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沟通不利会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误会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究其根源,都是和沟通不善有关。很多误会都源于人们在没有了解事情真相前的主观揣测。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个年幼的孩子。他忙于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了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他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雪,当日不能回来。第二天赶回家时,狗立即闻声出来迎接主人。他把房门打开一看,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主人发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来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之后,忽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又见他从床下爬了出来。孩子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怎么回事,再看看狗,腿上的肉没有了,不远的地方有一只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了。

人们总是太过于信赖自己的判断能力,就想当然地给很多事情下结论,而一旦得出结论,就深信无疑,还会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判断的正确性。这常常会给人们造成很多的遗憾,有些误会也许一生也解不开,有时候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其实,只要多沟通一下,很多所谓的误会都是根本不存在的。

人和人之间交往,语言是人们沟通的主要工具。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但言语毕竟不是思想。由于人们的语言修养不同,就是同一思想的人,有人对事物表达得很清楚,也有的人表达得让人听不明白。比如,语言含混不清,措辞不当,空话连篇,丢字少词,文句松散,句子结构别扭,用了土语方言等,都有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准或错误,从而导致误会的发生。

还有几种因素也会导致沟通不善,从而产生误会。

1.心理因素

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常常受到人们的认识、需要、情感、态度、兴趣等影响而走样。对于一种信息,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愿望去理解,采取“各取所需”的态度,有的还添枝加叶,造成歪曲。这种心理因素还表现在人们在接受信息过程中,常常喜欢根据其主观判断去推测对方的意图和动机,猜测对方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样会歪曲事实,产生误会,不仅有碍沟通,还会影响人际关系。

2.经验因素

人们难免会把以往所吸收的信息累积为经验。在与人沟通的时候,如与人交谈或写报告,就会不知不觉地用过去的经验过滤所收到的信息。这样的结果是接收者所获得的信息很可能与发出者的信息含义和意图大不相同,沟通无效,产生误会。

3.条件因素

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企业,往往同一个政策和制度各单位执行起来却五花八门。这和执行的人水平不同有关,但很重要的一点是任何一项政策、制度、办法都有一定的边界条件。我们在传达信息时往往只注意传达信息本身,而忽略这些边界条件,边界条件不讲清楚,就会理解不一,行动失调,在工作中产生误会。

4.渠道因素

信息传递渠道过于复杂繁多,会造成信息流失、信息失真。信息传递的渠道越多,失真的可能性越大。研究表明,在逐级口头传达时,每传递一次信息丢失30%左右。要使信息传达尽量准确无误,必须千方百计地减少中间环节。比如一个传话的游戏,第一个人说的是“今天天气真不错”,经过很多人传递后,到最后一个人说出来的竟是“我喜欢吃麻辣烫”,这就是信息传递层次过多,导致了信息的严重失真。

5.人格因素

如果沟通者在接收者心目中的形象不好、存有偏见,则后者对其所讲述的内容往往不愿意听或专挑毛病;有时虽无成见,但认为所传达的内容与己无关,从而不予理会,拒绝接受。

鉴于误会可能带来的各种消极后果,没人喜欢误会,但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些误会,所以在误会产生之后,及时沟通是十分重要的。

误会之后的沟通要把握重要的四点:一是及时;二是有效;三是注意言辞;四是互动。

及时的好处在于防止误会加深,走向不可调和的矛盾。当你意识到有误会产生,就应马上跟对方沟通,而不要想对方可能也会明白这是一个误会。要知道你想的跟别人想的肯定是不一样的。但及时并不等于马上,要给误会产生后的“发脾气”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对方自主思考的时间。

要准确判断沟通是否达到了消除误会的作用。有的人可能心里还没有想通,但出于一些其他原因,可能表面上不露痕迹地说,“明白了,就是一个误会”,但心里并不打算对这个误会释然,所谓“口服心不甘”。这种情况要尽量避免,不然,无效的沟通解决不了误会带来的隔阂。

沟通中要注意措辞的委婉度,不要一个误会没消除,又产生新的误会。还要注意用词的准确度,因为处于误会中的朋友可能会十分敏感于你的用语。不要把消除误会的目的变成了造成误会加深的实际结果。

沟通是双方面的事情,如果一方积极主动,而另一方消极应对,那么沟通也是不会成功的,误会也就自然难以消除。

春秋战国时期,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不过,他老是被墨子责骂。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耕柱觉得自己真是非常委屈,因为在许多门生之中,大家都公认耕柱是最优秀的人,但又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责,让他很没面子。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

“老师,难道在这么多学生当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劲,以至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

墨子听后,毫不动肝火:“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应该要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

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

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

耕柱回答说:“理由非常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

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有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只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导你。”

试想故事中的墨子和耕柱,他们忽视沟通的双向性,结果会怎样呢?在耕柱主动找墨子沟通的时候,墨子要么推诿很忙没有时间沟通,要么不积极地配合耕柱的沟通,结果耕柱就会恨上加恨,双方不欢而散,甚至反目成仇。如果故事中的墨子在耕柱没有来找自己沟通的情况下,主动与耕柱沟通,然而耕柱却不积极配合,也不说出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结果会怎样呢?双方并没有消除误会,甚至可能使误会加深,最终分道扬镳。 5RoNhMpuQu/2UJK8jRINVRB7CTfD8ZkIcx6ZSKGFzCNKSPA6FZEfbIpjGBFkFeu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