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9章 靠自己

历经两个多月的办理流程,金花卤菜的商标终于审批下来,葛金花拥有金花卤菜的合法商标,其他任何人使用,都是违法行为。

这一天,葛金花办完手续,又在银行里存好这几天收到的现金,便带着女儿去买衣服。眼看就要入秋,女儿以前的衣服不是短就是小,缝缝补补穿到现在,也该换几身新衣服。

葛金花习惯性的带女儿去了供销社,现在的供销社是两块招牌,一个是以前的供销社,另一个是便民商店,挂在门口的左右两边。价格也是双轨,一种是收票的同时收少许现金,另一种全现金的,价格要高出许多。

就算这样,也已经是巨大的进步。要知道,农民是没有票的,以前只能拿自己家养的鸡蛋,去村里的供销店定点卖掉,然后换回一些盐,肥皂这些生活用品。县城里的供销社,进都没进过,进去也没用,没有票就买不了任何东西。

葛金花牵着女儿找到买衣服的柜台,一件件叠好放在柜台里,有需要的人,得喊售货员拿出来给你看。试穿是不能试穿的,最多就是自己比划两下。要是看了不买,累得售货员叠一次衣服,她的白眼能翻死你。

“这件灯芯绒的外套好看。”葛金花一眼相中了柜台里这件砖红色的短款风衣,配着暗咖啡色的铜扣,简洁大方。

颜妍有些诧异,母亲的审美水平竟然还不错,她可以肯定,换了两个舅妈过来,肯定一眼看中那件桃红色又是镶边又是绣花的外套。

“十六块。”不要票的价格,葛金花吸了一口凉气,饶现在她也算是个小小的有钱人,十几块的衣服买几件一点问题都没有,也仍然被这个价格惊住了。

售货员的眼皮子都没耷一下,反正光看不买的人多了,她犯不着去鄙视这个看不起那个,没那个闲心。有这功夫,不如琢磨一下,一会儿下班了回去吃什么。

整个八十年代,中国市场的特点是,工业化商品贵到离谱,农产品便宜到离谱。一直到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个状况才得到改善,改善的结果是工业化的小商品便宜到离谱,反倒是天然健康无添加的农产品价格开始一路走高。

说句不客气的话,九十年代后期服装市场的价格,高到二零二零年,善于使用拼夕夕的人,都会觉得难以承受。

八零年没九十年代那么离谱,但和工资水平,生活水平相比,服装的价格也是非常昂贵的。

“真贵,这件衣服在溪水路也就十块钱。”有顾客逛到服装柜台,小声交谈。

半眯着眼休息的售货员一下子惊醒了,眉头一蹙,气势十足道:“那能一样吗?咱们是正规厂商进的货。你们自己看看,上海的大厂家,这料子做工,能一样?”

被喷的顾客讪讪的笑,并不敢还嘴,互相一扯衣袖,赶紧离开服装柜台。

颜妍觉得好笑,这个时候的国营企业员工,包括售货员,都是非常牛的,眼睛一瞪,常常是顾客赔小心。不过这也是最后的回光返照了,用不了几年,供销社纷纷倒闭,市场进入了竞争求发展,顾客就是上帝的时代。

他们母女对视一眼,没有说话,出了供销社的大门,母女俩异口同声道:“去溪水路。”

说完俩人哈哈大笑,赶到溪水路,其实没有所谓的服装店,只有二三家用货架或是钢丝床摆着的服装摊位。就在各自的家门口,等着客人上门。

果然找到那件砖红色咖啡扣的短风衣,同样的灯芯绒面料,贴着的也是上海某制衣厂的标签。摊主各种热情,还允许试穿。

“十块钱,不二价,供销社一模一样的,十六块呢。给小姑娘拿个大点的号,可以穿好几年。”摊主是个年轻姑娘,很卖力的说道。

“给我来一件,不要大的,这个码数刚好。”有钱了,谁不喜欢女儿穿的板板正正,利利索索,买大一码都是无奈之举。葛金花不想亏待女儿,就要码数正好的。

摊主见葛金花痛快,又从床底下抽出一条牛仔裤,“这是大城市的新货,我拿了几件小码的,小姑娘穿刚好,您看看合不合心意。”

颜妍一见就喜欢上了,牛仔裤耐穿耐磨,不过一看版型,抽了抽嘴角,“怎么是喇叭裤。”

低腰喇叭裤,裤腿长的堆到地上,是这个时代最流行的穿法,但实在不适合她。

“这可是现在最流行的。”摊主噘了一下嘴,颇有一种夏虫不可语冰的感慨。 gZjifJy0NNPSBaMc5LrleqipAZCOJcllAJ8it/dLkMaya3Estu1jzqk1/Jo/Bw1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