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我”的认知来自别人对我的看法,多数人的“自我观”是在与别人交往中不断形成的。一名刚来公司不久的实习生个性鲜明,但工作效率非常低,上班总是迟到,也不怎么服从管理。面对这种情况,作为领导可以直接辞退他或者用扣除工资的形式来进行管理。但是若你的目的是激发他的动力,那么就还有另外可行的方式,比如你可以和他私下沟通:“我看你刚毕业工作没多久,可能还没有适应过来。我觉得你是个很有潜力的人,尽管平时迟到,工作效率有些慢,或许也有一些客观因素。我相信以后不会再有这种情况出现,你应该会做得更好,不要让伙伴们小瞧你。”
这种方式称为“镜中我”的管理方法:若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观念,那么就要从他的“自我观”去激发,用正向激励的方式,让一个人得到正向提升。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镜中我”效应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敢于突破自我认知的思维界限,就能更好地看清自己和提升自己,甚至可以启发别人。
“镜中我”效应与社会心理学中倡导的“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恰好相反,它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别人建立关系和沟通中不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来自别人的看法加上自我的评估。
今天,多数人都在使用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外界,这导致“镜中我”效应每天都有可能发生。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女生朋友圈发照片,细心观察会看到这种情况:当一个人发朋友圈,照片被别人评论赞美时,她的内心便会非常激动,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她的内心会不断地强化“评价”,认为自己就是那样的人。她便会用那样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不断地去分享自己各种场景的“美照”。而这一切就是为了不断地捏造“人设”。这时突然有人冲出来说了一句不好的评价,她就会非常在意。这一切的过程就是“镜中我”,别人不断地反馈刺激自己达到的效应。
每个人都有这种得到别人赞赏或者批评的“镜中我”,这一切相当于他人给每件事情做出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反馈一样。它的正面意义就是我们可以从别人的评价中得到心理暗示,更加自信、有责任感,让自己往好的一面去发展、努力,最终和目标达成一致。而负面的评价会使自己认知到不好的一面,从而在下次的行动中刻意地避免,而这种力量本质上会潜移默化地从“认识”层面到“行动”层面不动声色地改变一个人。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多数来源是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众人就是一面镜子。如果自己没有意识到“镜中我”效应,就不会及时思考别人的反馈是否合理,那么就会影响自己大脑元认知的决策。
比如,你做了一件好事,通过别人对于该事的种种反应,你知道了别人对于你的认识是一个做了好事的人。接着通过别人的口头评论或者其他的反馈渠道,你又了解到对你的评价是“热心善良的人”,你会对这种认识和评价感到十分愉悦,也会确定自己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然后你就会用这种标准去要求自己,这是一个人自我观念、元认知不断打破并成长的过程。但是“镜中我”只会影响但并不会完全决定我们的“自我认知”,在同样的情况下,可能有人评价你是一个“多管闲事的人”“虚伪的人”,你就会产生愤怒或排斥的心理。这种评价反馈给自己,极端的人就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评价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原本“善良的一面”因为这种事情的影响,下次即使你想提供“善意”的帮助,也会考虑一下。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在意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人们之所以在乎别人的看法,本质上是想得到一个有效的“反馈”。反馈的本质是形容“对与否”“某件事情的做法是否正确”。但是多数人对别人的反馈却只停留在了表面上,用来满足自身的虚荣心,比如做某件事情就是为了得到赞美。而这种赞美会让自己一步步迷失在过程中,对自我的认知就会产生偏差。因此,你会发现“镜中我”有两面性,有时候也需要适当地去分辨真伪。
在生活中,我们都是有两个“我”存在的。其一是真我。何为真我?就是自己认知当中理解的那个自己。其二是他我。何为他我?就是别人心中的那个“我”。
元认知就是你对思考过程的认知和理解,也是对别人给予的反馈内容的打碎、重组、吸收的过程。多数人习惯用“他我”来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这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你无法用眼睛去分辨别人到底是真心还是虚情假意,因此就要先建立正确的元认知意识。
很多人不善于思考,喜欢听别人说,并选择相信他们的话,这很干扰自身的判断。好比老张说天鹅是白的,老王说天鹅是白的,那么你就相信天鹅是白的。突然有一天,你看到了一只黑天鹅,你又认为天鹅是黑的。所以元认知的本质是让自己独立思考、“内化信息”的过程。
惯性思维处理问题是“线性”的,比如遇到事件A的发生,你才有B的决策和反应。如果自己的元认知被激活了,就会出现批判性思维,这时候你的思考就会发生变化。事件A发生了,自己有了B的决策和反应,那么为什么会有B的决策呢?有没有其他方面的依据和判断,会不会出现多元化的答案?于是你就会有C或D的答案。就好比上面的天鹅一样,当朋友说出天鹅是白的,你的大脑就会思考有没有多种结论,“有没有黑的天鹅呢”?这就是元认知思考的过程。
要知道,在别人的信息反馈中有些是不准确的,如果不准确的信息多了,那么从外界形成的这个“真我”就也不一定准确,就会导致我们看到的我并不是“真的我”。
在工作中,一些下属会采用拍马屁的形式来和领导拉近关系,获得某些方面的照顾。元认知意识高的领导一眼就能看出这种现象,而有些主管就可能会内心动摇,通过下属的不断恭维,自己便会变得飘飘然,觉得自己很厉害,并在他人的虚假赞扬中失去“真我”。
逛商场的时候也会遇到这种体验:你看上一个POLO衫,在店铺里试穿的时候会觉得非常帅气,但是买回家后穿上却发现感觉一般。这是为什么呢?本质道理都是一样,商场中的“镜子”和家中的“镜子”不一样,产生的效果自然也就不同了。
由此我们得出,反馈是呈现两面性的,只有正确地分辨信息,才能塑造好元认知,才能提高认知能力。
接受讯息的第一步是内容到达大脑,我们要学会“丢弃”。何为丢弃?对不准确的、不真实的夸赞要自动开启屏蔽功能,不要放在心上。
第二步便是“内容的处理”,通常采用的是自我提问的方法。除了思考别人说的话以外,更要思考“别人为什么这么说”或者“这么说的理由有哪些”。自我提问会不断地促使自己反思如何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从而也会抛开现象层去找本质。
第三步便是“内容的沉淀”。别人反馈的观点处理后形成了认知,或者“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么就分类存储在记忆中。分类是为了防止遗忘。合理的归类会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本质,其二是方法论,其三是概念。
第四步便是“内容观点的输出”。思考完了,知道了这件事情,不代表自己就完全掌握了,还需要自己进行实践。我遇到很多人的观点、结论很清晰,但是在落实的时候往往就束手无策,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输出的本质就是“刻意练习”。为什么要刻意练习?因为大脑的元认知知道了“这个方法”不代表它真的会运用。就像上面所说的四个步骤,你知道了不代表你就会用;就像很多人知道了健身的方法,但他还是个胖子。
除了上面四个步骤外,元认知从执行层面还包括计划、执行与监视、调节三个方面。
我以“真我”和“他我”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计划,简单来说,就是有明确的目标,然后为这个目标制订策略,同时分析自己的水平能力。通过上述四个步骤的方法论训练自己的元认知能力,从而有效地分辨出“真我”与“他我”的差距。
执行与监视是在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视能力,审视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遇到问题如何解决,阶段目标有无完成等。
调节的本质是对策略的调整,比如为什么会有人反馈自己做得优秀,而有人反馈自己像是刻意的显摆,是不是完成的同时有些格外的高调等。
元认知是“有章可循”的,也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即使是初学者也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得到提高。元认知也是近些年来在认知领域提出可以改变人类潜力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可能无法改变我们的智商,但是可以提高学习与辨别事物的能力。
“镜中我”是一种途径的引导,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自卑的本质就是陷入“镜中我”的囚笼中,这当中涉及两个关键的因素:其一是“心理的暗示”,其二是“众人的反馈”。
正向的暗示可以使一个人不断地改造自己,反面的暗示则可能带来巨大的危害。
如果你明天将要面临人生第一次上台演讲,面对500多人,从正向思维出发,个人心理肯定会有巨大的压力,比如“我演讲不好怎么办”,“大家会不会嘲笑我”,“我会不会给别人丢脸”等。如果你的领导、同事都鼓励你,相信你的压力会有所缓解;当自己从舞台上下来时,他们都为你竖起了大拇指,夸你真棒,相信你会越来越有勇气,想第二次、第三次站在演讲舞台上。如果相反,你第一次上台,同事们都嘲笑你可能会紧张、说错话、出洋相,并且他们还说“你出洋相了我给你拍下来”,那么你的压力就会无形中加大。假设真的失败了,再面对领导的批评,那么下次让你上台你肯定也不会去了。这就是典型的“镜中我”对一个人正向和负面的启发。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都会遇到老师课堂随机提问的情况,当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让你回答时,你回答不出来受到老师的批评或者同学的嘲笑时,自己的心理落差便会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了。如果相反,当自己回答错了,老师耐心地指导并且给予鼓励,那么相信下次自己一定会认真听讲。这就是为什么好学生会越来越好,而差生会越来越差。
“镜中我效应”还会形成另一种情况,就是当我们对别人的评价或者自身认知有错误,给别人提供了一些不正确的反馈时,我们形成的认知很可能会更错误。
你在朋友圈看到了众筹治病捐款的链接,于是点进去捐了100元钱,然后心里默默地祝福患者早日康复。然而不到半个小时,你突然得知这条信息是假的,相信下次遇到这种事情你就不会再给予帮助了,你不仅不会帮忙,可能还会告诉身边的朋友这些信息都是假的。
抛开链接的真假不说,这些“反面的教材”会直接影响自己的认知。为什么呢?当有了第一次的行为,我们第二次就不愿意再花某些成本去投入,甚至不愿意花时间去验证那个链接是“真”还是“假”,然后就想当然地去下定义。而“下定义”的过程,才是对个人“元认知”的直接伤害。其实自己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因为没有再次经过验证,自己的一句话就可能改变了身边一批人的认知。某件小事可能会颠覆你对事物的认知,同时也在慢慢地改变“自我观”。
生活中,不仅仅“一句话”“一个行为”会影响别人的自我观,有时候也会给自己造成“判断缺失”,陷入“镜中我”当中。
“镜中我效应”形成了我们的自我观,如果转化一下视角,也可以运用这一原理改变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行为方式。帮助别人改变“自我观”,把别人变得更好,才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正确方式。
东西方文化的教育差异中有一点非常有趣:西方的自我观要求是内省的,而东方的更多是外省的。东方文化讲究做人要“真实”,而这种“真实”更多的是人前人后都一样,要对“别人”保持信守承诺、言行一致,而西方文化要求的是对“自己要真实”,即忠于自己的“真实感受”。
“内省”和“外省”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和思考方式。
外省的本质是向外思考,也造成了我们习惯性地“看别人”,但是看别人有时候就会造成自己主观判断的偏差。比如一场演讲大会,你本来跃跃欲试的,可是身边的人都说“小心出丑”,你可能就因为这些人的一句话改变了决策。长此以往,自己的任何决策都习惯于依赖他人,在做决定前会先询问他人的意见。试想一下,这不是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吗?
内省的思考就不同。西方国家比较注重和“自己”对比,发现自己的固有特点,他们在思考的时候也很少参考别人的看法,在自我和别人之间有一道明确的边界线。他们善于和“昨天”“去年”“上个季度”的自己对比,然后总结优点,比如我有耐力、我个人毅力比较强等,通过自省不断地挖掘。
东方的外省观点更多的是基于别人的思考、反馈才能认识自我,西方则更关注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要求你去用事实证明自己。
内省是认知自我的一个过程,不要以他人视角来做自省。我们经常听到父母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我从小也讨厌这种情况,尽管无法避免外省,但直到现在我也坚持内省,看真我,与自己对比。
在西方有一种排斥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看别人。其实多数人也知道,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你不得不看别人,因为他人的眼光最终也会影响自己。我们习惯于用“镜中我”的方式来认识自己,尽管也强调要做到“内省”,但是这种方法始终不是主流,因为即使你不这么做,别人也会要求你这么做。
但“镜中我”的效应未必是真实的。别人眼中的“我”是与他人的依赖关系和竞争关系构成的,比如,有时候你觉得还不错,但是别人可能就觉得不太行。从别人眼中得到信息而反思自己,会对自己的认知造成偏差,因为别人的理解是“动态的”呈现,并且依据决策的场景也是不同的,所以别人的反馈在某些场景下我们不必当真。从内省角度来看,我更强调不去与别人攀比,只与昨天的自己较劲。
你会从别人的眼中看自己吗?你会很重视别人的评价吗?当你思考这两个问题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评价和反馈始终是两件事。评价无意义,反馈有依据才是我们要追寻的认识自我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