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三篇 |

谋攻篇

【提要】

从这篇开始到《军争篇》止,主要是议论在做出用兵的决策之后,人们必须首先思考的战略思想和战略原则。

本篇着重论述用兵打仗“必以全胜争于天下”,即力求“全胜”的战略思想和策略原则。

全篇内容大体分为四部分。

1.提出用兵作战应力求“全胜”的观点。所谓“全胜”,是指全部地占有敌国或全部地降服敌军。提出达到“全胜”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伐谋”,以计谋取胜,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中策是“伐交”,通过外交手段促使敌国放弃抵抗或让地赔款;下策是“伐兵”,通过兵刃相见,歼灭敌军,占领敌国领土。

2.提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流血战争所应掌握的基本策略和战术原则。着重强调应根据敌我双方实力对比及战场实际情况,机动灵活地分别采取“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的战术,而不可不顾自身军力机械地坚守阵地,以致为强敌所擒。

3.强调三军统帅作为君主的辅佐,责任重大,其辅佐的好坏与否,关系国势的强弱。指出国君要充分发挥三军统帅的才能,需要防止三种弊端:一是不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直接指挥军队作战;二是不了解军队的事情任意干预军队的政务;三是不懂得用兵的权谋机变任意干涉将帅的指挥。

4.提出五条预测胜利的方法:一是知道在何种形势下可以战或不可以战;二是懂得根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战术;三是全军上下同心同德;四是以我方的有准备对付敌方的无准备;五是将帅有才能而又不受君主的掣肘。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 ,破国次之 ;全军为上 ,破军次之;全旅为上 ,破旅次之;全卒为上 ,破卒次之;全伍为上 ,破伍次之。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作战,以能使敌国举国屈服为上策,通过进攻使敌国受到破坏,便略逊一筹了;以能使敌国一军之众完整地降服为上策;通过兵刃交锋,击溃敌国一军之众便略逊一筹了;以能使敌军一旅之众完整地降服为上策,通过兵刃交锋,击溃敌军一旅之众便略逊一筹了;以能使敌军一卒之众完整地降服为上策,通过兵刃交锋击溃敌军一卒之众便略逊一筹了;以能使敌军一伍之众完整地降服为上策,通过兵刃交锋击溃敌军一伍之众便略逊一筹了。

【原文】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辒 ,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 ,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 ,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译文】

所以说: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用兵方法;只有不经过兵刃交锋而使得敌军降服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最好的用兵方法是以谋略取胜,其次是运用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以军事手段取胜,最差的要算强攻敌国的城池了。采用攻城的方式应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制造攻城用的大盾牌和大型战车,准备好各种攻城器械,需要三个月时间;堆筑攻城用的小土山,又要三个月时间。然后,将领满怀愤怒,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蜂拥攻城,以至于死伤三分之一还是不能把城攻破,这便是强攻城池的灾害啊。

【原文】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必以全争于天下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 ,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敌则能战之 ,少则能逃之 ,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 ,大敌之擒也

【译文】

所以说,善于用兵的人,能使敌军降服,却不用通过兵刃交锋;能夺取敌国的城池,却不是经过激烈的攻城战斗;能毁灭敌人的国家,却无须经过旷日持久的战争。他们与天下诸侯争斗务求取得完全的胜利,做到自己兵力不致折损而获得完整的利益。这正是以谋略取胜的优点。

所以说,用兵打仗的方法应是:我军的兵力十倍于敌军,便把敌军包围起来加以全歼;我军的兵力五倍于敌军,便应对敌军发起攻击;我军的兵力只为敌军的一倍,就应设法将敌军分割开来以形成我军更大的优势;我军的兵力与敌军相当,便应奋力战胜他们;我军的兵力比敌军少,便应设法逃避,不与之正面而战;我军的实力不如敌军,也应回避它,不同它正面冲突。所以说:弱小的军队如果硬拼,必定为实力强大的军队所擒获。

【原文】

夫将者,国之辅也 。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 ,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 ,则军士惑矣 ;不知三军之权 ,而同三军之任 ,则军士疑矣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 ,上下同欲者胜 ,以虞待不虞者胜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译文】

军队的将帅,是国君的辅佐,辅佐得周密,国家就必定强大;辅佐得不周密,国家就会因遭受强国的攻击而衰弱下来。所以说,国君对于军队作战不利的事有三件: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前进,却硬要命令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后退,却硬要命令军队后退,这叫作束缚军队的行动;不了解军队的事情,却要总揽军队的政务,使得将士们产生困惑;不懂得军队作战的灵活与权变,却要干预军队的指挥,使得将士们产生疑虑。军队将士既困惑又疑虑,各诸侯国乘机进犯的灾难就会到来,这叫作扰乱军心,导致敌军取胜。所以说,预测胜利的方法有五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作战和在什么情况下不可以作战的,会取得战争的胜利;懂得怎样用众多的兵力作战,也懂得怎样用少量兵力作战的,会取得战争的胜利;全军上下同心同德的,会取得战争的胜利;以我方的有准备对战敌方的无准备,会取得战争的胜利;将帅有才能而国君不加掣肘的,会取得战争的胜利。这五条,就是预测胜利的方法。

【原文】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译文】

所以说:既了解敌方情况,也了解我方情况,便能百战百胜而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方情况,只了解我方情况,便会有时胜利,有时失败;既不了解敌方情况,也不了解我方情况,就会每次用兵都必定失败。

【战例】
审时度势 智挫晋谋

齐国曾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称霸的国家。齐桓公死后,齐国就逐渐衰败了。过了大约一百年,齐景公当上了国君。为了恢复齐国往昔的繁盛,齐景公任用了晏婴等一批贤臣,使齐国再度走上欣欣向荣的道路。

齐国的繁荣和强盛引起了称霸中原的晋国的不安。晋平公为了向诸侯各国显示一下自己“霸主”的威力和巩固其地位,就想征伐齐国,给齐国一点厉害看看。为了探清楚齐国的虚实,晋平公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

范昭到了齐国,齐景公设盛大宴会款待晋国使者。酒到酣处,范昭对齐景公说:“请大王把酒杯借我用一下。”齐景公不知其意,便吩咐侍从:“把我的酒杯斟满,为上国使者敬酒!”侍从倒满酒恭恭敬敬地送到范昭面前,范昭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晏婴把范昭的举止和神色看在眼里,大为愤怒,厉声命令斟酒的侍从:“撤掉这个酒杯!给国君换一个干净的。”

范昭闻言,吃了一惊。于是,他干脆佯作喝醉,站起身,手舞足蹈地跳起舞来,边舞还边对乐师说:“请给我奏一曲成周之乐,以助酒兴!”

乐师从晏婴命令侍从撤杯的举动中看出了范昭的用意,站起来对范昭说:“下臣不会奏成周之乐。”范昭连讨没趣,借口已经喝醉,告辞回驿馆去了。

齐景公见范昭不悦而去,心中不安,责怪晏婴说:“我们要跟各国友好往来,范昭是上国使者,怎么能惹怒人家呢?”

晏婴回道:“范昭不过是以喝醉为名来试探我国的实力。微臣这样做,正是要挫伤他的锐气,使他不敢小看我们。”

乐师也跟着说:“成周之乐是供天子使用的。范昭不过是个小小使者,也太狂妄了。”

齐景公恍然大悟。

第二天,范昭拜见齐景公,连连向齐景公道歉,说自己酒醉失礼;齐景公回了几句客套话,然后派晏婴带范昭去齐国的军营和街市上参观。范昭回国后,不无感触地对晋平公说:“齐国国力不弱,君臣同心,暂时不可图谋。”

晋平公于是灭了攻伐齐国的念头。

挟此余威 一书降燕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天下展开了殊死决战。

刘邦为牵制项羽,命令韩信从侧翼迂回。韩信能征善战,仅用四个月的时间就灭掉了魏国、代国,越过太行山,逼近赵国。

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陈馀率领二十万兵马集结在井陉口。谋士李左车向陈馀献计道:“韩信乘胜而来,锐不可当,但他们长途跋涉,必定粮草不足。井陉这个地方山路狭窄,车马难行,汉军走不上一百里路,粮草必然落在后面。我们派三万精兵从小路截断他们的粮草,再深挖沟、高筑垒、坚营寨,不与他们交战,用不了十天,我们就可以活捉韩信。”

陈馀笑道:“兵书上说,兵力比敌人大十倍,就可以包围他,韩信不过两三万人马,我们怕他做什么?”一口回绝了李左车的建议。

韩信得知陈馀不用李左车的建议,暗暗欢喜。他以背水为阵和疑兵之计一举击溃赵军,杀死陈馀,活捉了赵王歇,然后出千金重赏,捉拿李左车。几天后,李左车被俘。众将士以为韩信必杀李左车无疑,但韩信一见李左车,立即上前亲自为他松绑,并请李左车坐在上座,自己坐在下手,俨然弟子对待师父。

李左车道:“败军之将,不敢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图存。我是将军的俘虏,将军何以这样对待一个俘虏呢?”

韩信道:“从前,百里奚住在虞国,虞国被消灭了,秦国重用了他,从此才强大起来。今天您就好比是百里奚,如果陈馀采用了您的策略,我早已是您的俘虏了。正因为陈馀不听您的建议,我才能有今天的胜利。我是诚心向您请教,请您不要推辞。”

李左车见韩信真心敬重自己,这才开口说道:“将军连克魏、代、赵三国,虽然取得不小的胜利,但将士们已十分疲劳,再要去攻伐燕国,倘若燕国凭险固守,将军恐怕要感到力不从心。”

韩信问:“先生认为该如何是好呢?”

李左车道:“将军一日之内击败赵国二十万大军,威名远扬,燕国不会不知道的。将军挟此余威,一面安抚将士和赵国百姓,一面派一使者去燕国,晓以利害,则可不战而使燕国屈服。”

韩信大喜,连声赞叹:“先生高明至极,就这样办!”

韩信当即修书一封,在信中阐明了汉军得天独厚的优势,分析了燕国的处境及战与降的利害,又派了一名能言善辩的使者把信送往燕国。同时,按照李左车的建议把军队调到燕国边境线上,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进攻架势。

燕国君臣早已得知赵国灭亡的消息,见韩信大军压境,无不惶恐。燕王看了韩信的书信后,立即表示同意归降。

韩信只凭一纸书信未费一兵一卒,就顺利地拿下了燕国。

避其锐气 智挫水师

1854年,曾国藩率湘军水师击退太平天国的西征军,妄图趁西征军力量锐减之际,乘胜追击,置西征军于死地。为扭转不利局面,翼王石达开奉天王洪秀全的命令溯江而上,增援西征军。

曾国藩的湘军水师以快蟹、长龙大船居中指挥,以舢板轻舟往来作战,大船上还配有西洋铁炮,气势逼人。太平军的将领们对迎战曾国藩都感到惴惴不安,石达开在观察了湘军水师的行动后却放声大笑,说:“湘军水师固然很厉害,但也有其短处:快蟹、长龙船笨重体大,行动不便;舢板、轻舟易于行动,但不利食宿。这两种船只有相互依附才能有战斗力,如果将它们分开,即可各个击破!”

一席话,说得众将面现笑容。

石达开针对湘军连连获胜的现实,采取了避其锐气、层层设防、等待时机的策略,在鄱阳湖的河口设置木排宽数十丈,木排外用铁锁篾缆层层防护,又在东岸和西岸设立炮位严阵以待。

虽然是这样,但悍勇的湘军水师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仍然闯过了湖口木排关。石达开早有准备,连夜将数条装有砂石的大船凿沉在江心,又故意在西岸留下一个仅容湘军舢板小舟通过的隘口。

湘军水师果然中计。水师将领萧捷三率舢板小舟从隘口冲入鄱阳湖,一直深入到离湖口四十里的姑塘才停了下来。石达开命令太平军将隘口堵死,然后用艨艟、巨舰对付舢板、小舟。萧捷三发现退路已断,方知中计,虽奋力死战,但舢板、小舟被石达开的艨艟、巨舰一撞即翻,萧捷三全军覆没。

与此同时,石达开派出小船,向湘军水师的快蟹、长龙等大船发起火攻。石达开的小船上配备有大量火箭、喷筒,一时间,数千只火箭、喷筒对准大船喷射出炫目的火焰,四十多艘装备精良的快蟹、长龙船在一片烟火之中化为灰烬。

石达开趁湘军水师惊魂未定之时,又在半夜派小船潜入湘军水师设在九江的大营,突然发起火攻,大江之上,一片火海。湘军水师被消灭殆尽,曾国藩本人也险些葬身在大江之中。

石达开在湖口重创湘军水师,扭转了太平天国西征军的不利局面,使太平军得以再度攻占湖北重镇武昌。 AmIiWVLkt8zmFyYhR1Kaw67Cg7kaFPbUlunUN10cmsr1OtkyusmjDTR6SPBbNW4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