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4章 金字招牌

“金花卤菜,鸡蛋一毛五一颗,豆腐,千张结,三毛一斤,腐竹,豆皮,五毛一斤,同价格可以拼装起秤。隔一天市场见,平时蹬着自行车卖卤蛋的,是我家大哥和二哥,大家认清楚,可别买错了。吃得好,就认准金花卤菜。”

颜妍的声音清清脆脆,吐字清晰,顺道还用喇叭又给自己录了一段金花卤蛋的叫卖声。

“以后您在家里听到我的声音喊金花卤蛋,就知道是我大哥蹬着自行车出来了,招手即停,随吃随买。”

葛金花在旁边听得耳朵根子都臊红了,这丫头,怎么拿她的名字当招牌。

“不光要用妈妈的名字,还得注册成商标呢。”颜妍很有信心的相信,金花卤菜会成为金字招牌。

卤货的生意比他们预料的要好得多,豆制品本来就是餐桌上经常出现的主力菜肴,再加上卤制之后的口感,更是下饭神器。就是来了客人,加两样卤菜也是尽心招待的表现,哪怕是素的。

再说了,谁不知道卤肉好吃,但卤肉得多少钱一斤,这年头有多少人能天天吃。卤素菜份量足价格低,天天买上一两二两的,也不会伤筋动骨。再说家里孩子想吃荤,可以加个卤鸡蛋嘛。

不到八点,除了卤蛋,其他的豆制品卖了个一干二净。颜妍抱出陶泥罐,将卤鸡蛋一颗颗小心放进去,摆满了两个陶罐,分别用棉被一包,放到两只大泡沫箱子里。再将泡沫箱放到自行车后头的货架上。

颜妍特意定制的货架,就像一个倒凹字,架在自行车的后座,一边一个铁框,刚好放下一只泡沫箱。打开泡沫箱,扒开棉被就是陶罐,再用一只长柄铁勺,稳稳当当将鸡蛋兜出来。

自行车前头的篮子里,装着几本用过的作业本,撕一张就是现在最流行的包装纸。那种随便用的塑料袋,还得过些年。车把手上还挂着一个喇叭,打开就是颜妍录好的叫卖声。

光这个可以录音的功能,就比普通喇叭贵了十块钱,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吃饭的家伙,该投入的就得投入。

“真不要我跟你一块去。”颜妍问大哥。

自行车的前杠上可以坐人,她才十岁,完全可以坐在前头,陪大哥一起叫卖。

“不用。”葛新斩钉截铁的回答。

妹妹做的已经够多了,自己这个当哥哥的,就是出点傻力气而已。如果这都做不好,他有什么脸分钱。

“大哥,还有一件事,要是遇到城里的混混流氓,跑得过就跑,实在不行损失点东西和钱都没关系,但人一定不能有事。”现在的治安可不太好,大量的无业游民,厮混在街头巷尾之间,结果就是小偷小摸事件频发,稍微升级一点就是打架斗殴,抢劫伤人。

当然,几年后,就会有新中国第一次严打,狠狠震慑了一群宵小。但真正解决这一现象的,还是未来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更多的岗位让年轻人有工作,自然就也安定下来。

葛新摇头表示不在乎,颜妍却拉着车把手不让他走,“你想过没有,你有事,全家人会怪谁?”

不会怪那些流氓混混,只会怪出主意做生意的人,也就是他们娘俩。

葛新挠挠头,总算明白过来,“我懂了,遇着事就跑。”

颜妍这才放开手,看着大哥骑着自行车,拧开喇叭,心里暗自祈祷大哥一切顺利。

回去的时候,葛金花拉板车,葛华在后头扶着板车上的炉子,颜妍走在她妈身边。

“干嘛隔天去一回,这么好的生意,就该天天去。”

“天天去人家就不稀罕了,再说我们也忙不过来。”颜妍拒绝,卤水看着简单,其实是有讲究的。就比如说卖调料的摊主,知道颜妍买了那些调料,但让他抓一样的调料自己煮,大概率是煮不出同样味道的。

调料之间的配比,投入顺序,火候,熬煮时间,统统有讲究。这些都是她以前去培训学校,专门学习过的。后世的信息差被大幅度抹平,想学习专业技能的渠道非常多,早期有各路培训学校,后期有各种视频网站,甚至网购材料的时候,店家都会赠送精心整理好的相关学习视频。

可以这么说,只要你想学习,应有尽有。花小钱甚至不花钱,完全可以学到想要的技能。

颜妍的手艺经过面对面的学校教学,以及后期不断补充视频,吸纳各家所长,再进行无数次的尝试,才有如今独特的味道。只属于她亲手调配的味道,别人就是照着方子来一遍,都模仿不来。

她前世,也是靠着这门手艺,摆脱了厂妹的身份,积攒下第一桶金,帮丈夫还清被人强加在头上的欠债。最后才在丈夫同学的帮助下,结识国外客商,夫妻俩一起开办外贸公司。生活日渐走上正轨,直到遇见张燕。 vE9bkfK7hWlYoHQBwEFmpNHs4C9pE+45TDj0aLPvcDla9LuvPSKkH5QSBMoifpx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