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三内丸山遗址
——面对巨大物体的共同体意识

如果将日本列岛从东到西,即以北阿尔卑斯山脉 至伊势湾的一条线进行划分的话,绳文时代的遗址绝大多数位于东日本。进入弥生时代后,水稻农耕技术从大陆传来,很快便推广到整个日本列岛。但在未进入稻作历史时期的绳文时代,东日本的生活和文化一直凌驾于西日本之上。

三内丸山遗址(青森市)位于本州北部,在1994年的考古调查中,人们在此发现了6根柱子的柱穴,引起世人广泛的关注。

从日本铁道青森车站坐20分钟巴士,就来到了一处占地35公顷的高地,这就是三内丸山遗址。

从西南门进入,来到一个广场,我们可以看到6根高达15米的粗柱子屹立在西北方向。柱子的上、中、下3处有连接6根柱子的横木。这是人们在发掘遗址时复原的一座建筑物。

走近建筑物,我们会为柱子的粗壮高大所震撼。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提出疑问:4 500年前的绳文时代的人们为什么要建造这么巨大的建筑物呢?他们当时已经有能力建造这样的建筑物了吗?

复原后的建筑物修建在距离原来的地方数十米开外处。在原来的地方,有6个柱坑,横二纵三,构成一个长方形,间隔相同,上面覆盖着屋顶。每个坑都很大,直径有两米,深度也有两米。绳文时代的人们究竟花费了多长时间和多大的劳力才挖成这样的坑?六个柱坑向我们展示出气势宏大的集体想象力,展示出竖穴式住宅中的围炉生活不同的一面。

走出柱坑小屋,我们又一次看到六根柱子的高大建筑物。六根柱子被牢固地埋在深坑里,用架起来的横木稳稳地连接起来,其坚固程度可以抵挡暴风雨。挖掘直径两米、深两米的六个坑是非常艰巨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建造六根柱子的高大建筑物是更加困难的一件事。人们砍下大小相当、高低相近的六棵栗树,去除枝叶,做成柱子,并将这些柱子运至深坑处,高高地立起来。这个过程如果缺少众人的合作、高超的技术以及恰当的指挥,是无法进行下去的。绳文时代中期生活在三内丸山的绳文人已经掌握了这种高超的建筑技术,并把这种技术运用于集体劳动之中。

人们为什么要建造如此巨大的建筑物呢?

这样的疑问之所以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是因为这六根柱子的建筑物与其周边的竖穴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三内丸山遗址,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竖穴建筑遗址超过了800个。这些建筑绝大部分占地面积只有10平方米,四五个人待在里面就会感到拥挤。从复原后的建筑物可以看到,入口处很小,必须弯下身子才能够进去。建筑物里面的空间也很狭小,让人憋屈,身体很难伸展得开。这就是三内丸山的绳文人日常的生活空间。

我们很难把眼前的六根柱子的巨大建筑物与绳文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这就引起我们的疑问:为什么他们会建造这样的建筑物?为了回答这个疑问,我们必须将这个巨大的建筑物当作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它是合作精神的结晶。

三内丸山遗址,复原后的大型立柱建筑物(来源:663highland)

这一巨大建筑物建成时期的部落大概已经达到数百人居住的规模了,他们的合作思想和行动以具体的形态表现出来,就是这六根柱子的建筑物。共同的努力和精神力量既是个体的努力和精神的集合体,又超越了个人的努力和个体的精神。这些异乎寻常的努力和精神同时存在,并作用于每个个体。在回应这种作用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付出了或大或小的努力和精力。人们找到六棵巨大的栗树,把它们砍倒后做成柱子,使其形成几何形状,高高地立在地上,并用横木连接起来,以建造一座巨大的建筑物。这种想法、将这种想法付诸实践的决心以及实现这个决心的行为都超越了个体,而成为人们共同的想法、共同的决心和共同的行为。而且,为了使这些想法、决心和行为成为人们所共同拥有的东西,共同建造的建筑物的形象必须是能够被实现的,这个建筑物还必须具有魅力,以激起人们建造它的欲望。

在本州北部的绳文部落里,六根柱子的巨大建筑物被建造出来了,这意味着对绳文人来说,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实现这个愿望,而且与这个建筑物相关的想法乃至形象对他们而言是颇具魅力的,使他们产生了想要建造的欲望。当我们看到它与几乎伏地而建的小型竖穴建筑之间的落差时,我们可以想象,绳文人刻意挑战前所未有的计划并测试自己能力的冒险精神,或许也是激发他们建筑欲望的一个要素。通过狩猎、捕鱼、采集以及栽培等,人们从长期的合作劳动中积累经验。在合作的过程中,人们主动地尝试未曾有的体验,并实际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和精神。作为远远超越个人力量的合作尝试,他们设想并下定决心建造了一座六根柱子的巨大建筑物。

无论是在设想阶段,还是在建造时,或是在建成后,这座建筑物的最大特色在于其高大。埋入地下的六根柱子的底面呈长方形,占地长8.4米,宽4.2米,据推测,柱子高为14—21米。一眼看到它,人们就会感觉到它的高大,不由得仰视。想必建造这个建筑物的人们每次看到它时,一定也会往上瞧。非凡的高度是这座建筑物的力量和美丽之处。

这个高度不是住家所具有的高度,它超越了住家的规格。

实际上,三内丸山遗址内建筑物的安排,不是将一座六根柱子的高层建筑孤零零地立在四处的小型竖穴建筑当中。在高层建筑和小型竖穴建筑中间还存在着状似高脚仓库的建筑物,以及长度超过10米的大型竖穴建筑等。在六根柱子的高层建筑物旁边,有一栋复原的大型建筑物,长有30米,宽有10米,面积达90坪 ,非常宏大,一次性可容纳200—300人。建筑物里面非常宽敞,而且屋顶也高,火炉也大,供四五人居住的竖穴建筑与此不可同日而语。在这样的空间里面,人们不必弯腰就可以活动,没有局促感,可以自由自在地来回走动。关于这种建筑物的用途,人们有许多说法,如这里是很多人居住的地方,或是人们的集会场所,或是人们共同劳动的地方,等等。无论是把它看作家庭住宅还是公共设施,置身其中的人们会获得与生活在小型竖穴建筑中不同的感受,可以说他们体会到了另一种共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型竖穴建筑体现出与六根柱子的建筑物相通的共性。

不过,大型竖穴建筑与六根柱子的建筑之间有根本性的差异——是否是住家。

长30米、宽10米的大型竖穴建筑有柱子,有墙壁,有屋顶,呈现出的正是“家”的形式。对人们来说,所谓“家”就是从大自然中保护人类的一种建筑物,这个建筑物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截然不同,人们只要待在内部空间里,就会体会到相互之间的亲近感。面积只有10平方米的狭小、局促的竖穴建筑毫无疑问就是“家”。

但是,六根柱子的巨大建筑物不是“家”。六根柱子,从其高度和粗细程度来看,无法与墙壁组合起来从大自然中保护人类,即便在复原的建筑物上加上原来没有的屋顶,也无法抵挡风雨对建筑内部的侵袭。建筑物本身并没有明确区分内外,内外空间的性质都是相同的,它只是用横木连接六根巨大柱子形成的一种建筑物。这种建筑物的内部并没有提供安稳的空间,人们从中感觉到的是合作的力量和精神。

建筑物本身是实现共同理想并将共同的意志变成实体的产物。这种建筑物必须壮观,让仰望它的人们感受到合作之力的强大。每当人们看到这座建筑物时,它必须让他们想起在建造的过程中实际体会到的合作之力和精神。高20米上下的六根柱子的坚固木建筑正是作为这样一种存在矗立在那里的。

牢牢扎根于地下并不断向高处延展的建筑物之所以能够成为合作之力和精神的象征,应与人类立足大地、以双脚行走这一事实紧密相关。对人类来说,从地上站立起来,朝天仰望,意味着生存能力的提高。从古至今的东西方历史上有着很多令人仰望的高耸建筑物。这表明双脚行走的身体感觉至今依然作为生存能力深藏在我们内心。蕴藏于我们身体内部的生命力与耸立的建筑物的形象之间产生了共鸣。

让我尝试着从历史上举出一些高大建筑物的例子。以日本来说,我们可以举出吉野之里遗址的瞭望楼、佛寺中的佛塔、城郭中的天守阁,进入近代之后的大都市里的钟塔、高层建筑、东京塔以及前些年建成的天空树等等。以国外来说,我们可以举出古埃及的方尖碑、美洲原住民的图腾柱、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大教堂、19世纪巴黎的埃菲尔铁塔、20世纪纽约的摩天大楼等等。不同建筑物修建的场所、用途以及建造它的某个团体的文化、技术,虽然各不相同,但笔直地延伸至空中的形象中蕴含着根本性的力量,这种力量超越差异性,震撼人们的内心。当我们将视线投向建筑物顶端时,随着视线的上升,我们的内心也朝着广阔的天空,得以释放。以不断向上延伸的建筑物为中介,站立在地面上的某个生命与广阔的天空之间产生了某种奇特的交流。这种交流之中存在着近于“苍茫”或“无限”的感觉。

作为绳文时代中期人们共同意志和共同行为的成果,六根柱子的巨大建筑物中也具有上述的力量。建筑物在拥有超越人们日常生活的神秘幻想性的同时,还给予观者以原始的释放感。这是因为对人们来说,建筑物中所包含的这种合作之力是深藏在血液中的。

更进一步说,矗立在地面上、笔直向上延伸的建筑物的外形会促使人们对集体的力量及人的身体感觉产生思考,同时,让人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外界的大自然和建筑物的关系上。也就是说,在高高耸立的建筑物之中蕴藏着对抗大自然,努力生存下去的人的强烈意志。

仔细想来,大自然中最为普遍的力量是重力,这是将地面上所有的东西吸引到地面、拉回地面的一种力量。人类以双脚行走,正是为了对抗这种自然之力,充满了扩展行动范围的意志和愿望。从地面向上延伸的建筑物中蕴含着同样的意志和愿望。这可以称之为人的生命力,这是对抗大自然并寻求与其共存的生命力。

柱子的材料源自附近的树林,是人们将栗树砍倒制作而成的,因此,与其说这是与大自然相抗衡,毋宁说是利用大自然。但是,这种将高度相同、粗细一致的树木埋入等距且直径和深度都一样的大坑里,并在地上高高立起六根柱子,形成长方形造型,这种行为已经不止于对大自然的利用、对大自然的模仿的层面上了。这种行为基于这样一种想法,即制作出独立于大自然的某个确切的物体。整齐排列在地面上的六个圆形的坑,显示出4 500年前的人类已经拥有了缜密的抽象思维能力及高超的土木工程技术。这些绳文时代的人在运用这些思维和技术的同时,深切体会到与大自然较量以求得生存的合作之力,并感受到创造出独特建筑时的喜悦。

在加工粗大的栗树时,人们就已经运用了他们的抽象思维和技术。他们从许多栗树中挑选出六根笔直的粗大树木,把它们砍伐下来,去除枝叶,做成柱子。这一系列行为蕴含的能力,与挖掘六个圆形的坑需要的缜密的思维能力和高超的技术能力不相上下。栗树是生长于自然界中的、自然的东西,将它们做成六根柱子并组合,这种思维及实际操作的过程之中,蕴含着人们生活于大自然中并与大自然较量的精神力量。更进一步讲,将六根柱子按照等距离放置并建造出向上延伸、整齐划一的建筑物的构想和实际操作过程中亦蕴含着一种精神力量,这就是对外形的力量和美的追求。六根柱子的巨大建筑物可以说是这种精神力量发展到极致的产物。

绳文时代的人们在大自然的环绕中经营其生活。大自然仿佛无限宽广,给人们带来衣、食、住等方面的恩惠,是极为重要的存在,同时,它又威胁人的生命,是让人感到恐惧的对象。这种恩惠和恐惧,让绳文人的身心时刻都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强大。

与如此强大的大自然较量的力量一直存在于人们的精神之中。正由于有这样的力量,人们一方面是自然的产物,另一方面又创造出超越自然的文明,而且现在依然在不断创造着。从这种力量的普遍性来说,人类的历史甚至可以说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转换的历史。三内丸山的巨型建筑物向我们展示出悠久历史中最显著的部分。

为了与强大的大自然相抗衡——更加郑重地说,为了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足以与自然相抗衡的集体的力量或许就存在于自身——依靠集体的力量与精神所创造出来的建造物就必须庞大且坚固。若仅仅是创造出与大自然不一样的、属于人自身的东西,那么小而弱的东西也足够了,但如果要与大自然相抗衡的话,人们就必须创造出屹立在大自然之中的大而强的东西。

高约20米的坚固建筑物必定会给观看者留下庞大且有力的印象。简单的圆柱形的六根柱子笔直地往上延伸,呈现出简洁的几何学长方体,这更加深了其庞大有力的印象。但是,雄浑的建筑物仅仅在几何学的形式上雄浑还不足以成为庞大有力之物。为了使建筑物能够成为庞大且有力的存在,人们必须使其雄浑的样子能够长时间地保存下来。如果这个形态不能够持久,很快便发生变化或完全坍塌的话,那么,人与大自然相抗衡的规模与力度便得不到认可。

当我们将世间万物看作大自然时,认为持续保持同一种形态就是自然的本质,这种看法或许有所偏颇。因为变化中有持续、持续中有变化是大自然的实际状况。例如季节的更替便是这样。但是,从人类观察大自然的角度来说,持续和变化的价值不是对等的。尤其是对在大自然中与自然共存、吃穿住宿都极度依赖大自然之恩惠的古代人来说,大自然的持续性,或者说持续的大自然才是人们生活的支撑。古代人将山川、湖泊、大树、岩石尊崇为神的例子在世界各地不胜枚举。这些自然信仰的对象无疑都是持续存在的。大自然的庞大有力正是被认可为一种持续存在的象征。

如此看来,人们从庞大有力的建筑物中寻求持续性,可以说是大自然本身所促成的。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认为不持续的或无法持续的东西是庞大有力的。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古代人随处可以感受到庞大有力的事物与持续性之间的关系。辛辛苦苦修建的竖穴式住宅的屋顶被狂风掀起,住宅的柱子倾斜,或者埋在土里的柱子底部腐烂。面对住宅的变形或坍塌,人们切身体会到建筑物弱不禁风,说到底,也就是人们面对大自然时感受到了自身的弱小。在失落以及挫败感中,古代人强烈期望建造出更加具有持续性或更加牢固的东西。

从象征着整个部落共同性的巨大建筑物来看,古代人肯定体会到了同样的失落、挫败感以及追求持续性的渴望。在与三内丸山遗址中六根柱子的建筑物不同方向的一个角落里,人们发现了另外一个建筑物的遗址,据说这个遗址中有几个大柱坑相互重叠在一起。这表明这个遗址的建筑物的柱子被多次重建。这说明建筑物立在地上的时间长短不一,每当这个遗址物倾斜或坍塌时,人们很自然地会对它进行修补或重建,想要使它成为一座能够长久存在的新建筑。我们看到,土坑里遗留下来的六根柱子的残迹,其底部及其周边都留有用来防腐蚀的火烧痕迹。很显然,这表明人们希望这个建筑物持久地保存下去。

如果说六根圆柱向上延伸的姿态展现了空间上的庞大和力量的话,那么使建筑的形状完整地延续下来,可以说展现了时间层面上的庞大和力量。而且,当这个集空间上与时间上的庞大有力于一体的建筑物,以简洁的几何学形态持续呈现在眼前时,人们会从中感受到超越个人思想和力量的、集体的力量和精神,同时也会感受到壮丽之美。尽管绳文时代的人们从白云、高山、森林等大自然的风景中,从随季节变化的红花绿树中,从自己制作的工具、装饰品、陶器中发现了美,但他们从矗立于部落一角的极为高大、有力、简洁的巍巍建筑物中发现的美应该更加特别、与众不同。这一高大的建筑物看上去充满了与大自然竞天地的气概,似乎在向人们宣告人类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它美丽至极,足以让观看者感动万分。这种凝聚了集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巨大努力而建成的建筑物,只要矗立在那里,就给人以生存的动力。生存之动力与建筑物之美是一脉相承的。应该说,它呈现出巨大建筑物原始的美。它作为人们共同的生命力和精神力量的结晶矗立在那里,与此同时,它又作为赋予人们生存动力的美丽造型艺术,让人们既可以近看,又可以远观。

这样的建筑物的出现,足以展现绳文时代精神的一环。 DeezvaQ4mMgpOYhAXQXwYsk9OM3TApW4av+6IXFdbirgk7A1jSJKh2DiWOw62qi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