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上不断地验证一个道理:打败你的可能不是同行,而是跨界。错位竞争从来都不新奇,跨行业很常见,当一家公司有足够的用户量、交易额,为抢占更多空白市场,就会布局更大的生态,夺取更多其他领域的机会,于是就形成了错位竞争。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里写道:“如果你正面跟巨头竞争,成功率只有6%。如果你率先进到一个新兴价值网里面去,采用一种破坏性创新的竞争策略,成功率会高达37%,有6倍多的差距。”
大多数错位竞争其实差异并不大,以大企业孵化项目角度来说,组建团队、小范围测试商业模式、大面积铺设广告、多维度用户补贴、其实都是常规套路。有家公司在项目起盘前期用到了错位手段快速占领市场,在基础设施不建全的情况下,开始直接重金砸广告,售卖会员权益,快速收割用户,同时兼并完善后续供给端丰富货品等,快速弯道超车。错位竞争的方法在职场中的个人成长方面也颇为有效,它的代价低、行动快,让你找到差异化空白处,快速填补自己,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高壁垒。
在讲错位竞争之前,我们先来看几个事例:某项目比你的项目早一个月问世,你看到它做得风生水起,自己也要去尝试,然后就按照它的成功方法去走,而其实你很难追上它;你看到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张学习社群运营并实践两年后荣升为总监,然后你也模仿他的这条路,学习两年后自己并没有达到想要的高度;身边有个朋友报了个培训班,两年就升级到了总监,独立负责业务,我也去报一个。这些事例本质上都是“同质化的表层顺位”。“顺位”,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别人总结的方法依次顺序进行。顺位能保证安全,减少风险、降低成本,但是往往也是最不安全的,因为你会、我会,大家都会。
顺位竞争一般都是“硬拼的方法”,你和他拼的都是“半同质化”,是一种硬刚的表现。这不是不好,只是不论从项目角度还是个人成长角度来说,都很难建立“高壁垒”。因为市场在变化,他的方法可能只是适用于以前的场景,你想靠顺位的方式达到那个高度,却发现根本不可能了,难度也加大了。
一个赛道中只有相同的一批用户,比如,电商赛道的竞争,有的主打“发货时效快”,有的主打“货品正品保障”,有的主打“平台SKU丰富”。但是这些策略一旦被用到烂大街,那么怎么再去吸引同一批用户中的部分用户呢?这个时候就要靠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差异化来抢占用户了。不管是品牌的公关战,还是联名营销,都只是错位竞争中的一步棋子,当模式和服务兼并进行时,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就要用“错位的打法”呈现,快速吸引用户心智。
错位,顾名思义就是找到差异化。当一间屋子四面都是墙,你不要和别人一样去找不同的墙,你应该找的是结合自己的优势加上最容易攻破的、距离自身目标最近且投资小的去尝试。错位是让自己扬长避短,避开竞争对手的优势,用自己之长击破他人之短而确定相对优势的一种策略。如果你运用的恰当,不仅可以做到顺势而为,而且还能逆转趋势,为项目赢得较高的效益,为个人增设竞争的高壁垒。
比如两家电商公司,前后成立时间相差不到一个月。第一家公司运用常规套路,丰富品类,优化APP,投放电梯、地铁广告来获取客户并转化会员,告诉别人“我家多便宜”。而第二家在一开始就把现有的预算直接花到请明星代言、补贴供应链上,做精选SKU,补贴用户并告知用户开通会员分享别人还能拥有收益。试想一下,哪家更容易找到第一批种子用户?
再比如,两个人同做社群运营。一个人拼命地ALL-in社群,找本质,找方法论,然后依靠换公司来谋取涨薪酬和晋升。而另一个人在快速把“社群运营底层逻辑”摸透之后,利用其他时间学习活动运营、数据分析、KOL运营、品牌策划,综合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筑建高壁垒。试想一下,哪个人在未来更有核心竞争力?
这就是错位竞争思维带来的差异。依托自己的核心优势,看到与别人的相同点,然后快速找到空白处,填补弱项。事实上,但凡在激烈的市场上取得较大成就的人,很少是喜欢跟风的。多数优秀的人都有“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的独特个性,无论是个人层面还是项目层面,他们都会避开看得见的恶意竞争,走不一样的道路。
对个人成长而言,如果你想要在2~3年达到某个高度,那么不要一味去幻想,要找到行动中的对标对象,并且这个对象必须是动态的,而不能是静态的。何为静态对标,比如心理学专家和公司高管等这些职位类型都属于静态对标,是定格不动的目标,这样的目标追赶其实本质上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因为过程无法对标,只能目标对标。何为动态对标,就是自己要在工作中找到一个“可以追溯的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自己的上级领导,或者是你生活中具体想成为的某个人。这样的对象就是动态的,每天都在成长。你可以时时刻刻看到自身当前的位置和学习努力的途径,并且能够有效地快速调整,以达到想要的高度。
根据不同的标准要求自己,会让错位的那个动态对象更近一些,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对标么,和错位有什么关系?我曾经遇到一个实习生,她在公司用非常短的时间,就超过了同龄人的高度,她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是:上级领导帮助了她。多数人在入职一家公司的时候,都会被安排一个直属领导,但是很多人只是把领导当领导。这个实习生找到领导说能不能拜他为师,想多学习点东西。就这样,这个上级除了是他领导以外,又多了一个“师傅”的身份。要知道,在领导与师傅的界限之间,后者的关系多数都会大于前者,前者停留在做事层面上,后者会在做事和情感上有交互。
这就是典型的“错位对标”。很多人只是停留在别人比自己厉害、别人是自己的偶像这一层面,而不会去对标他,然后再去靠近他。错位对标一方面可以抬高自己的位置,让自己觉得我就是那个人,那个位置就属于我;另一方面会让自我意识得到转变,思考层面也会比别人高。所以,错位的核心就在于当别人把对标的对象放在静态上面的时候,你要从身边人下手,不断超越他们,如果身边找不到动态对标对象,可以再把视野放大,这样你就具备了更强的实力。
找到了对标的对象后,首先要改变的是意识,你要在大脑中设定“两个我”:一个是对标对象的视角,一个是自己当下的视角。所以,碰到任何事情,在思维上你要用“如果我是领导,我会如何做”的眼光去处理,这样错位迁移就会很快形成;在行动上你要设身处地地模仿,从表面的行动到深度的思考。总之,你想当领导,就要把自己的大脑思维提升到领导的位置。
然后你会发现,自己遇到问题时,通常有两个答案,一个是当下状态反馈给你的,一个是领导要求你的。你要不断地思考、模仿、改变,这是一个进行自我反思、复盘的过程。遇到问题提出自己当下的想法,然后站在领导的高度错位审视自己的想法,再进行优化和调整。这也叫“屁股决定脑袋”,当自己把脑袋提到那个高度,你会发现自己看到的风景和遇到的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么如何更快速地进阶呢?我总结了以下五点:
第一,梳理框架。
第二,完善流程。
第三,建立体系(任何事物都是有体系的)。
第四,找到底层逻辑。
第五,训练可迁移性。
我们都是懒惰的,都喜欢稳定,当自己到达一定的高度,就不想再往上提升了。如果你还年轻,这种思维是非常危险的,一定要不断找到动态对标对象,不断地迭代自己,这样才有向上冲的力量,不然自己只能停留在“以前的思维”当中。
任何行业的不断发展迭代,扩张面都会越来越窄,打败你的往往不是同行,而是那些错位竞争的人才,有句话叫作“内行人教外行人做事,外行人让内行人重新做事”。多数人认为一个人与另一个的差距是从“成长性思维开始的”,但在我看来这只是一方面,其另一方面则是有部分人从一开始就寻找自己的“MVP”了。MVP是网络术语,是指一种通过快速可持续地不断验证和矫正完成一个产品的方法论,它让产品成型,形成高壁垒,然后推向市场,最终让雪球越滚越大。
如果你是某个产品的CEO,把这款产品推向市场首先要考虑的是什么?我想多数人的答案是先完善,然后再快速迭代。当然这一点没错。
如果把你自己看成是这款产品,从毕业到现在,或许你已经在市场上打磨了很久,你足够完善吗?还在快速迭代吗?多数人是没有的,甚至连自己未来要做什么都不知道,每天在公司固定的岗位就感觉很幸福,却不知这是“温水煮青蛙”。
或许你应该思考一下如何形成自己的MVP了,让“自己”这款产品加速迭代,才能配得上时间的检验,不然你的市场份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小。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案例,年轻的时候你还在互联网公司做高管,但是越混越差,最后年龄大了,只能靠开出租去谋生了。
为什么在毕业后就要学会错位竞争?从职场成本角度来考虑,任何事情的第一成本便是时间,毕业后的新人其实没有太大的竞争力,只能拿着一张文凭、几个证书去和职场老人赤手空拳地肉搏。在这个信息万变的时代里,所有的行为都要考虑利益和成本,公司所招聘的每一个岗位,讲究的都是性价比,性价比不是你够不够便宜,而是现在的身价能不能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效益。
所以,尽可能在30岁前,让自己的思维成长,考取专业证书,不断地换更高的圈子,强大自己的思维。这些都是自己有利的与同龄人错位竞争的“武器”,30岁的增长将从线性型增长变成指数型增长。
如果你还没有想过上面的问题,可能你现在就需要重新定位,不要盲目从众地去追寻什么大公司。或许应该站在长远角度认真思考,五年后自己会在什么位置,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当下应该往哪里去磨合。
当定位好自己要在的行业,下一步是审视你的专长,预测你的未来。在基础技能之上,铺设更多技能,这样会让你在职场上有更强的优势,形成基础的错位。比如,学习数据分析、写作、影视剪辑、PS等,你必须要借助互联网的机会找到某一个专长,然后把这个专长做到极致,它是你的最后一道“吃饭”的防线。
领导层面遇到问题,解决之后会复盘思考底层逻辑,然后挖掘本质,当找到本质的相通点,就会训练自己的可迁移能力。这也是你经常会看到电商的运营高管为什么跑到教育行业依然可以做运营高管的原因,即底层可迁移、标准化可以迁移,这就是错位竞争的优势所在。