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边际成本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个短视频:创业红人罗永浩老师扮演的角色在星巴克买咖啡,柜台上依次摆放着三个大小不一的杯子,罗老师指着中间的杯子说:“您好,给我来一个中杯的拿铁。”然而女服务员说:“对不起,先生,我们只有中杯、大杯和特大杯。中间杯型的是大杯而不是中杯。”其实这是星巴克的特殊规定。结果双方僵持不下,气得老罗接连扇了自己好几个巴掌,旁边的人赶紧冲过来把他抱住,劝解道:“罗老师,别这样,别这样……罗老师……”很多网友表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巴掌有多疼。

我看过这个视频以后,笑得前仰后合。我一直以为,这只是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搞笑片段,但是当我亲身经历时,却发现了故事背后隐藏的深意。一次在咖啡厅等朋友时,我点了一杯中杯柠檬茶,服务员一再向我推荐,建议我再加4元升级到大杯,加5元还可以升级到超大杯。我经过再三考虑,最后选择了超大杯。服务员的行为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服务员要不断向消费者推荐可以升级杯子的选择?其实,这里涉及边际成本的问题。

什么是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每个单位生产的新产品(或购买的产品)的总成本的增量。这个概念表明单一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成本是相关的,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某一产品的产量越大,形成单一产品的成本就越低”。

比如:如果我们想生产第一辆汽车,就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工、材料和设备,这是因为生产第一辆车的一切成本都是最新的,还需要经过大量的迭代,也不可能由一个人完成所有的生产作业,而需要很多人共同来作业。一旦生产汽车的标准原材料成型,生产100辆、1000辆的成本就会降低,因为生产汽车的设备完善了,只需要自动化技术加上少量人工就可以完成。

由此我们知道,当一个产品从0到1开发时,它需要付出的成本和精力是巨大的,因为在早期阶段需要不断地尝试和试错,一旦产品开发出来并被确定为高度可行时,从1到N的过程就会随着市场规模和平台的不断扩大,成本逐渐降低。

再回到咖啡厅服务员推销的场景。现在各种线下门店咖啡厅遍地都是,从规模和数量上来看消耗是非常大的,所以不管是中杯柠檬茶还是超大杯柠檬茶,咖啡店的人力成本、房租和运营成本几乎一样,而驱使员工主动引导顾客消费超大杯的行为属于员工绩效激励的部分。当然,在饮品制作的过程中,超大杯柠檬茶的成本可能会增加,但它只是一个柠檬和几块冰糖而已,事实上,如果将额外利润考虑在内,其边际成本仍在下降。

因此,可以看出为什么咖啡店的服务员愿意推广超大杯饮品套餐的营销服务——随着边际成本的降低,点超大杯的顾客越多,利润就越高,绩效提成也会越多。其中,搭配的蛋糕本质上属于捆绑销售,不仅在咖啡店有这样的营销场景出现,有些奶茶店也会采用同样的营销方式。一些奶茶店,大杯奶茶看起来比中杯容量多很多,销售价格也只贵5元左右,但成本可能只增加几毛钱。因此,很多时候真正指导我们决策的是当前时期的投资回报率。你现在看到的是边际成本,不要让沉没成本影响你的决定。

人生的“边际成本”

任何事物都有边际成本,作为上班族也是一样,但是上班族的边际成本是来自个人对“人生抛物线”的掌控。我们都知道,当拿着一块石头使劲地向空中抛出后,石头的运动轨迹会在空中形成一条半圆形的弧线,然后从另一端落地。在物理学中,这条看不见的弧线被称为抛物线。当一个物体被抛向空中时,它最终会落回地面,这是地球引力产生的自然现象。

人生也是如此。生命的诞生,象征着开始向另一端飞跃,这就是人生抛物线的开始。但人生抛物线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自己就像一个皮球,被抛出去以后,经过地面碰撞的低谷期后发生反弹,成为向上的曲线;第二种,自己就像抛出的石头一样,抛出去以后只有一瞬间的升起,接着开始慢慢地跌落至地面,到了低谷不能反弹,成为下行曲线。在“人生抛物线”中,一个人的教育背景、心理认知、爱好习惯、人生经历等因素都会决定抛物线是上行还是下行。

人生抛物线的前半段是在35岁之前,是我们学习、奋斗和创业的黄金时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在35岁之前,可以说每个人的抛物线都是半弧上升的,上升的力量来自抛物者自己甩手的力量和强度,而自己的工作能力将决定抛物线的高度、宽度和长度,因此有些人到了35岁以后,在工作中遇到瓶颈就永远站不起来了,直到45岁、50岁一直都处于下行状态。

但是,有些人下行的弧线只是暂时的。经过35岁的瓶颈期后,他们开始大量地学习,认知得到提升后获得了再次反弹的机会,因此从50岁到70岁开启了持续高升的状态。比如,褚橙创始人褚时健,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肯德基创始人山德士等。他们不仅有勇气去做,而且有不甘于现状的心,这些因素都不断驱使他们登上人生的高峰,并保持“年轻气盛”的状态。

人生抛物线的高度是整个人生的巅峰期,这个高度是衡量人生高度的一个重要尺度,抛物线越高,个人影响力越持久,当然也表明了自己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与事业的成功是一致的。

利用复利思维,降低边际成本

如果说我们的人生是一种运算的话,那么,有些人在人生中兢兢业业地做加法,他们在35岁前的成长过程是1+2+3+4+5=15。而有的人是在努力做乘法,他们的成长过程是1×2×3×4×5=120。这中间的差距是什么呢?我总结为几何式倍增。但有些人不仅如此,他们还学会了运用复利,为自己的人生做最大化的乘法,创造出人生奇迹,这就是聪明人与普通人的差距所在。

复利思维的本质是裂变。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假设有一张厚度为0.04毫米的足够大的普通纸张,将其重复对折64次大概会有多高?许多人可能会认为一张纸的厚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使被对折64次也不会有多高。但事实上,如果你自己认真计算一下,一张薄薄的纸对折64次,就有大约1.66亿千米的高度。这个高度是个什么概念呢?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也只有38.4万千米。这就是典型的复利思维。

复利思维的奇迹对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同样有启发。查理·芒格说,“要争取每天醒来比昨天更聪明一点点”,这就是个人成长中的复利效应。假如现在自己的水平是1,每天仍然是1,那么1年后,成长的结果还是1,如果每天都进步0.1,则1年后将会有很大的改变。

因此,那些每天努力一点的人,一年之后他们将比原来的自己强很多,而那些每天不进步的人,将耗尽他们的才能,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个人能力会得到超乎想象的提高,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如果我们在25~35岁的时候,从单一兴趣出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每天投入一点,并利用边际成本思维,那会怎么样?你可以每天花一个小时坚持写1000个字,365天就是36.5万字,一本书大约有15万字,这就意味着你可以在一年内轻松写完两本书。你也可以做付费有声读物,每天录制5分钟,一年之后足以做成一档专栏了,而后期只需要推广及维护,就能带来复利。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在早期阶段投入极少的成本,就可以使一个人的“资产”翻倍。总之,利用复利思维会降低边际成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早期的有意投资量决定了后期的边际成本是否可能降到较低的水平。如果自己所做的事情可以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几十年后,你就会成为影响巨大的人。以上这些方法我也在不断尝试。

/ 核心观点 /

对于普通人来说,在25~35岁要尽可能多地试探自己的兴趣点,并长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投入验证。而引起质变的拐点就在于随着我们投入的成本增多,积累越多,边际成本逐渐减少。前期的积累足够大,后期付出越少,但撬动的资源以及能力就会变大。 UBn3vGn8dz/snpK2hCwwul4nurU4sujU2iPydg+dVegd0QJ4kQ95roYjY/B7lmY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