该《标准》规定,“于专门职业有特殊经验者”可以做讲师,沈从文当时已是成名作家,也有在中国公学、武汉大学任教的经验,他符合西南联大的讲师标准。(2)即便符合标准,沈从文的入职也仍因学历不够而遭到了很大的挑战。他最终获聘的身份是“本校师范学院国文学系副教授”,而非在联大中文系任职。该师范学院是1939年西南联大与云南省教育厅合办,为的是帮云南解决中学师资问题,地位较低,不属于西南联大“正统”。

个人的视野有限,而历史演进的链条无尽。许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把握住了某个历史事件发展演变的全部链条,认为自己掌握了它的全貌,其实很可能未必,很可能极重要的一环已被忽略。这便是解读史料时须保持克制之心的缘故。尽力做到史料停在哪里,论述便停在哪里,尤其是做推论时须千万当心,不可脑补。

以上,是一点粗浅的经验之谈。

最后,要感谢所有一直关注“短史记”的朋友。是后台那些“感谢考证”“刚刚看到这个事,你们就辟谣了”“希望短史记不要追求10W+,不要转向情绪化写作”之类的留言,支撑着我们将这份看起来没啥前途的事情一直坚持做下去。这当中印象最深的,是有好几位朋友长期在后台留言,义务为我们指正错别字。见到这些指正,我们是既开心又惭愧。开心的是有朋友在认真阅读,惭愧的是能力不足一直未能解决错别字这个痼疾。

谢谢你们。

让我们更感惭愧的,是栏目经营多年始终未曾结集出版。每每在后台见到“什么时候能出书”这类留言,都只能很心虚地回复“正在努力”——倒也不是敷衍,确实努力过几次,只是很遗憾没有结果。

希望这本小集子能够让朋友们满意,也希望后续可以有更多的文章结集出版。

时代白云苍狗,历史风流云散,我们想要留下一点东西,一点趋近于“真”的东西。 pNrY++tM70HVryhoWoNgNEnJNAtRGzGlQu4MOyjEpJuVxJ6dh7gYKbWmjxNmA1O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