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孩子为什么学不好数学?

我想谈起数学,多数父母的心情都很糟糕,尤其对于要辅导孩子作业的父母来说。孩子觉得数学难学,很多“过来人”的家长又何尝不这样想?

有一位年轻的妈妈来找我咨询,说:“张老师,我家孩子都上一年级了,但做口算时总是马虎出错。”我请她详细描述一下,她说:“比如15+15,明明等于30,他总写成210,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他小时候数数挺溜的,而且100以内的口算张口就来,就是老出错。”

其实这种现象在孩子的数学学习中,是比较典型的。在孩子的思维方式里,14+14=28,前面是两个1相加,结果是2;后面两个4相加,结果是8,所以14+14=28。那么同样的,15+15,前面两个1相加,结果是2,而后面两个5相加,就是10,写在一起就是15+15=210。

其实,出现这种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孩子在数学启蒙阶段没有打好基础。

数学对小孩子来说,一点都不简单。为什么这么说呢?在3~6岁阶段,孩子是具象思维,要用实物让孩子通过具体形象了解数字的概念。也就是这个时候,我们要帮助孩子把概念“变成一个简单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如果这个基础没打好,孩子学数数或者计算,更多是死记硬背的结果。

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做父母的,几乎都忘记了自己是怎么度过这个阶段的。此时我们是以成年人的眼光和心智,来看孩子的数学启蒙,难免会想,怎么这么简单都不会呢?“数数”有那么难吗?怎么3+4知道等于几,4+3就不知道了呢?……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我的建议是,越是抽象的东西,越要用具象的方法来教。比如学数数时,“掰手指”就非常重要。

说到这点,估计很多父母会在心里发出疑问,“老掰手指,那太慢了,说明根本没有熟练掌握数数或口算呀”。

其实这也是很多家长会掉进去的误区,就是过早禁止孩子“掰手指”。总觉得不掰手指的数数和加减法,才是真正掌握了。其实这是大大地错了!

掰手指就是孩子在用具象的东西来帮助自己理解数字的含义,当然还应该尽量鼓励孩子用周围的实物来练习,比如玩具、糖果、小木棒呀,这些实物都是很必要的。不管是掰手指还是给孩子具体实物,这些都是手段,因为孩子还小,利用这些手段有利于让孩子掌握抽象的数学。当孩子不知道怎么计数、不知道5+6等于多少时,将这些实物摆在桌子上,让孩子动手操作一下,扒拉扒拉数一数、做做比较等等,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轻松地建立数字、多少、加减的初步概念。 uz4ZyrMDfBehHnkGnAa9a0KJR2Z12QT+3A8nTQEqJAjg/UKoZCGYRrfnSNPOXGn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