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个时候,每个人都会问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要做这件事?为什么我要做出这个选择?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总是基于某个原因去做某件事。我们穿毛衣是因为冷,早起上班是因为需要赚生活费,刷牙是为了防止蛀牙。我们所做的大多数事情都是为了另一件事,比如取暖、有钱付账单、避免被牙医骂。
可问题在于,这种问题是没有穷尽的。为什么我们要取暖?为什么我们要赚生活费?为什么我们要避免牙医的责骂?孩子们对这个游戏再熟悉不过了。“该睡觉了。”为什么?“因为你明早要上学。”为什么?“因为你需要接受教育。”为什么?如此问个没完。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玩过同样的游戏,但他的目的更为严肃。他审视我们所做的一切,想知道是否存在一个终点。你到底为什么要去工作?你为什么要赚钱?你为什么要付账单?你为什么要用电?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件我们追求的事只为了它本身,而不是为了其他事?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样的事是真实存在的。他认为在每一串“为什么”的终点都是同一件事,它的名字叫幸福。我们所做的一切,最终都是为了获得幸福。
这一结论很难反驳。毕竟,有能力支付账单和电费让我们很快乐,拥有健康的牙齿和受到教育也让我们感到快乐。我们甚至可以快乐地承受痛苦,如果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有价值的缘由的话。幸福是引导我们人生旅程的北极星。当面对一系列的选项时,我们都会选择一个能带来最大幸福的选项。
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的大脑不是这样连接的。想想有多少你认识的人只是出于机缘巧合“落入”了如今的职业轨道,或者仅仅是根据他们以为正确的直觉就选择了某所大学。我们只是偶尔才会冷静下来理性地考虑我们做出的选择,权衡不同的选项。这样很累人,结果却不太令人满意。我们总是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做了正确的决定。但直接做我们想做的就容易多了,我们也正是这么做的。
下一个问题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那我们想要什么?”答案取决于你问谁:一个人可能想变得富有,另一个人可能想成为一个好父亲。答案也取决于你什么时候问。晚上7点的答案可能是“吃晚饭”,而早上7点的答案可能是“再睡10分钟”。有时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时他们想要的东西太多,但这些东西彼此冲突,不能同时拥有。大多数人看到甜甜圈都想吃,但大多数人看到甜甜圈又都不想吃。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